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后,蓟县相继建立健全了医疗、防疫、保健、医务人员培训等机构,医疗防疫设施不断增加,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及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防病治病的能力不断增强。
蓟县人民医院不断改善医疗设备,提高医疗技术。1958年,增设放射科;1959年,扩建门诊和病房,设内、外科和手术室;1960年,增设五官科、检验科,购置心电图机1部;至1964年,有病床150张。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蓟县各区始建卫生机构。1958年,全县有公社医院30个,建立健全了农村保健室。至1965年,县内各生产大队均设保健室,村卫生员或保健员改称“半农半医医生”,开始逐步转为以防病治病为主。随着医疗体制逐步健全,医护人员逐步增加,1965年,县医院有中西医44名、护士27名、其他卫生技术人员22名;各公社医院有中医30名、西医48名、助产士4名;农村有半农半医医生971名、卫生员1820名、接生员867名。
当时的医疗部门除了治病外,主要进行疾病的防治工作。1960年,县卫生防疫部门开始把防治浮肿、闭经、子宫脱垂、小儿营养不良(简称“四病”)作为防治重点。县卫生系统组织1400余名医务人员建立巡回防治队,下乡、下厂开展“四病”防治工作。县内以管区为单位,成立简易医院,免费或减费治疗“四病”患者。治愈浮肿病患者3686名、子宫脱垂患者1339名、闭经患者3686名、小儿营养不良患者3855名。
对地方病的防治工作也是医疗部门的主要任务之一。1957年,在24个乡普查地方性甲状腺肿(简称地甲病),共查出患者1.22万人,其中结节型患者3569名、混合型患者3839名、弥漫型患者4817名。1962年,山区公社医院和卫生所配制碘酊、碘化钾等药品治疗地甲病患者。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用食盐加碘进行防治。1974年9月,县卫生局组织医务人员开展全县地方性甲状腺肿的普查工作,组织医务人员对地甲病进行巡回防治。1975年5月,开展一防三治(食盐加碘和口服碘化钾片、碘酊局部注射、手术切除)。1978年3月至4月,县妇幼保健站对全县7岁以下儿童5.42人进行佝偻病普查,对23个公社的4.4万名已婚妇女进行妇女病普查,查出患者1.28万人,其中子宫脱垂1041人。1962年5月18日下午,县人民医院医生冯景山、齐泽文为邦均公社周于庄大队张桂芝成功地切除14公斤重的左上肢纤维瘤。1966年10月,县医院医生李桂芹、吴天慈为下营公社大平安村谭张氏摘除21公斤重的卵巢囊肿瘤。
1969年1月1日,下营公社白滩大队在全县第一个实行合作医疗。1970年3月,穿芳峪公社在全县第一个实行社队联办合作医疗。到1975年,全县38个公社全部实现联办合作医疗,全县农村普及了合作医疗制度。(www.xing528.com)
为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全县开展了以预防为中心的卫生防病工作,积极改良水井,消灭“四害”,加强对粪肥的管理,严把病从口入关。
改良水井。1957年7月,分三次对1133眼饮水井、3个山区饮水坑使用漂白粉进行消毒,总水量93万立方米。1959年,改建饮水井1092眼。1960年至1961年,全县对饮水井水质进行普查。1962年,对13个低洼地区的246眼水井进行改良。1965年,改良水井356眼,其中手压机井222眼,水车密封井134眼,机井9眼。
消灭“四害”。1962年,在县内8个集镇、24个公社的256个大队使用“六六六”粉(六氯环己烷)3170公斤、滴滴涕(DDT)100公斤、敌百虫200公斤,喷洒消毒31.7万平方米。为消灭老鼠,训练灭鼠技术员622名,两次采用磷化锌毒饵普投灭鼠。
粪肥管理。1958年,改造厕所3.5万个。全县各生产队开始确定专人管理粪便。1959年,新建厕所6489个,改造厕所7.04万个、猪圈2.67万个、鸡鸭窝7.62万个、牲畜棚1907个,建粪场1264个、垃圾箱290个。当年县内724个村建常年积肥卫生专业队985个,专职队员2442名。144个村建临时积肥卫生专业队153个,队员283个。868个村实行高温发酵积肥法。1965年,县爱卫会在南营生产大队进行混合发酵沤肥试点,651个生产大队、1953个生产队实行了粪便统一管理和“四合一”(人粪便、牲畜粪便、柴草、垃圾混合发酵粪肥)沤肥,有积肥专业队员4469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