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蓟县革命老区发展史与防灾抗旱

蓟县革命老区发展史与防灾抗旱

时间:2023-09-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针对蓟县洪涝和干旱经常发生的现实,县委、县政府把兴修水利作为防灾救灾的一个重要工作,在抓好副业生产的同时,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改进和修筑水利工程,逐步提高抗旱防洪防涝的能力。对县内蓟运河、州河、泃河、漳河、蓝泉河等主要河段的河堤加固和增高,提高防洪泄水和灌溉能力。修建排水站,使平原地区的沥水及时排入指定地带。以上这些水利设施的修筑,提高了蓟县防洪抗旱能力,为减少灾害,夺取农业丰收奠定了基础。

蓟县革命老区发展史与防灾抗旱

针对蓟县洪涝和干旱经常发生的现实,县委、县政府把兴修水利作为防灾救灾的一个重要工作,在抓好副业生产的同时,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改进和修筑水利工程,逐步提高抗旱防洪防涝的能力。

对县内蓟运河、州河、泃河、漳河、蓝泉河等主要河段的河堤加固和增高,提高防洪泄水和灌溉能力。1950年年初,修筑州河堤埝动土石500多万立方米,在州河下游西屯至桥头村段修建拦河坝,使太河洼5.61万亩土地受益。1951年年初,又对州河全线复堤88公里、泃河全线复堤38公里和蓟县境内蓟运河复堤,共动土石375万立方米。1951年,潮白新河开挖竣工,并将流量为30立方米/秒的嘴头村石闸改建成60立方米/秒的浆砌条石结构闸带桥。为了控制洪水灾害,缩小受灾范围,根据上级指示,1952年,县委决定在青甸洼西半洼设滞洪区,将马营以上漳河堤防加固,东堤筑到嘴头村,西堤筑到邵庄子村,在两堤内滞洪总面积270公顷。由于当年分洪过大,邵庄子旧闸被冲毁,西堤决口,淹地2667公顷。经河北省政府批准,1954年,兴建邵庄子分洪节制闸,将原泄水能力40立方米/秒的旧闸扩建为300立方米/秒的新闸。

修建水库塘坝。新中国成立后几年中兴建的4座小型水库和12处塘坝不仅节制了汛期山洪的暴发,而且为抗旱储蓄了水源。(www.xing528.com)

修建排水站,使平原地区的沥水及时排入指定地带。1955年6月,在永安庄村东、蓟运河北岸修建了全县第一座锅驼机排水站,其排水量为每秒1.2立方米。以后,电力排水站和泄水闸在蓟县南部陆续修建,逐渐形成网络。

打井抗旱。1952年,县委提出“广泛打井,大力开采地下水源,解决人畜用水和农田灌溉”的方针,推动全县的打井工作。到1956年全县打缸管井、竹管井900余眼,每眼井可浇田3至20亩。在平原地区打井抗旱的同时,山区则开始了引水上山工程。北部下营地区修建灌溉渠3条,长30多公里,劈山凿石架槽引渡,工程浩大,可灌溉农田2500余亩。以上这些水利设施的修筑,提高了蓟县防洪抗旱能力,为减少灾害,夺取农业丰收奠定了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