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后期,蓟县的外向型生产主要是外贸收购、农民和城镇居民为外贸部门做一些手工艺品和加工“三小”。手工艺品主要有手织餐具垫、手织围脖、手织绦子、麦秆编织、玉米皮编织等。“三小”加工主要是小茄子、小黄瓜、小辣椒腌制。大宗出口产品是以京东板栗为主的干果。这些生产经营虽然规模不大,但收益稳定,增加了出口创汇,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一批联营企业特别是服装加工企业的建立和发展,外向型经济范围不断扩大,规模逐年增加。
1983年1月,县委提出“积极发展外贸出口产品的生产,为搞活农村经济作出新的贡献”。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县委把发展外向型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给予高度重视。在县委三届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蓟县“七五”期间经济发展构想》提出,充分利用天津市被列为“全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的良好机遇,以发展开放型、外向型、轻加工型经济为总的发展方向。强调把发展创汇产品“作为振兴蓟县经济的一个突破口”,并从出口作物种植、出口养殖、发展出口加工三个方面努力。(www.xing528.com)
1984年,全县收购出口产品3588.6万元。种植业主要有“三小”农产品;养殖业主要有兔、水貂等;加工业主要有服装(共有外贸出口服装厂14个)、棉布、糠醛、果脯、粉笔、化妆刷、玉米皮编织品等。1986年,收购出口产品5486万元,换取外汇1688万美元。1988年,全县有生产出口产品的各类企业114个,出口产品达到14大类、100多个品种,销往日本、欧美、东南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创汇农业外贸收购值逾1.5亿元,相当于1978年的2.5倍。1991年,有16个企业实现内转外,形成皮革、轻工毛织、紫砂制品、农副产品四大系列。外贸收购3.52亿元,出口创汇6360万美元。1994年年初,成立县外发报关行,增加出口报关、报验、报运,直接出口、代理出口等职能。1997年12月,日资企业天津雅玛屋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产品一上市就受到广泛好评,显示出很强的发展潜力。2014年,外贸进出口8291万美元,其中外贸出口7666万美元。2016年,主要外贸企业有乔夫工艺品工贸有限公司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