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8月20日,县革委会第一次组织县直农口单位及38个公社管理委员会负责农业生产的同志赴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大队参观学习。
1970年10月中旬,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北方农业会议精神,县革委在下仓公社召开公社书记会议。会上,认真学习北方农业会议文件,并根据上级的指示,布置了全县冬季农田基本建设工作。此后,大部分公社、生产大队的农田基本建设在规模和范围上,比1969年以前有了较大的发展。这年冬季,全县投入农田基本建设的劳力有14万余人,比1969年同期增加了三倍,农田基本建设的总工程量也相当于前五年的总和。
1970年12月22日,县革委又根据北方农业会议精神,制定了《蓟县1971年至1975年农业发展规划》(即“四五”规划),提出蓟县农业发展的奋斗目标是:粮棉一年上《纲要》,三年过“黄河”,力争五年跨“长江”,把蓟县建成大寨式的县。
为实现蓟县农业发展的“四五”规划,1971年2月11日,县革委召开第一次“农业学大寨”会议。参加会议的主要有公社书记,大队党支部书记、生产队长和各级革委会主任等共3000余人。会上,再次学习国务院北方农业会议的文件,听取了县革委党的核心小组组长魏运良的动员报告,17个“学大寨”的先进单位介绍经验。大会提出,“学大寨”要“举旗抓纲,学根本”,不能把大寨只当成生产典型来学,用毛泽东思想教育人是“学大寨”的根本,建设一个革命的领导班子是“学大寨”的关键,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是“学大寨”的根本措施,在改天换地中要有一个很大的干劲。
会后,为尽快扭转蓟县农业生产的落后局面,从根本上治山、治水、治洼,改善生产条件,县革委由主要领导带队,组成3个“三治”调查组,分赴山区、平原和青甸洼、太河洼,对全县的山山水水、沟沟洼洼做实地勘察,摸清主要河流的来龙去脉,弄清山区、平原、洼地三种不同地形地貌的水文特点,查清蓟县北旱南涝的根源,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个“上蓄,中疏,下排,高水高排,蓄排结合”的综合治理规划。后来,经过全县人民的苦干,这个规划得以实现,对解决全县春旱秋涝和青甸、太河两洼沥涝问题起了重大作用。
自1970年贯彻国务院北方农业会议精神以后,蓟县的农业生产条件不断得到改善,粮食产量逐年上升,先后跨上两个台阶:1971年,全县粮食亩产216公斤,皮棉亩产33公斤,平均每户养猪2.5头。1974年,全县粮食亩产272公斤,创历史最高纪录,猪只饲养量达到39.74万头。
1973年12月上旬,在天津市“农业学大寨”经验交流会上,蓟县被列为“天津市农业学大寨先进区县”。
1974年11月21日,天津市委、市农委的领导同志到蓟县视察,并传达市委关于推荐蓟县参加全国“农业学大寨”展览的决定。为贯彻市委对蓟县“农业学大寨”工作的指示,县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专题研究1975年“农业学大寨”问题。
1975年9月15日至10月19日,国务院在山西省昔阳县、北京召开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县委书记马树魁代表蓟县参加了会议。9月至11月,在“第二届全国农业学大寨展览”上展出蓟县“农业学大寨”成就。为贯彻大会精神,全县迅速掀起“全党动员,大办农业,为普及大寨县而奋斗”的高潮,10月21日,县委召开了有25万人参加的全县广播大会,传达了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
会后,蓟县出现规模空前的农田基本建设高潮。在山区,以建设水平梯田为中心,大搞治滩造田,改造坡耕地,变“三跑田”(跑土、跑水、跑肥)为“三保田”。下营公社发动男女劳力5000余人,动用推土机4台、手推车3000余辆,动土石27万方,完成了800亩“沙河造田”。在丘陵、平原,以平地改土为中心,大搞人造小平原和方田园田化,进一步搞好水利工程配套。城关公社平整土地1500亩,改良土壤2000亩,新打机井38眼,新建扬水点和引水上山工程22处,共完成土石方52万方,扩大稳产高产田2500亩。在南部洼区,以深渠河网化为中心,实行按公里规划方田,再以方挖渠,以渠带路,以路植树,使渠、路、林联为一体,交织成网。青、太两洼各公社利用冬春时节组织劳力改土治碱,挖渠清淤,疏浚河道,三岔口排灌站等县办水利工程也一齐上马。
1974年冬至1976年春,从山区到丘陵,从平原到洼区,全县到处都有治山、治水、治土的人群,到处都是大干、苦干的场面。据统计,当时全县农田基本建设的大小工程项目共有1570多个,其中有扬水站75处、排水站323处,大水库、小塘坝17座,引水上山工程50个,打井1000余眼,动用劳力达17万人。在这场建设大寨县的运动中,工业部门抽调200余名技工,组成39个支农小组,分别对拖拉机、柴油机、水泵等各种农机具,进行检查和维修。商业部门为方便群众,有利于生产,按季节送货下乡,将化肥、农药及其他农用物资及时送到群众手里。各行各业都对全县的农业发展作出了贡献。(www.xing528.com)
1976年12月,中央召开了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重新提出“普及大寨县”的口号。12月21日至28日,县委、县革委组织150余人去大寨和昔阳县参观考察。
1977年1月17至28日,市委在蓟县召开“农业学大寨”会议。市委领导传达了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作了《关于彻底揭批“四人帮”,更高地举起“农业学大寨”的红旗》的报告。县委提出“各级书记上前线,拼死拼活保七百,总产突破五亿关”的口号,又一次掀起了普及大寨县、建设大寨县的高潮。
1976年、1977年,蓟县“农业学大寨”持续发展,在农田基本建设、科学种田、农业机械化等方面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
在农田基本建设方面:到1977年10月,全县12条大小河流均得到初步治理,防洪能力分别达到20年和10年一遇的标准。在山区,同1964年相比,水库、塘坝由24座发展到81座,截潜流工程由10处发展到61处,引水上山工程由16处发展到361处,开隧洞1300余米,筑环山渠道240公里,修水平梯田2.8万亩,造地6700亩。在洼区,电力排水站发展到20座,排水能力达到204个流量,比1964年增加15座,169个流量;新挖排灌干渠557条,长达1000余公里,基本上实现了深渠河网化,根治了青甸、太河两洼的沥涝灾害。扬水站点由1964年的121处,发展到486处;机井由198眼发展到7293眼。此时,蓟县的农田基本建设已基本成龙配套,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全县水浇地面积达到6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66.4%,比1964年增加1.5倍;高标准园田(粮食亩产300公斤以上)由1964年的11.5万亩发展到55万亩,基本上达到了一人一亩稳产高产田。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蓟县农业长远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科学种田方面:县建农业科研所,公社建农科站,大队建农科队,生产队建农科组,基本上形成了四级农科网。全县拥有农业科技人员15000余人、试验田27800余亩。1966年秋,蓟县良种场首次进行的高粱杂交制种成功,300亩“原杂十号”高粱制种田获得丰收。1970年,县农业局从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引进“群单105”玉米杂交新品种,成为全县玉米的主要品种;县农业局从中国科学院引进适合蓟县种植的“东方红三号”小麦新品种,成了全县小麦的主要品种。1970年至1982年,县农林局组织技术人员五次赴海南岛,繁殖杂交系和亲本自交系种子。1971年8月,下仓公社大杨各庄生产队所种的“群单105”杂交玉米1000亩,长势良好,副省长马力到该大队视察,河北电视台拍摄了纪录片。1972年10月,在全县大面积推广耧播密植小麦技术,共播种小麦21.5万亩,占麦田总数的70%。1973年至1977年,先后培育出蓟科I、Ⅱ、Ⅲ号玉米,蓟良1号、粘杂1号高粱,7201、7501小麦,津漫1号水稻等新品种,并在育种、栽培、施肥、灌溉、农药、果树修剪、防治病虫害等方面积极推广新技术,加速了蓟县农业的技术改造。1977年4月,蓟县农科网科研成果被列入“全国农林牧科技展览”内容,在中国农业展览馆展出。
在农业机械化方面:全县建立了县、社、队三级修造网,拥有一支1万余人的农机修造队伍。1964年,全县农机总动力只有7600马力,平均百亩耕地不足一马力。而1977年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20多万马力,平均百亩耕地23马力,机耕面积达到6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70%;小麦机播面积达到17万亩,占播种总面积的40%;机收面积1.1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2%。
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变,科学种田和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蓟县的农业生产水平也显著提高。1976年,全县粮食作物总产达到2.46亿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县有宜林荒山56万亩,已绿化24万亩,占43%;全县共有果树380万株,年产干鲜果1500万公斤。全县生猪存栏32.9万头,饲养量48.8万头;养羊5.3万只。全县有养殖水面1000万亩,可年产1000吨水产品。1978年全县粮食总产达到2.5亿公斤,单产达到310.5公斤,均创历史最高水平。
“文化大革命”运动从开始到结束,蓟县农业虽然受到影响,但在“抓革命、促生产”口号下,农民的种田意识没有减弱,农田基本建设每年都有进展。特别是粉碎“四人帮”后的两年,县委本着“立足全面,着眼长远,加强领导,统一规划,对山、水、田、林、路进行综合治理,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争取到1980年全县建成大旱不减产、大涝不受灾的高产稳产田”的原则,制定了《蓟县农田基本建设初步规划》。
《规划》确定后的1977年和1978年,全县本着“上蓄中疏下排,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的原则,全县大打治山治水之仗。一是在山区建水库蓄水。修建塘坝、截潜流;修建蓄水池,开凿大眼井,开凿隧洞,修筑环山渠道,修建引水上山工程;修建水平梯田,挖石造地,山区近70%的土地实现了水浇化。二是在洼地搞工程排涝。建电力排灌站,扩大除涝面积;挖排水干渠。实现了深渠河网化,达到了河渠相通,渠渠相连,能浇能排,旱涝保收。青、太两洼过去十年九涝的10万亩耕地,变成了一年产两季的稻麦之乡。三是在平原和丘陵地区发展水浇地。开挖引河,建设20公里的东水西调的工程;在修建扬水站、打机井的基础上,各社队均修建了通往农田的干、支、斗渠,渠中有水能浇,雨涝河渠能排。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蓟县农业长远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变,科学种田和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全县的农业生产水平显著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