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长安城已有寒意,今年的冬季必然十分难熬。因为在这样的乱世,自然无人敢来长安卖炭。小道消息在长安城内暗中传播,“太子在灵武登基了”,“年号改为至德”,“官兵已进至渭水了”。外来的消息总是让长安民众们激动,期待着能早日结束乱局,过上太平日子,可乱局才刚刚开始。
此年七月,于灵武称帝后,李亨遣使命郭子仪、李光弼迅速赶赴灵武。郭子仪、李光弼一走,河北诸郡如常山、饶阳、河间、景城、乐安、平原、清河、博平、信都等地,陆续被史思明攻陷。天宝年间,受阿布思反叛牵连,李被贬为景城司马。安禄山乱起之后,颜真卿、李起兵抗击,一度占据主动。迨郭子仪、李光弼一走,河北局面顿时改变,困守景城的李战败跳河而死,平原颜真卿弃郡渡河南走,绕道北上。
攻克长安之后,安禄山始终不入,只是将在长安劫掠的珍宝尽数送到洛阳,每日纵情声色。占据两京使安禄山在整个战局上占尽主动,唐军处于守势,一时无力出击。安禄山在军事上骁勇善战,可在政治上并无远见。他纵容将士在各地烧杀抢掠,使人心尽失,各地民众纷纷聚众抗击。李亨所能依靠的主力军队,乃是郭子仪、李光弼所统五万余人,让皇帝翘首以盼的安西精兵尚在路上。
八月初,郭子仪、李光弼领军五万人抵达灵武,小朝廷声势大壮。援军的到来让李亨喜出望外,随即任命郭子仪为兵部尚书,李光弼为户部尚书。又命李光弼率河北景城、河间兵五千至太原镇守,应对史思明由河北来袭。郭子仪所领朔方军主力留在灵武,预备进行反攻。
八月十二日,李亨所遣使者抵达成都,李隆基这才知道李亨已在灵武即位。李亨自行登基称帝,让李隆基心情无比复杂,他此前的布局是诸子齐出,各显神通,消灭叛乱,而非李亨称帝。思考良久之后,李隆基决定,遣韦见素、房琯北上宣布诏命,行册封礼,移交传国玉玺,这是承认李亨为帝。
韦见素、房琯临行之前,李隆基冠冕堂皇地交代:“今皇帝受命,我如释重负,劳卿等远去,勉辅佐之,多难兴王,自古皆有。卿等当心系王室,以宗社为念,早定中原,我之望也。”
房琯口中不断称颂英明,心中暗道:“陛下此前云,此番传位有异虞典,还是不大肯放手啊。日后朔方、成都并立,也是大麻烦。陛下垂老矣,待我去朔方,倒是可以一展身手,领兵收复两京。”
再说李亨,在灵武登基后,总觉此地难以施展拳脚,遂领了大兵准备前往彭原郡(今甘肃宁县)。行到顺化(今甘肃庆阳)时,恰好遇到前来传递太上皇旨意的韦见素、房琯等人。得到太上皇的认可,在道统与法统上李亨的帝位已无疑议,但他仍需要大功来建立自己的声望,而最大的功劳,莫过于收复两京,击溃安禄山。
李亨虽已得到李隆基的确认,可李隆基依然埋下了伏笔,他在诏书中宣告:“待克复两京后,朕将凝神静虑,偃息大庭,踪姑射之人,绍鼎湖之事。”他开出了条件,即儿子要收复长安、洛阳,此后自己才正式退出政治舞台。而李亨在登基时也已明确表态,自己登基是迫不得已而为之,待收复两京之后,“当还东宫复修臣子之职”。
李亨摩拳擦掌,恨不得立刻收复两京,立下大功,实现大唐中兴。房琯此前已被李隆基提拔为宰相,到了新皇帝面前,自负才华堪比周公瑾,少不得要表现一番。
到了十月份,房琯上表李亨,主动请求率军收复两京。看着房琯文采飞扬的奏折,李亨连连称赞,真是简在帝心。李亨一直有意用兵,可郭子仪等将领认为不可,要等待安西等地精兵赶到之后,再图谋恢复两京。
李亨看完奏折,将之递给头号心腹李辅国,想听听他的意见。李辅国看了奏折后,皱眉道:“口气好大,可这书生将兵能成吗?”李亨不以为然道:“自古名将多书生,如张良、诸葛孔明、陈庆之,不都是书生将兵?”李辅国又道:“我看房琯这个人平日好宾客欢饮,喜作大言,恐华而不实。”李亨点头道:“王思礼用兵老成,长于谋略,现在军中,让他同去即是,你再找个能干的内侍去担任监军。”
王思礼本是哥舒翰帐下一将,灵宝大战之中统帅前军,战败之后所乘的马中箭倒地。幸而一名骑兵将乘马让给了他,才能得脱,一路北上投奔李亨。王思礼是战败之将,本要被处以军法,只是房琯在李亨面前说情,才未被处死。李亨以为,房琯对王思礼有救命之恩,久经沙场的王思礼必然会全力相助。
见李亨主意已定,李辅国不再多言,旨意随即发布,以房琯为持节、招讨西京兼防御蒲潼两关兵马节度等使,以王思礼为副手,筹划收复两京事宜。房琯得了李亨赏识,厉兵秣马,又向李亨请求,任命了一批自己的亲信担任幕僚,参赞军事。李亨对房琯很是信任,所请无不同意。
大军征调完毕之后,房琯即向李亨辞行。李亨对他寄予厚望,再三叮嘱:“贼兵之中,有曳落河骑兵,乃是精锐。哥舒在灵宝即被骑兵冲击战败,相公出战时不可不防。”房琯昂然道:“陛下宽心,曳落河骑兵虽强,我军谋士早有应对,定让他有来无回。”见房琯自信满满,李亨受他感染,精神大振,期待着一战功成。
几日之后,成都城内,李亨所遣出的使者快马赶到,送来了最新消息。李隆基躺在榻上,抱着狗儿天威大将军听着高力士读奏疏。当听到以房琯为将统领大军收复两京时,李隆基冷笑一声道:“猛将必发于卒伍,房琯此人一介书生,尚不足以灭贼。”高力士闻言很是诧异,却听李隆基继续道:“房琯此人志大虑疏,绝非乱世能臣。”高力士道:“那陛下当日还用他为相?”李隆基苦笑道:“当时那般狼狈,就是一条狗跟着来也得大用。”君臣二人面面相觑,均是满脸苦涩。
房琯出兵之后,一批文士出身的亲信幕僚出谋划策,王思礼反被晾在了一边。全军分为三军:南军从宜寿(今陕西周至)进军,中军从武功(今陕西武功)进军,北军从奉天进军,直指长安。中军、北军担任前锋,进军迅速,十月二十日,大军抵达渭水便桥。
十月二十一日,中军、北军在咸阳县陈陶(今陕西咸阳东)与安禄山大军相遇,双方决战。(www.xing528.com)
田乾真意气风发,领着三千曳落河精骑在原野上列阵,看着对面密密麻麻的人影,心中充满了战意。灵宝一战之后,他一路纵横,所向披靡。今日他不过带了一万人,却丝毫不惧,当日灵宝大战,也是以一万人击溃哥舒翰二十万人,何惧今日之兵。斥候来报,唐军不断逼近,田乾真静静看着风中猎猎作响的大旗,辨识了下风向,脸上露出笑容。
唐军大阵之中,房琯站在望楼上,头戴高冠,手持羽扇,激动中又有些紧张。他虽有豪言壮语,也做了充分准备,可真正上了战场指挥千军万马,与纸上谈兵还是有所不同。抵达渭水便桥后,他的本意是扎营固守,等待时机出击。不想前来监军的宦官比他还心急,再三催促他用兵,这才不得不领兵出战。曳落河骑兵威名在外,以一万破二十万,让人心寒。房琯此前下了功夫,看了好些古时名将应对骑兵的战术,也问了李光弼在平原如何击溃史思明,最后决定,以车阵克制骑兵。
两千乘牛车从军中缓缓而出。牛车之上,中间一人驱车,右边一名甲士持枪,左边一名甲士持弩,牵车的牛身上或是挂有木板,或是软甲,以防弓箭。房琯略有些得意,对着身旁的幕僚道:“兵书云,古者车战,一车之出,左右及御共三人,左以射为职,右以击刺为职,御居中以正马为职。”幕僚一起恭维:“房公用兵如神。”
牛车大阵在前方展开,阵后乃是密集的步兵,骑兵部署在两翼,随着鼓点隆隆前进,声势逼人。房琯忍不住又道:“车之于战,动则足以冲突,止则足以营卫将卒。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则车之为利大矣。”幕僚齐齐赞叹道:“房公高见,列成车阵,进可以攻,退可以守。”房琯心中的紧张感淡去,豪情上涌,对幕僚笑道:“李光弼当日在常山以车阵破敌,你们观我这车阵如何?”幕僚又一致恭维:“房公用兵,得奇正之变,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牛车大阵在车夫的控制下有序前进,车阵后的步兵也跟着向前。田乾真看着阵前缓缓而来的车阵,一挥手,十几辆大车被推了出来,车上各有一面大鼓,更有鼓手二人。这些大鼓是在长安城中搜刮而得,本想为士卒鼓气,看到唐军牛车大阵,田乾真灵机一动,摆出大鼓阵。鼓手站在车上,大车则被人推着向前,迎向逼近的牛车大阵。
一方是密集的牛车大阵,一方推出了十几辆装着大鼓的两轮车。此时已有寒意,更添肃杀,旗帜猎猎作响,大阵隆隆向前。突然间,鼓手开始奋力擂鼓,鼓声震动入云,杀气天上合,鼓声陇底闻,横行负勇气,一战净妖氛。
鼓声如雷,滚滚而来,顿时将拉车前行的牛给震住。牛开始慌乱,牛车向各个方向胡乱奔突,车夫使尽力气也不能控制。原本严整的牛车阵瞬间破裂分散,毫无章法可言,车上的甲士人人慌张,不知如何应对。田乾真看了大笑一声,又一挥手,骑兵阵中有数百人举了火炬骑马开始冲阵。
看着敌军骑兵快速冲来,牛车上的弓手、弩手纷纷将弓弩举起,等骑兵进入一百五十步后各自发射。箭矢铺天盖地,可骑兵如云冲到车阵之前,也不进攻,数百人将手中持着的火炬掷入牛车大阵。此时风烈,火炬抛入牛车阵之后,很快燃起阵阵大火,整个牛车大阵被烟火遮蔽。牛车焚烧,烟雾顺风吹来,又将后列的唐军步兵给掩盖,目不能视物。
火势一起,唐军全线顿时陷入混乱,此时田乾真亲自领了三千精骑纵马狂奔,避开牛车大阵,从两翼猛冲唐军骑兵。唐军骑兵已无心再战,一触即溃,纷纷逃散。唐军骑兵被击溃之后,步兵再无战意,跟着向后方逃去。一时人畜大乱,牛踩马踏,你挤我推,死伤遍野。大军还未交战就已溃败,让房琯又惊又愣,汗珠在风中不断滴落。望楼下的侍卫见了,上来将房琯拖了下去,扔入一辆马车,向着南军所在方向疯狂逃去。
房琯被侍卫护送到南军之中,原本还指望能收容些溃兵,可退下来的溃兵不过数千人,主力全军覆没,大半被敌军俘获。房琯自负其才,以收拾天下为己任,想着一战天下扬名,哪里甘心如此失败?十月二十三日,房琯率南军再次出战。在主力溃败之后,南军毫无战意,当日又是大败溃散,领军将领纷纷投降。
溃败之后,房琯一路狼狈逃回行在,肉袒向李亨请罪。房琯两战皆败,李亨心中大为不满,可此时需要用人,只好忍住怒意,对之好言安慰,令其收容散兵再图进取。李亨没有追究房琯罪责,可房琯从此一蹶不振,称病不朝。这本来也没什么,可房琯与一些官员每日或高谈老、释,或听门客鼓琴,这却让李亨大为不满。
陈陶大败的消息很快传到长安,长安民众一片死寂。一名中年男子闻讯作诗长叹:“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遥望北方,中年男子下定决心,定要逃出长安前去北地为新皇效力。
【注释】
[1]恒阳:因位于古北岳恒山以南而得名。唐时的北岳恒山,乃今曲阳县以北大茂山。
[2]小儿:指为皇家或军队服役的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