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快速恢复丝绸之路-历史的沸点

快速恢复丝绸之路-历史的沸点

更新时间:2025-01-16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汉武帝时开辟了丝绸之路,但经过南北朝的乱世,中央朝廷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杨广觉得是时候恢复大汉的荣光了,重新开通并控制丝绸之路。但由于西突厥和吐谷浑挡在半路,丝绸之路被拦腰切断,使得西方各国无法朝贡,这些国家都殷切盼望做陛下的臣民。裴矩开了一个好头,接下来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拔掉两个钉子——西突厥和吐谷浑,实现对丝绸之路的控制。隋文帝在位期间,多次打击突厥,造成突厥分裂。

南巡和北巡后,杨广又将目光转向了西方。汉武帝时开辟了丝绸之路,但经过南北朝的乱世,中央朝廷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杨广觉得是时候恢复大汉的荣光了,重新开通并控制丝绸之路。

对西域情况颇为熟悉的裴矩献策道:“以国家威德,将士骁雄,泛濛汜而扬旌,越昆仑而跃马,易如反掌,何往不至!但突厥、吐浑分领羌胡之国,为其拥遏,故朝贡不通。今并因商人密送诚款,引领翘首,愿为臣妾。圣情含养,泽及普天,服而抚之,务存安辑。故皇华遣使,弗动兵车,诸蕃既从,浑、厥可灭。混一戎夏,其在兹乎!”以大隋的恩德和威武,将士们的骁勇,从濛江顺流而下,越过昆仑山,易如反掌。但由于西突厥和吐谷浑挡在半路,丝绸之路被拦腰切断,使得西方各国无法朝贡,这些国家都殷切盼望做陛下的臣民。如果接受他们的归顺,加以安抚,用不着动用武力,只要派出使节,各国都会服从,然后联合他们消灭西突厥、吐谷浑,天下所有人和民族又都将重新统一到一个伟大帝国之内,如今时机已经成熟。

裴矩所勾勒的宏伟蓝图使得杨广热血沸腾,如果真能够实现,自己将成为比汉武帝更伟大的千古一帝,这样的机会如今摆在眼前,杨广焉能错过?看到皇上对此非常感兴趣,裴矩更加来劲儿,说:“胡中多诸宝物,吐谷浑易可并吞。”西域各国奇珍异宝非常多,而且吐谷浑没有那么强,一定能够征服,这更使杨广怦然心动。

在杨广看来,裴矩是经略西域的不二人选。于是,任命他为黄门侍郎,专门负责西域事务。杨广给他的第一个任务是前往张掖,加强同西域各国的沟通联系。裴矩不负众望,西域十多个国家的使节齐聚张掖,裴矩引导他们入京朝贡。大业三年(607年),杨广祭祀恒山时,西域有十几个国家遣使助祭。

裴矩开了一个好头,接下来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拔掉两个钉子——西突厥和吐谷浑,实现对丝绸之路的控制。相对吐谷浑,西突厥似乎更容易一些,因为此时西突厥内乱不止,处罗可汗的处境举步维艰。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便是处罗可汗的母亲是位汉人,而且还住在长安。处罗可汗是个孝子,非常想念母亲。裴矩了解到这个情况,心里对如何招降处罗可汗有了主意。

杨广采纳裴矩的建议,派遣一个叫作崔君肃的使者出使西突厥,见到处罗可汗后,崔君肃要求他跪接诏书,归顺大隋。处罗可汗当即拒绝,“处罗甚踞,受诏不肯起”,说死说活不肯跪接诏书。崔君肃也不客气,对处罗可汗进行了一番训斥,大概意思是,突厥本来是一个国家,中间一分为二,每年双方交兵打仗,打了几十年的仗而不能互相消灭,其原因是明显的,双方势均力敌。但是启民可汗率领其部落的百万之众,卑躬屈膝,对大隋天子称臣的原因是什么呢?正是因为对可汗您的切齿之恨,不能独自制服您,而想要凭借大国的兵力,共同灭掉可汗您。朝中群臣都想接受启民可汗的请求,天子要是允许了,出兵就指日可待了。只是可汗的母亲向夫人,惧怕西突厥国被灭亡,每日早晚守在宫门,哭泣着哀求着,匍匐在地谢罪,请求皇帝派使者召见可汗,让可汗入朝归附。天子怜悯向夫人,因此派使者到这里来。现在可汗既如此傲慢,那么向夫人就成了诓骗天子,一定会在闹市被杀掉,并将首级传示西域各国。天子发动大隋的兵马,借助东突厥的人力,左提右挈以夹击可汗,您的国家离灭亡的日子就不远了。为什么要爱惜行两拜之礼,而丢掉慈母的性命呢?吝惜说一句称臣的话,而使国家社稷成为废墟呢?

崔君肃这番话说得很有水平,先从东突厥说起,接着打出母亲牌,最后讲到西突厥如果不归顺面临的危局。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把利害关系讲得很清楚,言语中暗示着威胁之意,使得处罗可汗终于低下了高昂的头,“流涕再拜,跪受诏书”,就这样,隋朝兵不血刃招降了西突厥。

下一步,就是收拾吐谷浑了!

吐谷浑原本是鲜卑族慕容部的一个分支。当时的鲜卑主要分为六个部落,分别是慕容部、宇文部、拓跋部、段部、秃发部和乞伏部。慕容部在慕容涉归做族长时,大肆扩张,实力逐步变强。慕容涉归有好几个儿子,其中庶长子名叫慕容吐谷浑。

慕容涉归死后,慕容部落内部出现权力纷争。 慕容吐谷浑带领他的部众离开辽东,先是来到了阴山,然后翻越阴山南下,来到了黄河河套地区,然后继续向西南方向迁移,一直到了甘肃临夏附近,打败了居住在这里的羌人和氐人,从此有了自己的地盘,并以此为根据地,利用中原的混战,不断发展势力。(www.xing528.com)

慕容吐谷浑的孙子慕容叶延后来在沙洲(今青海贵南)建都,以祖父的名字吐谷浑为国名和族名,并置百官建立了政权。到了南北朝时期,中原北方存在两大势力,而南方又有南朝势力,各方均拉拢吐谷浑,吐谷浑开始几边通吃,逐渐成为西北一带实力很强的政权。

隋文帝在位期间,多次打击突厥,造成突厥分裂。突厥衰弱之后,吐谷浑就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空间,逐渐达到了巅峰,东到青海湟源县,西到新疆今县,南到昆仑山,北到祁连山,都是吐谷浑的势力范围。

吐谷浑趁着隋朝初建,内忧外患之际,不断蚕食地盘,先是发兵攻占了弘州(今甘肃临漳),接着又进攻梁州(今甘肃武威)。隋文帝被迫展开反击,开皇元年(581年)八月,隋文帝命元谐为行军元帅,率数万人对吐谷浑进行反击。

隋文帝对此次作战的要求很明确,他下诏说:“公受朝寄,总兵西下,本欲自宁疆境,保全黎庶,非是贪无用之地,害荒服之民。王者之师,意在仁义。浑贼若至界首者,公宜晓示以德,临之以教,谁敢不服也!”此番用兵只是自卫反击,不为扩张领土,因此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保证边境安全即可。双方在丰利山(今青海青海湖东)大战一场,吐谷浑大败,撤回自己的地盘。隋文帝下令让贺娄不干镇守凉州,防备吐谷浑再次入侵。

杨广登基后,吐谷浑可汗伏允一方面向隋朝示好,迎娶了宗室女子光化公主做可贺敦,但同时又接纳和隋朝对着干的达头可汗,暗中又和处罗可汗交好,两边都不得罪。吐谷浑部落所在的位置,恰好遏制住河西走廊,要想重新打通河西走廊,控制西域,就必须拔掉吐谷浑这颗钉子。但伏允是隋朝的女婿,好像也没有太出格的举动,贸然攻打,师出无名。

正巧在这个时候,另一个少数民族铁勒向隋朝示好,铁勒据说是匈奴人的后裔,所以打仗非常勇猛,曾经屡次侵犯过隋朝边境,所以害怕隋朝报复。裴矩亲自出使,告诉铁勒可汗,只有与隋朝合作灭掉吐谷浑才是正道,靠着三寸不烂之舌说得铁勒可汗频频点头,同意出兵。

大业四年(608年),铁勒主动发兵攻打吐谷浑,吐谷浑防御的重心在于隋朝,没想到铁勒在背后插刀,打了吐谷浑一个措手不及,大败后逃回西平(今青海西宁)。无奈之下, 可汗伏允向隋朝遣使请降,并求取救兵。这正是杨广求之不得的,立即命令杨雄、宇文述率大军前往,说是接应,实际上是想彻底搞垮吐谷浑。

吐谷浑伏允可汗听说宇文述带着大军前来,心里顿时明白,隋朝根本不是来帮忙,而是想与铁勒联手置自己于死地。于是打消了投降的念头,率部往西逃跑。宇文述攻入吐谷浑境内,夺取曼头、赤水二城,掠夺大量人口,伏允走投无路逃到雪山中。“自西平临羌城以西,且末以东,祁连以南,雪山以北,东西四千里,南北二千里,皆为隋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