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播事业
县委、县人委十分重视广播及文化事业的发展。1957年7月1日,成立县广播服务部,负责各区文化站收音机、耳机的维修和电池供应。1958年10月1日,成立县人民广播站,全县开始进行有线广播,每天播音一次,直播“本县生活”节目,并转播中央和河北人民广播电台部分节目。1959年试装载波机。1960年6月,天津地区和沧州地区各县在蓟县召开载波现场会,县广播站介绍了载波经验并获“载波化先进单位”锦旗一面。1969年7月,开始架设县城至八大镇的广播专线。
(二)文化事业
为活跃群众生活,1958年,建立电影管理组和35毫米放映队。1963年7月,建县电影管理站,到1966年建立9个公社电影队。
1958年11月,蓟县、三河、大厂三县合并后,原蓟县评剧团改为一团,原三河评剧团改为二团。同年,成立县文工团。另外,皮影、河北梆子、歌舞话剧、民间花会等也有发展,活跃了农村的文化生活。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传统戏曲被视为“四旧”而被禁演,全县城乡普遍成立了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表演以宣传毛泽东思想和阶级斗争为主要内容的小歌舞、表演唱、对口词、三句半等节目,在农村、厂矿、学校宣传演出。
1968年10月,成立蓟县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编排反映农村生活的表演唱、小话剧等多种形式的文艺节目,到农村基层宣传演出。1969年2月,编排的表演唱《喜摘丰收棉》《绣太阳》,小话剧《破瓢》等节目参加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春节联欢会,并向全国直播。1969年下半年至1971年间,排练演出了革命样板戏《红灯记》《沙家浜》。1974年,又先后排练《审椅子》《半篮花生》《反骄破满》等小戏曲和小型多样的文艺节目,并经常到农村及驻蓟部队演出。1975年,排练影调剧《迎风飞燕》,在县内和天津市区演出中均受到欢迎。(www.xing528.com)
1968年8月,蓟县一中文艺宣传队演出剧照
1959年10月,探明邦均、别山、西关、白马泉、小毛庄、东大井、西草场、崔店子8处古墓。1961年3月4日,独乐寺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3年2月13日,蓟县革命委员会发布《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的通知》并公布文物保护单位36处,其中国家级1处、省级5处、县级30处。1976年9月,探明别山汉墓群位置及现状。1977年4月,在许家台村南城子发掘西周遗址,出土陶、石、铜、骨器等37件文物。5月,在地震考古文物普查时,发现商周遗址5处、战国至汉遗址15处、汉代墓葬20处、古建筑18处、古化石出土地7处、古钱币出土地3处、清墓2处、革命遗址23处。1978年6月,天津市文化局(现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拨款5万元,修建独乐寺院内4条青砖甬路,翻修山门、观音阁台基地面,添配山门格扇门窗。1978年7月,测定蓟县古长城为41公里,有敌楼52座、墩台14座,并建立了长城保护组织,制定了保护制度。
(三)体育事业
县委、县人委把发展体育运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1963年至1965年期间,县直各机关、各企事业单位、各学校广泛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组织篮球、乒乓球等体育项目的比赛。各村均建有篮球场,农民在冬闲时节经常打篮球,各村之间开展篮球比赛、拔河比赛。冬季开展滑冰等冰雪运动,夏季开展游泳比赛。农忙季节,在劳动之余,在田间地头,还结合农业生产,开展象棋、跳棋、老虎棋等棋类比赛,活跃了劳动气氛。1971年4月15日,召开全民战备运动会,8个工委和县直属单位的1100名男女运动员参加比赛,比赛项目有田径、篮球、乒乓球、投弹、炸坦克等。体育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体质,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蓟县农民运动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