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山海经珥蛇与出土玉玦色彩:青与黄四重证据

山海经珥蛇与出土玉玦色彩:青与黄四重证据

时间:2023-09-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是否能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证明《山海经》有关珥蛇之颜色记录的精确性和逼真性呢?《山海经》的珥蛇之色,所反映的是在新疆和田玉规模性地输入中原文明以前的史前期,以北方的地方玉料为主的玉器生产情况,即以青和黄两色为主的用玉习惯。这是辽西玉文化板块的用玉特征,与《山海经》珥蛇的二元色谱尤其吻合。

山海经珥蛇与出土玉玦色彩:青与黄四重证据

神话宇宙观中医哲学立场看,头部是人体最高的部位,头顶和前额等部位,因此获得“天灵盖”或“天庭饱满,地阁方圆”之类华夏文化特有的美称。按照天人合一的身体观,人体是与大宇宙对应的小宇宙,而耳朵又是缩微版的人体,即小宇宙中的微小宇宙。从外形看,双耳是人体头部仅有的向两侧凸起的部分,作为通天通神的标志性部位真是不二之选。华夏神话认为天体是玉石所造,有炼石补天的想象叙事。古民间信仰将耳朵称为“天柱”,耳部佩戴玉质装饰物,是让人体小宇宙同代表天即大宇宙的玉石相接通。因为神话的类比联想早已通过天与玉在颜色上的相似性,将二者认同为一了。青天在上,黄土在下,青玉和黄玉作为天地之精华的象征符号,就这样成为东亚广大地区史前玉器生产的首选材料。

田家沟新出土的玉蛇耳坠呈现出“鸡骨白”的颜色特征(图8—1),这是因为玉质在碱性土壤中埋藏时间过久(一般在两三千年以上)而出现的钙化现象。那么,入土之前的玉蛇耳坠又应该是什么颜色呢?对于熟悉红山文化玉器的专业人士来说,此问题较容易解答,因为红山文化玉器的制作原料属于地方玉种,基本上有两大色系,即青绿色和黄色。下面以2004年为全面普查收集内蒙古赤峰地区12个旗县博物馆收藏的出土红山文化玉器资料,由赤峰市文化局建设主编的《红山玉器》一书为据,排比和对照书中所收录的当地自兴隆洼文化到红山文化的全部玉耳玦(彩色图版),合计为25枚,[43]除去1件夏家店下层文化的灰白色天然玛瑙玦,还剩24枚。其中1件为白玉质,其余23件皆为青绿色或黄色玉质。为什么玉耳玦的制作大都选用青和黄两色玉料呢?这是否能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证明《山海经》有关珥蛇之颜色记录的精确性和逼真性呢?《山海经》的珥蛇之色,所反映的是在新疆和田玉规模性地输入中原文明以前的史前期,以北方的地方玉料为主的玉器生产情况,即以青和黄两色为主的用玉习惯。这是辽西玉文化板块的用玉特征,与《山海经》珥蛇的二元色谱尤其吻合。这不妨视为一重证据与四重证据的再一次吻合,使我们对《山海经》这部奇书的性质引起高度重视:它在何种意义上是汉字小传统书写下来的文学或神话之书?又在何种意义上可以转换为通向史前大传统奥秘的历史或文化宝典?文学人类学者近期倡导的一个新概念“神话历史”对此能够给出较为充分的解释。由其引发的重要学术启示是:如何在神话中发现历史?(www.xing528.com)

陶渊明诗“泛览周王传,浏观山海图”二句,透露出一个信息:东晋时代的人所看到的《山海经》是有图的。据此可知此书的前身是图像本的,其文字叙事是解说图像叙事的。现有的版本中虽然也多配有图像,但是先秦至东晋的原书图像早已荡然无存,今人能够看到的大多为明清画工补充的插图而已,根本不足以用来考证上古的神话形象。来自地下的出土文物,尤其是具有肖生想象造型的上古和史前文物,将成为探求并重构《山海经》原图内容的珍贵参照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