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在给陈叔宝最差谥号的同时,给自己起了一个非常有气势的年号——大业。
如同隋文帝将年号确定为“开皇”一样,杨广选择这个年号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从他内心来讲,非常想开创一番大业,好让天下人知道他取代哥哥杨勇的正当性,以此证明在治国理政上他比杨勇更有能力。虽然隋文帝开创了“开皇之治”,但杨广显然不想做个守成之君,他的目标是要比父亲更加出色,成为能在史册留名千古的一代帝王。
不过,开局并不容易,特别是五弟杨谅的反叛,让他惊出了一身冷汗。所幸是虚惊一场,如今天下安定,是时候大干一场了。从群臣的角度来看,他们对这位新皇帝也充满了期望。隋文帝固然伟大,但到了晚年却有些昏聩,搞得人人自危,照那样下去,大隋江山社稷将陷入危险境地。所幸一切都已重新开始,新皇帝一定会有新气象,就同“大业”这个年号一样。
杨广没有辜负这份期望,一上台便是大手笔。大业元年(605年),他决定上马一个宏大的工程——营建东都洛阳。
杨广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资治通鉴》里说因为他听信了术士的话。当时有个非常有名的术士叫作章仇太翼,预言非常准,据说隋文帝最后一次去仁寿宫之前,章仇太翼曾劝阻,但隋文帝执意要去,搞得章仇太翼急眼了,说道:“陛下若是去了仁寿宫,恐怕你就再也回不来了。”意思是说,隋文帝一旦真的离开皇宫,那就会死在仁寿宫。隋文帝怒不可遏,下令把 章仇太翼扔进大牢里,表示等自己安全回来,就杀掉章仇太翼。可没想到,隋文帝真就死在了仁寿宫,并给杨广留下这样的遗言:“章仇翼,非常人也。前后言事,未常不中。吾来日道当不反,今果至此,尔宜释之!”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章仇太翼这个人不是普通人,他早前对我说的话全部都应验了,现在我估计回不去了,你回去之后就将他放了吧,为自己所用。
杨广登基后,章仇太翼对他说:“陛下木命,雍州为破木之冲,不可久居。”杨广的命属于木命,而长安地处破木之冲,不能长期待在这里。又有谶语说:“修治洛阳还晋家。”由于皇帝杨广早年被封为晋王,还特意附加了“修治洛阳还晋家”这一条谶语。
《资治通鉴》里说得神乎其神,但可信度不大,杨广做出如此重大的决策,不可能仅仅因为术士一句话,他有更长远的考虑,大概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形势的变化。当年隋文帝兴建大兴城,因为关中地区四周有天险,易守难攻。在天下不太平时,确实是都城的绝佳选择。但如今情况不一样了,陈朝被灭,天下一统,突厥被收拾得服服帖帖,所以现在考虑的头等大事不是防御外敌,而是如何更好地统治这个王朝。就这一点看,关中显得比较偏远,为了实现有效统治,修建东都势在必行。
二是粮食的保障。洛阳地处中原,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农业生产比较发达。关中虽然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但地处西部,交通极不方便。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关中的粮食已不能满足京城需要,若遇到灾年,只好东迁洛阳就食。隋文帝就曾先后两次率领百官就食洛阳。
三是杨谅的叛乱带来的反思。响应叛军的地方不少,说明东部地区并不稳定,很大原因在于都城偏安一隅,离山东太远了,离江南就更远了。虽然隋朝统一天下已有十几年的时间,但关中和山东、江南地区的隔阂,并没有有效地弥合,相继发生了江南叛乱和杨谅之乱,为了防止这样的事件再次发生,实现长治久安,理应将都城内迁。
为何选择洛阳呢?杨广考虑的重要因素还是地理位置。洛阳居天下之中,四个方向都能照顾到。他在《营造东都》的诏书中指出:“是故姬邑两周,如武王之意;殷人五徙,成汤后之业。若不因人顺天,功业见乎变,爱人治国者可不谓然欤!洛邑自古之都,王畿之内,天地之所合,阴阳之所和。控以三河,固以四塞,水陆通,贡赋等。故汉祖曰:‘吾行天下多矣,唯见洛阳。’”所谓“得中原者得天下”,在这一点上,杨广比他的父亲隋文帝有着更加宽广的视野。
另外从地势上说,洛阳也不错,虽然地处平原,但北靠邙山,南临伊水,是个建都的好地方。据《元和郡县图志》记载,杨广曾经登临邙山,察看伊阙,对左右说:“这不是龙门吗?自古为什么不在这里建都呢?”苏威答道:“自古非不知,只是等待陛下。”苏威的话分明是拍马屁,早在东汉时,汉光武帝刘秀就把都城定在洛阳,后来北魏孝文帝元宏也把都城迁到这里。不过,对于苏威的话,杨广很受用,听后非常高兴。不知道这个记载是否属实,但可以确定的是在大业元年(605年)三月,营造东都洛阳的工程正式破土动工。(www.xing528.com)
和当年隋文帝建设大兴城一样,总设计师依然还是宇文恺,只是工程总指挥由高颎换成了杨素。杨素和宇文恺曾经合作建造了仁寿宫,彼此比较默契。宇文恺经过精心设计,拿出了详尽的设计和施工图,而杨素征集了两百万人开始全面开工建设。这个数字着实有些夸张,要知道,当年秦始皇修建骊山陵墓和阿房宫也只动用了七十万人,营造东都所用的人力居然近其三倍。不过,这个数字应该是准确的,《资治通鉴》里说“每月役丁二百万人”。杨素这样做,就是希望杨广能够早日见到新的都城,这符合他一贯的做派,无论是打仗还是施工,都毫不吝惜人力。
果然,仅仅用了十个月,一座雄伟华丽的新都城诞生了!
宇文恺规划设计的东都,分为宫城、皇城和外郭城三部分。外城南北长七千三百米,东西最宽七千二百米,规模比大兴城略小。但整个城市气势宏伟,宫殿比大兴城更加富丽堂皇。以主殿“乾阳殿”为例,史书记载:“殿基高九尺,从地至鸱尾高二百七十尺,十三间二十九架,三陛轩……其柱大二十四围,倚井重莲,仰之者眩曜……”殿基高达两米多,有一百零三个房间,支撑大殿的圆柱就有二十四根,每根圆柱直径约二点六米,大到需要“二千人曳一柱”,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宫城正殿。
这还不算什么,比乾阳殿更让杨广感到满意的是西苑。史载:“五月,筑西苑,周二百里;其内为海,周十余里;为方丈、蓬莱、瀛洲诸山,高出水百余尺,台观宫殿,罗络山上,向背如神。”西苑里有山有水,凿出一大片人工湖,名曰“大海”。在海中用巨石修建了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在山上,亭台楼阁,星罗棋布,曲折环绕,交错相映。而且还专门修了一条渠,名曰龙鳞渠。渠两旁建十六院,极其华丽。杨广命人从全国各地搜集名花贵石种植、堆积其中,建成著名的西苑牡丹园。和隋文帝当年修筑大兴城多是就地取材不同,在营建洛阳城过程中,选用的材料都是上等的,由于有些材料中原没有,是从遥远的南方运来的。
只是,洛阳身处北方,景色再好也难抗季节的交替,一到冬天,万木凋零,显出一片肃杀之意。但这难不倒杨广,他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史书记载:“宫树秋冬凋落,则剪彩为华叶,缀于枝条,色渝则易以新者,常如阳春。”秋冬季节,在树叶凋落后,就用丝绸剪成树叶,挂在枝头。如果有褪色的,就更换一批新的,一年四季,始终春意盎然。
新都城修好了,但没有人口也不行。工程完工两个月后,杨广下诏“徙豫州郭下居民以实东京,徙天下富商大贾数万家于东京”。转过年,又令“江南诸州,科上户分房入东都住,名为部京户,六千余家”。大业三年(607年),再次下诏“河北诸郡送工艺户陪东都三千余家”,杨广征调各地人口到洛阳,很快使得新都城的人口达到百万以上,这在当时算是数一数二的大都市。整个都市顿时显得生机盎然,城里各个市场热闹非凡。据史书记载,北市“天下之舟船所集,常万余艘,填满河路,商旅贸易,车马堵塞”,南市则是“其内一百二十行,三千余肆,四壁有四百余店,货贿山积”。在上春门外,还建筑了诸郡邸百余所,是接待各郡长官朝见天子的住所。建国门外则有四方馆,以接待外国和各民族使者。
人口多了,粮食的需求自然迅猛增长。杨广下令在洛阳周边修建了几个大粮仓,其中最出名的是含嘉仓。它在20世纪60年代被发现,开始考古学家以为是一座古墓群,但快挖到底儿的时候,发现了铭砖,依据上面的文字信息,经考证为古代的粮仓。
后来,随着发掘工作的不断深入,一座大型粮仓城遗址渐渐展现于人们面前:它们东西成排,南北成行,排列有序。遗址南北长七百多米,东西宽六百多米,共有圆形粮窖二百八十七座,四周有城墙和城门,内部有十字形道路,由仓窖区、生活管理区和漕运码头区等组成。大窖可以储粮一万石以上,小窖也可以储粮数千石,照此计算,所能储存的粮食数量相当惊人。
更让考古人员吃惊的是,在仓窖上面的土层发现里面保存的粮食仍然粒粒分明,仓窖的木板缝隙中发现了一些谷子样的颗粒,取出来后第三天竟然发芽了。后送到农科所培养,第二年竟长到膝盖高,还结出了果实。这说明在当时已经有了非常先进的储粮技术,专家推测说:“当时人们修建含嘉仓仓窖时,先将挖好的仓窖用火烘干,并把草木灰顺势摊在窖底,上铺木板,木板之上铺席子,席上垫谷糠后再铺席子;窖壁也照此处理,即先用两层席子夹一层糠,里面装粮食,边装边往上升;到离地面半米处铺层席子,席子上一层糠,糠上又是层席子,然后封土,一个粮窖才算完工。”
含嘉仓并不是洛阳周边唯一的大粮仓,除此之外,比较出名的还有洛口仓和回洛仓。回洛仓的规模也很惊人,根据考古发掘来看,仓城中有七百多个仓窖,每个仓窖可以储存五十万斤粮食,完全够洛阳城中的百姓生活所需。瓦岗寨就曾夺取回洛仓,之后李世民也率军攻取回洛仓,据说隋朝灭亡时,回洛仓内还有粮食,唐朝时期的百姓还能吃到前朝储存的粮食。洛口仓“周回二十余里,穿三千窖,窖容八千石以还,置监官,并镇兵千人”。仓城周围二十余里,共有三千窖,每窖藏粮八千石,设官兵千人防守粮仓。按此记载计算,洛口仓约可容纳粮食二千四百万石,是当时全国最大的粮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