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素”的溯源
据文献所载,“素”最早见于金文(甲骨文字典上未见此字),金文中间为白缯(丝织品)之形,下部两侧为双手,《汉字源流字典》《说文解字段注》皆言“素”为会意字,会双手拿着白缯之意,从生从糸。《说文解字》释“糸”为细丝,象束丝之形。许慎云:“素,白致缯也。从糸,取其泽也。”[1]“素”之本义与丝有关,指未经染色的丝。因丝绸未染色为白色,所以素又指白色,如《玉海》:“素,白也。”[2]素无文采,故因之为空虚之义,诗云“不素餐兮”因“素”是天然之色,故而引申为本色。《广雅·释诂三》:“素,本也。”[3]进一步引申,又指本质。《说文·素部》云:“凡物之质曰素。”[4]段注解释为:“素犹质也。”在中国的一些古典文献中,对“素”的解释如布帛、白色、空、本色、本质等,几乎都是相通的。今天在《汉语大字典》上,关于“素”的释义有二十多条,可见素的含义是多样的。
在中国漫长的文化发展历程中,素从最初具体的白色织物,到白色物体到事物本色再到事物本质,从具体物象到视觉色彩到物质本相再到抽象根本,其实它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布帛这种实在性,逐渐发展到抽象的一面。
古人以“素”喻“礼”,表现为素对情性的节制。所谓礼者,理也,以素为礼便是对情性的一种理性统摄。《诗总闻》:“妇人奉君子以朴素之衣,亦必责君子以朴素之行。”[5]当人穿上素朴的衣服,潜意识里就以素规行,以理约情,从规而不逾矩,处处表现得温文尔雅。素者阴柔,静思而自省。倪瓒《至正乙未素衣诗》序中就写道“素衣,自省也”。此处“以素为礼”实乃说明素有相约束之义,以素为礼的尺度,内素其心与性,外素其服与行,把人引向礼的规范上来。
中国伦理道德有五常,受阴阳五行思想的影响,以五色配五常,以素质配义,成为德的一种体现。五色黑黄素苍赤,其素为之介,德有仁义礼智信,其礼为之间。[6]这样素与德便很好地联系起来了,以素喻德逐渐成为普遍之论。郭泰机《答傅咸诗》曰:“皎皎白素丝,织为寒女衣。”《六臣注文选》注曰:“善曰:素丝喻德,寒女喻贱也。”[7]子夏问孔子“素以为绚兮”何谓,孔子答子夏“绘事后素”。历来对子夏问礼这两句的解释存在争议,但是以德释素的阐释还不少,如周远斌在《〈论语〉“绘事后素”章释义考辨》一文中称:“在儒家文化中,人之‘素就是忠信仁义等美德。”[8](www.xing528.com)
“素”在中国古代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以“反素”而治、以“寒素”拔贤、以“素养”蓄能等,其政治思想对中国古代政权统治影响深远。
归淳反素,崇尚无为而治,在早期孔子、老庄思想中都有体现。《论语·卫灵公》中,孔子推崇舜“无为而治”的执政风格,《老子》第十七章把历史上的统治者分为四等,在老子看来,最高等的统治者是无为而治。庄子认为“朴素而民性得焉”。尚素故争心不起,敦朴故谋略不兴。
反素复朴,救时事之弊,一是拯奢靡之民风;二是救文胜质之蔽。民风俭素古朴是一种美好的愿景,然末世之风穷极奢华。《乐书》:“彼然而言之者,将以使民反素复朴,救末世文胜之弊故也。”[9]从节用富国、归淳本心来看,“朴素”思想对浮华的世风民俗能起到一定的指导与规范作用。孔子认为巧言令色,文胜质则野,且有交代,辞达而已矣。然后世之文极铺张之能事,对这种文胜质的思想表示否定,如《上隋高祖革文华书》:“文笔日繁,其政日乱。”[10]张海明在《中国古代朴素美理论的发展及在美学史上的意义》一文中说:“到了隋唐以后,随着绮靡文风弊端日益明显,朴素成为人们矫弊纠偏的重要手段。”[11]
“素”字道家提的频率较高,儒家相对较少,但在文献整理中,发现“素”在政治意识中有浓重的儒学色彩。“素王”一词最开始只是指孔子,因为孔子身未居王,而其业在春秋社稷。后来人们把有帝王之德而未居其位的人都称为素王。素王的进退之道便是退则不事王侯反素而守静,进则身在其位素履而尽责。成为治国之能材,非一日之功,其中必有艰难寂寞的磨炼与清心漫长的素养过程。《喻林》:“马不伏枥,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12]素士也应该退则静养其材,提升个人修为,进则素其位而施仁义,待君议论之所及询,发己之素蕴,辅成君之教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