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教育在曲折中发展
1958年,县委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精神,贯彻“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充分发挥地方和群众办学的积极性,教育事业发展较快,全县有完全小学101所。由于中、小学迅速发展,1958年,部分社队开始聘用教师。1962年8月,由于经济困难,约有500名中小学公职教师被下放,441名小学教师(占小学教师总数的32.3%)由公职转为民办,改由大队发全部或部分工资。同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将44所单人岗位的初小改为民办或民办公助学校。1963年,贯彻国务院制定的《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学校秩序和教学质量开始好转。1964年,推行两种教育制度,兴办“耕读学校”。1964年,全县有中学教职工375名、小学教职工2647名,其中民办教师1377名,占小学教师总数的52%。1966年2月,全县有耕读小学739所,学生1.63万人,教师778人。中学教育经过几次调整和改革,到1963年全县有国办中学9所,教师队伍不断扩大。
“文化大革命”开始,小学教育学制改为五年。1968年11月14日,县革委在南营大队召开教育工作会议,决定将农村公办小学下放到大队办,教师回本村任教,取消工资制,实行工分加补贴,由生产大队分配口粮,外籍教师回原籍。1969年,全县村村办小学,小学实行五年一贯制,改秋季开学为春季开学。
“文化大革命”初期,各中学停课闹革命。1967年,国办中学均未招生。1968年,改招二年制高中班,学生由公社、大队推荐。同年,各公社开始自办中学,大公社办五六所,小公社办一二所。有的大队也自办中学。1969年年初,蓟县师范与城关中学合并,成立蓟县“五七”大学,开设中小学师资、农医、兽医等专业班,为农村培养了许多实用人才,全县社社办高中。学校领导靠边站,实行军宣队、工宣队和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废除升学考试,实行推荐入学。同年,全县有社办中学150所,其中完中36所、初中114所。师资从小学教师中选拔,或从在乡中学毕业生中聘用。小学毕业生90%以上升入初中。1973年,蓟县“五·七大学”恢复为普通中学。1971至1976年,各类学校实行推荐制,六年间共推荐大中专学生2628人。
1978年5月15日,县委批转文教局《关于办好一批重点中小学的试行方案》,重点中学是城关中学、上仓中学、宋家营公社龙山中学;重点小学是城关小学、下营小学、上仓公社后秦各庄小学、下仓公社东升小学、东二营公社东二营小学、桑梓公社桑梓大队小学和别山公社别山大队小学。
1958年,各公社兴办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农业中学39所,教师由公社自聘,招收高小毕业生,学生1735人,学制3年,主要学习农业基础知识,对青少年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www.xing528.com)
1958年,全县进行扫盲突击,一个月扫除文盲6.43万人。1960年春,全县大办业余中小学,有业余初小学生4.39万人,业余高小学生5.65万人,业余初中学生1.06万人,业余高中学生506人,业余学校学员占青壮年总数的92%。同年冬,这些学校多数因经济困难停办。1963年,恢复业余教育,有636处民校复学,各类学生2.52万人。1965年。农民夜校学员达3.61万人。
1977年,蓟县教育开始向规范化发展。同年,县文教局发出通知,逐步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办学行为。5月6日至14日,县委召开教育工作会议,传达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学习中央领导同志讲话和市教育局文件。9月15日至10月10日,县文教局在上仓中学、城关中学、杨家楼中学、马伸桥中学举办中小学假期学习班,3205名教师参加政治学习、业务研究和备课活动。9月底,根据县委“压缩非生产人员,加强农业生产第一线”的指示精神,县教育系统压缩教师398人,其中民办教师389人。
1977年11月6日,县委发出《关于搞好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党委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做好“文化大革命”后的第一次考试招生工作。10日至11日,根据教育部改革高校招生制度的规定,全县1.59万人参加高校招生考试,其中198人考入高等院校,999人考入中等专业学校。
1978年2月,县文教局采取公社初选、文化考核、择优录用的方法,招收初中民办教师474名。3月27日,县文教局决定对全县所有民办教师进行一次全面考察,合格者统一颁发民办教师任用证书。1978年5月,撤销文教局教育革命办公室,恢复县教研室。6月恢复县教师进修学校。10月廊坊地区蓟县师范学校迁址到廊坊,原师范校址房产和35名教职工移交蓟县管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