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史朝清心腹遇害提示安史之乱的蓄势待发

史朝清心腹遇害提示安史之乱的蓄势待发

时间:2023-09-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上元二年三月,史思明邙山大捷之后,遣使者前往范阳(幽州)告捷,称于洛北击败唐军,斩首万余级。再往宫内走,又遇到了一名史朝清心腹,再次将其当场格杀。史朝清与这批侍卫箭术精湛,弓矢所发,十中八九。一番抢劫之后,天色已黑,张通儒没有忘记要务,下令点起火炬,四处搜寻史朝清。张通儒将头颅抛来,向闰客压住惊恐,抱起头颅,行礼退出宫去,当夜快骑奔往洛阳。

史朝清心腹遇害提示安史之乱的蓄势待发

上元二年(761)三月,史思明邙山大捷之后,遣使者前往范阳(幽州)告捷,称于洛北击败唐军,斩首万余级。捷报传来,范阳城内一片欢腾,叫唤声声震天地。史朝义发动兵变杀死史思明后,先遣两名宦官至范阳,传史思明伪令云,现在大兵往西继续进发,以史朝清为周京(洛阳)留守,请早日出发,并带上辛氏同行。[1]

史朝清得了宦官伪令,大喜过望,为了威风出行,当日即召集范阳城内的能工巧匠,搜索库中所藏,准备衣着服饰,打造马鞍等器具。为了此番出行,史朝清将库中所藏金银尽出,一条腰带就花了三十两黄金。史朝清手下的恶少被通知,各自回家准备行装随行,只留了三十余人在身边侍卫。

范阳城内一片忙碌之时,张通儒、高鞫仁领了人马杀气腾腾奔来。这张通儒乃是安禄山亲信,天宝十载时,曾与吉温共掌河东军政。攻破长安之后,安禄山任命张通儒为西京留守,负责长安事务安庆绪杀安禄山,张通儒跟随了安庆绪。史思明杀安庆绪后,张通儒转而投奔史思明。史朝义杀史思明后,又追随了史朝义,也是三姓家奴墙头草。

到了范阳城外,有名熟悉史朝清的属下打马上来道:“朝清有骏马百余匹,每日到桑干河边饮水吃草,可将他的好马先取了,没了马他插翅难飞。”张通儒点头称是,当即分兵,由康孝忠领了数十人直奔桑干河,将马匹全数取了,送到城南一座佛庙之中。

张通儒、高鞫仁、高如云领了精锐步兵数百人,持了刀枪,直入日华门。到了日华门前,恰好遇到皇城留守刘象昌。刘象昌见众人杀气腾腾闯入宫内,赶紧上来拦住,询问众人闯宫何为。张通儒呵呵一笑,对左右使了个眼色,一把横刀当即将刘象昌砍翻在地。再往宫内走,又遇到了一名史朝清心腹,再次将其当场格杀。张通儒等人闯入宫城后,路上凡遇到史朝清手下即加格杀,一时纷乱不已。

今日史朝清在内城,正忙着试穿新制好的各类衣饰,刚佩上一根新腰带,就听得亲信来报,外城有人来攻。闻讯后他大为惶恐,当即带了随身亲信三十余人奔向马厩,想要取马逃遁。跑到马厩,史朝清大为震惊,马厩中只有一匹病马,其他良马都被带去桑干河放牧了。

史朝清无奈,将这匹病马上了鞍具,翻身上马,向着内城城门处跑去。可这病马有气无力,走了几步,任凭史朝清鞭打,就是不走。史朝清不由大怒,翻身下马,抽出刀来,一刀斩断马首。他领了三十余人一路走到内城城门,此时守城士卒都已逃散。史朝清领了手下将城门重新关好,这才上了城楼。在城楼上向城外望去,只见几百名披甲步兵隆隆而来,到了城门外开始结阵,准备攻破城门。

让史朝清颇感安慰的是,早先被他遣散回家整理行装的各路恶少,得知宫城内发生变乱后,纷纷披甲持刀枪向内城冲来,足足有千余人。若是得了这批外援,足以对付这批甲士。不想城外竖起一面白旗,有人在旗下高声吆喝:“降者不死,官爵如旧,另有封赏。”这些恶少性格凶悍,精于搏击,平日里得了史朝清不少赏赐,也有些忠心。可史朝清性格暴戾,不时鞭打、诛杀他们,恶少们胸中各有怨气,听闻投降不死,还有封赏,再无斗志,纷纷聚集在白旗下,等着围观攻城之战。

史朝清见自己养了数年才培养出的千余恶少瞬间都降了,凶性反而爆发,当即取了城楼上早已备好的弓箭,对着城下射去,口中不断谩骂。城楼上的众人乃是史朝清死忠,也各自取了弓箭一起对着城下射去。史朝清与这批侍卫箭术精湛,弓矢所发,十中八九。内城城楼上所备弓箭都是良弓利箭,射中即可破甲。

数百人密密麻麻会集在城门外,正预备攻城,城楼突有几波箭矢射来,顿时有十余人中箭受伤。城楼上突然爆发出的战力,让城下甲士大为惊惧,纷纷向后退去。张通儒见城楼上箭矢厉害,立刻命人取了大盾来,由甲士结了盾阵,再次攻城。

城头上各种守城器械齐备,守城之人虽少,但都存了拼死之心,纷纷将擂石取了向城下砸去,又将盾阵砸散。城外人虽多,可攻到日暮时分,还未攻入城内。此时城外又有叫喊声响起:“攻入内城,金帛听由自取。”此语一出,攻城将士顿时爆发出欢呼声,就连一直观战的恶少也纷纷加入攻城。临时造出的云梯被搭起,不断有人翻上城楼,史朝清见无法再战,当即躲入城上高耸的逍遥楼,其他亲信各自向着内城逃散。

张通儒领了众兵杀入内城到各处劫掠。史思明、史朝清等人的妻妾被虏,辛氏在宫内被杀,衣服、首饰之类被抢劫一空。一番抢劫之后,天色已黑,张通儒没有忘记要务,下令点起火炬,四处搜寻史朝清。

到了夜半时分,曹闵之、高如震等将领在逍遥楼上搜出史朝清。史朝清此时已没了往日的嚣张,被一群举着火炬的甲士围在楼上,满是惊恐,浑身发抖。他赶紧跪在地上道:“我兄弟七人,我年幼最无用,只求玩乐,何苦杀我?”

高如震怒道:“你等兄弟七人,以殿下最为残酷,人人怨恨,不得不杀。”史朝清苦苦求饶:“诸位将军,朝清知道错了,乞此番饶了我,以后断然不敢胡乱杀人。”此语一出,周边众人纷纷抱腹狂笑,高如震斥道:“往日求你饶命的人,你可曾饶过?”

史朝清突然摸了摸腰带,对曹闵之苦苦哀求道:“这根腰带花了三十两黄金,新近造成,谨奉将军,足显富贵,只求饶一命。”曹闵之笑道:“殿下只要死了,这三十两金的富贵腰带,闵之自己会去解取。”左右闻言,越发狂笑,声震楼宇。高如震狞笑一声,从腰间摸出一根弓弦,将史朝清在逍遥楼上勒死。

随后,曹闵之、高如震等人取了首级去献给正在城楼上的张通儒。张通儒查验之后,看着跪在自己身前的一名文官,笑道:“向侍中,我给你一功,将这头颅带去洛阳献给陛下。”这向闰客被史思明封为侍中,留守范阳,今日在私宅中被搜了出来,带入内城。张通儒将头颅抛来,向闰客压住惊恐,抱起头颅,行礼退出宫去,当夜快骑奔往洛阳。

遣走了向闰客,曹闵之看着正在内城各处兴高采烈劫掠的恶少,有些不满地问道:“这些余党如何处理?”张通儒笑道:“让他们过来集合领赏。”已劫掠了财物的恶少们听说还有赏赐,纷纷向内城城墙边的一块空地跑来。待恶少集合完毕之后,城楼之上,张通儒立在火炬之下,对着城下的众恶少高声笑道:“我给诸位送大礼来了。”

恶少们人人脸上露出期待的表情,却见张通儒举手高声喝道:“送大礼。”只听得嗖嗖声不断响起,城头上一波波箭矢向恶少们飞来,恶少们不断倒地,未死的弃了财物,提刀想要突围,却被列成阵形的甲士们用锋锐的长枪刺杀倒地,史朝清党羽当夜全数被诛杀。

当夜范阳城内血雨腥风,喊杀声持续不断。到了天色大亮后,看着内城满地尸体,张通儒突然想起一事,笑着对高鞫仁、高如震二将道:“辛万年得宠于史朝清,请二位将军去为我杀了此人可好?”高鞫仁、高如震闻言都是色变,这辛万年乃是军中骁将,与二人素来友善,结为兄弟。见张通儒目露凶光,二人打了个寒战,当即领兵奔向辛万年宅邸。

到了辛万年宅前,却见辛万年浑身披甲,聚集了自己的部属,准备自保。见是异姓兄弟高鞫仁、高如震过来,辛万年当即摆酒款待。这战乱之中,酒菜简陋,高鞫仁也不挑剔,持杯一口饮了,开口道:“张尚书令我过来杀弟。”辛万年早有准备,稽首道:“弟但求速死。”高鞫仁拍案怒道:“只可我兄弟杀张通儒,怎可由他来杀我兄弟?”高如震也道:“愿与哥哥一起去杀了张通儒。”辛万年突然得了一条生路,狰狞一笑:“我自然要与哥哥同去。”

高鞫仁、高如震、辛万年三人将自己的部众会合,率领众人当即奔向内城。此时,张通儒正在等着辛万年首级,未曾料到高鞫仁反而领兵来杀自己,毫无防备,内城城门瞬间失守。(www.xing528.com)

听着内城杀声一片,张通儒心中慌乱,跑到内城南廊时,遇到辛万年领兵杀来,当场被斩了首级。高鞫仁、高如震、辛万年杀红了眼,在城内继续杀戮,将平素与三人有过节的军将全部斩杀。一番杀戮之后,高鞫仁、高如震共推留在范阳的将领阿史那承庆为范阳留守,辛万年则带了张通儒及被杀将领首级前往洛阳,亲自去向史朝义解释。三人为此番混战找了个借口,云张通儒等人要将范阳献给唐军,才被诛杀。

史朝义刚看到史朝清的首级,隔了一日,又看到了张通儒的首级,知道范阳城内混乱。思来想去,史朝义令此前来送头颅的向闰客立刻返回范阳,担任留守,平定乱局。向闰客知道现在的范阳已是修罗场,可也不敢违背命令,只好硬着头皮返回范阳。

再说范阳城内,高鞫仁、高如震控制局势后,扩充人马,每日遣数百人披甲巡逻。当日张通儒领兵赶至内城时,留守范阳的阿史那承庆即领兵前来助战,也算是见机快,逃过一劫。张通儒被杀后,阿史那承庆虽被推举为留守,可他坐立不安,这高鞫仁、高如震日常就与羯、胡等部有隔阂,双方不时发生摩擦,现在二人控制了范阳,不知哪日自己就被诛杀了。原来,阿史那氏出自平凉杂胡,虽入唐已百年,可他流淌的仍是狼的血脉,怎会坐以待毙?

这日阿史那承庆领了蕃兵数十骑出了宫城,直奔高如震宅邸。到了宅门前,见有大队甲士持戈站列,警卫森严,阿史那承庆也不下马,对着门前的甲士高声呼道:“有事要与将军相谋。”片刻之后,高如震大摇大摆从府内走了出来。见高如震出来,阿史那承庆突然策马狂奔,左手长枪猛力向前一刺,正中高如震脖颈处,顿时高如震血流满地,当场身亡。

阿史那承庆杀完人也不停留,将马首一转,领着蕃兵直往本部军营而去,身后传来甲士的追骂之声。回到营内,阿史那承庆将当前局势说了,令康孝忠等胡人将领召集范阳城内外的羯、胡等族子弟准备扑杀高鞫仁。阿史那承庆若以羯、胡为主力,裹挟部分汉军,也能与高鞫仁一战

高鞫仁自以为范阳局面已尽在掌握之中,到了午前,突然接到高如震被杀的消息,惊怒交加,他立即统了麾下军马出战,又令人去招募城傍少年前来助战。城傍少年由奚、契丹高丽、靺鞨、室韦等部少年组成,他们生长于边城,出身事弓马,精于骑射,骁勇善战。

高鞫仁领兵狂奔,行到宴设楼下,见前方烟尘滚滚,阿史那承庆正领兵杀来。两军即在宴设楼下展开大战,从午后战到黄昏,难分难解。高鞫仁这边得了城傍少年援助,这城傍少年骁勇劲捷,驰射如飞,阿史那承庆虽然兵多,却逐渐不支,最后大败而逃。

阿史那承庆逃去之后,高鞫仁下令,追杀城内羯、胡余部。羯、胡在城内者众多,双方在街坊展开大战。虽是混战,双方却都不敢胡乱入民宅劫掠。原来,范阳城内民众习武成风,就连妇人、小童都娴熟弓矢,家家户户都有军人,均久习战阵,各家自备兵器,人人枕戈以待。贸然闯入街坊劫掠,搞不好就被整个街坊父老给消灭了。

高鞫仁将城内羯、胡余部尽灭之后,又遣使前去洛阳向史朝义奏报:阿史那承庆谋反,与己方混战。阿史那承庆、康孝忠战败出城逃去,沿路收罗了散卒,一路劫掠各县,在外抢了月余,才至洛阳回归史朝义麾下,此时范阳城内又有多番变化。

史朝义任命的留守向闰客一路战战兢兢、磨磨蹭蹭,行了多日才到了范阳。此时城内大战已经结束,众将官出外城相迎。向闰客一看来迎的将官之中唯独没有高鞫仁,心中大惧,当即令随行军马在原地停留,自己带了数名侍卫入城。入城之前,向闰客又令侍卫将兵器解下,赤手空拳入城。入城之后,到了内城日华门下,见高鞫仁正在门前等候,向闰客赶紧下马,上前执手相慰,再三嘉许他平贼有功。高鞫仁见向闰客如此客气,也就客套一番,自行领兵回营。住进内城后,向闰客什么事也不过问,只求太平。

高鞫仁坐大,史朝义在洛阳也是鞭长莫及,奈何不了他,只好任命他为燕京都知兵马使。可范阳终究是史朝义的根基所在,如何能置于他人之手?到了五月,史朝义以心腹太常卿李怀仙为御史大夫、范阳节度使。

高鞫仁得知后,心中大为不快,他已将这范阳视为禁脔,哪容他人染指?可史朝义终究还是名义上的首领,无奈之下,只好将兵马备好,若是李怀仙如向闰客一般乖巧,一切好说;若是想要干预军政,那就少不得要兵戈相向,加以诛杀了。

此番李怀仙到范阳,高鞫仁照例不出城,还是在日华门相迎。李怀仙到了日华门便翻身下马,卑身过礼,言语诚恳,二人立谈良久,约为兄弟,结盟共保。李怀仙至范阳后,虽是名义上的军事主官,可高鞫仁根本不受节制,也不受命。

李怀仙至范阳十数日,对高鞫仁尽力拉拢奉承,可高鞫仁丝毫没有降低戒心。一日,李怀仙犒赏军士时,高鞫仁怀疑其中有诈,领了士卒回营披甲执戈,准备交战,一时军中人心惶惶。李怀仙见高鞫仁如此狂妄,无法按捺怒意,下令将高鞫仁手下的一名牙将抓捕,作为告诫。哪知此举却让高鞫仁动了杀意,当夜集合手下五千军马准备发动袭击。哪里想到,兵马在夜间集合之后,突然暴雨倾盆,高鞫仁只好停止行动。

当夜未能发动攻击,高鞫仁心中大为不甘,准备择日再行发动袭击。可此时李怀仙对他已存了戒心。思来想去,高鞫仁竟然想出了个下下计,他决定前去见李怀仙,以示自己并无敌意,好对其加以麻痹。当日高鞫仁领了几名随从骑马行至李怀仙节度使府。李怀仙正为如何除了高鞫仁而头痛,见他自行来投,哪肯放过?当即安排壮士埋伏,自己则笑脸相迎。

高鞫仁入府之后,二人相谈正欢之际,突然壮士冲出,将高鞫仁当场诛杀。处死高鞫仁后,李怀仙立刻派人接收了高鞫仁的人马,重加赏赐,安定了军心。自暮春至夏中两月之间,范阳城内坊市闾巷间厮杀不断,战死者数千人。至高鞫仁被杀,范阳方才平定,此后史朝义以李怀仙为范阳尹、燕京留守。

在厮杀多年之后,洛阳四周数百里州、县皆为丘墟,而史朝义所部各节度使多为安禄山旧将,本就与史思明有隔阂,只是畏惧史思明凶焰,不得不臣服。现在史朝义杀父篡位,各节度使多不听命,各自招兵买马,图谋能有个好出路。持续经年的战乱,逐渐走向了尽头。

【注释】

[1]据《安禄山事迹》记载:史思明称帝之后,“以范阳为燕京,命洛阳为周京,长安为秦京,置日华等门,署衙门楼为听政,节度厅为紫微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