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吴主孙权平定江南,虏黄祖,俘万口刘备派亮访孙,周瑜率军相助

吴主孙权平定江南,虏黄祖,俘万口刘备派亮访孙,周瑜率军相助

时间:2023-09-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长兄孙策平定江南诸郡,当时,孙权年仅十五岁,担任阳羡县长。孙权也以沈友终不肯为自己所用,故杀害沈友,沈友死时,年仅二十九岁。建安十二年,孙权再次西征黄祖,俘虏其人民,而后撤军。黄祖仓皇遁逃,骑士冯则追上黄祖斩杀,枭其首级,俘虏其男女数万口。刘备遂进军,驻扎在夏口,派诸葛亮回访孙权,孙权派遣周瑜、程普等率领大军出动。

吴主孙权平定江南,虏黄祖,俘万口刘备派亮访孙,周瑜率军相助

孙权,字仲谋。长兄孙策平定江南诸郡,当时,孙权年仅十五岁,担任阳羡县长。[414]郡府举荐孙权为孝廉,州部举荐孙权为茂才,孙权代理奉义校尉。朝廷以孙策在江南任职,派遣使者刘琬为孙策增加锡命。刘琬对人讲:“我观察孙氏兄弟,虽然各有才气,聪明睿智,丰神秀骨,然而,福祚皆难以持久。只有孙策的二弟孙权,形貌伟岸,骨相不凡,有大贵人之象,年龄最为长寿,你们等着瞧吧。”

[414]《江表传》记载:孙坚担任下邳县丞时,孙权出生,孙权的面相,方颐大口,双目炯炯有神,孙坚颇为奇异,认为这个孩子有贵相。及至孙坚去世,孙策在江东起事,孙权常跟随在孙策身边。孙权为人宽宏大量,性情疏朗,仁厚而多智,喜欢与侠客交往,豢养士人,从一开始就享有名气,可与父兄相比埒。每当孙权参与孙策的军事行动,孙策对孙权的建议都颇为诧异,自以为不如孙权。在飨宴宾客时,孙策常对孙权讲:“这些君子,将来都是你手下的将军。”

建安四年,孙权跟随孙策讨伐庐江郡太守刘勋,打败刘勋,进而在沙羡讨伐黄祖

建安五年,孙策去世,临终前,把军国大权交予孙权,孙权悲戚不已,孙策的幕府长史张昭对孙权讲:“孝廉,此时是哭的时候吗?在古时,周公制定礼法,儿子伯禽并未执行,并非违背父命,是当时的情况确实不允许。[415]更何况今天奸宄弄权,天下逐鹿中原,豺狼当道,如果将军欲哀悼兄长,顾及服丧之礼,这就好像开门揖盗,这不叫作仁义之举。”张昭当即为孙权脱下丧服,扶着孙权骑上马背,让孙权出来巡视军队。在当时,孙策仅打下会稽郡、吴郡、丹杨郡、豫章郡、庐陵郡,这些郡的深山里,还有很多越人尚未臣服,天下的英雄豪杰散布在州郡,其中有很多来自中原的士人,在东吴寄居,以安危去就为念,随时都有离开的可能,孙权当时的情况,并未建立君臣名分。张昭、周瑜等认为,可以与孙权共谋大业,故委身侍奉孙权。曹公上表,任命孙权为讨虏将军,兼领会稽郡太守,治所设在吴县,又派丞相府丞来到会稽郡,传达献帝的诏命。孙权以师傅之礼,礼敬张昭,拜周瑜、程普、吕范等为军中将帅。而后,孙权招揽江东的英雄豪杰,聘请名士鲁肃诸葛瑾等拜在孙权的门下。孙权又分派诸将,前往山中镇抚越人,讨伐不肯从命者。[416]

[415]裴松之按:《礼记》记载:曾子问子夏:“三年之丧,金革之事不能参与,是礼法规定吗?有违反者吗?”孔子答:“我听老人们讲,在往昔,鲁公伯禽就有违反。”郑玄注解:“周人在举丧时,不能参与戎事。当时,有徐戎发难,伯禽停止举丧,出兵征剿,是勤于王事。”张昭所云“伯禽不得不出师”指的就是这件事。

[416]《江表传》记载:当初,孙策上表,任命李术为庐江郡太守,孙策去世,李术不肯交出权力,接纳很多逃亡的罪犯。孙权写信给李术,晓谕道理,请李术交出罪犯,李术上报:“有德见归,无德见叛,不应该交还。”孙权大怒,把这些情况禀报曹公:“严刺史此前为明公所用,又是州部举荐的将军,而李术凶残暴戾,轻视朝廷纲纪,残害州部官员,骄横恣肆,滥施无道,宜尽快剿灭李术,惩治丑类。今在下欲讨伐李术,进为朝廷扫除鲸鲵,退为举荐的将军报仇雪恨,此天下达义之举。臣夙兴夜寐,思考良策,谋划方略。李术必定惊恐,担心被杀,会诡辩其说,以求脱罪。明公位居阿衡之任,为海内所瞻仰,愿敕令执事官员,切勿听信李术。”这一年,孙权在皖城举兵攻打李术。李术紧闭城门坚守,向曹公求救。曹公并未救援。李术粮食耗尽,城中的妇女靠吞食泥丸充饥。孙权攻破城池,屠戮其城,斩杀李术首级,迁徙其部众三万余人。

建安七年,孙权的生母吴氏去世。

建安八年,孙权西行,讨伐黄祖,大败黄祖的水军,还未攻下黄祖占领的城池,后方的山贼蠢蠢欲动。孙权只好撤军,经过豫章郡,命令吕范平定鄱阳县,命令程普讨伐乐安县,命令太史慈兼领海昏县令,韩当、周泰、吕蒙等兼任县令、县长。

建安九年,孙权的弟弟丹杨郡太守孙翊被身边人杀害,孙权以堂兄孙瑜代替孙翊,担任丹杨郡太守。[417]

[417]《吴录》记载:在当时,孙权大会群臣,沈友在当时妄言是非,孙权令人扶出,有人对沈友讲:“有人告发,说卿欲造反。”沈友知道不能脱罪,就说:“皇上在许都,目中无君的人才是造反者!”孙权杀了沈友。沈友,字子正,吴郡人。十一岁时,华歆巡行属下县邑,考察风俗,见到沈友,颇为欣赏,喊沈友:“沈郎,可登上车谈话否?”沈友逡巡,对华歆讲:“君子问好,在会宴时以礼相待。而今,仁义陵迟,圣道毁弃,先生衔命,将以裨补先王之教,整齐风俗。然而,先生轻脱威仪,犹如负薪救火,无疑使得火焰更加旺盛!”华歆惭愧,说:“自从桓帝、灵帝以来,虽然世上有很多英俊士人,未有像幼童这样讲话。”沈友弱冠时,已经以博学而闻名,对经学已经贯通,善于文辞,兼好武事,为《孙子兵法》作注,口才很好,善于辩论,每当沈友出现,众人皆默然不语,无人能与沈友抗衡,都说沈友的文章写得好,下笔之妙,口舌之利,刀法之精,三者皆超过常人。孙权以礼聘请,沈友来到,与孙权谈论王霸之道及当时的急务,孙权屏神敛息,对沈友很尊敬。沈友向孙权谏言,应该兼并荆州,孙权采纳。沈友在廷议时正色谏言,清议峻厉,被庸臣所谮毁,诬陷其谋反。孙权也以沈友终不肯为自己所用,故杀害沈友,沈友死时,年仅二十九岁。

建安十年,孙权派遣贺齐讨伐上饶,分出上饶一部分,设立建平县。

建安十二年,孙权再次西征黄祖,俘虏其人民,而后撤军。

建安十三年春天,孙权再次征伐黄祖,黄祖先派遣水军抵御孙权,都尉吕蒙攻破黄祖的前锋,凌统、董袭等率领精锐,猛攻黄祖,城破后,吴军开始屠城。黄祖仓皇遁逃,骑士冯则追上黄祖斩杀,枭其首级,俘虏其男女数万口。这一年,孙权派遣贺齐讨伐黟县、歙县,分出歙县一部分,设立始新县、新定县、[418]犁阳县、休阳县,[419]以六县设立新都郡。荆州牧刘表病逝,鲁肃恳请孙权先向刘表的两个儿子吊丧,同时,观察荆州有何变故。鲁肃还未到,曹公已经兵临荆州,刘表的小儿子刘琮举荆州投降曹公。刘备欲南下渡过长江,鲁肃与刘备相见,传达孙权的旨意,为刘备陈述成败利害。刘备遂进军,驻扎在夏口,派诸葛亮回访孙权,孙权派遣周瑜、程普等率领大军出动。在当时,曹公刚获得刘表的大批军队,军势强盛,江东谏言者皆望风披靡,很多人劝说孙权向曹军投降。[420]只有周瑜、鲁肃持反对意见,主张抗拒曹军,与孙权的想法相同。周瑜、程普担任左右都督,各自率领上万人,与刘备合力抗曹,在赤壁与曹军对峙,大败曹公的水军。曹公焚烧其剩余的战船,引军撤退,再加上曹军士卒遭遇瘟疫,死者大半。刘备、周瑜穷追猛打,追至南郡,曹公继续北撤,留下曹仁、徐晃驻守在江陵,命令乐进驻守襄阳。当时,甘宁在夷陵驻扎,被曹仁围困,孙权采用吕蒙的计策,留下凌统抵御曹仁,用剩下的一半兵力援救甘宁,援军大获全胜,撤回。孙权亲自率领大军,围困合肥,派张昭攻打九江郡当涂县。张昭出兵不利,孙权攻打合肥一个月,不能攻下合肥。曹公从荆州撤回,派遣张喜率领骑兵驰援合肥,还未到达,孙权撤军。

[418]《吴录》记载:晋朝改新定县为遂安县。

[419]《吴录》记载:晋朝改休阳县为海宁县。

[420]《江表传》记载:曹公写信给孙权:“近来奉旨伐罪,大军南下,所向披靡,刘琮束手归降。而今,孤有水军八十万众,将与将军在吴地会猎。”孙权得到曹公的书信,拿给群臣看,大家莫不震惊,脸色骤变。

建安十四年,周瑜、曹仁对峙一年多,双方战死者很多。曹仁放弃江陵撤走。孙权任命周瑜为南郡太守。刘备上表朝廷,孙权代领车骑将军职事,兼领徐州牧。刘备兼领荆州牧,治所设在公安县。

建安十五年,孙权分出豫章郡一部分,设立鄱阳郡;分出长沙郡一部分,设立汉昌郡,任命鲁肃为汉昌郡太守,治所设在陆口。

建安十六年,孙权将东吴治所迁至秣陵。第二年,修建石头城,将秣陵改为建业。听说曹公将再次南下,孙权修建濡须坞。

建安十八年正月,曹公攻打濡须,孙权与曹军对峙一个多月。曹公遥望孙权的水军,叹息其军队严整,随后撤军。[421]当初,曹公担心长江以北的郡县会遭到孙权抢掠,命令百姓内迁。百姓听到内迁的命令,惊慌失措,从庐江郡、九江郡、蕲春、广陵,大约有十余万户居民渡过长江,长江以西遂变得空旷无人,合肥以南,仅剩下皖城。

[421]《吴历》记载:曹公出濡须,制造很多油船,夜晚在江上航渡,来到一个沙洲上。孙权派出水军包围,俘虏曹军三千余人,被江水溺毙者还有数千人。孙权多次挑战曹公,曹公坚守不出。孙权亲自率军前来,乘坐轻船,从濡须口进入曹公军营。诸将皆以为是来挑战,欲反击。曹公说:“这一定是孙权想要亲自观察我的军容。”曹公遂敕令军中,严阵以待,不得妄发弩箭。孙权的战船行驶五六里,返还时,船上鼓吹齐鸣。曹公注视孙权的战船,军伍器仗严整,喟然叹息:“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之子,犹如犬豚耳!”孙权写信给曹公:“春水正在上涨,明公宜尽快退军。”另外附上一信:“足下不死,孤不得安。”曹公对诸将讲:“孙权不欺孤。”曹公撤军。

《魏略》记载:孙权乘坐战船,前来观察曹公的军营,曹公令弓弩乱发,箭矢射在船上,船偏重,将要倾覆,孙权掉过船头,让另一面继续受箭,箭矢射在船上,船恢复平衡,孙权掉头回去。

建安十九年五月,孙权攻打皖城。闰五月,攻克皖城,擒获庐江郡太守朱光及参军董和,还俘虏男女数万人。这一年,刘备平定蜀地。孙权认为,刘备已经获得益州,令诸葛瑾去见刘备,欲要回荆州属下诸郡。刘备没有答应,说:“我正要平定凉州,等到凉州平定,再把荆州全部归还给东吴。”孙权说:“这是托辞,借了荆州不还,以虚辞敷衍,欲拖延时间。”遂安排荆州南部三个郡的官员,关羽将他们全部赶走。孙权勃然大怒,派遣吕蒙指挥鲜于丹、徐忠、孙规等,率领二万人马,攻取长沙郡、零陵郡、桂阳郡三郡,派遣鲁肃率领一万人驻扎在巴丘,[422]抵御关羽。孙权驻扎在陆口,统一调动军队。吕蒙大军杀到,长沙郡、桂阳郡二郡皆臣服于东吴,只有零陵郡太守郝普不肯投降。恰逢刘备来到公安县,派关羽率领三万人马,进抵益阳,孙权召回吕蒙等,援助鲁肃。吕蒙派人诱降郝普,郝普投降,东吴收复长沙郡、桂阳郡、零陵郡三郡,引军撤回,吕蒙与孙皎、潘璋加上鲁肃的兵力,合力并进,在益阳与关羽对峙。双方还未开战,恰逢曹公率领大军进抵汉中,刘备担心失去益州,派使者向孙权求和。孙权令诸葛瑾回访,双方缔结盟约,恢复和好,分出荆州的长沙郡、江夏郡、桂阳郡,以及长江以东,属于孙权,荆州的南郡、零陵郡、武陵郡,以及长江以西,属于刘备。刘备撤军返回,而曹公已经撤军。孙权从陆口返回建业,再次进攻合肥。合肥城没有攻下,孙权撤军。东吴大军踏上归途,孙权与凌统、甘宁等在逍遥津以北,被魏国大将张辽袭击,凌统等拼命保护孙权,孙权骑着骏马,穿过逍遥津的板桥,侥幸脱险。[423]

[422]巴丘今日叫巴陵

[423]《献帝春秋》记载:张辽问吴国投降者:“刚才有紫髯将军,上长下短,骑马善射,这是谁?”吴人投降者回答:“这是孙会稽将军。”张辽及乐进相遇,后悔没有早些知道,可以擒获孙权,全军为此叹恨不已。

《江表传》记载:孙权骑着骏马,上了津桥,桥南的木板已经撤去,有一丈多没有木板。谷利在孙权的马后,让孙权紧抓住马鞍,控制好骏马,谷利在后面猛地加鞭,以助马势,孙权的骏马遂跳跃过去。孙权得以脱身,当即拜谷利为都亭侯。谷利,原来担任左右给使,以谨慎正直,在孙权身边担任近监,谷利忠诚,遇事果断,为人襟怀坦白,言不苟且,孙权很信任。

建安二十一年冬天,曹公驻扎在居巢,随后攻打濡须。

建安二十二年春天,孙权令都尉徐详到曹公处请降,曹公回复孙权,双方互派使者,重新修好,举行盟誓,结为姻亲。

建安二十三年十月,孙权来到吴郡,在庱亭骑马亲自射虎。马被老虎咬伤,孙权手持双戟刺向老虎,老虎受伤后退下,侍从张世用戈猛击,捕获老虎。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在襄阳围困曹仁,曹公派遣左将军于禁救援。恰逢汉江水暴涨,关羽使用水军,乘坐战船围困于禁大营,俘虏于禁等将领及步骑三万人,送回江陵,襄阳城仍未攻克。孙权忌惮关羽,欲讨伐关羽,表面上为自己表功,写信给曹公,请求讨伐关羽,以此报效曹公。曹公欲令关羽与孙权相斗,双方对峙,以利魏国,通过驿站,骑快马把孙权送来的书信送给曹仁,令曹仁用弩箭把书信射给关羽。关羽犹豫徘徊,未能及时撤军。闰月,孙权讨伐关羽,先派遣吕蒙袭击公安县,擒获关羽手下的将军士仁。而后,吕蒙进抵南郡,南郡太守麋芳献城投降。吕蒙占领江陵,抚慰留在江陵的关羽军中将士的家属,从拘押处释放于禁。陆逊率领另一支大军,攻取宜都,又攻取秭归枝江、夷道,回军驻扎在夷陵,守住峡口,以防备刘备率领蜀军救援。关羽撤回当阳县,西行守卫麦城。孙权派人诱降关羽。关羽诈降,在城上矗立旗幡及假人,而后悄悄逃走,关羽手下的士兵此时一哄而散,仅剩下十几名骑兵。孙权派朱然、潘璋在小路上设伏。当年十二月,潘璋的幕府司马马忠,在章乡生擒关羽及其儿子关平、都督赵累等将领,东吴遂完全平定荆州。这一年发生大瘟疫,孙权免去荆州百姓的赋税。曹公上表,任命孙权为骠骑将军,授予符节,兼领荆州牧,封为南昌侯。孙权派遣校尉梁寓向献帝朝贡,令王惇购买战马,又把庐江郡太守朱光等送回北方。[424]

[424]《魏略》记载:梁寓,字孔儒,吴县人。孙权派遣梁寓前去拜谒曹公,曹公乘机任命梁寓为丞相府掾,又把梁寓送回江南。

建安二十五年春天正月,曹公去世,太子曹丕即位为汉丞相、魏王,更改纪元年号为延康。当年秋天,魏国将军梅敷派遣张俭求见孙权,愿意归附东吴。南阳郡阴县、酂县、筑阳县、山都县、中庐县,有五千余家百姓归附东吴。当年冬天,魏王曹丕接受汉室禅让,登上帝位,改纪元为黄初。黄初二年四月,刘备在蜀地称帝。[425]孙权从公安县来到鄂城,改鄂城名称为武昌,把东吴的国都设在武昌,以武昌、下雉、寻阳、阳新、柴桑、沙羡六县,设置为武昌郡。当年五月,建业人上报,有甘露降落。当年八月,孙权在武昌建城,下令诸将:“存不忘亡,安必虑危,这是古人的告诫。在往昔,隽不疑作为汉室名臣,在太平之世,仍然刀剑不离身,人们常讲,君子之于武备,不可以须臾忘记。况且今天的东吴靠近豺狼,岂可轻视武备,漠视非常之变故?最近,孤听说诸将出门,为表示谦逊、简约,没有随从、士兵跟随,这就没有戒备之心,要爱惜自身,才能创立功名,同时也是让君亲安心,难道遇上危险,蒙受羞辱才觉悟?一定要有警惕,从大处着想,以符合孤意。”自从魏文帝即位,孙权派使者向魏国自称藩臣,又把于禁等魏国大将送回。当年十一月,魏文帝策命孙权:“人们常讲,圣王建立礼法,以德行设置爵位,以功勋增加俸禄;功大者,俸禄丰厚,德盛者,爵位崇高。故周公旦有辅佐成王之功勋,姜太公有鹰扬之武功,周室为他们建立封国,赏赐各种礼器,用以表彰元功,有别于其他贤臣。近世,汉高祖接受天命,分裂疆土,封赏八位异姓诸侯王,成为前世传诵的嘉美之事,为后世帝王所效仿。朕以不德,奉天承运,革命创制,君临万国,秉持天机,思考如何向前代圣王学习,坐而待旦,废寝忘食。唯君天资聪明,忠贞明察,可谓命世之臣,洞察历法之数,王道废兴之理,派遣使者,渡过潜水、汉水。[426]望风影附,远途呈递疏文,自称藩臣,同时送上丝麻等南方的贡品,护送原魏国大将返回本朝,忠贞发自内心,款诚昭显,信誉犹如金石,义盖山河,朕甚为嘉赏。今封君为吴王,派使者太常高平侯邢贞,持符节,授予君玺印、绶带、策书、金虎符第一至第五、左竹使符节第一至第十,以大将军职务,持符节,都督交州,兼领荆州牧职事,赐君青土,裹以白茅,秉承朕命,治理东夏。上缴原有的骠骑将军南昌侯印绶、符节、策书。今又加君九锡,敬听此后诏命。以君安绥东南,纲纪江东,抚恤江东汉民、夷民,没有二心,再赐予君大辂车、戎辂车各一,玄马、牡马各四匹。君重视积蓄财物,劝农稼穑,仓库充盈,再赐予君衮冕之服,配套的赤靴。君化民以德,礼教兴盛,再赐予君轩悬之乐器。君倡导美风化俗,怀柔百越,再赐予君朱红色的宫殿。君运筹谋划,唯才是举,任用贤者,再赐予君有多重台阶的高大宫殿。君忠勇奋发,清除奸慝,再赐予君虎贲勇士一百人。君军威豪迈,宣力荆南,剿灭凶残,罪人获咎,再赐予君钺各一。君文和于内,武信于外,再赐予君彤弓一、彤矢百、玈弓十、玈矢千。君以忠肃为基,恭俭为德,再赐予君美酒一卣,还有配套的玉勺。钦哉!敬敷训典,以服从朕命,勖勉尽力,辅佐国家,永远保持光荣。”[427]这一年,刘备率领蜀军,讨伐吴国,蜀军进抵巫山、秭归,派遣使者引诱武陵蛮夷,授予印绶、符节,许诺将予以封赏。诸县蛮夷及五溪夷民反叛东吴,归附蜀国。孙权任命陆逊为都督,统率朱然、潘璋等,率领大军抵御刘备,派遣都尉赵咨出使魏国。魏文帝问:“吴王是怎样一位君主?”赵咨回答:“吴王聪明睿智,为人注重仁义,可谓有雄才大略。”文帝再问赵咨有何证明,赵咨答:“在诸多平凡人中,吴主重用鲁肃,证明其聪明;在行武中,擢拔重用吕蒙,证明其睿智;擒获于禁而没有加害,证明其仁义;攻取荆州而兵不血刃,证明其明智;占据三州,虎视天下,证明其雄才大略;吴主屈身于陛下,证明其深谋远虑。”[428]文帝欲封孙权的儿子孙登,孙权以孙登年龄尚幼,上书请辞封爵,孙权又派遣西曹掾沈珩前来表达谢意,并贡献方物。[429]文帝立孙登为吴王太子。[430]

[425]《魏略》记载:孙权听说魏文帝接受汉室禅让,登上帝位,刘备在蜀地称帝,召来观察星象者询问,确定星宿分野中星气如何,遂有僭越帝位的想法。孙权又以位次尚少,无以威众,欲采用先卑后踞之计,为卑则可以假宠,后踞则必致讨伐,致讨伐然后可以怒众,众怒然后可以自大,故断绝与西蜀的交往,而专事魏国。

[426]《禹贡》记载:沱江、潜江的发源地,注释:“江水来自沱县为沱江,汇入汉水为潜江。”

[427]《江表传》记载:孙权大会群臣,在廷议时,有大臣认为,应该称上将军、九州伯,不应该接受魏国封号。孙权答:“九州伯,自古以来,从未听说。在往昔,沛公也接受项羽封的汉王,这只是权宜之计,有何损伤?”遂接受。

孙盛曰:“在往昔,伯夷、叔齐不肯屈服于周室,鲁仲连不愿意成为秦民。以匹夫之志,怀抱仁义,更何况列国之君,三分天下,可二三其节,或臣或否?余观东吴、西蜀,皆自称侍奉汉室,至于汉室被魏取代,不能固守臣节,君子是以知道东吴、西蜀后代不能昌盛,最终被大国吞并。如果孙权能听从群臣之议,终身称汉将,岂不义悲六合,仁感百世!”

[428]《吴书》记载:赵咨,字德度,南阳郡人,博闻强识,应对敏捷,孙权成为吴王,擢拔赵咨为中大夫,赵咨出使魏国。魏文帝很欣赏,诘问赵咨:“吴王有学问吗?”赵咨答:“吴王有战船浮江万艘,有带甲武士百万,选贤任能,志存经略,虽有闲暇,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不像诸儒生仅寻章摘句而已。”魏文帝再问:“吴国可征伐否?”赵咨回答:“大国有征伐之兵,小国亦有备御之道。”文帝又问:“东吴会因魏国而感到为难吗?”赵咨答:“吴主有带甲武士百万,江、汉为池,为何要为难?”文帝又问:“吴国像大夫这样者有几人?”赵咨答:“聪明通达者有八九十人,像臣这样,车载斗量,不可胜数。”赵咨多次出使魏国,魏人敬佩赵咨的口才。孙权听说后,嘉赏赵咨,拜赵咨为骑都尉。赵咨说:“臣观察北方,终不能固守盟约,今日之计,东吴朝廷继承汉室四百年福祚,应东南之运,宜更改纪元,端正服色,以应天顺民。”孙权采纳谏言。

[429]《吴书》记载:沈珩,字仲山,吴郡人,年少时,沈珩熟悉经典,尤其熟读《春秋》内传、外传。孙权以沈珩有智谋,善于应对,令沈珩出使魏国。魏文帝问:“东吴会担心魏国东向吗?”沈珩答:“不会。”文帝问:“君何以知道?”答:“吴主相信魏国信守盟约,言归于好,是以不会担心。若魏国背弃盟约,东吴自有准备。”文帝又问:“久闻东吴太子要来,是真的吗?”沈珩答:“臣在东吴,东吴朝会时,臣无不参与,飨宴时,臣无不参加,像东吴太子之议,从未听说过。”文帝嘉赏沈珩的应对,令人引沈珩走近,谈话终日,沈珩随口应答,无所屈服。沈珩还向孙权谏言:“臣曾经向侍中刘晔咨询,多次为贼设计奸谋,终不会长久。臣听说,兵家旧典,不恃敌之不犯我,恃我之不可犯,今日为朝廷考虑,且当减省其他事役,唯务农桑,以充实军资;修缮舟车,增加战备,令东吴物资充盈;抚养士民,使其各得其所;招揽英俊,奖励战士,则天下可图。”以奉使称职,孙权封沈珩为永安乡侯,官至少府。

[430]《江表传》记载:这一年,魏文帝派遣使者向东吴征求雀头香、大贝、明珠、象牙、犀角、玳瑁、孔雀、翡翠、斗鸭、长鸣鸡。东吴群臣上奏:“荆、扬二州,对魏国进贡有常典,魏国所征求珍玩之物,非礼也,切勿送予。”孙权说:“在往昔,惠施尊齐侯为王,有客人诘难惠施:‘公之学问,舍弃尊严,却要尊齐侯为王,何其颠倒?’惠子答:‘有这样一个人,欲击打爱子的头颅,就用石头代替,爱子的头颅重要,石头无所谓,以轻代重,为何不可以?’一旦西北有事,江东的百姓,倚恃君王为命,难道不是我的爱子?彼所求者,对于我来说,不过瓦石,孤有何可惜?彼在晦暗之中,而所求若此,岂可与彼言礼!”把魏国征求的东西全部送去。

黄武元年春天正月,陆逊率领吴国将军宋谦等攻打蜀国五座军营,逐一攻破,斩杀其守将。三月,鄱阳县人报告,有黄龙出现。蜀军分兵,据守险要,前后驻扎营盘有五十余座,陆逊根据敌情,按照轻重缓急,派兵应敌,从正月至闰三月,大败蜀军,临阵斩杀及投降的蜀军有数万人。刘备仓皇窜逃,仅以身免。[431]

[431]《吴历》记载:孙权派使者向魏国聘问,上报大败刘备的战果,缴获西蜀印绶及斩杀首级、所得土地,并上表报功,将吏应该接受功勋者,应该加赏爵位者。文帝回复使者,赏赐鼲子裘皮、明光铠甲、马,又以素书写作《典论》及诗赋,赐予孙权。

《魏书》记载:文帝下诏答复:“刘备老虏,藏身边窟,越险深入吴境,旷日持久,内迫疲惫,外困智力,故见身于鸡头,分兵拟西陵,其计不过是重蹈前迹,以摇动江东。根还未着地,已经摧折其枝干,虽然还没有刳刘备五脏,使其身首分离,刘备属下被斩杀、被俘虏或投降者,亦足以使贼虏部众恐惧。在往昔,吴汉先烧荆门,后攻打夷陵,公孙子阳无所逃离,只能伏法就死;来歙当初袭击略阳,光武帝很高兴,知道隗嚣再也不能施展诡计。今日讨伐刘备丑虏,正似其事。将军勉力,建立功勋,务必大获全胜。”

当初,孙权向魏国佯称藩臣,内心却另有企图。魏国欲派遣侍中辛毗、尚书桓阶前来东吴通使问好,与孙权结盟,并征召孙权的太子前来魏国京师,侍奉文帝,孙权坚决拒绝,不肯接纳使者。当年秋天九月,魏文帝诏命曹休、张辽、臧霸从洞口出兵,曹仁从濡须出兵,曹真、夏侯尚、张郃、徐晃围困南郡。孙权派遣吕范等统率五军,以水军抵御曹休等,诸葛瑾、潘璋、杨粲援救南郡,朱桓在濡须统率众将领抵御曹仁。当时,扬、越山区的蛮夷,大多还未归附,内忧还未解除,因此,孙权卑辞谦礼,向魏文帝上书,请求悔罪:“如果罪行难以免除,不能得到陛下赦免,臣当奉还土地、人民,乞求寄命于交州,以终余年。”文帝回复:“君生于天下扰攘之际,原本有纵横天下之志,降身侍奉朝廷,以享福祚。自君接受策命以来,贡献不断,使者途中遥相瞩望。讨伐刘备有功,朝廷企盼君能功到事成。埋而掘之,古人所耻。[432]朕与君之间,大义已定,为何劳师远征,兵临江汉?廊庙之议,王者不得自专;三公上疏,君有过失,皆有其原委。朕以不明察,虽然有曾参之母相信谣言,投下机杼之疑,仍然希望,这些都是谣言,不可轻信。不轻信谣言,才是国家之福。故先派遣使者犒劳君,又派遣尚书、侍中践行前言,望君早日送来侍子,侍奉皇帝。君百般狡辩,不愿送太子来,廷议者不能不有所议论。[433]还有,前都尉浩周劝君送来太子,这是朝臣在廷议时共同的意见,以此测试君的真诚,君却百般推辞,外引隗嚣送来儿子侍奉光武帝,不得善终,内喻像窦融一样坚守忠贞,如此这般。时移势易,人各有异心。浩周返回,亲口告诉朕君的想法,这更使得朝臣在廷议时增加对君的怀疑,考察事情之本末,无所依据,故朕只好采纳群臣的意见。今日,君反省上述此事,款诚深至,心用慨然,凄怆动容。朕即日下诏,敕令诸军,只能深沟高垒,不得妄进。如果君下定决心以效忠节,以解疑议,就早些送来太子孙登到京师朝觐,早上到达,晚上就可以撤回军队。此言谓之真诚,有如长江!”[434]孙权遂更改纪元,派出大军,临江拒守。当年冬天十一月,江上刮起大风,吕范等率领的士兵,溺死在江中者有数千人,剩余的军队撤回江南。曹休派遣臧霸率领轻战船五百、敢死战士一万,袭击徐陵,焚烧攻城车,斩杀吴军数千人。东吴将军全琮、徐盛追杀魏将尹卢,斩杀、俘虏数百人。当年十二月,孙权派遣使者太中大夫郑泉在白帝城向刘备通使问好,双方恢复往来。[435]然而,孙权依然与魏国保持往来,直至两年后,双方才断绝关系。这一年,孙权更改夷陵为西陵。

[432]《国语》记载:野狸埋藏猎物,又重新挖出,是以无功。

[433]《魏略》记载:魏国三公上奏:“臣听说,树枝大者伤害树心,尾大者不掉,此乃国家必须谨慎对待。在往昔,汉继承秦朝之弊,天下新定,大国之王,臣节未尽,以萧何、张良之谋,没有备录,致使六位异姓诸侯王先后反叛,高祖只好逐一讨伐,戎车不辍。文帝、景帝守成之君,忘战已久,骄纵吴、楚,养虺成蛇,成为社稷大忧。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吴王孙权,幼竖小子,无尺寸之功,遭遇兵乱,继承父兄之绪,很少蒙受翼卵煦伏之恩,长含鸱枭反逆之性,背弃天道,罪恶昭彰。又与关羽相互窥伺,逐利见便,以要挟为卑辞。先帝深知孙权奸诈,以求利用,在当时,因为于禁败于大水,臣等本应当讨伐关羽,先帝将此事委托孙权。先帝委裘下席,孙权不能尽心,诚在恻怛。陛下因为大丧,寡弱王室,希望委托董桃传递先帝遗命,趁着还未报功,孙权欲擅取襄阳,及至被驱逐,重新折节。孙权的邪辟之态,巧言如流,虽多次派遣使者,送回于禁等,内心包含隗嚣顾望之奸,对外又希望缓受诛灭,以全力对付蜀贼。圣朝有弘雅之量,不忍心讨伐孙权,优而赦免,与之更新,让孙权割地称王,南面称孤,兼官累位,礼备九命,送去名马百驷,以成其势,光宠显赫,古今无二。孙权为犬羊之姿,横披虎豹之皮,不思靖力致死之义,以报无量不世之恩。臣每次见到陛下发下的孙权前后奏章,都相信孙权,以愚意采察孙权的旨意,自以阻带江湖,负隅顽抗,狃(shì)累世,诈伪成功,上有尉佗、英布之计,下诵伍被倔强之辞,终非不侵不叛之臣。臣以为,晁错不献削弱王侯之谋,则七国连横,祸久而事大;蒯通没有袭历下之策,则田横自虑罪深孽重。臣谨考证《周礼》九伐之法,以铲平孙权恶贼,逆节萌生,可见有罪行十五。在往昔,九黎乱德,黄帝加诛;项羽罪十,汉高祖不舍。孙权所犯罪行明白,非仁恩所养,宇宙所容。臣奏请罢免孙权的官职,大鸿胪削去孙权的爵土,逮捕治罪。敢有不从,移兵讨伐,以明国典好恶之常,以静三州元元之苦。”其罪行十五条,文多不载。

[434]《魏略》记载:浩周,字孔异,上党郡人。建安年间,出仕为官,担任萧县县令,官至徐州刺史。后来在于禁军担任领护,于禁全军覆没,被关羽擒获。孙权袭击关羽,同时擒获浩周,对浩周甚为有礼。及至曹丕即魏王位,孙权让浩周写信给魏王曹丕:“此前讨伐关羽,擒获于将军,即日告诉先王,应当遣送回去。此乃奉款之心,不言而发。先王未深加留意,而认为孙权从中另外有异图,愚情慺慺,用未果决。遂值先王委离国祚,殿下继承大统,下情始通。公私契阔,未详备举,是令本誓未即昭显。梁寓传命,委曲求全,深知殿下以为意望。孙权之赤心,不敢有他,愿垂明恕,保孙权所执之事。谨派遣浩周、东里衮,至情至实,皆浩周等所具。”又言:“孙权本性浅薄,文武不昭,此前,继承父兄成军之绪,得以为先王所见奖饰,遂因国恩,抚绥东土。中间寡虑,庶事不明,畏威忘德,以取重戾。先王恩德仁厚,不忍抛弃,既释其宿罪,且开明信。虽致命虏廷,擒获关羽,枭其首级,功效浅薄,未报万一。事业未竟,先王离世。殿下践阼,威仁流迈,孙权私惧情愿,未蒙昭察。梁寓来到,具知殿下不愿疏远,必欲安抚,追本先绪。孙权得知此意,欣然踊跃,心开目明,不胜其庆。孙权世受宠遇,分义深笃,今日之事,永执一心,唯察慺慺之情,重垂含覆。”又言:“先王以孙权推诚已验,大军当撤回,故让臣担任合肥太守,著南北之信,令孙权长驱,不复后顾。近得守将周泰、全琮等言事,上个月六日,有马步战士七百,径直来到横江,又听说都督马和率领四百军士进抵居巢,全琮等听说有兵马渡江,观察时,被兵马袭击,临时交锋,大相杀伤。卒得此问,情用恐惧。孙权实在路远,不预先闻知,因为敕令无所闻,敢谢其罪。又听说张征东、朱横海今日返回合肥,先王盟要,由来已久,且孙权自度未获罪衅,不审今日者何事以引起,牵军远征?事业未就,甫当为国讨贼刘备,重闻斯问,深使失图。凡远人所恃,在于明信,愿殿下克卒前分,开示坦然,使孙权誓命,得卒本规。凡所愿言,浩周等所当传递。”当初,东里衮担任于禁军司马,此前与浩周同时被吴军擒获,又同时被释放,文帝有诏,召见他们。文帝问浩周等,浩周认为孙权一定会臣服,东里衮认为不一定臣服。文帝相信浩周所言,认为浩周了解孙权。这一年冬天,魏王接受汉室禅让,派遣使者任命孙权为吴王,诏令浩周与使者一起前往江东,传达诏命。浩周传达诏命完毕,有一次,参加孙权的私宴,对孙权讲:“陛下不相信大王会遣送儿子入侍,浩周以阖门百口为大王保证。”孙权喊着浩周的字,对浩周讲:“浩孔异,卿举家百口为我保证,我还有什么话好讲?”说罢流涕沾襟。及至与浩周告别,又指天为誓。浩周返回后,孙权并未派遣儿子,而是以种种托辞,文帝久留其使者。到了八月,孙权上书谢恩,又写信给浩周:“自从道路开通,不忘修好。既新奉国命,加上了解君的起居,如果归向河北,故使情问,不获果至。想念之劳,曷云其已。孤以愚暗,分信不昭,中间获罪,以取弃绝,幸蒙国恩,复见宽宥,幸喜与君克卒本图。《左传》不云乎:虽不能始,善终可也。”又说:“此前,君前来,欲令臣派遣儿子入侍,在当时,臣倾心喜欢,以奉承王命,徒以儿子孙登年幼,欲再等几年。而赤情未蒙昭信,遂见谴责,常为此感到惭愧。自从臣蒙受国恩,复加开导,忘其前愆,取其后效,幸喜得以此,寻竟本誓。此前已经有上表,具说派遣儿子之意,想君如果返回,已知道也。”又说:“今日儿子当入侍,而儿子还未有妃耦,此前,君念念不忘,以为可以与魏国宗室联姻,譬如夏侯氏,虽然中间自弃,常奉戢在心。当垂宿念,为之先后,使臣得以攀龙附骥,永自固定。其为分惠,岂有量哉!如是,臣欲派遣孙长绪与小儿一起赴京师朝觐,奉行礼聘,成之在君。”又说:“小儿年龄尚幼,加上教训不足,想到将与儿子告别,为之缅然,父子恩情,岂有已邪!又欲派遣张子布与儿子一起,辅导儿子。孤性情无奈,凡所欲为,今尽显露无遗。唯恐赤心不先畅达,是以具为君说之,宜明所以。”于是,文帝下诏:“孙权此前面对浩周,自陈不敢自远,乐意委质,永远作为外藩,又前后辞旨,头尾击地,此鼠子自知,不能保尔江东之地。今又写信给浩周,请以十二月派遣儿子,又欲派遣孙长绪、张子布跟随儿子前来,彼二人,皆孙权股肱心腹之臣。又欲为儿子在京师求妇聘娶,此孙权无异心之明效也。”文帝既相信孙权的甜言蜜语,而且,认为浩周所言,已经得到孙权真心实意的回应,然而,孙权只是以虚辞敷衍,始终没有派遣儿子之意。自此之后,文帝既彰显孙权之罪,浩周也被疏远,终身不再重用。

[435]《江表传》记载:孙权说:“近日得到玄德书信,深感引咎自责,请求恢复旧好。此前之所以名西为蜀,以汉帝尚存故耳,而今汉室已经被曹魏篡夺,汉室已废,自可名为汉中王。”

《吴书》记载:郑泉,字文渊,陈郡人。学识渊博,有奇志,性好嗜酒,郑泉闲居时,常说:“愿得美酒满五百斛船,以四时甘脆,放置两头,反复饮之,疲惫即住,而啖肴膳。酒有斗升减,随即加添之,不亦快乐乎!”孙权任命郑泉为郎中,曾经对郑泉讲:“卿喜欢在众人面前谏诤,有些失去礼敬,难道不畏惧龙鳞?”郑泉回答:“臣听说,君明臣直,今日正值朝廷上下无讳,实恃洪恩,不畏龙鳞。”后来郑泉侍宴,孙权威胁郑泉,令人牵出去,交予有关官员治罪。郑泉临出宫,不断回头张望,孙权让人把郑泉再牵回,笑着问:“卿言不畏龙鳞,何以临出宫而回头顾盼?”郑泉回答:“实侍厚恩覆载,知无死忧,至当出宫,感唯威灵,不能不顾盼耳。”郑泉出使蜀国,刘备问:“吴王何以不回复我的书信,是否因为我还未正名,不宜回复?”郑泉答:“曹操父子欺凌汉室,最终,篡夺皇帝之位。殿下既然是刘氏宗室,有维城之责,没有荷戈执殳,为海内率先赴敌,只是自称名号,未合天下之议,是以寡君未回复书信。”刘备听罢,颇感惭愧。郑泉临去世前,对同僚讲:“一定要把我葬在陶家之侧,百岁之后,化而成土,幸见陶土冶为酒壶,实获我心矣。”

黄武二年春天正月,曹真分出部分军队,占领长江位于江陵的一片沙洲。这个月,孙权在江夏修筑城墙。更改四分历法,改用乾象历法。[436]黄武二年三月,曹仁派遣将军常彫(diāo)等,率领五千精兵,乘坐油船,凌晨从长江中的沙洲进抵濡须。曹仁的儿子曹泰猛攻吴国将军朱桓,朱桓奋力抵抗,派遣将军严圭等,打败常彫等魏军。这个月,魏军撤退。当年夏天四月,吴国群臣劝说孙权称帝,孙权不肯。[437]刘备在白帝城驾崩。[438]当年五月,曲阿县人称天上降下甘露。此前,驻扎在戏口的守将晋宗杀了将军王直,率领部众投降魏国,魏国任命晋宗为蕲春郡太守,晋宗率领军队,多次侵犯吴国边境。当年六月,孙权命令将军贺齐统领麋芳、刘邵等,袭击蕲春,刘邵等生擒晋宗。当年冬天十一月,蜀国派中郎将邓芝作为使者,前来吴国通使问好。[439]

[436]《江表传》记载:孙权推五德之运,认为应用土德,不能在辰腊祭祀祖宗。

《志林》记载:土德以辰腊,得其数矣。土德盛于戌,而以不能祭祀祖宗,其义非也。土德生于未,故未为坤初。是以月令:建未之月,祭祀黄精于郊,祖宗用其盛。今祖宗用其始,岂应运乎?

[437]《江表传》记载:孙权辞让道:“汉家堙替,不能存救亡之心,有何心思,竞而称帝?”群臣称天命符瑞,多次请求孙权上尊号。孙权未允许,对众将相讲:“往年,孤以玄德在西蜀,故先命令陆逊选择众将领,严阵以待。听说北魏欲以此帮助孤,孤内心嫌其有挟持之意,因此不接受其拜官授爵,是相折辱,而使得曹魏尽速发难,便当与西蜀俱进,二处受敌,于孤为剧,故自我压抑,屈就曹魏封王。委屈之意,诸君似乎还未明白,今日故作此解释。”

[438]《吴书》记载:孙权派遣立信都尉冯熙到蜀国吊唁、聘问。冯熙,字子柔,颍川郡人,是冯异的后人。孙权担任车骑将军,冯熙担任幕府东曹掾,出使蜀国返回,担任中大夫。后来,冯熙出使魏国,文帝问:“吴王如果欲修旧好,应该陈兵江关,警惕巴蜀。朕却听说东吴又派遣使者与西蜀修好,必有变故。”冯熙答:“臣听说,西蜀派使者来报丧,同时,东吴派人前去吊唁、聘问,且以此观察西蜀,并非有预谋。”文帝又问:“听说吴国连年旱灾,农业损失很大,以大夫之明察,观察东吴的情况,怎样?”冯熙回答:“吴王为人聪明,善于应对变故,赋敛、徭役,施政措施,每事必问,训练军旅,亲贤爱士,赏不择怨仇,罚必加有罪,臣下皆感恩怀德,唯忠与义。东吴有带甲武士百万,谷帛如山,稻田沃野,民无饥年,所谓金城汤池,富强之国。以臣观察,轻重之分,未可量也。”文帝听了,心中不高兴,认为陈群与冯熙同郡,令陈群诱降冯熙,以重利诱惑。冯熙不肯回复。文帝派人送冯熙至摩陂,欲让冯熙受些苦。后来又召回,还未到,冯熙担心文帝逼迫,不肯从命,必定会危及自身,有辱使命,引刀自刺。御者发觉,救下冯熙,没有死成。孙权听说后,垂涕道:“此与苏武何异?”最终,冯熙死于魏国。

[439]《吴历》记载:蜀国送来战马二百匹,锦帛千端,还有蜀地的方物。自此之后,聘问使者相互往来,成为常例。吴国也向西蜀送上东吴的方物,以答谢蜀国厚意。

黄武三年夏天,孙权派遣辅义中郎将张温回访蜀国。当年秋天八月,孙权颁布大赦令。九月,魏文帝出兵广陵,眺望大江,说:“东吴有人才,未可轻易图谋。”文帝撤军。[440]

[440]干宝著《晋纪》记载:魏文帝进抵广陵,吴国人很恐惧,临江建造疑城,从石头城直到江乘,车以木桢,衣以苇席,外面加上彩饰,一夕而成。魏军从长江西边望去,甚为忌惮,遂撤军。孙权令赵达运算,赵达说:“曹丕撤军,尽管如此,吴国的衰运,也在庚子年。”孙权问:“还有多少年?”赵达屈指计算,答:“还有五十八年。”孙权说:“今日之忧,无暇顾及长远,这是子孙的事情。”

《吴录》记载:这一年,蜀国后主又派遣邓芝来东吴聘问,加强盟好。孙权对邓芝讲:“山民作乱,江边守兵很多撤回,我担心曹丕趁着江东空虚,又玩弄什么诡计,反而迎来西蜀求和。议者认为,内部自顾不暇,幸而有西蜀求和,对于我有利,应该与魏国通使,以此向曹魏解释。担心西蜀不能明白孤的赤心,反而会有所怀疑。孤的土地向外延伸,间隙万端,长江巨海,皆可以当作防线。曹丕观衅而动,唯不见便利,宁得忘此,复有他图。”

黄武四年夏天五月,丞相孙邵去世。[441]六月,孙权任命太常顾雍为丞相。[442]皖口有人传说,有一棵树长出连理枝。当年冬天十二月,鄱阳贼寇彭绮自称将军,攻打几个县邑,有部众数万人。这一年,多地发生地震。[443]

[441]《吴录》记载:孙邵,字长绪,北海国人,身高八尺。曾经担任北海国相孔融的功曹,孔融称孙邵“廊庙之才”。从刘繇盘踞江东,到孙权继承父兄创立的基业,统领江东诸事,孙邵多次向孙权陈述谏言,认为应该向曹魏纳贡、通使聘问,孙权听从谏言。拜孙邵为庐江郡太守,改任车骑长史。黄武初年,孙邵担任丞相,兼领威远将军,受封为阳羡侯。张温、暨艳上奏言事,孙邵请罪,辞去职务,孙权令孙邵官复原职,孙邵享年六十三岁,去世。

《志林》记载:吴国创立基业,孙邵是第一位丞相,吴史无其传记,令人感到奇怪。曾经问刘声叔。声叔是一位博物君子,声叔答:“推其名位,自然应该立传。项竣、吴孚当时都有传注,因为孙邵与张惠恕的关系不睦。后来,韦氏写作史书,他是张惠恕的党徒,故不见为孙邵书传。”

[442]《吴书》记载:孙权任命尚书令陈化为太常。陈化,字元耀,汝南郡人,博览群书,性情刚毅,身高七尺九寸,为人雅致,有威容。以郎中令身份出使魏国,魏文帝因为刚刚参加酒宴,酒酣耳热,诘问陈化:“东吴、曹魏对峙,谁将平定海内?”陈化回答:“《易经》讲:帝出乎震卦,加上臣听说先哲知命,旧的说法紫盖黄旗,运数在东南。”文帝问:“在往昔,文王以西伯王天下,怎么会在东边?”陈化答:“周室当初的基业,太伯在东边,是以文王可以在西边兴盛。”文帝笑了,无法诘难,然而心中仍然佩服陈化的答问。陈化出使完毕,应当回去,文帝送给陈化的礼物甚厚。孙权以陈化奉命出使,光耀国家,拜陈化为犍为郡太守,可以设置官属。不久,陈化改任太常,兼任尚书令。陈化在朝中,以正直辅佐朝政,教导子弟切勿经营田业,切勿治理家产,仰官廪禄,不要与百姓争利。妻子早亡,陈化以古代先贤为鉴,不再娶妻。孙权听说后,更加敬佩,以陈化还是壮年,敕令宗正,把孙氏宗室的女儿嫁给陈化,陈化固辞身体有病,孙权不违其志。陈化七十岁过后,上疏乞骸骨,隐退章安县,在家中去世。长子陈炽,字公熙,年少时,有志向,重视节操,懂得计算。卫将军全琮上表,称陈炽可以担任大将军,陈炽接受征召,在来京的途中去世。(www.xing528.com)

[443]《吴录》记载;这一年冬天,魏文帝到达广陵,临江观兵,魏军此次出征,有十余万人,旌旗招展数百里,有渡江之志。孙权严防死守。当时,天气大寒,结冰,战船不能过江。文帝见波涛汹涌,叹息道:“嗟乎!这是上天要隔断南北!”遂返回。孙韶又派遣部将高寿等,率领敢死之士五百人在小路夜袭,文帝大惊,高寿等缴获文帝的副车羽盖,撤回。

黄武五年春天,孙权诏令:“军队征战日久,很多民众不得不离开土地,不能从事农业生产,父子、夫妇也不能相互照顾,孤甚为怜悯。而今,北方贼虏已经撤退,边境暂无战事,命令州郡,对民众施以宽大政策,以利休养生息。”在当时,陆逊驻扎的地区缺少粮食,上表奏请,率领军队开垦农田。孙权回复:“此议甚好。而今,孤父子亲自耕种农田,驾车的八头牛,可以编为四组,用以犁地,虽然农事不及古人,也愿与民众一样,担负起生产责任。”当年秋天七月,孙权听说魏文帝驾崩,遂出兵江夏,围困石阳,没有战果,撤军。苍梧郡报告,有凤凰出现。孙权分出三个郡的十个山区县,设置东安郡,[444]孙权任命全琮为东安郡太守,征剿山中的越人。当年冬天十月,陆逊上疏,力陈对国家有利的政策,劝谏孙权要向百姓普施恩惠,减缓刑罚,宽免税赋,暂停人口税。又说:“臣尽忠之言,难以详细陈述,请求容许小臣,可以随时奏闻。”孙权回复:“帝王设置法令,用以除恶防邪,儆戒未然,焉得不用刑罚,以威慑小人?此为先有法令,而后予以惩治,不欲使人有意犯法,不知所以然耳。君认为,刑罚太重,孤也知道这其中的利弊,但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今承蒙来意,当令朝臣廷议,务必在可减免者中,选择施行。而且,近来朝臣有守规矩之谏言,亲戚有补缺失之箴言,这些都是匡扶君主、纠正君主的过失,以表明忠信。《尚书》记载:‘予违汝弼,汝无面从。’孤岂不乐意忠言,以弥补自身不足?然而,《尚书》又说:‘不敢极陈。’又何得为忠臣告诫?若小臣之中,有可任用者,孤怎么能以人废言,而不采用?对待谄媚取容,虽然暗昧,也有所明识。至于征调兵员,增加徭役,因为天下尚未安定,事情很多,不得已而为之。如果徒守江东,修德宽政,兵力仅考虑自用,足矣,要那么多兵,又有何用?然而,坐守江东,可谓短视。若不预先征调兵员,增加徭役,恐怕临时要用,没有可用之兵。孤与君名分已定,从义理上讲,荣辱与共,君上表,说不敢随众附和,以保全自身,苟免获罪,这也是孤真心期望君的地方。”孙权诏令有关官员,整理现有法律,诏令郎中褚逢,带着整理好的法律,送给陆逊及诸葛瑾,凡有不妥之处,都可以谏言,再予以增减。这一年,孙权分出交州一部分,设置广州,不久,又划归交州。[445]

[444]《吴录》记载:东安郡治所在富春县。

[445]《江表传》记载:孙权在武昌建造大船,名为长安,在钓台圻试船。当时,狂风大作,谷利令舵工开向樊口。孙权说:“掉转船头,开向罗州。”谷利拔出刀来,指向舵工,说:“不开向樊口,斩。”船工随即掉转船舵,驶入樊口,狂风越发猛烈,船不能向前行,只好返回。孙权问:“阿利害怕水,竟然这么胆怯?”谷利跪下道:“大王是万乘之主,在不测之水乘船,游戏于猛浪之中,大船楼甚高,瞬间有颠覆的危险,真要有变故发生,奈何社稷?因此谷利才敢以死相争。”孙权更加看重谷利,自此以后,不再喊名,常称呼“谷”。

黄武六年春天正月,东吴诸将擒获彭绮。闰正月,韩当的儿子韩综率领部众,投降魏国。

黄武七年春天三月,孙权封儿子孙虑为建昌侯,撤销东安郡。当年夏天五月,鄱阳郡太守周鲂佯称背叛吴国,诱骗魏国大将曹休。当年秋天八月,孙权来到皖口,派将军陆逊率领诸将,在石亭大败曹休。大司马吕范去世。这一年,孙权改合浦郡为珠官郡。[446]

[446]《江表传》记载:这一年,将军翟丹叛吴,投降魏国。孙权担心诸将畏罪逃亡,下令:“自今以后,诸将有重罪三次,然后再议罪。”

黄龙元年春天,公卿百官劝谏孙权称帝。当年夏天四月,夏口、武昌上报,有黄龙、凤凰出现。丙申日,孙权在南郊即皇帝位,[447]即位当天,孙权颁布大赦令,更改纪元年号,追尊父亲破虏将军孙坚为武烈皇帝,母亲吴氏为武烈皇后,追尊哥哥讨逆将军孙策为长沙桓王,立王太子孙登为皇太子。朝中文官、武将一律晋升爵位,厚加赏赐。当初,兴平年间,吴中有童谣唱道:“黄金车,班兰耳,闿昌门,出天子。”[448]当年五月,孙权派校尉张刚、管笃出使辽东。六月,蜀国派遣卫尉陈震向孙权道贺,荣登帝位。孙权与蜀国平分天下,豫州、青州、徐州、幽州属于吴国,兖州、冀州、并州、凉州属于蜀国,双方各自管理边界,以函谷关为界,双方订立盟约:“上天降下丧乱,皇室朝纲失序,逆臣乘机祸乱,窃夺国柄,始于董卓,终于曹操,穷凶极恶,以颠覆四海为能事,致使九州分裂,普天之下,不能统一,人神怨愤,民众流离失所。及至曹操的儿子曹丕,可谓桀逆遗丑,凶残暴虐,谋逆篡夺帝位,而曹叡丑类,追寻曹丕凶迹,阻兵盗土,未伏罪诛。在往昔,共工祸乱天下,高辛帝出兵讨伐,三苗蹂躏百姓,虞舜帝出兵征伐。今日殄灭曹叡,擒获其奸党,除非蜀汉与东吴,谁能担负此重任?讨伐恶贼,翦除暴虐,必先声讨其罪,宜先分割其制,夺取其领土,使得士民之心,各有所归。因此,春秋时,晋侯讨伐卫国,先分其田地,以赠送宋人,斯其大义。而且,古人欲建立大业,必先盟誓,故《周礼》有专司盟誓的官员,《尚书》有布告盟誓的文章,蜀汉之与东吴,虽然相互信任,发自内心,然而分疆裂土,也应该订立盟约。诸葛丞相德威远著,辅佐蜀国幼君,领兵征伐在外,信义撼动阴阳,诚义感动天地,与东吴多次结盟,开诚布公,约定誓言,使东吴、西蜀士民共同闻知。故设立祭坛,斩杀牺牲,昭告神明,再次歃血为盟,将盟誓文档收藏于天府。天高听下,灵威棐谌,司慎司盟,群神群祀,莫不光临祭坛。自今日起,蜀汉、东吴既盟誓之后,勠力同心,共同讨伐魏贼,救危济困,抚恤民众,分灾共庆,好恶齐之,绝无二心。若有危害蜀汉者,则东吴讨伐之;若有危害东吴者,则蜀汉讨伐之。各自守卫疆土,相互不侵犯。传之后世,克终若始。所订立的盟约,皆载入史册。信义之言,不加修饰,两国真心结盟,通使友好。如有违背盟约者,为对方制造祸端,怀有二心,不能协调,怠慢天命,明神上帝将会降下祸灾,山川百神将会降下灾难,使其军队丧师辱国,不再享有国祚福佑。上天诸神,其明鉴之!”当年秋天九月,孙权从武昌迁都,在建业建立国都,仍然用原来的官府,不再建造新公馆,孙权征召上大将军陆逊,辅佐太子孙登,继续执掌旧都武昌诸项事务。

[447]《吴录》记载孙权祭天文告:“皇帝臣孙权敢用玄牡,昭告皇皇后帝:汉室享国二十四世,历年四百三十四年,行气数终,禄祚运尽,普天弛绝,率土分崩。孽臣曹丕篡夺神器,丕子曹叡继世作慝,淫名乱制。孙权生于东南,遭逢期运,承乾秉戎,志在平定乱世,奉辞行罚,举足为民。群臣将相,州郡百城,执事之人,皆认为天意已抛弃圣汉,汉室已绝祀于天,皇位空虚,郊祀无主。休徵嘉瑞,前后臻至,历数在躬,不得不受。孙权畏惧天命,不敢不从,谨选择元日,登坛燎祭,即皇帝位。唯尔有神飨之,左右有吴,永享天禄。”

[448]昌门,这是吴中的西郭门,这是当年夫差建造。

黄龙二年春天正月,魏军修建合肥新城。孙权下诏,设立都讲、祭酒,负责教导、督查诸皇子的学习,派遣将军卫温、诸葛直,率领带甲武士一万人,渡过大海,访求夷洲及亶洲。亶洲在海中,有老人传说,当年秦始皇派遣方士徐福带领童男童女数千人入海,求取蓬莱神山上的仙药,到了亶洲,留下来。留下的人世代相传,已经有数万家,岛上的人民,有时会到会稽郡购买布匹,会稽郡东部诸县的人民出海,也曾有遭遇大风海难者,漂流到亶洲岛。亶洲距离遥远,一般人到不了那里,但是,此次出兵,捕获数千夷洲人返回。

黄龙三年春天二月,孙权派遣太常潘濬,率领五万军人,讨伐武陵蛮夷。卫温、诸葛直皆因为违背诏命,办事不力,被捕入狱,被诛杀。当年夏天,在野外有野蚕结出蚕茧,大如鸟卵。在拳县郊外,有野稻谷长出,孙权改拳县为禾兴县。中郎将孙布诈降,以诱骗魏将王凌,王凌率领军队迎接孙布。当年冬天十月,孙权派出大军,埋伏在阜陵,等待魏军,王凌察觉,及时撤军。会稽郡南始平县报告,今年稻谷丰收。当年十二月丁卯日,孙权颁布大赦令,第二年,更改纪元年号。

嘉禾元年春天正月,建昌侯孙虑去世。三月,孙权派遣将军周贺、校尉裴潜乘坐大船,渡海到辽东。当年秋天九月,魏国将军田豫截击吴军,在成山头斩杀周贺。当年冬天十月,辽东郡太守公孙渊派遣校尉宿舒、阆中县令孙综,向孙权称藩,并献上貂皮、马匹。孙权大喜,晋升公孙渊的爵位。[449]

[449]《江表传》记载:这一年冬天,群臣以孙权还未举行郊祀,奏议:“不久前,嘉瑞屡次降临,远国慕义,天意人事,前后备集,应该举行郊祀,以承天意。”孙权问:“郊祀是在中原举行,而今举行郊祀,非其所在,合适吗?”群臣再次奏议:“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王者以天下为家。在往昔,周文王、周武王在酆、镐郊祀,并非一定要在中原。”孙权问:“武王伐纣,在镐京即位,郊祀就在镐京。文王并未成为天子,在酆都郊祀,这些典籍有记载吗?”群臣再次上书:“臣等在《汉书·郊祀志》读过,匡衡上奏,迁徙甘泉、河东的祭祀,在长安举行郊祀,就提到文王在酆都郊祀。”孙权说:“文王秉性谦让,身处诸侯之位,明确不能郊祀。《经传》无明文记载,匡衡以俗儒劝说,并非典籍正义,不可用。”

《志林》记载:吴王批驳郊祀之奏议,追贬匡衡,谓之俗儒。凡朝见的大臣,莫不慨然以为,统尽物理,达于事宜。至于考察典籍,并不通顺。毛氏之说:“尧见天意,在邰地生下后稷,故国家在邰建立国都,诏命祭祀上天。”故《诗经》有:“后稷肇祀,庶无罪悔,以迄于今。”意思是说,自后稷以来,皆得以祭祀上天,就像鲁国人郊祀。是以《棫朴》记载:有积燎之薪柴,举行祭祀。文王在酆都郊祀,《经》书有明文记载,匡衡岂是俗儒,而冤枉匡衡?文王虽然未能成为天子,然而,三分天下,周室有其二,文王讨伐崇侯,征剿黎人,祖伊奔走,向纣王禀报。上天抛弃殷室,眷顾西周,太伯三次谦让,不肯即位,周室最终拥有天下。文王作为周王,于义何疑?然而匡衡的奏议,也有所未尽。按照汉武帝在甘泉、汾阴建立祠庙,皆出于方士之言,并非根据经典。方士认为,甘泉、汾阴是黄帝当年祭天地的地方,故孝武帝沿用,建立两座祠庙、祭坛。汉室首都在长安,甘泉在北边,意思是说就乾位,匡衡说:“武帝在甘泉宫休息,在甘泉宫的南宫祭祀。”此即谬误。在汾阴汾水东岸的圜丘祭祀,叫作“泽中”,匡衡说“东之少阳”失其本意。这里指的是吴国的事情,与传记没有关联,恨无辨正之辞,故矫正。脽,音谁,见《汉书·音义》。

嘉禾二年春天正月,孙权下诏:“朕以不德,接受天命,登上帝位,夙兴夜寐,战战兢兢,难以安宁。朕思考该如何平定祸乱,救济黎民百姓,上答神祇,下慰民望。因此,朕眷眷之心,慕求俊杰,愿与贤士们共同努力,安定海内,志在同心协力,与之偕老。而今,持符节都督幽州兼领青州牧辽东郡太守燕王,久受贼虏胁迫,隔绝在一方,虽然心念吴国,奈何道路遥远。而今奉承天命,派遣二位使者前来,款诚表露,献上殷勤,朕得到此嘉文,何等喜悦!即使商汤遇上伊尹,周文王喜获吕望,世祖平定天下,先获得河西窦融襄助,方今之日,有过之而无不及。普天一统,从此安定。《尚书》不是讲吗:‘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大赦天下,与百姓更始,诏命吴国属下州郡,让大家闻知喜讯。特别诏命燕国,奉旨宣读诏书,令普天之下,率土之滨,都听到这个喜讯。”当年三月,孙权派人护送宿舒、孙综返回辽东,又派太常张弥、执金吾许晏、将军贺达等作为东吴使者,率领一万人,带上金玉珍珠宝货,九锡礼器,渡过大海,颁授公孙渊。[450]吴国满朝大臣,从丞相顾雍以下,都劝谏孙权,认为公孙渊的话不可轻信,而孙权给予公孙渊的礼物,又太过于丰厚,可以派遣数百名士兵,护送宿舒、孙综返回,孙权一概不听。[451]公孙渊果然诛杀张弥等,还把首级送给魏国,没收了吴军带去的全部物资。孙权大怒,欲亲自率领大军征伐公孙渊,[452]尚书仆射薛综等极力劝谏,这才作罢。这一年,孙权派兵进攻合肥新城,派遣将军全琮征伐六安,两处战事,都不利,吴军撤军。[453]

[450]《江表传》记载:孙权诏文:“原魏国使者持符节车骑将军辽东郡太守平乐侯:天地失序,皇极不建,元恶大憝(duì),作害于民,海内分崩,群生堙灭,虽周余黎民,靡有孑遗,方今之日,祸乱越发加重。朕接受历数,君临万国,夙夜不息,战战兢兢,念在弭难,如履薄冰,罔知救济。是以把旄仗钺,翦除凶逆,自东徂西,靡遑宁处,苟力所及,民无灾害。虽然贼虏遗种,未伏辜诛杀,犹如系囚于枯木,待时而毙。唯将军天姿雄健,兼包文武,观时睹变,审明去就,逾越险阻,显示赤心,肇建大计,为天下先,元勋功绩,侔于古人。虽昔日窦融背弃陇西,占领河西,襄助光武,平定天下,休名美实,岂能比拟?钦嘉雅尚,朕实欣喜。自古圣帝明王,建化垂统,以爵褒德,以禄报功;功大者禄厚,德盛者礼崇。故周公有辅佐之劳,太师有鹰扬之功,并启封土,兼受备物。今将军规万年之计,建不世之功,绝僭逆之虏,顺天人之肃,济成洪业,功德无与伦比,齐鲁之事,奚足言哉!《诗经》不是讲吗:‘无言不雠,无德不报。’今以幽州、青州二州十七郡一百七十县,封君为燕王,令持符节代理太常张弥授予君玺绶策书、金虎符第一至第五、竹使符第一至第十。赐君玄土,用白茅包裹,爰契尔龟,用锡冢社。一旦有戎事,统领兵马,以大将军曲盖麾幢,都督幽州、青州,辽东郡太守如故。今加君九锡,其敬听诏命。以君三世相继承,保绥一方,宁集四郡,训及异俗,民夷安业,无或携贰,是用赐君大辂车、戎辂车、玄牡二驷。君务在劝农稼穑,仓库充盈,官民俱丰,是用赐君衮冕之服,赤舄副焉。君正化以德,敬下以礼,敦义崇谦,内外咸和,是用赐君轩悬之礼乐。君宣导休风,怀保边远,远人回面,莫不影附,是用赐君朱色宫殿居住,君运其才略,官方任贤,显直错枉,群善必举,是用赐君虎贲勇士一百人。君戎马整齐,威震远方,纠虔天刑,彰厥有罪,是用赐君钺各一。君文和于内,武信于外,擒讨逆节,折冲掩难,是用赐君彤弓一具、彤矢百枝、玈弓十具、玈矢千枝。君忠勤有效,温恭为德,明允笃诚,感于朕心,是用赐君秬鬯一卣,珪瓒副焉。钦哉!敬兹训典,寅亮天工,相我国家,永终尔休。”

[451]裴松之认为:孙权刚愎自用,不采纳群臣的谏言,相信公孙渊,并非有攻伐之意,重复之虑。宣达赐命,乃用万人,为何不爱惜其民,昏虐之甚?此次封赏,非唯暗昧,实为无道。

[452]《江表传》记载:孙权大怒,说:“朕年纪六十岁,世事难料,靡所不尝,近为鼠子所戏弄,令人气涌如山。不斩杀鼠子头颅,掷于沧海,无颜复临万国。就令颠沛,不以为恨。”

[453]《吴书》记载:当初,张弥、许晏等到达襄平,有官属随从四百余人。公孙渊欲图谋张弥、许晏,先分其部众,安置在辽东诸县,把中使秦旦、张群、杜德、黄疆等,还有吏兵六十人,安置在玄菟郡。玄菟郡在辽东北部,相距二百里,郡太守王赞率领二百民户,加上负重者,有三四百人。秦旦等皆住在民户家,仰其饮食。有四十余日,秦旦与黄疆等商议:“我们远辱国命,不顾自身安危,来到此地,与死亡何异?今观此郡,形势甚弱。若我们同心协力,焚烧其城郭,屠杀其官吏,为国家洗雪耻辱,然后伏死,足以无恨。岂能偷生苟活在此,像囚虏一样,行吗?”黄疆等同意。于是暗中策划,准备在八月十九日夜晚起事。这一天日中时,被部中张松报告,王赞聚集士众,紧闭城门。秦旦、张群、杜德、黄疆等翻过城墙,四处逃窜。当时,张群病疽,膝盖疼痛难忍,赶不上大家,杜德扶着张群,跟着众人一起跑,山谷崎岖,一直走了六七百里,张群越发行动困难,不能再向前进,卧倒在草丛,杜德与张群相守悲泣。张群说:“我不幸病疽,膝盖痛得要死,死亡无日,卿等宜赶快离开,还有希望。空自相守,都死在穷山恶谷,有何益处?”杜德说:“万里颠沛流离,死生共命,不忍相弃。”于是,推让秦旦、黄疆,让他们先走,杜德独自留下守护张群,采摘野菜野果充饥。秦旦、黄疆走后数日,到达高句丽,向高句丽王宫及其主簿宣读诏书,告诉他们,带来的赏赐被辽东郡夺去。宫等人大喜,随即受诏,派人跟随秦旦返回,迎接张群、杜德。这一年,宫派遣皂衣二十五人,护送秦旦等返回吴国,向吴王上表称臣,进贡貂皮一千件,鹖鸡皮十具。秦旦等见了孙权,悲喜交集,情不能自禁。孙权感叹,将出使的人员全部拜为校尉。下一年,孙权又派遣使者谢宏、中书陈恂,拜高句丽王宫为单于,加赐衣物珍宝。陈恂等到了安平口,先派遣校尉陈奉前去见高句丽王宫,而宫受到魏国幽州刺史指示,令宫对待吴国使者无须尽礼,让他们自己安排饮食。陈奉听说后,遂返回。宫派遣主簿笮咨、带固等出安平口,与谢宏相见。谢宏当即绑缚三十余位高句丽人作为人质,宫谢罪,献上数百匹马。谢宏派遣笮咨、带固奉诏书,赐予高句丽王宫钱物。在当时,谢宏的船很小,载上八十匹马返回。

嘉禾三年春天正月,孙权下诏:“用兵长久不辍,民众疲惫于徭役,年岁不登。应该宽宥在逃罪犯,不再审理。”当年夏天五月,孙权派遣陆逊、诸葛瑾等,驻扎在江夏、沔口,孙韶、张承等进兵广陵郡、淮阳郡,孙权亲自率领大军,围困合肥新城。当时,蜀国丞相诸葛亮率领大军,从武功出兵伐魏,孙权认为魏明帝不可能派兵远征。然而,魏明帝派遣大军,襄助司马懿,抵御诸葛亮,魏明帝亲自率领水军,东征吴国,还未到达寿春,孙权撤军,孙韶也撤军。当年秋天八月,孙权任命诸葛恪为丹杨郡太守,讨伐住在山中的越人。九月朔日,严霜冻伤稻谷。当年冬天十一月,太常潘濬平定武陵蛮夷,战事结束,潘濬撤回武昌。孙权下诏,恢复曲阿县为云阳县,恢复丹徒县为武进县。庐陵贼寇李桓、罗厉等谋反作乱。

嘉禾四年夏天,孙权派遣吕岱讨伐李桓等。当年秋天七月,下冰雹。魏国派使者,用马匹向吴国交换珠玑、翡翠、玳瑁,孙权说:“这些东西,孤都不用,可以用来换取战马,为何不能交易?”

嘉禾五年春天,吴国铸造大钱,以一枚当五百文。孙权下诏,诏令吴国吏民贡献铜,按照铜的价值换取钱币。孙权设置盗铸假钱罪。当年二月,武昌报告,有甘露降临礼宾殿。辅吴将军张昭去世。中郎将吾粲擒获李桓,将军唐咨擒获罗厉。从去年十月开始天旱,一直不下雨,直至夏天。当年冬天十月,有彗星出现在东方。鄱阳郡贼寇彭旦等作乱。

嘉禾六年春天正月,孙权下诏:“按照古制,三年居丧,这是天下人必须遵循的制度,人情极哀痛之事;贤者割哀,须遵从丧礼,不肖者勉力,也须遵从丧礼。世道清明,上下无事,君子不夺他人丧礼之情,故三年不烦扰孝子。至于有事,则减损丧礼,以权宜之计变通,大臣穿着缞绖丧服,出来处理政事。故圣人制定礼法,有礼法而不根据情况权变,也不行。遭遇丧痛,不能奔丧,绝非古制,根据具体情况权变,宽宥违制者,以义断恩。此前设立法律,官吏在职,奔丧时须有所交代,故意犯禁者,要及时纠察,并未严格执行,犹如废止。现在诸事繁多,国家多难,凡在职官员,都要恪尽职守,先公后私,绝对不允许不遵守制度的情况出现。内外群臣,对此法令再做讨论,务令法令便于实施,有可操作性。”顾谭奏议,认为:“对于官员奔丧,朝廷有制度规定,法律过轻,不足以禁止孝子之情,法律过重,又不应是死刑之罪,以严刑对待,违背常理,夺情者很少。偶然有违反者,以刑罚惩治,恩所不忍,减其刑,则法废不行。臣愚以为,官员在远方任职,不告而别,不能即时告假,可以参照选任制度执行,若有意违反,可以判处死罪。官员不再有废职之负疚,孝子不再获犯罪之重刑。”将军胡综奏议:“服丧的礼制,虽然有制度规定,如果不根据情况加以变通,难以施行。现在戎事繁多,军事、政事都要考虑,官员遭遇丧事,知道有禁令,公然违反,也是顾念亲人丧葬,不能奔丧,将会抱憾终生,因此不会考虑,为臣而犯禁令之罪,这也是处罚太轻所致。忠节在国,孝道立家,出仕为臣,焉得兼顾?故为忠臣,不能兼为孝子。制定律令,包括死罪,如胆敢违反,就是有罪,不能赦免。以杀止杀,行之一人,其后必绝。”丞相顾雍奏议,认为可以施行死刑。之后不久,吴县县令孟宗的母亲去世,孟宗回去奔丧,很快被抓捕,囚禁在武昌,听候判刑。陆逊向孙权求情,说吴县县令品行优良,请求减免死刑,减罪一等,后来者,不得以此为例,从此以后,法令得到执行。当年二月,陆逊讨伐彭旦,这一年,叛贼逐一平定。冬天十月,孙权派遣卫将军全琮袭击六安,没有攻克。诸葛恪平定山上的越贼,战事已毕,北上驻扎在庐江。

赤乌元年春天,孙权铸造大钱,一枚当一千文。夏天,吕岱讨伐庐陵贼寇,平定叛乱,返回陆口。当年秋天八月,武昌报告,有麒麟出现。有关官员奏请,麒麟象征着太平盛世,一定要改纪元。孙权下诏:“最近有赤乌翔集在殿前,这是朕亲眼所见,如果神灵以此为嘉祥,更改纪元,改为赤乌元年。”群臣上奏:“在往昔,武王伐纣,有赤乌等祥瑞,君臣皆看到,周室拥有天下,圣人在史册有记录。陛下以近事为例,的确是嘉祥,而且,陛下亲眼所见。”于是,孙权更改纪元。步夫人去世,孙权追赠夫人为皇后。当初,孙权很信任校事官吕壹,吕壹残暴,执法严酷。太子孙登多次劝谏,孙权不肯采纳谏言,大臣也不敢讲话。后来,吕壹被人揭发谋反,伏罪被杀,孙权引咎自责,诏令中书郎袁礼向大将们道谢,又询问对当前政事的意见。袁礼返回,孙权又下诏,多次责备诸葛瑾、步骘、朱然、吕岱等:“袁礼返回,说他与子瑜、子山、义封、定公相见,以当前时事,轻重缓急,奏闻谏言,孤向诸位征询意见,大家认为,不负责民事,不肯发表意见,把责任推给伯言、承明。伯言、承明见了袁礼,涕泣悲哀,言辞中透露出危机感,甚至有危殆的感觉,怀有不安之心。孤听到这些,不禁怅然,深深自责,为何有此咄咄怪事。为什么?唯有圣人才没有过失,聪明者不过是早日察觉。人的举措,岂能全部合理,只是固执己见罢了,挫伤众人谏言的真诚,仍不自觉,故诸君有疑难情绪;否则,是什么缘故,以至于此?自从孤执掌军国大事五十年,所征缴的赋敛,征发的徭役,皆来自百姓。天下尚未安定,孽贼依然存在,士民辛苦,孤心里很清楚。然而,烦劳百姓,是不得已而为之。与诸君共事,从少年直至老年,头发已经花白,孤以为,开诚布公,表里信义,公私分明,足以相互信任。孤希望众臣直言进谏,不负朕的期望;孤衷心希望大家拾遗补阙。在往昔,卫武公年过花甲,依然壮怀激烈,访求辅臣,自省过失。[454]就连布衣百姓交往,相互间也要甘苦与共,分成好合,能污垢不异。今日孤与诸君共事,虽有君臣之义,犹如骨肉,毫不为过。荣福共享,祸难共担。忠不匿情,智无遗计,事关大是大非,诸君岂能从容对待!同船共济,谁能独善其身?齐桓公作为诸侯霸主,有善举,管子未尝不赞叹,有过失,管子未尝不直谏,谏言不能采纳,则继续谏言。而今,孤自省无桓公之德,而诸君谏言,还不能开口直言,就已经犹豫、徘徊。以此言之,孤与齐桓公相比,已有纳谏之意,未知诸君与管子相比,又有何想法?久不相见,以上所言,当作笑谈。朕与诸君共定大业,统一天下,谁能挺身而出?当前军国大事,要有所损益,孤乐闻异议,匡正不足。”

[454]《江表传》记载:孙权又说:“天下无纯白之狐,而有纯白之裘皮,众人很喜欢白色裘皮。以駮致纯,不也可以吗?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

赤乌二年春天[455]三月,孙权又派遣使者羊衟、郑胄、将军孙怡前往辽东,进攻魏国守将张持、高虑等,俘虏很多男女百姓带回。[456]零陵郡报告,有甘露降临。当年夏天五月,修建沙羡城。当年冬天十月,将军蒋秘南下讨伐蛮夷贼寇。蒋秘的部下,都督廖式杀了临贺郡太守严纲等,自称平南将军,与弟弟廖潜攻打零陵郡、桂阳郡,其影响波及交州、苍梧、郁林诸郡,有数万人发动叛乱。孙权派遣将军吕岱、唐咨前往镇压,一年多才将叛乱平定。

[455]《江表传》记载:孙权正月诏文:“郎吏是宫中宿卫之臣,古代的命士。在此间,所用非其人。自今日起,选择三署,皆按照四科考试,不得以虚辞敷衍。”

[456]《文士传》记载:郑胄,字敬先,沛国人。父亲郑札,学识渊博,孙权担任骠骑将军时,任命郑札为幕府从事中郎,与张昭、孙邵共同制定朝廷礼仪。郑胄是其小儿子,有文武才干,年少时,郑胄是知名士人,被举荐为贤良,稍后升任建安郡太守。吕壹的宾客在建安郡犯法,郑胄收捕,关押在监狱,严刑拷打。吕壹怀恨在心,后来,暗中谮毁郑胄。孙权大怒,召郑胄返回,潘濬、陈表为郑胄求请,获得释放。孙权又拜郑胄为宣信校尉,前去救援公孙渊,又被魏军打败,返回后改任执金吾。儿子郑丰,字曼季,有文学才能,谨守操行,与陆云的关系很好,与陆云有诗词来往,司空张华征召,未应召,去世。

裴松之听说,孙怡是东州人,并非孙权的族人。

赤乌三年春天正月,孙权下诏:“人们常说,君王没有民众不称其为君王,民众没有粮食不能生存。近些年,民众要负担很多徭役,加上连年水旱灾害频发,粮食生产受损,还有些官吏不能善待民众,侵夺农时,以至于民众陷于饥困。从今以后,督军、郡守要从严查处违法事件,在农民从事农桑时,以徭役之事烦扰民众者,要将监察的结果上报。”当年夏天四月,孙权颁布大赦令,诏令诸郡县修建城郭,建起谯楼,开凿护城河、壕沟,以防备贼寇。当年冬天十一月,民众陷于饥困,孙权下诏,开放粮仓,赈济贫穷百姓。

赤乌四年春天正月,下大雪,平地雪深三尺,鸟兽冻死很多。当年夏天四月,孙权派遣卫将军全琮攻打淮南,挖开芍陂放水,焚烧安城县的衙门、库房,将其人民俘虏带回。威北将军诸葛恪攻打六安。全琮与魏将王凌在芍陂大战,中郎将秦晃等十余人战死。车骑将军朱然围困樊城,大将军诸葛瑾攻取柤中。[457]五月,太子孙登去世。这个月,魏国太傅司马懿救援樊城。六月,吴军撤回。闰六月,大将军诸葛瑾去世。当年秋天八月,陆逊修建邾县城墙。

[457]《汉晋春秋》记载:零陵郡太守殷礼对孙权讲:“今天弃曹氏,丧诛累见,虎争之际而幼童莅事。陛下亲自御戎,取乱侮亡,宜涤荆州、扬州之地,举强羸之数,使强者执戟,羸者转运,西命益州军于陇西,授予诸葛瑾、朱然大军,指事襄阳陆逊、朱桓,另外征伐寿春,大驾入淮阳,历青州、徐州。襄阳、寿春困于强敌,长安以西,魏军务在对付蜀军,许都、洛邑之众势必分崩离析;犄角瓦解,民必内应,将帅对向,或失便宜;一军败绩,则三军离心,便当秣马脂车,陵蹈城邑,乘胜逐北,以定华夏。若不悉军动众,循前轻举,则不足大用,易于屡退。民疲威消,时往力竭,绝非出兵之策。”孙权不能采纳。

赤乌五年春天正月,孙权立儿子孙和为太子,颁布大赦令,更改纪元年号禾兴为嘉兴。百官上奏,立皇后及四位诸侯王,孙权下诏:“如今,天下尚未安定,民众非常辛苦,有功者还未登录封赏,饥寒者尚未抚恤赈济,分封土地,令子弟富足,授予爵位,令妃妾娇宠,孤认为不妥。请放弃此议。”当年三月,海盐县报告,有黄龙出现。当年夏天四月,孙权诏令,严禁贡献方物,减少太官供应的御膳。当年秋天七月,孙权派遣将军聂友、校尉陆凯,率领三万军人,讨伐珠崖郡、儋耳郡。这一年发生大瘟疫,有关官员奏请,立皇后及诸侯王。八月,孙权立儿子孙霸为鲁王。

赤乌六年春天正月,新都报告,有白虎出现。诸葛恪讨伐六安,攻陷魏将谢顺的军营,将六安的百姓俘虏带回。当年冬天十一月,丞相顾雍去世。十二月,扶南王范旃派遣使者,向孙权献上乐人及方物。这一年,司马懿率领大军,进抵舒城,诸葛恪从皖城撤至柴桑。

赤乌七年春天正月,孙权拜大将军陆逊为丞相。当年秋天,宛陵县报告,有嘉禾生长。这一年,步骘、朱然等上疏:“从蜀国返回者,都说蜀国背弃盟约,与魏国交往,建造很多舟船,修缮城郭。还有,蒋琬镇守汉中,听说司马懿要南征,不乘机出兵,支持吴国,成为犄角之势,反而放弃汉中,撤军返回成都。事情已显露无遗,不应再有所犹疑,应早做准备。”孙权揆度蜀国不会如此薄情,孙权说:“我们待蜀国不薄,聘享问礼,共同盟誓,并未负蜀国,为何要这样做?而且,司马懿领兵到舒县,仅十余日便撤回,蜀国远在万里,何以知道东吴形势紧急,而出兵支持吴国?在往昔,魏军欲攻打汉中,在此期间,我军开始军事戒备,也没有轻举妄动,听说魏军撤回,我军停止进一步行动,蜀国会因此对我们怀疑?而且,人家治理国家,建造舟船,修缮城郭,为何不能加强战备?此间治军,难道也是为了抵御蜀国?对于谣言,不要轻易相信,朕以身家性命,向诸君保证。”蜀国并没有军事行动,正如孙权所料。[458]

[458]《江表传》记载:孙权诏命:“都督将领叛逃,家属受到牵连,杀他们的妻儿,使得妻子失去丈夫,儿子失去父亲,甚伤义理,自今以后,勿杀。”

赤乌八年春天二月,丞相陆逊去世。当年夏天,天上响雷,震坏宫门的柱子,又雷击南津大桥的楹梁。茶陵县的洪水溢出河岸,淹没居民二百余家。当年秋天七月,将军马茂等谋逆,被夷灭三族。[459]八月,孙权颁布大赦令,派遣校尉陈勋率领屯田部队及工匠三万人,开凿句容直道,从小其到云阳县西城,便利百姓互通贸易,建造囤积物资的仓库。

[459]《吴历》记载:马茂原来担任淮南郡钟离县长,因为王凌丢下他,叛归吴国,吴国任命马茂为征西将军、九江郡太守、外部都督,封为列侯,马茂率领一千士兵。马茂多次出入苑中,与公卿诸将射猎。马茂与兼符节令朱贞、无难都督虞钦、牙门将朱志等合计,等候孙权在苑中,公卿诸将在门外还未进入,令朱贞持符节称诏,然后劫持孙权;马茂引军入苑中袭击,分头占据宫中及石头坞,派人报告魏国。事情败露,皆被灭族。

赤乌九年春天二月,车骑将军朱然征伐魏国柤中,斩杀、俘虏一千余人。当年夏天四月,武昌报告,有甘露降临。当年秋天九月,孙权拜骠骑将军步骘为丞相,拜车骑将军朱然为左大司马,拜卫将军全琮为右大司马,拜镇南将军吕岱为上大将军,拜威北将军诸葛恪为大将军。[460]

[460]《江表传》记载:这一年,孙权下诏:“谢宏往日奏请铸造大钱,说这样可以方便流通,故听之。近日听说民众认为不方便,撤销铸造大钱,把熔化的铜用以铸造器物,官府不再征调。私家有铜者,敕令可以输送或收藏,按照价值,兑换钱币,勿有所枉。”

赤乌十年春天正月,右大司马全琮去世。[461]二月,孙权移居南宫。三月,改建的太初宫完工,诸将及州郡增派官吏,义务参加劳动。[462]当年夏天五月,丞相步骘去世。当年冬天十月,孙权颁布大赦死刑令。

[461]《江表传》记载:这一年,孙权让诸葛壹佯装叛变,诱惑诸葛诞,诸葛诞率领步骑一万人,在高山迎接诸葛壹。孙权出涂中,进抵高山,埋伏军队,以等待诸葛诞。诸葛诞察觉,撤军。

[462]《江表传》记载:孙权诏文:“建业宫是朕从京城迁来,所建造的将军府邸,梁柱很细,皆已经腐朽,常担心倒塌。而今还没有迁回西边,可将武昌宫的木材砖瓦运来,加以修缮。”有关官员奏请:“武昌宫已经有二十八年,恐怕不堪再用,应该诏命所在地重新采伐木材。”孙权说:“大禹以卑宫为美,而今军事未已,所在地赋敛很多,若重新采伐木材,将会损害农桑。搬运武昌宫的木材、砖瓦,可以使用。”

赤乌十一年春天正月,朱然修建江陵城墙。二月,多地发生地震。[463]三月,太初宫建成。当年夏天四月,天上下冰雹,云阳报告,有黄龙出现。五月,鄱阳县报告,有白虎出现,没有伤害百姓。[464]孙权下诏:“在古时,圣王积德行善,谨修德行,才拥有天下,故符瑞嘉应,用以表彰德行。朕以不明,何以获此尊荣?《尚书》讲:‘虽休勿休。’公卿百官要谨奉职守,以匡正朕的不足。”

[463]《江表传》记载:孙权诏文:“朕以寡德,过奉先祀,莅事不聪,获谴神祇,夙夜祗敬戒惧,若不终日。群臣要各自励精图治,发现朕的过失,多提谏言,勿有所讳。”

[464]《瑞应图》记载:白虎出现,表示仁德,王者不暴虐,则仁虎不加害。

赤乌十二年春天三月,左大司马朱然去世。四月,有两只乌鸦衔着喜鹊坠落在东馆。丙寅日,骠骑将军朱据兼领丞相职事,孙权焚烧喜鹊,用以祭祀。[465]

[465]《吴录》记载:六月戊戌,宝鼎在临平湖出水。八月癸丑日,白鸠在章安县出现。

赤乌十三年夏天五月,日至,荧惑星进入南斗,当年秋天七月,荧惑星侵犯北斗魁宿第二星,向东运行。八月,丹杨郡、句容郡及故鄣郡、宁国郡几座高山崩塌,洪水溢出堤岸。孙权下诏,免除百姓拖欠的赋税,向受灾百姓借贷种子、粮食。孙权废黜太子孙和,贬谪至故鄣郡。赐鲁王孙霸自杀。当年冬天十月,魏国将军文钦佯称背叛魏国,诱骗吴国将军朱异,孙权派遣吕据代替朱异,迎接文钦。朱异等老成持重,沉着应对文钦,文钦不敢前来。当年十一月,孙权立儿子孙亮为太子,又派遣大军十万人,修建堂邑的涂塘水坝,淹没北边的大道。当年十二月,魏国大将军王昶围困南郡,荆州刺史王基攻打西陵,孙权派遣将军戴烈、陆凯迎战,魏军撤回。[466]这一年,有神人授书,告诉孙权更改纪元年号,立皇后。

[466]庾阐著《扬都赋》注记载:烽火就是把火炬放置在山头,沿江皆可以相望,或达一百里,或达五十里、三十里,敌寇至,则举烽火以相告,一夕可行万里。孙权当时在晚上于西陵举火,擂响大鼓三遍,到达吴郡南沙。

太元元年夏天五月,孙权立潘氏为皇后,颁布大赦令,更改纪元年号为太元。当初,临海郡罗阳县有一位神人,自称王表。[467]在民间活动,语言、饮食与常人无异,然而,看不见其形体,还有一位婢女,名字叫纺绩。这个月,孙权派遣中书郎李崇带着辅国将军罗阳王印绶,迎接王表。王表跟随李崇出行,与李崇及所在郡的太守、县令、县长交谈,李崇等无以辩驳,二人所经历的山川,王表派遣其婢女与其神灵沟通。当年秋天七月,李崇与王表来到国都,孙权在苍龙门外为王表建立宅邸,多次派近臣送来酒食。王表预言水灾、天旱等事,往往有灵验。[468]当年秋天八月朔日,刮飓风,江海巨浪翻腾,平地水深八尺,吴国埋葬孙坚的高陵墓区松柏被连根拔起,丹杨郡南城门坠落。当年冬天十一月,孙权颁布大赦令。孙权从南郊祭祀返回,患上重病。[469]十二月,用驿站的快马,召回大将军诸葛恪,孙权拜诸葛恪为太子太傅,下诏减少徭役,减免民众的赋税,撤销造成百姓痛苦的法令。

[467]《吴录》记载:罗阳就是今天的安固县。

[468]孙盛曰:孙盛听说,国将兴,听于民;国将亡,听于神。孙权年老志衰,谗臣在侧,废適立庶,以妾为妻,可谓德行多亏。而佞臣伪设符命,求福妖邪,将亡之兆,不亦明显乎!

[469]《吴录》记载:孙权患上脑溢血。

太元二年春天正月,孙权立原太子孙和为南阳王,移居长沙;立儿子孙奋为齐王,移居武昌;立儿子孙休为琅琊王,移居虎林。当年二月,孙权颁布大赦令,更改纪元年号为神凤。皇后潘氏去世。吴国将领、官员多次到王表处祈福,王表逃走。当年夏天四月,孙权去世,享年七十一岁,谥号为大皇帝。当年秋天七月,在蒋陵下葬。[470]

[470]傅子曰:孙策为人英明果断,勇冠天下,因为父亲孙坚战死,孙策年少时,就率领父亲留下的部众,为父亲报仇,转战千里,占有江南,诛杀江南的豪杰,威行邻国。及至孙权继承父兄创立的大业,有张子布作为腹心,有陆议、诸葛瑾、步骘作为股肱大臣,有吕范、朱然作为将军爪牙,分任授职,等待机会,兵不妄动,故战事很少失败,江南安定。

陈寿评论如下:孙权能够忍辱负重,在位时,任用贤才辅佐,虚心纳谏,有勾践之奇才,实乃东汉末年的英雄豪杰。倚仗父兄建立的基业,占据江东,建立三分天下的伟业。然而,孙权性情猜忌,到了晚年,更加多疑,妄行杀戮。加上听信谗言,肆意妄为,致使太子被废,儿子被杀,[471]此所谓《诗经》告诫,为子孙谋划长远,犹如燕子用羽翼保护幼雏!后代子孙变得凋零,最终导致亡国,这恐怕也是原因之一。[472]

[471]马融注《尚书》记载:殄的意思,绝也,绝君子之行。

[472]裴松之认为:孙权废黜无罪之子,虽为乱兆,然而国家的倾覆,还是由于暴君孙皓。如果孙权不废黜孙和,孙皓作为传世適子,最终还是会亡国,有何差别?此则丧国由于昏聩暴虐,不在于废黜。如果孙亮能够保持国祚,孙休不早死,则孙皓不得立。孙皓没有即位,吴国不会这么快灭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