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过渡空间的概念
过渡空间是根据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总结出来的,比如当人们进入自己的家门时,都希望在门口有块地方擦鞋换鞋,放置雨伞、挂雨衣,或者为了家庭的安全性和私密性,也需要进入居室前有块缓冲地带;又如在影剧院中,为了不使观众从明亮的室外突然进入较暗的观众厅而引起视觉上不适应的感觉,常在门厅、休息厅和观众厅之间设置逐渐减弱光线的过渡空间。这些都属于实用性的过渡空间。此外,还有如厂长、经理办公室前设置的秘书接待室,某些餐厅、宴会厅前的休息室,除了一定的实用性外,还体现了某种礼节、规格、档次和身份。总之,过渡空间的性质包括实用性、礼节性、等级性等。
(二)中国传统过渡空间的处理手法
组织空间是室内设计与装修的一项重要任务,它不仅涉及内部空间的组织,如空间的形状、大小、衔接与过渡等,还包括妥善处理内外空间的关系,中国传统建筑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启示。建筑内部的空间以独特的方式与外部空间相联系。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图5-31)。
1.直通
即内部空间直接面对庭院、天井、广场或街道,中国的许多传统建筑都用隔扇门,它由多扇隔扇组成,可开,可闭,可拆卸。开启时,可以引入天然光和自然风;拆卸后,可使室内与室外连成一体,使庭院成为厅堂的延续。平时,庭院可供人们劳作和休息,遇到婚嫁、寿诞等大事,庭院便成了举行庆典的场所。
2.过渡
房前之廊是一个过渡空间,它可使内外空间的变换更自然,也是一个人们躲雨、防晒、从事家务劳动或日常小憩的处所。
3.延伸
用挑台、月台的形式把厅堂延伸到室外,这些挑台、月台或突出于庭院,或架空于水面,多面凌空,更加接近大自然。在这里人们可抬头赏月,俯身观鱼,沐和风细雨,观四时花卉,心旷神怡之境界,自是难于言表的。
4.借景
“借景”是中国造园的重要手法,包括“近借”或“远借”。“近借”多通过景窗将外侧的奇花异石引入室内;“远借”可通过合适的观景点,将远山、村野纳入眼底。正如计成在《园冶》中所说:“轩楹之爽虚邻,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
图5-31 中国传统过渡空间的处理手法
a)直通 b)过渡 c)延伸 d)借景
在中国传统建筑中,除宫殿、庙坛、住屋等基本类型外,还有亭、台、楼、阁、廊、榭等类型。之所以如此,自然有功能方面的要求,但也是出于接触自然的考虑。(www.xing528.com)
“亭”多用于休息、赏景,故常位于水边、路旁和山顶。它四周开敞,这就为人们赏景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台”含台基、挑台和露台,把建筑物置于高台之上,有突出地位、防潮、防水等作用,但也是为了扩大人们的视野。挑台和露台更可使人直接置身于室外,以享受外部空间带来的乐趣。
“榭”几乎专为休息、赏景、品茶而设置。不论是水榭、花榭和山榭,都是为了使人能置身于水旁、花丛和山麓,直接欣赏优美的景色。
“廊”多为建筑物间或景点间的联系体,常常双面或单面敞开。即使是被封闭的一面,也多开景窗、景门,以便让人们在行进中得到“步移景换”的享受。
中国传统建筑的上述经验,对今天的室内设计与装修仍有重要的意义。它表明室内设计与装修应充分重视室内室外的联系,要尽量地把外部空间、自然景观、阳光、空气引入室内。
(三)现代室内过渡空间的处理手法
过渡的目的常和空间艺术的形象处理有关,如欲扬先抑、欲散先聚、欲广先窄、欲高先低、欲明先暗等。要想达到“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庭院深深深几许”等诗情画意的境界,往往都离不开过渡空间的处理。过渡空间也常起到功能分区的作用,如动区和静区、净区和污区等的过渡地带。
过渡空间还常作为一种艺术手段起空间的引导作用。含蓄、自然、巧妙的处理,使人于不经意之中沿着一定的方向或路线从一个空间依次地走向另一个空间,大大丰富了空间的趣味性。以下介绍几种常见而又行之有效的空间引导和暗示手法(图5-32)。
图5-32 过渡空间的现代处理手法(单玲 绘)
a)借助台阶暗示另一空间的存在 b)以曲线引导暗示空间 c)以产生韵律的分隔手法来引导暗示入口空间 d)以界面的材质和灯光的效果产生一定的引导性
(1)借助楼梯或踏步,暗示出另外空间的存在。楼梯、踏步通常都具有一种很强的引导作用,暗示着阶梯的另一端别有洞天。一些宽大、开敞的直跑楼梯、自动扶梯等,其空间诱惑力更为强烈。许多商业建筑在入口处都设置自动扶梯,有效地把顾客分流到二层以上的空间去,避免了楼上少人问津的现象。在同一层空间中,稍微做出一些地面高差,利用踏步来引导空间也是十分有效的手段,尤其带有转折性的空间,往往不能引起人的注意,在空间衔接处设几个踏步,将起到很好的引导暗示作用。
(2)利用曲面墙来引导人流到达另一空间。根据人的心理特点,人流会自然地趋向于曲线形式,以弯曲的墙面把人流引向某个确定的方向,并暗示另一空间的存在。这类空间的特点是动感和方向感强,人们面对着一条弯曲的墙面,将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期待感,希望沿着弯曲的方向而有所发现,从而将不知不觉地沿着弯曲的方向进行探索,于是便被引导至某个确定的目标,“曲径通幽”便是这种空间组织方式的真实写照。
(3)利用空间的灵活分隔,引导暗示出另一空间的存在。在空间中只做一些象征性的分隔,追求一种连续的、运动的效果,每一个空间都连通着另一个空间,具有强烈的流动性。中国古典园林就是空间引导和暗示很好的典范。一些展览建筑的内部空间常常采用这种空间引导手法,有效地引导参观者的参观活动。
(4)利用空间界面的处理产生一定的导向性。在空间界面的点、线、面等构图元素中,线具有很强的导向性作用,人们往往沿着线条所指引的方向前进。通过天花、墙面、地面处理,会形成一种具有强烈方向性或连续性的图案,有意识地利用这种处理手法,将有助于把人流引至某个确定的目标。例如天花上的带状灯具、地面上铺砌的纵向图案,墙面上的水平线条等,都能产生很强的透视感,给人流指出前进的方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