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西安临时大学下设文理学院、法商学院、教育学院、农学院、工学院、医学院等6 个学院,以及国文、历史、外国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法律、政治经济、商学、教育、体育、家政、农学、林学、农业化学、土木工程、矿冶工程、机械工程、电机工程、化学工程、纺织工程等23 个系(医学院不分系)。
其中,文理学院主要由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北平师范大学的文理系科和北平研究院植物学、史学等学科组成;法商学院由北平大学法商学院为主组成;教育学院由北平师范大学的教育学、体育学系科和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的家政系组成;农学院由北平大学农学院为主组成;工学院由北洋工学院和北平大学工学院合组而成;医学院由北平大学医学院为主组成。由此可见,北平大学对国立西安临时大学学科架构的形成贡献最大。这个临时大学虽然年轻,但其中的北洋工学院可远溯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的北洋西学堂;北平师大的可远溯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北平大学法商学院可远溯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的京师大学堂仕学馆;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可远溯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的北京顺天府学堂和天津北洋女师范学堂。因此,就此来看这所临时大学又是古老的,也因此承载着延续我国最早大学、我国最早师范大学、我国最早法政高等教育、我国最早女子师范教育血脉的使命。
学校创建之初,由于自平津仓促迁来西安,原三校教学设备和图书仪器都没有运来,到西安后校舍也是颇费周折。学校被临时安置在三个地方,分为三院:
第一院在靠近西安西门的城隍庙后街四号(图2—7;图2—8),置校本部、国文系、历史系、外语系、家政系于此。
图2—7 西安临大第一院所在地城隍庙后街(今西安城隍庙)
第二院在小南门外东北大学(今西北大学所在地,图2—9),置文理学院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教育学院体育系及工学院于此。其校门左边既有东北大学的校牌,校门右边又悬挂了国立西安临时大学的校牌。1937 年11 月,国立西安临时大学第二院所属数学系、物理学系、化学系、体育系和工学院迁驻此处。这时的大礼堂,除作为大课教室外,曾组织过多次大型讲演和报告会。如:水利大师、西安临大工学院兼职教授李仪祉曾在此作《抗战力量》的讲演,西安临大张伯声教授也在此作过《西北地质》的讲演。丁玲、田汉、贺绿汀、梁漱溟等也曾到校演讲。
图2—8 西安临大第一院公用笺以及1938 年2 月20 日李蒸常委、陈剑翛常委的阅示记录
图2—9 西安临时大学第二院所在地(今西北大学太白校区)
1937 年3 月1 日,西安临大请行营主任蒋鼎文在第二院东北大学礼堂(今西北大学太白校区礼堂)训示,3 月2 日请陕西省政府主席孙蔚如训示。
第三院在靠近西安城北门的北大街通济坊(图2—10),置法商学院三系、农学院三系、医学院和教育系、生物系、地理系等。
图2—10 西安通济坊(1936 年以驻有通济信托公司而得名,位于今西安市新城区北大街中段东侧,有通济中坊、南坊、北坊三条东西巷)
因属临时大学,故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均保留原称。在开学之初,既发给国立西安临时大学的校徽,也发给原有各校的校徽。
1937 年11 月6 日,西安临时大学常委向教育部部长王世杰呈文汇报了9 月至11 月两月来的筹备工作,反映了办学的艰困。其全文如下:(www.xing528.com)
呈报两月来筹备经过各情形请鉴核由[24]
案奉
钧部以在抗战时期战区内教授学生不应失教失学,并当训练各种专门人才,以应国家非常之需要,特设临时大学以资救济,意远旨宏,洵为国家百年教育至计。委员等承命为西安临时大学筹备委员,并被指定为常委,体念斯旨遂尔驰驱莅陕以来,不觉将届两月。此两月中考察地方环境之情形,与夫古代文化成规及现时科术设备之利用通盘计划积极进行,并得西安党政军当局及地方人士之协助共同努力筹备,暂局偏安,差幸告成。关于临时校舍之择定(城隍庙后街四号为第一院,通济坊洋房为第三院,东北大学新建屋舍为第二院),院系之紧缩裁并,三校院原有各种设备之转运及新设备之设置业经呈报在案。至于师资之延聘亦曾附带略为陈述。唯其时平津交通梗阻,敌人于南来教育界人士检查甚严,而此间筹备情形,往往不为困处平津者所尽悉,不免观望迟迟其行。故前此除各院长、系主任外,教授之人选及人数无法详细计及,兹幸旧教员冒险而来者绎络于途,迄至今日为止,教授(包括院长、系主任、讲师、助教在内)已到七十人,职员亦到五十人。虽各系处组偶有多寡不一之现象,然以有余补不足,自不至有过分超越预定数目之虞。三院校内部之调整应尽力弥纶,以求其薪资总额于部定经常费分配标准不甚差池,其概算预计书现正在赶速编送中。学生方面日来报到注册者亦极踊跃,尤以工学院法商学院为最,统计至今日全校共有男女学生七百人,均令分住本校各宿舍。新生试验已举行完竣,投考者竟达六百余人,其成绩刻正由各教授分别评阅,择优录取,借读生申请人数亦在五百以上,南北各省各大学学生所在皆有。但已设临时大学之原校学生,只准其经过转学试验及格后方可入学,系一例外。拟即组织借读生审查委员会严格甄别,庶不使学生分子因数量之增加致素质之降落,影响学风殊失教育意义。总之,战时教育不应邃失平时教育模型。至于应付抗战与国防之特殊知识与技术,自应随时因势利导、集收标本,兼顾相得益彰之效。现本校教授、学生达到西安已近预计之数,而一切教学上、管理上初步之设备布置亦将逐渐完成。委员等感到筹备工作虽繁,此可告一小段落,即于本月一日宣告正式开学,并定十五日实行上课,以树三校院临时联合设立大学之规模。但自审两月来筚路蓝缕,苦心经营,殆足以上答政府维护战时教育之微意,而自慰同人服务教育之初衷。教育为国家命脉所系,应保持一成不变之经费,临时大学为战时教育所寄,尤宜有创立建筑之基金(或专款),两者之权责皆属于教育当局。今本校仅以原三校院三成五之款项,办理从前具体而微之事业,加以西安生活及物价之昂贵,远过往日之平津,以彼移此虑有不敷,而来日方长,欲挖肉以补疮,恐力劳而事败。瞻念前途不无忧虑,此对于教育经费应保持原款,不便分割折扣,为苟且目前之图其理甚明。况本校僻处西安,一切物质建设均赖自力创造。原有高大房屋洵不多观,即偶有洋式新房,亦与学校实验装置仪器不太适宜,辟作教室授课,则嘈杂之声相闻,空气光线不足,均不宜勉强利用。以较长沙临时大学之能借用圣经学校房屋与设备,事半功倍,不啻霄壤之别。本校为比较永久计划,不得不于城垣附近地方觅地建筑新校舍以敷实用。西安为汉唐旧都,郊外禾黍故宫,荒烟祠宇,皆成广无垠之区,购用民地需价固不低廉,然分期购置由小而大扩充并非难事。且集全校六院二十三系于一处,行政管理既较周密,教学研究亦无困难,其便利莫过于此。本校因有拟用英庚拨助之法币二十五万元之一部分,在城外杜公祠或未央宫附近建筑第一期文理农工各院校舍之计划,详细预算早已编制呈送。比年以来,国内大学动辄建筑瑰伟堂皇之校舍,宫墙美富以示来学。本校非敢驰骛建筑之名,洵有需用校舍之实。此举确有益于本校发展前途至重至大。委员等近察实状远虑未然,实觉有此必要,他日校舍设计构筑只求坚实,毋取奢靡。俾西北偌大地方有此一所简单朴素切合实用之黉舍,足容千百学生弦诵学习于其中也。以上情形确系事实,除由本会童常委冠贤面陈外,合将两月筹备经过备文呈请。
鉴核令遵
谨呈
教育部
西安临时大学筹备委员会常务委员
童冠贤 李蒸 徐诵明 陈剑翛 李书田
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十一月六日
这份报告反映了三大问题:一是办学目的为“教育为国家命脉所系”,“为国家百年教育至计”,“以在抗战时期战区内教授学生不应失教失学,并当训练各种专门人才,以应国家非常之需要,特设临时大学以资救济”;二是在教育上“不使学生分子因数量之增加致素质之降落,影响学风殊失教育意义”,要达到“战时教育不应邃失平时教育模型,至于应付抗战与国防之特殊知识与技术,自应随时因势利导、集收标本,兼顾相得益彰之效”;三是学校目前的经费“仅以原三校院三成五之款项”,“加以西安生活及物价之昂贵,远过往日之平津,以彼移此虑有不敷,而来日方长,欲挖肉以补疮,恐力劳而事败,瞻念前途不无忧虑”;四是为学校之永久计划,提出“拟用英庚拨助之法币二十五万元之一部分,在城外杜公祠或未央宫附近建筑第一期文理农工各院校舍之计划,详细预算早已编制呈送”,“俾西北偌大地方有此一所简单朴素切合实用之黉舍,足容千百学生弦诵学习于其中”;五是学校已经在西安城内三地暂时安置,截止11 月6 日,已到校教职员120 人,学生700 人,尚有投考者600 余人和借读者500 余人等等。
当时,临大的确很困难,学生借住的宿舍均系大通间、上下铺架子床,晚间,每8 人仅有一烛。沦陷区的流亡学生,有的孤身来校,衣服、被褥皆无,为解困,每人发棉大衣一件、制服一套,伙食每月发给战区学生“贷金”法币6 元(每月分三次发放,每10 天发2 元)。教师则自找民房分散居住在全市,有的教师暂时住在西安的西京招待所和北京饭店。因此,不少教师上课得步行一二十里路。学校校舍分散、狭小,教学设备和经费极端困难,没有图书馆,更没有体育场,处于一种战时流亡教育的状态。
鉴于沦陷区教师、学生因路途遥远,又要通过敌人封锁线,导致教师学生到校时间不一,故临大将教师和学生的最后到校报到时间定为1938年1 月10 日,逾期令其休学。同时,鉴于本学期开学较迟,经常委会决定,将本学期延至1938 年2 月底。除元旦休假一天外,所有年假、寒假,均予取消,照常上课。
其教学工作按战时状态要求。教学指导思想“凡所教学训遵之方,悉宜针对国难时艰,积极设施,以厉行非常时期之救亡教育”[25]。因此,开学以后各院系克服了不少物质条件方面的困难,开始授课。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教学设备,又由于战事不利,人心动荡,故难有安定的教学秩序。除课堂专业学习外,为适应战时的特殊需要,特别制定了以抗战为中心的军事、政治、救护、技术等课外训练。全校设军事训练队(由军事教官李在冰主持),政治训练队(由尹文敬教授主持),救护训练队(由医学院院长吴祥凤教授主持),技术训练队(由校常委、工学院院长李书田主持),并由教授指导学生组队下乡宣传,“以尽匹夫匹妇救亡之责”,“愿吾人勠力同心,艰危共济,尽瘁此临时教育事业,以挽救当前民族之大危机。否则,吾人将成为亡国士夫”[26]。
师生在教与学的同时,全力支持抗战。教职员积极认购救国公债,按校常委会决定,“本校教职员一律以一个月薪金认购救国公债”,自1937年10 月至1938 年2 月止,分5 个月扣缴,全校教职员缴第一期救国公债计国币共7 655.44 元。与此同时,响应陕西省新生活运动促进会“一日一分运动”,设置钱箱,每日每人于生活费中节省出一分钱来,投入钱箱,每三天由负责人当众点清,汇存银行,以接济抗战需用。
为救济来陕的大批难民,校常务委员会又决定:“全校教职员各捐实领薪百分之二,由会计组扣垫,薪金在五十元以下者,自由捐助”[27]。另外,为慰劳前线来陕的伤兵,教师和学生也为伤兵募集捐款数百元大洋。
据1938 年2 月10 日统计,全校学生人数总计1 472 人(内借读生151 人),其中文理学院439 人(内借读生50 人),法商学院279 人(内借读生35 人),教育学院149 人(内借读生13 人),农学院133 人(内借读生10 人),医学院86 人(内借读生25 人),工学院386 人(内借读生18 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