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大象二年(580年),一场鸿门宴如期上演了,地点是在赵王府。
设宴的是赵王宇文招,被邀请的客人是杨坚,从内心来讲,杨坚当然不想去,但此时外部叛乱没有平定,还不好撕破脸皮,只好硬着头皮赴宴,他担心被人下毒,所以自带酒水到了赵王府。
赵王宇文招做了充分准备,在内室招待杨坚,自己“藏刃于帷席之间”,让两个儿子和小舅子左右佩刀侍立,还安排一些武士在后院,一切准备得当,只等杨坚落网。
既然是赴宴,杨坚不好带太多的人马,况且他是大臣拜谒王爷,按照当时规矩,也不能够带卫士。杨坚只带两个人,一个是堂弟杨弘,另一个是心腹元胄,表面是随从,实际上是保镖。
宇文招不让两人进入内室,只让他们在室外待着,独自在酒席上的杨坚心里颇感不安。酒过三巡,宇文招的两个儿子端了果盘进来,他亲自拿起佩刀切瓜,切好后用刀尖插着果盘里的西瓜往杨坚嘴里送,杨坚不好拒绝,吃完一块,另一块马上又到嘴边。实际上,宇文招想着找个机会,将尖刀插入杨坚的胸膛。守在门口的元胄看到情形不对,冲入室内对杨坚大喊:“相府有事,杨公不可久留!”宇文招眼见要得逞,没想到半路杀出一个程咬金,非常恼怒,痛斥元胄说:“我和丞相说话,你是什么东西?”元胄对此根本不理会,手握刀柄一动不动地站在杨坚身旁。
宇文招一看这位是个拼命三郎,不太好对付,只好换了一种态度。他请元胄饮酒,但元胄还是毫无表示。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宇文招假装醉酒想吐的样子,起身往后院走,想叫人来支援,但同样被元胄识破,他一把将宇文招按坐在椅子上,宇文招几次试图起来,都被元胄按了下去,搞得他根本没有机会去后院。宇文招接着说他口干,让元胄到厨房给自己拿水,想着将元胄支开,元胄自然不会上这样低级的当,他一直护卫在杨坚身旁,死死看着室内的这几个人。
就在事态陷入僵持时,外面传来一阵喧哗声,原来是五王之一的滕王宇文逌来拜会赵王宇文招。杨坚只得起身迎见,趁这个机会,元胄在杨坚耳边低语,表示这里的气氛很怪异,应该尽早离开。
杨坚何尝不想脱身,但滕王执意要拉他一起喝酒,虽然他大权在握,但人家毕竟是王爷,身份上高人一等,杨坚没办法,又回到座位上,和两位王爷推杯换盏,元胄只能继续护卫在杨坚身边,以防不测。(www.xing528.com)
就在几人饮酒时,王府后院埋伏的卫士准备动手了,内室的后面传来刀剑相碰和盔甲摩擦的声音,元胄听后,顿觉大事不妙,他顾不得太多,径直冲到杨坚面前拉着他往外走,边走边喊道:“相府有紧急公务,丞相必须马上离开!”
宇文招不肯让煮熟的鸭子飞了,赶紧往外追,但元胄早就占据了有利位置,他用身体把内室门挡住,元胄身材魁梧,宇文招一时无法闯过去,眼睁睁地看着杨坚跑出了府邸,随即元胄也跟着走了。“招恨不时发,弹指出血”,宇文招恨自己没有及时下手,直弹手指头,把指甲都弹出了血。
这个故事的精彩程度一点也不亚于“鸿门宴”,而元胄的表现简直就是“樊哙再世”,如果论惊险程度,杨坚远胜于刘邦。当年的鸿门宴上项羽对刘邦已无杀意,只是范增在旁边使坏,而在这场宴会中,赵王宇文招一心想将杨坚置于死地,并为此做了充分准备,但天算不如人算,最终还是让杨坚成功逃脱。
不过,或许因为这段故事过于紧张刺激,使人不得不心存怀疑,最大的疑点是杨坚在整个过程中的表现,无论元胄如何提醒,他都置之不理,稳坐钓鱼台,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简直就是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还有宇文招,本来能够非常轻松地完成任务,非要给自己增加难度,起初元胄在室外时,他有数次动手良机,却没有动手,只是拿着佩刀插着西瓜比画。后来元胄虽然闯进来,但如果事先说好让埋伏的卫士一起动手,想必杨坚三人早已成为肉泥,但这样的事情一直没有发生,室内几人竟然被元胄看得动弹不得,这实在有些说不过去,毕竟是在宇文招的主场。
这些疑问让整个事件显得扑朔迷离,关键在史书上也找不到准确答案。《隋书》和《资治通鉴》对此的记载居然还不一样,前者说:“时五王阴谋滋甚,高祖赍酒肴以造赵王第,欲观所为。”是杨坚主动深入虎穴,想要探个究竟。后者说:“赵僭王招谋杀坚,邀坚过其第,坚赍酒肴就之。”又说是宇文招设好局后邀请杨坚到府上,两者差别很大,更使得这起未遂的谋杀案迷雾重重。
但无论过程的真相是什么,结果是一样的。杨坚平安回来后,立即下令说赵王宇文招和越王宇文盛谋反,将他们及其子嗣全部砍头。为什么只杀了两个王爷?这是因为三总管之乱并没有完全平定,为了朝局稳定,不宜搞扩大化。即便如此,明眼人都清楚,其他三位王爷脑袋落地也只是时间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