李 远
“中”字在甲骨文中就有出现,其字形为,像两个旗帜相对,表示两军对峙,有的甲骨文则在两旗之间加一点,并在圆点旁边再加两点,表示在相互对峙两股军事、政治力量之间没有倾向,字形为,后也有字形如。“中”的本义为对峙两军间不偏不倚的非军事地带。后来语义延伸为“范围之内、内部”。如《诗·鄘风·墙有茨》:“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楚辞·离骚》:“察余之中情。”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中,内也。”
“庸”的本义是“用”,即需要的意思。《诗·王风·兔爱》:“我生之初,尚无庸。”许慎《说文解字》云:“庸,用也。”
最早将“中”和“庸”放在一起进行论述的是孔子。他在《论语·雍也》中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孔子认为,“中庸”即“至德”,即至高无上的品德和尽善尽美的高度,是儒家最高的道德标准。通过“中”为标准,去把握事物和理解事物,就能够达到一个合适合理的结果,从而达到“和”的境界。
老子的“道”和“中庸”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有共通之处。他主张“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老子》第七十七章)、“不如守中”(《老子》第五章),主张效法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反对“损不足以奉有余”。“中庸”在老子看来,主要的意思是指客观存在于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都必须遵守的宇宙总规律。中庸之道和老子所说的宇宙规律之道在本质上是完全相通的。(www.xing528.com)
子思则在《中庸》一书中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中庸思想:“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孟子继承了“中庸”思想,并将其发展为“执中而权”。孟子说:“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孟子·尽心上》)
汉代,董仲舒进一步发展了“中庸”的思想。他在《春秋繁露·循天之道》中说:“中者,天地之所终始也;而和者,天地之所生成也。夫德莫大于和,而道莫正于中。”同时,他把“中和”与四季循环联系起来,以应和其“天人感应”学说,认为遵循中庸思想即遵循天之常道,将中庸的内涵进行了扩展。
唐代学者们对“中庸”的研究别开生面,他们直接把《中庸》当作一本“性命”之书,通过心性角度对《中庸》进行了新的解读。李翱将《中庸》中“天命之谓性”理解为“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性者,天之命也。”(《复性书》)作为第一个尝试用心性理论阐释《中庸》的学者,李翱为宋代“中庸”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宋代,“中庸”被理学家们赋予了新的内涵。程颢、程颐极力推崇《中庸》,朱熹则对《中庸》进行注释,将《大学》《论语》《孟子》和《中庸》定为“四书”,由此确立了《中庸》一书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元明清时代则把“四书”列为科举必考科目,这对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西方,对于“中庸”思想也有着深刻的认识。毕达哥拉斯学派在哲学上反对无限和极端,主张“一切事情,中庸是最好的”。柏拉图继承了这一思想,他认为评判好人和坏人的标准主要取决于他们和适当尺度的关系。只有遵循一定的标准和尺度,才能尽善尽美。亚里士多德则认为中道乃是人的一种美德,主张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作出行为判断和选择,以更加灵活的态度去处理各种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