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唐军全面击溃史朝义,大唐盛世崩裂

唐军全面击溃史朝义,大唐盛世崩裂

时间:2023-09-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得知唐军大规模来袭之后,史朝义问计于诸将。史朝义不为所动,定下战略,全军出洛阳与唐军决战。十月三十日,唐军在横水列阵,史朝义在此驻有数万人。双方交战后,史朝义所部大败,他领十万人前来救援,又被击溃。史朝义接连大败,各地部将纷纷投降。仆固怀恩遣兵在莫州又与史朝义大战。取下莫州后,仆固玚领兵一路狂追史朝义,双方在归义交战,史朝义再败。史朝义屡战屡败,最后奔走河北,此地尚有他的最后希望。

唐军全面击溃史朝义,大唐盛世崩裂

宝应元年十月,本为李辅国一党的飞龙副使程元振突然投靠皇帝,使李豫心中有了胆气,将李辅国兵部尚书一职解除。不久又颁下旨意,不许李辅国在禁中内宅居住。李辅国大惊,上书辩解,又被解除中书令职务,另进爵位为博陆王。虽有变故,李辅国还是拥有极大权势,君臣之间处于互相试探状态,双方并未最终摊牌。

十月十七日夜,在宫外的一处大宅中,李辅国正独自饮酒。这宅子本属京内一官员,因其投靠过安禄山,在长安独柳树下被处死,这宅子因幽静便被李辅国占了。对新皇帝李豫,李辅国自认是相当了解的,他性格懦弱,为人温和。此前李豫虽解除了他的兵部尚书、中书令,可他并不紧张,也不以为然,只要手中握有禁军,谁能奈何得了他?

这几年来,李辅国尝到了权力的甜头,也开始上瘾。李豫登基之时,他曾说了一句:“陛下但居禁中,外事听老奴处分。”后来他有些后悔,不该如此对新皇帝说话,可既然说出了自己的心思,那就随他去吧。接触了前后三任皇帝,李辅国自觉自己的能力比皇帝强了太多,这大唐的天下,终究还是要自己来做主。

今日寒意重了些,夜间多生了些炭火,李辅国又选了两名年轻貌美的宫女侍奉自己饮酒。他正踌躇满志,可心中还是有些遗憾,此时虽富贵至极,奈何却是阉人,没了传承。日后得到族中认个义子,也好有点香火。能被自己认为义子,那可是天大的机缘,想到此处,李辅国不由心中得意,一口酒下肚,打量着两名宫女,琢磨着挑哪个夜间暖床。

酒意上头,李辅国眯着老眼,咧嘴一笑,探手向正给自己倒酒的宫女胸口抓去。入手之后,空空荡荡,李辅国很是惊愕,怎的没了往日的柔软手感?正狐疑之间,突见另一名忙着添菜的宫女手中多出了一把利刃,向着自己扑来,李辅国大惊,正要叫喊,倒酒的宫女一把捂住他的嘴巴,用奇怪的声音笑道:“请归地下,侍奉先帝。”利刃刺入脖颈的那一刻,李辅国听出这乃是宦官才有的奇特嗓音。

当日夜间,李辅国突然被杀,头颅被割去。李豫得知后,令人抓捕凶手,又为李辅国尸体做了个木首,追封为太傅,风光下葬。处理李辅国的同时,李豫着手准备收复东京。在此前的战事中,他知道回纥骑兵的战力,此次特意遣使去回纥,再次借兵平乱。

待将内部的忧患除掉之后,李豫准备以郭子仪为副元帅,正式领兵出战。但宦官鱼朝恩、程元振等加以阻拦,李豫不得不另以仆固怀恩为副元帅,以雍王李适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郭子仪继续在长安城内坐冷板凳,另一大将李光弼则出镇江淮。北邙山战败之后,李光弼引咎辞职,被免去了副元帅、太尉之职,以开府仪同三司、侍中领行营节度使。史朝义杀死史思明后,转而向神、光等十三州(在今河南南部、安徽北部)发动攻势。朝廷不得不起用李光弼,任命他为河南副元帅、太尉、侍中,出镇临淮(治今江苏盱眙北)。

宝应元年十月二十三日,唐军出发,进攻洛阳。仆固怀恩与回纥骑兵为前锋,鱼朝恩为后卫,向渑池进军。潞泽节度使李抱玉由河阳发兵,李光弼自陈留发兵,围攻洛阳。

得知唐军大规模来袭之后,史朝义问计于诸将。阿史那承庆在去年范阳的动乱之后,已前来洛阳投奔史朝义,成为臂膀大将,他建议:“唐军若独自来攻,则可以与其交战。若与回纥同来,其锋不可当,宜退守河阳暂避之。”史朝义不为所动,定下战略,全军出洛阳与唐军决战。

十月二十七日,唐军抵达洛阳北郊。十月三十日,唐军在横水列阵,史朝义在此驻有数万人。双方交战后,史朝义所部大败,他领十万人前来救援,又被击溃。战败之后,史朝义一路东逃,先至郑州,被唐军击溃;再逃汴州,不想所任命的官员闭门不纳,只好再逃濮州。

收复洛阳之后,回纥大军进入洛阳大肆抢劫,除劫掠财物之外,还到处抢掠人口。此时士女惊惧,纷纷至圣善寺、白马寺二阁躲避。唐军也毫不示弱,由洛阳一路抢到郑州、汴州、汝州等地。

十一月,史朝义由濮州渡过黄河,逃至卫州。史朝义大将睢阳节度使田承嗣领兵四万来援,双方在魏州交战,史朝义再被击溃。史朝义接连大败,各地部将纷纷投降。邺郡节度使薛嵩以相州、卫州、洺州、邢州来降,恒阳节度使张忠志以赵州、恒州、深州、定州、易州来降。这些降将手握重兵,仆固怀恩各加以安抚,令其继续领兵,坐镇原地。十一月初六日,李豫下诏,东京、河南、河北等地为叛军官员者,一律不追究罪过。此道诏书,对瓦解叛军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

史朝义在魏州战败,逃到贝州(治今河北清河西北),与将领会合之后恢复了些元气。他仍不甘心,从衡水领兵三万进攻唐军。唐军侦知其动静后,在途中设下伏兵,大败史朝义。史朝义一路逃至下博(今河北深州),双方再次大战。史朝义依漳水列阵,被唐军、回纥联军击败,再逃莫州(今河北任丘)。

仆固怀恩遣兵在莫州又与史朝义大战。田承嗣素以能战闻名,在莫州城下与唐军几番苦战,奈何兵力有限,前途渺茫。田承嗣转生他心,建议史朝义前去范阳征集援兵,由自己留守莫州。史朝义听了建议,选精骑五千从莫州突围而出。(www.xing528.com)

广德元年(763)正月,留守莫州的田承嗣降唐,并执史朝义母、妻、子献给官军。取下莫州后,仆固玚领兵一路狂追史朝义,双方在归义(今河北雄县西北)交战,史朝义再败。战局的走向使留守范阳的实力派将领李怀仙生出异心,他主动向唐军投降,另遣兵马使李抱忠领三千人镇守范阳县(今河北涿州)。

史朝义屡战屡败,最后奔走河北,此地尚有他的最后希望。他马不停蹄,一路狂奔至范阳县城下,却见城门牢牢紧闭,最后的希望破灭,他单骑行到城下,不甘地对着城头高呼:“你等素称勇士,不知君臣之义吗?君上到来,闭城以待吗?”

李抱忠在城楼高声道:“天不祚燕,唐室复兴。今我等已归唐,岂可反复?我等也是大丈夫,耻以阴谋诡计图你,你还是早点逃去,谋个自全吧。田承嗣必定已叛,不然官军不会这么快就追过来。”史朝义知道大势已去,对着城楼道:“我等一早奔波至此,不曾进食。看在往日情分上,能否让我等吃顿饭再走?”

李抱忠为人向来耿直,看着城楼下的人马,想起往日曾一起出生入死,不胜慨叹,当即令城内备了胡饼、羊肉酒水,令人抬送到城东。许多将士的家就在幽州,食罢便对史朝义行礼告辞而去。

史朝义现在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落魄,每有将士过来告辞,他只是抽泣着拱手相送,不发一语。没想到蔡文景也过来跪下对史朝义行了礼,史朝义止住眼泪,端了一杯酒相敬。蔡文景将杯接了,一口饮尽,转身而去。风雪之中,千余将士向着幽州而去,那里有他们的家。史朝义看了看,最后伴随在自己身边的只有数百人。剩余的数百人随着史朝义一起上马,在漫天风雪中向着北面而去。

一路奔到广阳,众人发现广阳城也是城门紧闭。此时史朝义能选的路只有持续向北,逃入奚、契丹境内。绕过广阳城,一路向北,突听得身后蹄声隆隆,疾如风暴,疑是大批骑兵追来,远远从旗帜来看,乃是幽州李怀仙的人马。骆悦在马上狞笑一声,将马头掉转,举手挥刀,领着剩余的几十名射生手向着追兵冲去。冰塞长河,雪满群山,剑霜断青春,茫茫无限千秋恨,多少英雄梦,尽付与西风。

史思明回头看着骆悦领了人马消失在风雪之中,他眼中已无泪,领了残余的人马继续狂奔。白雪皑皑,天地一色,路途不甚泥泞,两旁白雪掩映,古树槎丫。追兵啸聚如蜂蚁,长戈耀日,健马奔突,白雪长城路,马踏燕山冰。残余人马逃到温泉栅(今河北滦州榛子镇东北)时,追兵杀到。尚存的数百名胡骑开始结阵,发起最后的冲阵,红色与白色在大地上交织。

史朝义没有理会漫天白雪中的厮杀,他一个人骑马向着松树林中走去。走到一棵树下,史朝义抬头看着一根伸手可触的树杈,从怀里摸出根纹花革带,这是当初柳泉驿绞死史思明的那根。史朝义苦笑一声,将革带扔到树杈上,打了个结,将脖子伸了进去。一夹马腹,马向着树林中走去,史朝义却被悬在了树杈之上。

史朝义走投无路在树林中上吊自杀,李怀仙遣来的追兵找到尸体后,将头颅割取,献给朝廷。正月三十日,史朝义的头颅被送到了京师,这标志着蔓延经年的安史之乱至此告终。

在经历了长年战乱之后,大唐朝廷面临着诸多棘手问题,在外,有吐蕃的进击;在内,安史集团的降将割据一方,拥兵自重,非朝廷可以轻易处置。广德元年(763),影响后世走向的河朔藩镇形成。此藩镇集团以安史集团降将为主,张忠志被赐名李宝臣,为成德节度使,领恒、赵、深、定、易、冀六州;薛嵩为相卫节度,领相、卫、邢、洛、贝五州;田承嗣为魏、博、德、沧、瀛五州都防御使;李怀仙为幽州、卢龙节度使。这些人掌握官爵、甲兵、租赋、刑杀等大权,发出狂言:“此去长安百八十里,夜眠不敢舒足,恐踏破长安城,挟天子以令诸侯。”

广德元年九月,吐蕃发动攻势,十月攻克泾州,此后攻城略地,战无不克,先后攻陷邠州、奉天、武功。李豫急命闲置的郭子仪出镇咸阳,抵挡吐蕃。吐蕃领了吐谷浑、党项等部大军二十余万直奔长安,郭子仪见敌军气势甚大,知道无法抵挡,领兵后撤。李豫出长安逃往陕州。十月初九,吐蕃进入长安,拥立李承宏为帝,将长安劫掠一空。郭子仪收罗人马,联络长安少年策应,大张旗鼓虚张声势,使吐蕃颇为惊惧,在十月二十日主动退出长安。十二月二十六日,李豫再归长安。

李豫出逃之后,曾诏令李光弼勤王救驾。自北邙山之战后,李光弼一直比较消极,此时手拥重兵,却拖延不愿进兵。他一则忧虑鱼朝恩等宦官的谗害,二则自己当年曾一度与越王李系有牵连,心中颇多忧虑,唯恐落得高仙芝的下场。李豫返回京师后,又调李光弼为东都留守,观察其反应。李光弼以江、淮运粮为由抗命,领兵返回徐州,拒不就任,拥兵不朝,导致朝廷震动。

广德二年(764)八月,李光弼卒于徐州,朝廷方才放下心来。李光弼虽死,可其他各路骄兵悍将各自领兵坐镇一方,已不是朝廷所能控制。所幸,在将官中有崇高威望的老帅郭子仪对朝廷还是格外忠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