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北联大简史:传承并发扬我国最早的工科研究生教育

西北联大简史:传承并发扬我国最早的工科研究生教育

时间:2023-09-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虽说我国的文、理、法、商、教育学的研究生教育起源于20 世纪一二十年代,南洋大学在1926 年也成立了我国最早的工业研究所,但工科研究生教育则以北洋工学院为最早。同时,常锡纯、谢家兰、丁诚威也同时分别成为我国采矿工程学、冶金工程学最早的研究生。同年秋,工科研究所又呈奉教育部令先成立了矿冶研究部,后拟增设其他研究部。1945 年,仍由刘锡瑛兼任工科研究所主任。

西北联大简史:传承并发扬我国最早的工科研究生教育

虽说我国的文、理、法、商、教育学的研究生教育起源于20 世纪一二十年代,南洋大学在1926 年也成立了我国最早的工业研究所,但工科研究生教育则以北洋工学院为最早。[11]

北洋的研究生教育始于1933 年成立的矿冶工程研究所和工程材料研究所。北洋工学院的相关系科的教授和副教授分别为两所研究员。次年,将两所合并为工科研究所,下设矿冶工程部,又分设采矿工程、冶金工程及应用地质三门。研究生研究期限为两年,研究期满考试及考核及格,并通过毕业论文后,授予硕士学位。1935 年,研究所制定《国立北洋工学院工科研究所招考研究生简章》,并在本院、北平、南京三地考试招生。当年实际招生录取采矿工程学门常锡纯、冶金工程学门谢家兰和冶金工程学门丁诚威三名新生。1937 年夏,首届研究生毕业,组成以院长兼工科研究所主任李书田博士为委员长,校内外6 名博士或教授为委员的毕业口试及论文口试委员会,进行硕士论文口试。其三篇学位论文均为英文。最终在“七七事变”前夕获准毕业,均授予硕士学位。同时,常锡纯、谢家兰、丁诚威也同时分别成为我国采矿工程学、冶金工程学最早的研究生。之后,相继毕业11 名研究生。

西工继承了北洋的工科研究教育,于1939 年3 月16 日增设工科研究所(初分为采矿、冶金、应用地质3 组)。1939 年,充实工科研究所和工程学术推广部。同年秋,工科研究所又呈奉教育部令先成立了矿冶研究部,后拟增设其他研究部。1945 年,仍由刘锡瑛兼任工科研究所主任。雷祚文教授、任殿元教授相继兼任矿冶研究部主任;王文华教授、成干云教授相继兼任工程学术推广部主任。每年研究经费3 000 元,每位研究生补助生活费600 元。1940 年5 月制定《所务会议制度》:以审议下列事项:一、本所之进行计划及设备事项;二、预算;三、研究生之招考;四、研究之毕业成绩;五、其他由本院院长交议事项。部务会议由部主任与部相关学系之教授、副教授及讲师组成之,由部主任召集并为主席以办理审议下列事项:一、订定研究课程;二、推定指导教授;三、审定研究生成绩;四、订定研究生毕业论文;五、审议其他关于部内事项。1940年5 月,刘德润修改《工科研究所增设部门过渡办法》:一、本所除已设立矿冶研究部外增设土木、机械电机化工水利纺织航空研究部;二、本过渡期间各新设研究部暂不设主任所有职务由各系主任兼理之;三、在过渡期间不招收普通研究生,各系助教经研究生入学试验及格者得兼研究生;四、研究期限至少为三年;五、助教兼研究生应习完研究课程至少24 学分及指定之研究工作并需提出论文;六、助教兼研究生受助教之待遇不另领生活津贴;七、助教兼研究生于研究完成后参加硕士学位候选人考试,合格并经教育部复核无异者由本院授予硕士学位。[12]1939年度有1 名研究生;1940 年度有林宗彩等3 人研究生。同年,向中英康款董事会函保王朝林等三人为科学工作人员,包括王朝林,申请采矿工程,北洋工学院矿冶工程学系毕业,西北工学院工科研究所研究生;周德章,申请工程学(航空工程),西北工学院航空工程学系毕业,西南联大工学院航空工程系助教及清华大学航空研究所服务;安如曾,北洋工学院矿冶工程学系毕业,西北工学院工科研究所研究生。1947 年度矿冶研究所招收有杨让(陕西乾县人),胡炳如(山西五台人)等两名研究生。[13]

工科研究所和工程技术推广部开展了多项科学技术研究活动:一是于1940 年12 月由化工系四年级学生的毕业论文,以陕南土产原料为研究对象,为此发函各县,调查南郑的糖、桐油城固的桐油、土硝,洋县的五倍子、木蜡、桐油,西乡的木蜡、桐油、漆蜡,镇巴的漆蜡、纸业,紫阳的漆蜡,石泉的檞皮等,对陕南油脂、制糖等开展研究;二是水利系测绘五门堰及汉中灌溉等图,包括汉中区总图、大幅汉中图、五门堰测量蓝图等,一度曾被西北大学地理系主任黄国璋借阅,刘德润主任于1940 年6月曾致函催还,还曾于1940 年12 月致函安康县政府,索取汉江水文资料、勘察报告等,因安康测量站结束未果;三是对湑水河即五门堰、百丈堰水利工程进行测绘;四是于1942 年6 月1 日,由石心圃、马恒曧等完成佛坪县铁矿调查报告,调查结果是矿质纯洁,硫磷极低,为炼钢之上品,含铁成分为陕南之冠,矿砂二斤约出生铁一斤;五是与陕西省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合作,于1940 年暑假与双石铺、宝鸡一带的机械、电、造纸、制币,及煤铁矿冶开展合作研究、实习考察等,并对略阳金矿、铁矿,南郑、洋县之煤矿,镇巴、佛坪之铁矿,洋县镇巴之造纸等生产原料之化学加工制造分途考察,地方上也提请派员至南、城、褒、沔等县一查,并略阳之金矿、铁矿进行探查,以发现有价值之矿产[14](www.xing528.com)

这些实习、考察和与地方的合作研究,可谓费尽艰辛。如1940 年8月6 日,潘承孝教授赴甘肃天水一带考察西北工合及与地方合作办厂,不料遇雨,车困双石铺。他在致野秋函中回忆:

三日晨挤车赴兰州,不意途中遇雨,快到双石铺时又大雨,桥梁前数日被雨冲去,便道虽然作好坡度太大又加上新雨,车左冲右冲上不了,就停在水道中。弟等七人冒雨步行三里寻到民房,每人长板櫈一条过夜,衣履尽湿,借柴烤火不然冰冷病也。卧櫈约四小时,即天明,始到双石铺,以天雨不晴不愿开车已休息三日亦,旅馆拥挤,弟仅觅得地铺一席,身体上虽不舒服,精神上尚觉痛快也。昨日参观工合造纸厂,工合机械厂及高级职业学校,都亦热心招待。无意中遇到一位东大学生殷切招待,又与工合机厂经理薛鸣九先生详谈拟于合作新合办机厂事,薛对于此事甚感兴味,愿出巨资合作,对于厂址亦不坚执,在汉中、城固都可。弟拟请将本院兴建厂矿办法寄薛一份以作将来谈判之原则,建厂方面已有回音(薛鸣九经理,凤县双石铺机器合作社)。今日天气似可晴,明日或可起身赴天水矣。君武校长已过世,弟已电聘西大竺良甫及金锡如教授,希望有所成就也。”[15]

除此之外,工科研究所和工程技术推广部还改良汉江淘金工具、改良陕南土法炼铁、改良陕南制糖研究,进行秦巴山地地质考察、煤矿、金矿的勘测、渭河上游水利设计、兰州水利设计、两当山硝矿设计、南郑城区测绘,并调查凤、徽两县矿产等。学校还有兴办炼铁、采煤、采金、化学、纺织等实业的规划和研究丛书的出版,创办了《机工通讯》《西工土木》《北洋电工通讯》《化工通讯》《西工通讯》等期刊。[1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