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认为废立太子是国之大事,需要得到群臣的支持。他当即从仁寿宫返回大兴城,召集群臣对他们说:“我新还京师,应开怀欢乐;不知何意,翻邑然愁苦!”回到京城本来是件高兴的事情,但不知为什么,不仅高兴不起来,反而感到非常愁苦。
面对隋文帝的发问,群臣不知道怎么回答,面面相觑,只有牛弘站出来说:“由臣等不称职,故至尊忧劳。”这显然不是隋文帝想要的答案,看到朝臣们都不接招,隋文帝转而对东宫的官员说:“仁寿宫去此不远,而令我每还京师,严备仗卫,如入敌国。我为下利,不解衣卧。昨夜欲近厕,故在后房恐有警急,还移就前殿,岂非尔辈欲坏我家国邪!”仁寿宫离这里不远,但是我每次返回京师都得严格准备仪仗保卫,就像进入敌国一样。我因为拉肚子,不敢脱衣服睡觉,昨天夜里要上厕所,因为在后边的房间恐怕有紧急之事,就返回前殿居住。难道不是你们这些人要危害我的家国吗?
隋文帝将矛头明确地指向了太子,这个时候终于可以打开天窗说亮话了,他下令把太子左庶子唐令则等几个人抓起来交付有关部门进行审讯,命令杨素将东宫的情况告诉朝臣。
杨素说了两件事:第一件是刘居士事件。刘居士是太子杨勇的手下,专门负责东宫宿卫,但同时他又是一个“黑社会”组织的头目,纠结一些同伙,为非作歹,欺男霸女,后来被隋文帝下诏处斩。隋文帝令杨素继续捉拿刘居士的党羽,当杨素请求太子予以协助时,太子却大发雷霆说:“居士党尽伏法,遣我何处穷讨?尔作右仆射,委寄不轻,自检校之,何关我事?”刘居士早就伏法了,还让我怎么处理,况且你是宰相,这种事应该由你负责,跟我有什么关系?
第二件事是太子杨勇曾说过:“若大事不遂,我先被诛。今作天子,竟乃令我不如诸弟。一事以上,不得自由。”意思是说,杨勇曾经表示当年隋文帝密谋篡位,如果没成功,作为长子的他首当其冲会被杀掉,如今父亲当了皇帝,竟然让弟弟骑在自己头上,简直欺人太甚。
杨素对朝臣所揭发的这两条罪状,听上去并不严重,无非是杨勇发发牢骚而已,根本够不上废立太子的标准。看到群臣对此无动于衷,隋文帝只好自己出面了,发表了长篇大论,说清楚为什么要废立太子。他表示独孤皇后曾劝自己废掉太子,但“我以布衣时所生,地复居长,望其渐改,隐忍至今”,考虑到杨勇是在自己还没有成为皇帝时所生,而且是嫡长子,希望他能改过自新,所以才一直忍到今天,但如今已经忍无可忍。
隋文帝接下来讲了几件让他无法容忍的事情:一是“勇尝指皇后侍儿谓人曰‘是皆我物’”,杨勇曾经指着皇后的侍女说,这以后都是我的。在父皇和母后都在世的时候,说这样的话,究竟是几个意思,所谓“此言几许异事”。二是太子妃离奇死亡,我怀疑是被人毒害,责备了太子几句,杨勇怀疑是太子妃的父亲告状,回怼说要杀了他,“此欲害我而迁怒耳”,杨勇这样做完全是为了威胁父皇。三是杨勇和云昭训生了儿子,我和皇后把他当作自己的孙子看待,想着帮助抚养,但没想到他们“自怀彼此,连遣来索”,认为我们不怀好意,接连派人要将孩子接回去。四是“且云定兴女,在外私合而生,想此由来,何必是其体胤!昔晋太子取屠家女,其儿即好屠割。今傥非类,便乱宗祏。我虽德惭尧、舜,终不以万姓付不肖子!”云定兴的女儿,是云定兴在外面私合而生,想到她的出身来历,怎么说必定是他的子女呢?以前晋太子娶了屠户的女儿,他的儿子就喜欢屠宰之事。如今他们不是咱们这一类人,会乱了宗嗣。我虽然德行不及尧舜,但终归不能把天下百姓交付给品行不端的儿子!
隋文帝最后做了总结陈词:“我恒畏其加害,如防大敌,今欲废之以安天下!”我一直担心杨勇会加害我,防范他如防大敌,现在打算将他废黜,使得天下得以永久安宁。
尽管隋文帝情绪很激动,但朝臣们听下来,觉得杨勇好像没有什么致命的问题,这四点大多是家长里短的事情,特别是第四点还有些八卦和推理的成分,以这样的理由废掉太子,实在有些牵强,难以让天下人心服。
左卫大将军元旻站出来劝阻说:“废立太子是一件大事,诏书一旦颁布,再想挽回就来不及了。谗言陷害,无所不入,希望陛下能明察。”这样的情形有些出乎隋文帝的意料,杨素上阵不行,他上阵还是难以服众,看来废黜杨勇并非如想象中那般容易,无奈之下,隋文帝只好使出撒手锏,让东宫的姬威出来指控自己的主人。
姬威等的就是这一天,他当众说了一些为人所不知的内幕,主要包括:一是太子多次说想要从樊川到散关,一并规定为游苑。还说:“从前汉武帝准备建造上林苑,东方朔规劝他,赏给东方朔百斤黄金,多么可笑。我实是没有黄金赏赐给你们的。如果有规谏的人,就该被斩除,不过杀死百把人,自然就永远清静了。”二是杨勇的亲信苏孝慈被解除职务,太子非常生气,动怒道:“大丈夫终会有一天扬眉吐气,这仇终身不忘,到时候一定要称心如意。”三是太子提出的一些需求被尚书省依照法规拒绝,杨勇大怒道:“宰相以下的官员,要杀一两个,让他们知道对我傲慢的代价。”四是太子在东宫兴建楼台歌榭,一年四季劳役不停歇,建起的亭殿,早上建造晚上又改了。五是杨勇常说:“皇上责怪我有很多姬妾,没有嫡子,所生的都是庶子,可嫡庶那么重要吗?高纬、陈叔宝哪个不是嫡子?到头来又怎么样?”六是太子请人算卦,说自己父皇活不过开皇十八年,期限转眼就要到了。
根据姬威的陈述,太子杨勇是一个典型的不孝不义不忠之徒,这种人一旦当了皇帝,大概率会成为暴君,大臣不会再有好日子过,很可能面临着一场场腥风血雨。(www.xing528.com)
姬威举报的不再是婆婆妈妈的帝王家事,而是凸显了杨勇恶劣的品性,以及对社稷和朝臣的现实危害性,所以杀伤力很大。杨勇此时已经失去了自辩的权利,只能任由姬威说什么是什么。隋文帝见状趁热打铁,流着泪说:“谁非父母生,乃至于此!”谁不是父母生的,没想到太子竟然凶恶到如此地步。并说:“朕近来读《齐书》,看到高欢放纵自己的儿子,非常气愤,怎么可以效仿这种人的坏做法呢?”
隋文帝和姬威一唱一和,这场“双簧戏”非常成功,听完姬威的陈述,又看到皇上如此动容,出来为太子说话的人越来越少。为了让群臣都闭嘴,隋文帝想了一招,便是收拾率先站出来为杨勇说话的元旻。
没过几天,司法部门向元旻发难了,弹劾他与太子有不正当的交往,证据是隋文帝在仁寿宫时,杨勇派人给元旻送了一封密信,信封写着“勿令人见”,这种见不得人的事情必有蹊跷,说不好是想密谋作乱。隋文帝装着恍然大悟,说:“我身在仁寿宫,一点点小事情,东宫就会知道,消息灵通比驿马还快,我一直觉得纳闷,原来是元旻搞的鬼。”
元 旻的厄运来临了,他被逮捕入狱,革除一切军职。紧接着,隋文帝下令让杨素带人搜查东宫。搜了半天,发现了两个罪证。说来奇怪,所谓罪证并不是叛乱常用的刀剑盔甲,更没有密谋书信,一个是数千根槐树根,另一个是几斛艾草。
这两样东西好像和谋反没有关系,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特征,都是打火的材料。当时打火的程序是先敲打燧石,有了火星后用艾草去引燃,然后再去点燃槐树根。
杨勇为何要在东宫储藏如此多的点火材料呢?这是因为有次杨勇见到一棵枯老的槐树,便问左右:“它还有什么用?”侍从表示可以用来烧火。当时卫士们也需要材料取火,杨勇觉得不能浪费,由是命人将槐树根加工后准备赐给手下,同时配套提供了许多艾草。谁承想,还没来得及发给手下,太子宫便被查抄了。
杨素看到院子里堆满这些东西,心里也感到纳闷,便找来内线姬威问个究竟,姬威给出的答案是太子别有用心,什么样的用心呢?他说:“皇上经常住在仁寿宫,太子养了一千匹马,曾经表示只要控制了仁寿宫的城门,皇上就会饿死。”就是说,杨勇囤积如此多的点火材料,是用来制作火把,想着趁夜突袭仁寿宫,把皇帝困死在里面。
不得不说,姬威为了有个投名状,已经不顾一切,张口就来。或许因为编得有些太离谱,杨素并不太相信,就此事诘问杨勇。杨勇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样荒唐的理由居然也能编撰出来,他反问杨素说:“我听说你家有上万匹马,我身为太子,有一千匹,怎么就是要谋反呢?”这话问得杨素顿时哑口无言。
杨素不甘心,将东宫所有查抄的衣服器具、首饰珠宝等全部陈列出来,办了一个奢侈品展览会,请文武百官来参观,展示杨勇生活奢靡的罪证。隋文帝和独孤皇后多次派使者责问杨勇,但杨勇每次都为自己喊冤,表示不服。
杨勇当然会不服,说他图谋不轨,只是姬威的一面之词,没有任何实锤的证据,所谓的罪证都相当牵强,如果仔细梳理一下,甚至连牵强都谈不上。但他的亲爹亲娘,当今的皇上皇后铁了心地要废掉他,证据材料就不再重要了,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即便如此,隋文帝还想让群臣们心服口服,既然现实中找不到证据,就只能求助于老天。在他的授意下,太史令进言说:“臣观天象,皇太子当废。”既然是老天爷的意思,群臣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