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素与朴
“素”的原初语义是未有饰的布帛,“朴”的原初语义是未加工的木料。“素”与“朴”都是儒家“质”的表征,是道家“真”“始”的表征。在文化内涵上有“反素复朴”之说,是对时弊的拯救。“素朴”连言在后世较为常见,用于人物品评,也伸展到艺术审美领域,表示对质朴无华、纯真无伪的倾慕。后世经常将“素”与“朴”等同来看,但是二者在整体风貌上有着较大差异。
《南华真经义海纂微》认为“素者,性之质,言纯白而不染于物也。朴者,性之全,言混成而不散于器也。”[37]素是纯白色的布帛,是未为染色之丝,朴是纯天然的木材,是未斵器之木。丝者屈柔,木者坚硬,素色纯而无杂,朴器浑而敦厚。因此二者在整体呈现上是相异的,一为纯与质,一为浑与全。中国二元对立的思维比较发达,“素”与“朴”在整体表征上可以说是处阴阳之两极。在人们内心深处,早已认定“素”的形象是属于轻柔飘逸的。有学者指出,倘若没有清、素等词的自然串联,《二十四诗品》诗感的飘逸与雅流,必然会大打折扣。而“朴”在阴阳两极中,则倾向于阳刚一面,是厚重浑浊的形象。陈良运先生认为:“‘朴’其实也是一种美感形态,即后人所谓浑成、浑厚之美。”[38]因此二者在审美上,“素”在艺术领域中的美是灵动秀美、飘逸纤柔;而“朴”的美则是浑成古拙、大气厚重。儒家思想重素而轻朴,张海明先生陈述了这一观点:“儒家更看重事物的本质、实质、内容,因此他们经常舍朴而言素。”[39]儒家重“素”,一方面,它是“里实”“质地”“礼德”的象征;另一方面,素与雅联系紧密,“素雅”“雅素”在古籍文献中常见。而“朴”则不然,尽管“朴”也常常是“质”的表征,但是“朴”也被赋予与“俗”“野”等相关的文化内涵。
2.素与淡
在儒家哲学体系中,“淡”作为“清”“平易”,“素”作为“质”“俭”等观念来说,他们是尚“素”也言“淡”的。但是儒家以中和为指导的审美思想中,“素”是无色、白色,“淡”是无味、寡味,素与淡的“色”和“味”尚有“不及”之嫌。在道家思想中,老庄对“素”与“淡”都是推崇备至的,作为“道”的表现形态,作为最理想的美的形式。人物品论中,“素”与“淡”都被用来赞美人物廉洁清正,淡泊名利。《红楼梦》中宝钗的《海棠诗》“淡极始知花更艳”,如丁维忠之论:“宝钗‘淡极更艳’的审美观正是‘素以为绚’的注脚或同意,强调‘素’、‘淡’更美。”[40]“素”与“淡”是经历了华饰富丽后的朴素与自然,是外素而内实的美。
在古典文献中,“素”与“淡”常并举,如《管子》之“素也者,五色之质也;淡也者,五味之中也”。[41]“素”是关于“色”的理论,而“淡”是关于“味”的理论。尽管“素”与“淡”都是从最基本的感官感受直接进入哲学思考、人物品评和审美领域,但是“味”进入艺术审美范畴后,形成了滋味、趣味、韵味等理论,“淡”之味被赋予了更高的美学意义。在评论诗歌的美学特征时,“淡”的抽象理论性比“素”的直观感受性有更高的审美境界。“素”和“淡”都用于人物品藻和艺术审美中,但是二者的侧重点不一样:“素”多用于品论人物,而“淡”更多是用在艺术创作的品鉴中,如“冲素”与“冲淡”。冲素多用于人物评点,形容人的性情澄明、谦虚和平。“冲淡”多用于文学鉴赏,在《二十四诗品》中有“冲淡”一品。再拿“平素”与“平淡”来说,二者之间的差异更加分明,“平素”是人的常性,生活的常态,而“平淡”是宋代确立起来的美学理论。我们说陶渊明的诗歌体现了一个“素心人”的精神世界,但是他的诗歌则构建了一个“平淡美”的艺术境界。因此可以说,“素”多用于评“人”,而“淡”多用于评“文”。
3.素与清
在先秦,“清”作为一个哲学范畴出现,与“道”有密切的关系。“天得一以清”,[42]“水之性,不杂则清”,[43]“素者,无所与杂也”,可知“清”是与“一”、与无杂有关,因此“素”与“清”具有同质的意义。“素”与“清”都是理想人格的一个特征,是主体的人格追求,同时“素”与“清”在主体心境上,都突出表现一种“静”的意味。“澡雪其心者,素也”,[44]《二十四诗品》中冲淡、洗练、高古、形容、劲健等五种诗歌风格都提到“素”,强调创作主体要以虚空宁静的心态进入虚静审美境域之中。《老子》云:“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以为天下正。”[45]老子提出“清静”说,指人的心境虚静澄明。
关于“清”美思想源头,韩经太先生着眼于儒家的清平政治,蒋先生着眼于道家清静思想,二者都有其合理性。在儒家,“素”是对质美、俭美的探索,“清”是对正直与清平的探索;在道家,“素”是对自然美的个性张扬,“清”是对澄明之境的生命追求。“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的平静心境得来源于去伪去欲,无私无欲。因此“素”的主体心境的“静”是对“欲”的摒弃。老子“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46]。“清静”便是顺应万物的本性,不急躁,不与物违。那么,“清”之“静”就是对“躁”的一种压制。中国文学批评理论中,“素”是一个比较边缘的关键词,很少为人注意,而“清”则不同,蒋寅先生指出“清是个特殊概念,既是构成性概念又是审美性概念”。[47]将“素”与“清”进行比较,人们会发现“清”占据着绝对优势,它有相当开放的审美概念,在包容性上非常广泛。在包容性与再生性上,“清”远远大于“素”。
“素”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广泛且深刻的内涵,在儒家思想中,“素”作为“质”之义为人所尊,也作为“俭”与“简”之义为人所重;在道家思想中,“素”是象征人的纯真本相和物的原初本色,是“真”的表现。在文学创作活动中,“素”是素以为绚、就素为文、留素以成云之法,对创作主体、艺术创作和审美鉴赏起规范与指导作用。通过对“素”与相近审美概念进行比较,可以见出“素”在本质上是不染的纯白,它不杂他物而葆其真,不因外物律动而守其静。作为人们头脑中的一种审美意识,素是飘逸纤柔、高雅清逸、自然和谐之美。
【注释】
[2]王应麟:《玉海》,四库全书第94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448页。
[3]张揖:《广雅》卷3,四库全书第22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438页。
[4]段玉裁:《说文解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662页。
[5]王质:《诗总闻》卷1,四库全书第7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450页。
[6]刘宝楠:《论语正义》,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90页。
[7]萧统、李善等:《六臣注文选》卷25,四库全书第1330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572页。
[8]周远斌:《〈论语〉“绘事后素”章释义考辨》,载《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9]陈旸:《乐书》卷6,四库全书第21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53页。
[10]李昉等:《文苑英华》卷679,四库全书第1339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432页。
[11]张海明:《中国古代朴素美理论的发展及在美学史上的意义》,载《文艺研究》2004年第9期。
[12]徐元太:《喻林》卷72,四库全书第95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2页。
[13]褚伯秀:《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41,四库全书第105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340页。
[14]刘介民:《道家文化与太极诗学——〈老子〉、〈庄子〉艺术精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10页。
[15]李天道:《中国古代美学之自由精神》,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年版,第79页。
[16]祝总斌:《素族、庶族解》,载《北京大学学报》1984年第6期。
[17]钱锺书:《管锥编》第3册,三联书店2012年版,第1523页。
[18]卫湜:《礼记集说》卷104,四库全书第119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287页。
[19]李昉等:《文苑英华》卷114,四库全书第133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86页。(www.xing528.com)
[20]史征:《周易口诀义》卷3,四库全书第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38页。
[21]李鼎祚:《周易集解》卷17,四库全书第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884页。
[22]任文京、赵东岚:《诗镜》,河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5页。
[23]钱穆:《历史与文化论从》,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年版,第68页。
[24]王弼:《周易注疏》,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年版,第147页。
[25]赵逵夫、汤斌:《历代赋评注》南北朝卷,巴蜀书社2010年版,第85-86页。
[26]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60页。
[27]袁津琥:《艺概注稿》,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316页。
[28]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页。
[29]丁欢:《浅谈“贲”卦美学》,载《文教资料》2014年第31期。
[30]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78页。
[31]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百年国学文粋》文学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0页。
[32]任文京、赵东岚:《诗镜》,河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51页。
[33]任文京、赵东岚:《诗镜》,河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11页。
[34]袁津琥:《艺概注稿》,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495页。
[35]任文京、赵东岚:《诗镜》,河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1页。
[36]袁震宇、刘明今:《明代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558页。
[37]褚伯秀:《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26,四库全书第105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231页。
[38]陈良运:《文质彬彬》,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47页。
[39]张海明:中国古代朴素美理论的发展及在美学史上的意义》,载《文艺研究》2004年第9期。
[40]丁维忠:《“绘事后素”:孔子的一个美学命题》,载《美与时代(下)》2015年第3期。
[41]李山译:《中华经典藏书·管子》,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206页。
[42]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介》,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18页。
[43]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99页。
[44]陈第:《尚书疏衍》卷3,四库全书第6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768页。
[45]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介》,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41页。
[46]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介》,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41页。
[47]蒋寅:《古典诗学中“清”的概念》,载《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