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黄连晒莨业:辉煌时期与转型演变

黄连晒莨业:辉煌时期与转型演变

时间:2023-09-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民国时期,顺德晒莨业进入鼎盛时期。抗战时期,陈村遭毁,大批企业远迁黄连、伦教、沙滘,黄连内迁的晒莨企业迎来了香云纱持续不断的生产高峰。黄连村从事布匹行业者多达千人,他们互通有无,融合资源,形成繁盛和充满活力的晒莨产业。同年,黄连成立晒莨纸箱厂。1956年,黄连、勒流组成3个晒莨生产合作社。此后,随着现代纺织技术的出现和产业的转移,黄连晒莨渐渐淡出产业舞台。清末民初,是黄连丝织业、晒莨业的黄金岁月。

黄连晒莨业:辉煌时期与转型演变

19世纪90年代,伦教一带丝绸庄将生丝收购后,经晒莨加工制作成香云纱,销往上海、北京、天津。民国时期,顺德晒莨业进入鼎盛时期。当时顺德共有晒莨工场500多家,主要分布在陈村一带,工人达1万多人,日产莨纱绸4000多米,远销国内大城市和东南亚。

民国初年,黄连只有几家晒地。抗战时期,陈村遭毁,大批企业远迁黄连、伦教、沙滘,黄连内迁的晒莨企业迎来了香云纱持续不断的生产高峰。虽四处烽火不断,但深具资金与产业经验的经营商号苦心经营,满足着最低的生活需求与产业延续,更保存着古老的晒莨技术。在龙村,一片名为“飞机场”的大草地成为黄连香云纱晒制发源地。当时黄连最大的晒地达上百作(“作”是乡间布匹度量单位,“一作”为40匹),小者也有三五作。黄连村从事布匹行业者多达千人,他们互通有无,融合资源,形成繁盛和充满活力的晒莨产业。人们将晒出的香云纱运往南洋、印度,国内则远输上海、天津、北京等地。

当年从事晒莨工作的黄连人关绵回忆道:“当时一件香云纱要港币40元,与一般工人月工资相近,价格不菲,令人却步,却为黄连积累了大量资金。”

据黄连晒莨老人回忆,20世纪40年代,黄连有何超记、关策记、何发记、何敬记、利记、陈兆记、何生记、关柒记等晒莨场。关胜仪的父亲关汉曾开设天知汉记晒莨场。关胜仪在20世纪60年代仍从事晒莨工作,他还清晰地记得深滘一带曾晒地满目。

晒莨老工人黎志荣回忆,其叔开设恒和晒莨场,专门供货给伦教商铺。丝绸大多来自南海民乐镇,有时也会从浙江引进一些坯纱,但浙江一带的蚕虫大多放养山野,吞噬山中杂树,所吐蚕丝难得精细。人们经过比较,更喜欢选择本地柔软、纤细的生丝。

1951年,顺德共有晒莨工场75家,黄连占32家。同年,黄连成立晒莨纸箱厂

1956年,黄连、勒流组成3个晒莨生产合作社。此后,随着现代纺织技术的出现和产业的转移,黄连晒莨渐渐淡出产业舞台。

附:

借助缫丝产业 潜心经营人生——记黄连香云纱贸易的佼佼者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从故事主人公一生的经历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黄连缫丝业给普通乡民留下的深刻印象。

清末民初,是黄连丝织业、晒莨业的黄金岁月。晒地和买卖香云纱的商号比肩而立,琳琅满目。精明的脑袋、独到的眼光、不懈的努力,往往令普通乡民成为富甲一方的巨商或叱咤风云的人物。黄连人梁伯虽非举足轻重的乡间名人,却在市场锤炼中成为香云纱贸易中的佼佼者。

出生于清末的梁伯,其父为民间大厨,乡间或相邻村镇的社戏、神诞等大型活动常由他出任主厨。他因未入职酒楼,收入极不稳定,加上儿女众多,每天都为家计而疲于奔命。即便如此,他仍勉力送梁伯入读私塾。因而,梁伯练得一手飘逸劲健的魏碑书法。(www.xing528.com)

梁伯父母共生育儿女14人,食指浩繁,生活拮据无措,梁伯13岁便到乡公馆打杂。平时,除日常的斟茶递水、清洁、伺奉乡绅外,在乡绅晚间外出应酬娱乐时,梁伯便负责手提灯笼,前行引路。一丝不苟、谦恭质朴的他深得乡绅信赖与欣赏。

乡公馆是当地上层人物来往密集的场所,乡绅常相聚议事,信息丰富,启迪不断。斟茶递水、擦台扫地虽烦琐累人,却磨炼出梁伯坚韧的意志与敏锐的市场眼光。

不久,一位经营香云纱买卖的老板看中手脚勤快、踏实肯干和反应敏捷的梁伯,于是带他进入缫丝业经营领域。梁伯从此专注、勤勉、谦虚、谨慎,不计得失、公而忘私,深得商界前辈等赞赏。他更精进奋发,积财渐富。

后来,梁伯自立门户,开立商铺。平时,他仔细研究村中每个家庭出品的茧绸质量,对香云纱晒地和老板人品了如指掌,常登门进货,以保证货品质量上乘、价格合理。

他还练就一手店铺销售绝技:丈量布匹极快。旁人眼光完全跟不上他手中尺子的量度速度,且不差毫厘,令人叹服。于是店铺声名鹊起,宾客盈门。

抗战期间,广州沦陷,梁伯深知广州缺乏生活用品,于是雇用草艇在晚上往广州贩运香云纱。那是冒着生命危险的营生,如遇日军,必有杀身之祸,但广州高于顺德3倍的利润令他无法抗拒。梁伯艰难经营,创下一份家业。

曾入读私塾的他从未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相反,对女儿一视同仁,送女儿入学堂。生活拮据无措时,他曾流泪变卖衣服,为子女交学费。

20世纪60年代初,梁伯因病赴香港就医。痊愈后,他受雇于一位顺德籍老板的公司。踏实忠诚的梁伯一直工作到80岁才返回黄连定居。

细细算来,梁伯从当年做杂工到开办香云纱店铺,一直到香港打工,劳作近70年。其中的辛苦,无言可说,却折射出香云纱产业繁盛时期磨砺出来的那种独有的勤奋、坚忍、乐观、上进,以及成功时谨慎谦和、沉浮时淡定从容的人文精神

水乡黄连,如梁伯那样深耕故土、潜心缫丝业者众多。他们默默支撑起这片产业,也拓展着人生与家族的道路。

晚年,梁伯回乡定居,静静品味人生的淡泊时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