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化关键词研究:会心文化生成功果

文化关键词研究:会心文化生成功果

时间:2023-09-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会心”思想根植于中国古代社会经济文化的深层民族沃土之花,与中国延绵亘古的传统文化息息相关,与中国古代文论赖以成长的思想资源——诸家思想更是有着内在的联系。[3]明确要求读者“以心会心”的审美体验。“会心”思想更是与诸家思想有着内在的联系,理清“会心”蕴含于儒释道文化中的思想因子,有助于我们更为深刻地了解中国古代文论的生长基因和民族特色。

文化关键词研究:会心文化生成功果

“会心”思想根植于中国古代社会经济文化的深层民族沃土之花,与中国延绵亘古的传统文化息息相关,与中国古代文论赖以成长的思想资源——诸家思想更是有着内在的联系。

1.“会心”的审美历程

中国古代文论中,“会心”思想在先秦两汉审美感应中开始萌芽,经魏晋南北朝作为一种审美思维而广泛运用,到唐宋发展成为丰富的审美体验论,进而在文化大总结的明清时期成为一种审美境界论发展至成熟。

先秦两汉时期,是中国古代思想形成与奠基的重要时期,“文学”尚未从文化、艺术之中分离出来,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开始萌芽、发育。“应感论”在“天人感应”的模式下,被应用到文学的具体领域,原“会”原“心”最初的审美内涵就蕴含在先秦两汉的审美感应思想中,即强调心与物的相互沟通与会合。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文学进入自觉时代,中国美学在此真正起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审美思维在先秦两汉审美感应论的推动下也得以形成,“会心”概念首次提出[2]。此时,文学理论受到魏晋玄学文化的影响,言意论得以形成并不断演变,为“会心”思想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如前所说,“意”即“心”之意,“会心”即“会意”(又作“意会”),“会意”亦可作“得意”,在魏晋言意之辩中,“得意”也就成为“会意”思想之所在,“会心”过程中这种“得意”的审美直觉思维也流露无遗。

唐宋时期,开放的文化环境,促进了唐代文学的繁荣,中国审美文化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得到拓展,“会心”思想进一步发展,并作为审美体验而广泛地运用于审美活动中,成为诗文理论和小说理论中对读者、评论者的普遍要求。北宋黄庭坚大雅堂记》中说他读杜诗时“欣然会意处,笺以数语”,这时他已将欣赏中的心得体会通过文字物化为文学评论了。南宋姜夔《白石道人诗说》就指出:“《三百篇》美刺箴怨皆无迹,当以心会心。”[3]明确要求读者“以心会心”的审美体验。

明清时期,中国古典文化步入了大总结时期,伴随着“意境”理论的发展,在传统的传承与现实生活的回归,以及中西“视域融合”的大环境之下,“会心”思想不仅作为一种审美体验而大量的运用于诗文领域,更是作为一种审美境界的追求走向成熟。在艺术创造领域,明清学者总是将“会心”作为写诗、评诗过程的重要要求,以期在“会心”的审美境界中求得艺术作品之真意,“会心者”作为诗学批评中的审美追求而存在。(www.xing528.com)

2.“会心”与儒释道文化

中国古代文化以儒家为正统,以道家及后来传入中国的佛教为补充,儒道释或三水分流或三川汇一,成为中国古代文论赖以成长的思想资源,共同构成了中国诗学思想的广阔文化背景。“会心”思想更是与诸家思想有着内在的联系,理清“会心”蕴含于儒释道文化中的思想因子,有助于我们更为深刻地了解中国古代文论的生长基因和民族特色。

其一,儒家主张“为仁由己”(《论语·颜渊》),倡导反躬自问,认为通过对内心世界的自我反省,会出现“万物皆备于我”的物我合一境界。这种重视天与人、人与人、人与自己的内在关系,通过内心的自省、自律、自尊、自爱,达到人与人、人与万物之间心心相通、相照的理想,折射到文学中,正是“会心”思想所蕴含的心心会通之境。同时,孟子提出的人的感官感知外物的共同性,大量存在于审美实践活动中。文艺作品往往是人类情感的寄托者,常常使得不同时代、不同境遇的人们因被作品的情感触动而引起普遍的精神共鸣。这里,儒家“共同美感”理论也为诗学创作与鉴赏中的“以心会心”成为可能提供了一个重要理论依据,只有人们具有了共同的心理,才可能架起心与心相通的桥梁

其二,老庄哲学作为特殊的中国艺术精神,可谓是世界文化奇葩,它最早从直观、体道的认知角度关注体验问题,在得道的审美体验中,提出了“虚静”“玄览”“心斋”与“神遇”“物化”等,为后世理论家所借鉴,被广泛地运用于审美体验活动中,更为“会心”的生成提供了深厚的理论依据。老庄之“道”难以传达,只能靠直觉思维去直观、认识、把握与体认。正如意大利学者克罗齐指出:“知识有两种形式:不是直觉的,就是逻辑的;不是从想象得来的,就是从理智得来的;不是关于个体的,就是关于共相的;不是关于诸个别事物的,就是关于它们中间关系的;总之,知识所产生的不是意象,就是概念。”[4]其“虚静”“玄览”“心斋”“神会”式的直觉思维指向的是直觉、想象、个体经验、领悟等,根本就与建立概念、设立命题、进行推理逻辑思维无缘,是一种独特的知识形式。“会心”思想注重直觉思维能力无不受到“玄”“妙”之道这种非理性的直觉思维体验的影响。

其三,禅宗为中国诗学的“悟”性思维体验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支撑,它标榜“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认为人只要明心见性,认识到自己生命本真的存在状态,便能成佛,强调万物皆在我心中,万物皆有佛性。从某种程度上说,禅境与诗境相通,都是一种以心与社会、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精神之悟。佛教的本意是一种心理体验,一种心领神会,顿悟更强调个人的体验,心领神会,强调一刹那间悟得“真如”,进入“不二法门”。禅宗这种心领神会之“悟”的特点与审美活动有着本质的相似,与叶燮《原诗》内篇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审美感受相得益彰,“会心”重视心悟的思维体验之法无不蕴含其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