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沧海抉择,云大往事-云大往事

沧海抉择,云大往事-云大往事

时间:2023-09-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随着战局的急剧变化,我国沿海港埠相继沦陷。段纬受命于危难之际,负责指挥管理9个工程分处,担任总工程师、全线工程总指挥和技术上的最高决策人,因此工作十分紧张、繁忙。指挥、指导这样一支20万人的筑路大军和人数众多的工程技术人员队伍,可谓艰辛备尝!意见统一后,由段纬当场拍板,并代表总工程处委托徐以枋负责两桥的设计,郭增望指导施工。

沧海抉择,云大往事-云大往事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随着战局的急剧变化,我国沿海港埠相继沦陷。国民政府为打破日寇的封锁,急需修通滇缅公路西段(从下关至畹町),以连接缅甸仰光港的国际运输线,史称“抢修滇缅公路”,即指西段而言。至于东段(昆明至下关),虽已于1935年12月修通至下关,但路面当时只铺设到禄丰,从禄丰到下关308公里的路程还是土路,晴通雨阻,且整段路程路基宽度不够,尚待拓宽改善;西段548公里则全须新修。为赶修这段公路,1938年1月,云南省公路总局在保山设立“滇缅公路总工程处”,委派段纬为处长,驻保山主持这项重大工程。段纬受命于危难之际,负责指挥管理9个工程分处,担任总工程师、全线工程总指挥和技术上的最高决策人,因此工作十分紧张、繁忙。他的任务虽然是驻保山总工程处指挥筑路,但实际上大多数时间都在工地上。他精心筹划,妥善部署,翻山越岭,走遍了全路线,深入现场,具体指导,废寝忘食,日夜操劳,从踏勘、测量到设计、施工,事无巨细。指挥、指导这样一支20万人的筑路大军和人数众多的工程技术人员队伍(其中还包括交通部派来协助工作的徐以枋、郭增望等几位工程师),可谓艰辛备尝!这段路程须翻越碧罗雪山、高黎贡山等6座大山,须跨越澜沧江怒江等5条大江,整段路程基本上是穿越有名的横断山系中的纵谷区,经历世界闻名的西南大峡谷,可谓高山大河连续不断,悬崖峭壁到处皆是,工程浩大艰巨,且气候复杂、恶劣,怒江两岸及其以西的许多地段,恶性疟疾蔓延,这一带地区,每年雨季长达6个月,经常暴雨成灾,凡此种种,都给施工增加了很大的困难。

段纬主持总工程处的工作后,首先考虑到的就是如何解决跨澜沧江和怒江两座大桥的建桥问题。为了求得答案,他会同交通部派来云南协助工作的工程师徐以枋、郭增望等到实地进行考察,看到两条江的江面宽阔,水流湍急,号称天险,要在短期内修建桥墩,建桥通车,实无此可能。经过大家分析、研讨后,决定建功果桥,在旧有铁链桥的上游8米处,利用原桥护岸作桥台,新建一座钢索木面柔性吊桥;怒江上的惠通桥则利用原通行人马的新式悬索桥加以改建,建为可通汽车的钢索木面柔性吊桥,当时,这在全国也是一种创举。意见统一后,由段纬当场拍板,并代表总工程处委托徐以枋负责两桥的设计,郭增望指导施工。(www.xing528.com)

在筑路方面,由于施工任务紧迫,段纬决定全线铺开,边踏勘、边测量、边设计、边施工,路基、桥涵、路面同时进展,并采取“先求通,后求好”的方针,即先开出半幅路基4至5米,然后逐步加宽。这样,从昆明至畹町展开了一条近千里的长龙阵,蔚为壮观。施工中,由于缺乏筑路机械民工们使用的是锄头、扁担、铁铲、竹箕、草绳、榔头、钻子、大锤、炮杆、撬棍、十字镐、黑火药等原始的工具,就连铺路也是用石碾子分层滚压,民工和工程技术员,几乎是想尽了当时条件下的一切办法,以求快速修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