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格修养:德智之光,庄子与禅宗审美理想

人格修养:德智之光,庄子与禅宗审美理想

时间:2023-09-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光”的第二层含义关乎人的德性和智慧,它是从人的心性之中迸发而出的光芒,是人格修养的外化,也是庄子与禅宗一并推崇的人格的审美理想。也是同样一个道理,那些性情平和,低调内敛,不露锋芒的人格为庄子所青睐,这是闪耀于心性的智慧与德性之光。佛教尤其崇尚“智光”,因智慧能破无明之暗,所以常以光譬,喜“放光灭暗冥”。所以,禅宗是心化的宗教,禅者所崇拜的光明是审美主体由心性自然散发的智慧之光。

人格修养:德智之光,庄子与禅宗审美理想

“光”的第二层含义关乎人的德性和智慧,它是从人的心性之中迸发而出的光芒,是人格修养的外化,也是庄子禅宗一并推崇的人格的审美理想。

“光矣而不耀,信矣而不期”(《庄子·刻意》)中的“光”指向个人的处世智慧与德性修养。对于这样的光,庄子提倡内敛的态度。郭象注曰:“用天下之自光,非吾耀也。”成玄英疏曰:“智照之光,明逾日月,而韬光晦迹,故不炫耀于物也。”[6]这是庄子所欣赏的人格特质,一个人的智慧堪比日月之明,却能做到韬光养晦,从不炫耀。这正是得益于其平易恬淡的心境,所以“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此外,在庄子看来,做事不显露名迹的人,虽然平常却有光辉:“行乎无名者,唯庸有光。”(《庄子·庚桑楚》)也是同样一个道理,那些性情平和,低调内敛,不露锋芒的人格为庄子所青睐,这是闪耀于心性的智慧与德性之光。

早在老子的《道德经》中就有这种敛其光芒,为而不争的处世方法和审美态度。老子曰:“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老子》第五十六章)所以有“和光同尘”一说。老子也强调挫其锋锐,解除纷争,收敛光芒,混同尘世的玄同精神,这有助于个体免遭外来的伤害。老庄的这一思想也引导了中国古代艺术的内倾性传统。

另外,从《庄子》对一虚构人物的命名中也能看出光的这一含义:“光曜问乎无有曰:‘夫子有乎、其无有乎?’”(《庄子·知北游》)成玄英疏曰:“光曜者,是能视之智也。无有者,所观之境也,智能照察,故假名光曜;境体空寂,故假名无有也。”[7]所以,“光曜”这个名字的由来在于光曜是一种“能视”的智慧,而智能照察的缘故。(www.xing528.com)

我们在前面提到过佛教光明崇拜的传统。佛教尤其崇尚“智光”,因智慧能破无明之暗,所以常以光譬,喜“放光灭暗冥”。佛教以光明为智慧的象征,所以与明相对的“无明”则被佛教视为一切烦恼愚痴的根源。《大乘义章二》曰:“于法不了为无明。”又曰:“言无明者,痴暗之心。体无慧明,故曰无明。”

禅宗中的“光”也多喻指智慧,六祖慧能大师说:“定慧犹如何等?如灯光。有灯即有光,无灯即无光。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名即有二,体无两般。此定慧法,亦复如是。”[8]定与慧犹如灯与光,虽名称不同,却浑然一体,不可分割。而灯的作用如同智慧一般,“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惠能灭万年愚”[9]。另外,从禅宗的一部重要典籍《五灯会元》的名称中又可见一斑,“五灯”指五部禅宗灯录即《景德传灯录》《天圣广灯录》《建中靖国续灯录》《联灯会要》《嘉泰普灯录》。普济将这五部灯录删繁就简,汇成一部书。《五灯会元》的跋指出了作者编写此书的目的:“续如来慧命,阐列祖圆机,灯灯相传,光明不断。”[10]又如:“佛者,心清净是。法者,心光明是。道者,处处无碍净光是。”(《古尊宿语录》卷四)心中的光明即是法,是智慧。所以,禅宗是心化的宗教,禅者所崇拜的光明是审美主体由心性自然散发的智慧之光。

由此可见,“光”的这一内涵是庄子与禅宗对个体所具人格特质的心之所期。在这一层面上,禅宗偏重讲智慧,庄子侧重智与德的完备性,与老子的“和光同尘”之理念一道,既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智慧,也是一种道德修养,同为理想人格的审美化表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