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岗前培训中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去除教师参加岗前培训的功利性,扭转“重理论学习,轻能力培养”课程培训格局,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国外高校在培训中非常重视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的结合,在培训中为教师创造更多的机会,将所学教育教学理论应用到教学实践的提高上。相比而言,现阶段中国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的课程设计总体过于偏重理论学习,缺乏实践锻炼,教师很难在岗前培训中掌握所需教学技能,考核方式单一。培训应有效结合理论和实践来达到预期要求,增加教学实践环节,让青年教师通过培训获得与其职业相匹配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不再以“获得高校教师资格”的功利性目的参与岗前培训。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和方法加强与青年教师的对话交流,有利于切实调动青年教师参训的主动性和责任感[6]。考核环节可以在现有四门理论课程闭卷考试基础上延伸到实践教学环节,如微课教学能力考核等方式。
关注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引入教学学术概念,对教学科研进行有效整合。教学和科研作为高校教师必须承担的两大责任,均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不少老教师至今仍为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而费尽心思。对新入职的青年教师进行相应引导,可以使其在职业初期尽早关注教学科研的有效整合,有利于整个职业生涯的发展。博耶提出的教学学术是指把成功的教学实践作为起点,通过科学的方法搜集和分析教学数据,基于一定的理论框架挖掘优秀教学中所蕴含的客观规律,在学术共同体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对教与学过程的认知和理解,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不仅是教育的实践者,也是教育的研究者,平衡教学与科研的良性循环整合设计,可使青年教师实现从教学到科研,再从科研到教学的理想状态。(www.xing528.com)
建立青年教师成长社群,开展青年教师成长跟踪调查,构建具有持续性的青年教师培养体系。目前国内青年教师岗前培训为集中培训,缺乏持续性。部分学校要求青年教师作为老教师的助教,协助其编写讲义部分章节、听课、批改作业并讲述部分课程,时长为一学期至一学年不等。这种方式虽然延长了青年教师的岗前学习周期,为其走上讲台做出了更为充分的准备,但当教师开始独立授课时,这种联系将逐渐弱化。建立青年教师学习型社群,鼓励青年教师根据兴趣自行组成社群,每个社群邀请一至两名资深或教学杰出的教师加入,通过定期聚会、沙龙、工作坊等活动进行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技巧等方面的交流,有利于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并促成教师之间跨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开展青年教师成长跟踪调查,建立教师发展档案,便于持续关注青年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构建具有持续性的青年教师培养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