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古代发字观念变迁:文化关键词研究

中国古代发字观念变迁:文化关键词研究

时间:2023-09-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发”字产生很早,金文中的字形为,表示人或动物的头部。[5]这是中国古代首次把头发提升到“孝”的高度上,认为头发与身体,都是不可毁伤的事物。剃发的行为,则是对儒家思想中“发”字生命观念的极大挑战,弱化其生命意义,强调了其民族认同和政治上的功用。“发”字逐渐回归到它最原本的意义,即人或动物头上的毛,摆脱了其在生命观念和政治上的附加意义。

中国古代发字观念变迁:文化关键词研究

“发”字产生很早,金文中的字形为,表示人或动物的头部。篆文(发)将金文的野兽)写成,将金文的(首,头部)写成。有的篆文也写作,用来强调较长的毛发,表示人或动物头上的长毛。本文所谈及的“发”字的内涵,以“人头上的毛”这个意义作为研究对象。

先秦时期,儒家对于头发非常重视,《孝经·开宗明义》篇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5]这是中国古代首次把头发提升到“孝”的高度上,认为头发与身体,都是不可毁伤的事物。孝是儒家学说的核心之一,孔子认为“孝悌”是“仁”的基础,他在《论语·学而》中指出:“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6]由此,“发”字同儒家核心观念“孝”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汉民族看来,“发”乃生命之根,许慎说文解字》说:“髮,头上毛也。”[7]段注中说:“各本作根也。”[8]解释“发”为“根”是将其视作身体的一部分,认为其是精血所聚。《黄帝内经·素问》:“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9]作为精血所聚的头发,就具有了生命本身的意义。

秦汉时期,人们仍然把头发视作与生命同等珍贵的事物,但逐渐将其视作一种生命的象征。《吕氏春秋·顺民》中记载:“昔者汤克夏而正天下,天大旱,五年不收,汤乃以身祷于桑林……于是剪其发,磨其手,以身为牺牲,用祈福于上帝。”[10]汤用剪发来替代自己的身体,以此作为生命的象征。无独有偶,《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曹瞒传》曰:“尝出军,行经麦中,令‘士卒无败麦,犯者死’。骑士皆下马,持麦以相付,于是太祖马腾入麦中,敕主簿议罪;主簿对以‘《春秋》之义,罚不加于尊’。太祖曰:‘制法而自犯之,何以帅下?然孤为军帅,不可自杀,请自刑。’因援剑割发以置地。”[11]无论是汤剪发于桑林祈雨,还是曹操割发代首,两则故事中的头发仍然与生命、身体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此时人们更注重头发自身的象征意义,以头发指代生命,而不是将两者视为无差别的统一体。

宋元明清之际,头发又融入了新的内涵与意义。此时,人们对于头发的生命象征的认同逐渐弱化,取而代之的,是其孝的观念、民族的观念和政治的因素更加坚固。明末清初之际,头发所蕴含的这种民族的政治的意义达到了一次高度的张扬。清军入关后,满族统治者以“剃发”来打破汉民族的民族认同感,借此以稳固自身统治,“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在顾炎武明朝遗民看来,华人髡为夷,苟活不如死。头可破,血可流,头发不能丢。头发与民族气节的高度统一,由此可见一斑。剃发的行为,则是对儒家思想中“发”字生命观念的极大挑战,弱化其生命意义,强调了其民族认同和政治上的功用。(www.xing528.com)

五四运动以来,西方思想传入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受到挑战,国人对于头发的认识也出现了根本性的改变。理发成为一件十分时尚的事情,染发、烫发也成为一种流行的活动。“发”字逐渐回归到它最原本的意义,即人或动物头上的毛,摆脱了其在生命观念和政治上的附加意义。

头发从最初的生命本体的意义和孝的体现,逐渐成为生命的象征,而后其民族观念和政治因素空前高涨,最终回归其字的本义。无论是把头发作为人体的一部分,或者是将其提高到孝的高度,还是作为民族的标志认同,这些都体现着古人对于头发的重视,同时也丰富了其本身的文化内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