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运用统筹法计算工程量实例

运用统筹法计算工程量实例

更新时间:2025-01-16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运用统筹法计算工程量的基本要点:统筹程序、合理安排;利用基数,连续计算;一次算出,多次使用;结合实际,灵活机动。利用基数,连续计算此方法就是以“线”或“面”为基数,利用连乘或加减,计算出与它有关的分项工程量。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都可在这3条“线”和一个“面”的基础上,连续计算出它的工程量。

一个单位工程是由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分项工程组成的。在计算工程量时,无论按哪种计算顺序,都难以充分利用项目之间数据的内在联系及时地编出预算,而且还会出现重算、漏算和错算现象。

运用统筹法计算工程量,就是分析工程量计算中各分项工程量计算之间的固有规律和相互之间的依赖关系,运用统筹法原理和统筹图图解来合理安排工程量的计算程序,以达到节约时间、简化计算、提高工效、为及时准确地编制工程预算提供科学数据的目的。

运用统筹法计算工程量的基本要点:统筹程序、合理安排;利用基数,连续计算;一次算出,多次使用;结合实际,灵活机动。

(1)统筹程序,合理安排

工程量计算程序的安排是否合理,关系到预算工作的效率高低、进度快慢。按施工顺序或定额顺序进行工程量计算,往往不能充分利用数据间的内在联系而造成重复计算,浪费时间和精力,有时还易出现计算差错。

(2)利用基数,连续计算

此方法就是以“线”或“面”为基数,利用连乘或加减,计算出与它有关的分项工程量。基数就是“线”和“面”的长度与面积。

“线”是某一建筑物平面图中所示的外墙中心线、外墙外边线和内墙净长线。根据分项工程量的不同需要,分别以这3条线为基数进行计算。

①外墙外边线:用L表示,L=建筑物平面图的外围周长之和;

②外墙中心线:用L表示,L=L-外墙厚×4;

③内墙净长线:用L表示,L=建筑平面图中所有的内墙长度之和。

与“线”有关的项目如下:(www.xing528.com)

L:外墙基挖地槽、外墙基础垫层、外墙基础砌筑、外墙墙基防潮层、外墙圈梁、外墙墙身砌筑等分项工程。

L:勒脚、外墙勾缝、外墙抹灰、散水等分项工程。

L:内墙基挖地槽、内墙基础垫层、内墙基础砌筑、内墙基础防潮层、内墙圈梁、内墙墙身砌筑、内墙抹灰等分项工程。

“面”是指某一建筑物的底层建筑面积,用S或S1表示。

S=建筑物底层平面图勒脚以上外围水平投影面积

与“面”有关的计算项目有平整场地、天棚抹灰、楼地面及屋面等分项工程。

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都可在这3条“线”和一个“面”的基础上,连续计算出它的工程量。也就是说,把这3条“线”和一个“面”先计算好,作为基数,然后利用这些基数再计算与它们有关的分项工程量。

(3)一次算出,多次使用

在工程量计算过程中,往往有一些不能用“线”“面”基数进行连续计算的项目,如木门窗、屋架、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等,首先将常用数据一次算出,汇编成土建工程量计算手册;其次将规律较明显的(如槽、沟断面、砖基础大放脚断面等)都预先一次算出,也编入册。当需计算有关的工程量时,只要查手册就能很快地算出所需的工程量。这样可以减少按图逐项地进行烦琐而重复的计算,也能保证计算的及时与准确性。

(4)结合实际,灵活机动

用“线”“面”“册”计算工程量,是一般常用的工程量基本计算方法。实践证明,在一般工程上完全可以利用。但在特殊工程上,由于基础断面、墙厚、砂浆强度等级和各楼层的面积不同,因此不能完全用“线”或“面”的一个数作为基数,而必须结合实际灵活地计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