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现代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

中国现代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

时间:2023-09-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光绪二十二年,北洋西学学堂式更名为北洋大学堂,标志着中国第一所以“大学堂”冠名的高等学府的诞生。次年,根据教育部令,再改为国立北洋大学。徐德源监督改为北洋大学校长。1917 年,教育部对北洋大学与北京大学进行科系调整,北洋大学改为专办工科,法科移并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工科移并北洋大学。

中国现代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

中日甲午战争一声炮响,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于是,资产阶级改良派要求维新变法之思潮日益高涨,有识之士试图寻找一条要求变法维新,自立图强的道路。曾鼎力协助李鸿章天津发展洋务运动的实业派人士盛宣怀(1844—1916),在洋务运动的实践中倍感“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故在光绪十八年(1892)上任津海关道后,即开始着手办学。光绪二十一年(1895)向李鸿章禀请具奏。由于李鸿章调入内阁办事,盛宣怀复于光绪二十一年八月一日(1895 年9 月19 日)通过新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王文昭将《拟设天津中西学堂禀》(王文韶改为《津海关道盛宣怀创办西学堂禀明立案由》)直接呈送光绪帝。光绪二十一年八月十四日(1895 年10 月2 日),光绪帝朱批“该衙门知道”,并用四百里快马发回,天津北洋西学学堂获准成立。盛宣怀任首任督办,聘美国驻津副领事丁家立(Tenney Charles Daniel,1857—1930)为总教习。

学堂创建之时,择址于博文书院旧址。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侵华时,校舍先后为美、德侵略者所毁,总教习丁家立亲赴德国索赔白银5 万两,并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在西沽武库重择校址(图1-1;图1-2)复课。其办学经费年需52 000 两,以开平煤税、米麦进口捐银、电报津贴等相下解决,开办费8 000 余两不含在常年经费中,而以米捐存银解决。动用国家专用经费办学,这是第一次。创办初期,学生的书籍、纸张、笔墨,以及膳费等一切费用均无偿供用。学生每月另发1—7 两白银,作为膏火费。

创办初期的教习:中国籍汉文教习、光绪举人吴稚晖等7 人;外籍教习有美、日、英、法、德、俄籍的法律教习、美籍学者林文德(E.F.Gamnman);教育学教习、日籍学者渡边龙圣;力学教习、英籍学者欧施德;法文教习、法籍学者吉德尔(Seon de Gieler);德文教习、德籍学者罗沙(Suduig Rozen)俄文教习、俄籍学者来觉夫(Aely Ander Saptew)等17 人。其中,外籍教习以美籍居多,有12 人。其中,化学教习、美籍学者福拉尔博士,在瑞士与爱因斯坦过从甚密,曾在课余专门讲授相对论原理。开办之初,华人总办、外籍总教习每月薪水200 两。外籍教习每人每月200 两,华人之外文教习每月100 两,华人汉文教习每月40 两。华、洋教习二者之薪水差距甚大。

图1—1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建成的北洋大学堂教学大楼全景

图1—2 北洋大学堂教学大楼正门近景

盛宣怀奏本中的《拟设天津中西学堂章程》,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第一个章程,规定学堂设总办和总教习:总办主校政,“所有学堂一切布置及银钱各事均归总办管理”;总教习主教学,“所有学堂考核功课,以及华洋教习勤惰,学生去取,均归总教习管理”。它是盛宣怀在筹办期间,与丁家立以美国哈佛大学为蓝本形成的,明确将北洋大学堂分为头等学堂和二等学堂各一所,二等学堂四年毕业后,升入头等学堂,学习四年毕业,即历时八年方能毕业。

这与欧美大学当时的大学层次设置类似。当然,也可通融,即在天津、香港等地已通过二等学堂者,培养一年即可升入头等学堂。第一年从天津、上海、香港等地招收相当于二等学堂四年毕业者,精选30 名列作头等学堂第四班,以后按年递升,使头等学堂学生规模保持在堂学生120名。所缺少的研究生层次用留学课程)的方式弥补,章程规定头等学堂毕业生“准给考单,挑选出堂,或派赴外洋分途历练”。北洋大学堂的头等学堂开办之初分设律例、工程、矿务和机器四个学门。章程规定,北洋大学堂的头等学堂课程分为基础课和专业课:基础课,如笔绘图并机器绘图、格致学、化学、微分学、重学、英文等;专业课,各科不同,如工程科有工程机械学、材料性质学、水利机器学等,矿务科有深奥金石学、测量矿苗学、矿务兼机器工程学等,律例科有万国公约、各国通商条约、大清律例等。

这份章程中的学堂行政与教学分设、学科设置、课程设置、教育层次、四年学制体系等,均首开我国高等教育的先河,也为之后颁布的“壬寅学制”(又称癸卯学制)提供了经验。

光绪二十二年(1896),北洋西学学堂式更名为北洋大学堂,标志着中国第一所以“大学堂”冠名的高等学府的诞生。光绪二十一年(1895)至宣统三年(1911)共有毕业或肄业生518 人。光绪二十五年(1899),北洋大学堂第一届学生毕业,于次年正月颁发了我国历史上第一张大学文凭,从香港考入的学生王宠惠(1881—1958)有幸成为“钦字第壹号”文凭获得者(图1—3),后来成为近现代中国法学的奠基人之一,首届中央研究院院士,并曾任民国政府外交部长、代总理、国务总理等。为弥补研究生层次的缺失,学堂自光绪三十二年(1906)至1914 年,共派出留学生57 人,留美者居多,达44 人,占总人数的77%以上。其中包括留法、留美学生秦汾(1887—1973)等34 名,马寅初(1882—1982)等14人与留日学生齐国樑(1883—1968)、李建勋(1884—1976)等4 人。

图1—3 身着大法官服装的王宠惠与其所获中国第一张大学毕业文凭——光绪二十六年(1900)正月颁发的“钦字第壹号”北洋大学堂毕业文凭

在北洋大学堂—北洋工学院时期,1912 年1 月,教育部令一切学堂,改为学校,北洋大学堂改为北洋大学校(Imperial Tientsin University Peiyang University),直属当时的国民政府教育部(图1—4)。次年,根据教育部令,再改为国立北洋大学。同时,根据《大学令》,取消“监督”,改称“校长”。徐德源监督改为北洋大学校长。

图1—4 1925 年建成的北洋大学校门

1912 年时,北洋大学有三个学门五个本科班,有法律学门、采矿冶金学门、土木工学门。1913 年,教育部令直隶高等学堂停办,将其4 个班112 名学生并为北洋大学预科

1917 年,教育部对北洋大学与北京大学进行科系调整,北洋大学改为专办工科,法科移并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工科移并北洋大学。从此,北洋大学进入专办工科时代。

1919 年,原采矿冶金学门分为采矿学、冶金学门,形成法律、采矿、冶金、土木四学门的新构架。1920 年停办法科。(www.xing528.com)

1928 年,国立北平大学区成立,改北洋大学为国立北平大学第二工学院。大学区制废止后,由于北洋大学仅余工科,故于1929 年7 月改为国立北洋工学院。

在此期间,冯熙运、刘仙洲、茅以升、蔡远泽、李书田等相继任校长或院长。此时,专办工科以后,系科也有所调整。在原土木、采矿、冶金三学门和预科的基础上,于1920 年增设预科补习班。1925 年,采矿、冶金两学门并为采矿冶金学门,恢复机械工程学门。到1928 年暑假前,全校有450 名学生。1929 年将预科改为附属高级中学,同年“学门”改为“学系”,“正科”改为“本科”。1930—1933 年建成北洋工学院工程学馆(图1—5)。1933 年底增设电机工程学系,并设矿冶工程研究所、工程材料研究所(1934 年合并为工科研究所)。1934 年高中停办,集中力量办好本科。1934 年将土木工程系四年级分为普通土木工程组和水利工程组;将矿冶工程学系分为采矿工程组和冶金工程组。1934 年,将河南大学土木工程系归并北洋工学院,其二、三、四年级学生亦转北洋就读,并将其图书、仪器、设备一并转赠。1935 年将机械工程学系分为机械工程组和航空工程组。

北洋工学院的研究生教育始于1933 年成立的矿冶工程研究所和工程材料研究所。北洋工学院的相关系科的教授和副教授分别为两所研究员。次年,将两所合并为工科研究所,下设矿冶工程部,又分设采矿工程、冶金工程及应用地质三门。研究生研究期限为两年,研究期满考试及考核及格,并通过毕业论文后,授予硕士学位。1935 年,研究所制定《国立北洋工学院工科研究所招考研究生简章》,并在本院、北平、南京三地考试招生。当年实际招生录取采矿工程学门常锡纯、冶金工程学门谢家兰和冶金工程学门丁诚威3 名学生。1937 年夏,首届研究生毕业,组成以院长兼工科研究所主任李书田博士为委员长,校内外6 名博士或教授为委员的毕业口试及论文口试委员会,进行硕士论文口试,其三篇学位论文均为英文。三人最终在七七事变前夕获准毕业,均授予硕士学位。

图1—5 1930—1933 年建成的北洋工学院工程学馆(即南大楼)

北洋工学院自1895 年建校,即创建了我国高校最早的图书馆,截至1934 年,已藏有中文书籍33 000 册;西文书籍21 000 册,中文杂志100余种,西文杂志60 余种。

北洋工学院自1924 年开始创办期刊,至1937 年,已有期刊9 种,包括:1924 年在校学生创刊的《学余月刊》;1927 年6 月由学生自治会创刊的《北洋周刊》(1933 年改为国立北洋工学院主办);1927 年11 月留校学生创刊的《北洋大学季刊》;1929 年7 月创刊的《北洋半月刊》;1929年11 月由学生会创刊的《北洋月刊》;1931 年创刊的《北洋抗日救国周刊》;1933 年3 月创刊的《北洋理工季刊》;1935 年创刊的《北洋工学院工科研究所丛刊》;1936 年5 月学生自治会创刊的《北洋学生》;等等。

民国初期的教师:中国教师有冯熙运等14 人,外籍教师有美籍爱温斯(Richard T.Evans)、奥籍孔爱格(E.Kun)、英籍欧施德(Frank Aust)等34 人,绝大部分承担外语、自然科学工程技术课程,个别承担法律、英国法、商法、图画、体育等课程。其中美籍教师31 人,占外籍教师的91%以上。到1925 年,有教职员38 人,其中教师23 人。教师中,中国籍教师14 人,美国籍教师9 人。1927 年开始改称“教员”为“教授”,“副教员”改称“副教授”,教师始分为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四等。

到1933 年,李书田院长兼教务长任内,雷宝华任冶金系主任,曹诚克任采冶系主任兼采矿工程教授,张润田任土木系主任兼铁道工程教授,汪煦任机械系主任兼机械工程教授。另有数学教授张玉昆等中国籍教授等20 人,美国籍教授施勃理一人,华、洋教师比例已经发生逆转。另有讲师王华堂、助教周宗莲等8 人

学生到1920 年时,有215 名,教职员28 名。1912 年至1920 年9 年中,三个系,毕业本科生288 名,毕业预科生391 名。到1937 年,本科毕业学生共计861 人,另有预科和高中999 人。

其中,1916 年考入、1918 年升入本科采矿班、1920 年转北京大学矿科毕业的孙越崎(1893—1995),后为我国能源工业的奠基者之一,领导开发了中国第一个油矿——延长油矿,领导创建了中国第一座较具规模的石油城——玉门油矿,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后任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委员长,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财经委员会计划局副局长、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副主席等。

1917 年考入采矿系、1919 年休学、1920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孙云铸(1895—1979),后为我国古生物学地奠基人之一,曾任国际古生物协会副主席,新中国成立后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等。

1915 年考入补习班、1916 年升入本科法科学门、1920 年毕业的张太雷(1898—1927),经李大钊介绍加入共产主义小组,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曾任天津市社会主义青年团书记,负责起草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青年团章程,后历任共产国际东方局中国科书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局总书记中共中央委员、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共湖北省委和广东省委书记、中共中央南方局军委委员等。1927 年在领导广州起义中牺牲。

1921—1924 年在北洋预科学习、1928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的黄汲清(1904— ),后任中央地质调查所所长、是以历史分析法进行中国大地构造研究的奠基人,1955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兼地学部副主任,历任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常委等。

就学于北洋大学预科、1933 年毕业于唐山交通大学的张维(1913— ),1955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历任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1929 年毕业于北洋大学矿冶工程系的魏寿昆(1907—2014),1980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其名师主要有:北洋大学堂创始人、中国实业之父盛宣怀;美籍北洋大学堂总教习丁家立;当了总理再当县长的唐绍仪;北洋大学堂汉文教习吴稚晖;为程砚秋写剧本的罗瘿公;以钱塘江大桥工地为北洋工学院实习场所的茅以升;34 岁的北洋大学校长刘仙洲;我国铁路机车车辆工业的组织者和开拓者石志仁;中国重化学工业的开拓者侯德榜;重建北洋工学院教学楼的蔡远泽;等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