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 年1 月25 日,西北大学百年校庆筹备委员会全体会议研究确定:沿用1938 年10 月国立西北联合大学第45 次会议提出的“公诚勤朴”校训为西北大学校训(图4—10)。
“公”,即公正,公平,无私,天下为公;
“诚”,即真心实意,心口相副,开心见诚,无所隐伏,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
“勤”,即劳,出力,取必以渐,勤则得多;
“朴”,敦厚、质朴,原始的自然质朴的存在即“道”。
图4—10 直接传承西北联大校训的西大校训“公诚勤朴”石刻
西北大学前校长方光华的简要解释是:(www.xing528.com)
“公”,即“天下为公”;
“诚”,即“不诚无物”;
“勤”,即“勤奋敬业”;
“朴”,即“质朴务实”。
蒋介石以“棫朴多材”四字为“西大”第一至六届毕业同学的6 次重复题词、居正以“菁莪棫朴,邦国之桢”为“西大”第一届毕业同学的题词,以及陈立夫以“学问在于济世,勤俭乃能服务”为“西大”第一届毕业同学的题词,也反映了对于“朴”“勤”的理解。黎锦熙在释解西北大学校训时指出:“‘公诚勤朴’校风之养成,盖与西北固有优良之民性风习相应”;“西北民族杂居,异于东南,而其开化亦久,异于西南;融为‘国族’正学府之任务矣。四千年使华夏之雄风,宁以遇暴敌而遂摧挫?唯在西北,必借教育学术之力,努力铸成‘国族’以发扬之。西大之责,无可旁贷”。“西北之华山汉水,即‘华夏’之名所由来,古代文化实肇此土;学府在此,提挈群伦,当以继往开来为务。文化者,合精神与物质,综古代与现代而言,非可偏举”。[47]。旅居台北的西北大学校友孙宝琛阐释“公诚勤朴”中的“朴”时指出:“汉族民族性的形成与中原及西北的地理环境当然具有密切的关系,大汉民族的朴质坚忍豪放性格大半由于艰难的耕作环境所铸成”。他进一步指出:“汉中原属楚地,秦惠王时秦国自楚国率众取得了汉中,西北文化很快地就在陕南地区得到了发展。……楚汉相争,刘邦君臣退守汉中,后来灭楚而统一了天下,就是以汉中为根据地而出兵的,到了三国时代,诸葛武侯北伐中原,也以汉中为根据地”。“忠君爱国”“严辩汉贼不两立”“攘除奸凶与兴复汉室”的观念和基本国策
大多源于汉代和三国时期的汉中;“西安与汉中正是我大汉民族强盛时期的圣地,学子们播迁其中,自然会体验到先民创业艰巨的地理环境及开拓精神。教授及同学们由西安迁往城固,攀登秦岭,不畏跋涉之苦,在城固初期,教授及学生的生活是何等的艰苦!大家都坚毅地接受了,而且都心神愉快的接受了,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48]旅台西北大学校友于正生也认同西北大学学生的坚忍耐力,认为从旅台校友来看,西北大学毕业的学生“大半都葆有中国传统文化浓厚色彩,而富于应付艰苦环境具有坚强战斗力”[49]。这个观点,说明汉中深厚的汉文化沃土,深深滋养了西北联大的莘莘学子。
姚远在《释西北大学校训“公诚勤朴”》[50]中进一步考释,并认为黄文弼教授是践行“公诚勤朴”校训的典范,论“公”——他以胸怀天下为公,以胸怀祖国为公,以捍卫国家权益为公,以防止珍贵文物外流为公,当外国人要在中国的考古遗址上竖起外国旗帜,他义正词严地予以阻止,还力阻德国汉莎航空单方面取得新疆航空权;论“诚”——他对于考古事业的虔诚,到了如醉如痴的程度,他从辨识古物开始意识到野外发掘和考古调查的重要,便决计将此生献给在当时来说相当艰险的这一事业,之后他做学问的态度也是绝对真诚的,为一个“据说”或“可能”,可以深入“死亡之海”、跨越千里大沙漠,去实地反复求证;论“勤”——他在西北科学考察中牵驼艰难行进于戈壁荒野,晚上写考察记录到深夜,甚至由于连年旅行而不习惯于定居,在城固常常秉烛至凌晨二三点,仅四次新疆考察行程即达38 000 公里,一生笔耕不辍,达数百万字,真可谓行万里路,写万卷书;论“朴”——诚如刘半农所描绘其在西北考察中的情形,“此公傻”,“瘦骨一撮不胜衣”,“身披一身老羊皮”,“不看江南之绿杨,而探绝漠之红柳,天炎饮绝沙如焚,人驮平等匍匐走”,虽籍贯江南,但其韧性却一副十足朴实的西北汉子,在城固一身两袖发亮,肘下裂缝的中山装,不知穿了多少年,被学生戏称“老师的衣服没边疆”。就是这样一位天下为公、真诚勤奋、朴实无华的瘦弱老人,成就了蜚声世界的伟大事业。正可谓“大漠歌仍壮,长安日正圆”[51],英雄虽西去,伟业在人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