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工挖孔桩安全技术措施-土建施工安全管理与控制

人工挖孔桩安全技术措施-土建施工安全管理与控制

时间:2023-09-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人工挖孔桩的一般要求采用人工从上至下逐层用镐、锹进行挖土,挖土顺序是:先挖中间后挖周边,并以设计桩径加 2 倍护壁直径控制截面,尺寸的允许误差不超过 30 mm。2.人工挖孔桩的安全技术措施参加挖孔的工人,事先必须检查身体,凡患精神病、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病及聋哑的人员等不能参加施工。井下人员工作时,井上配合人员不能擅离职守。井上现场可用 24 V 低压照明,现场用电均应安装漏电装置。

人工挖孔桩安全技术措施-土建施工安全管理与控制

1.人工挖孔桩的一般要求

(1)采用人工从上至下逐层用镐、锹进行挖土,挖土顺序是:先挖中间后挖周边,并以设计桩径加 2 倍护壁直径控制截面,尺寸的允许误差不超过 30 mm。

(2)扩底部分应先挖桩身圆柱体,再按扩底尺寸从上到下削土修成扩底形。

(3)弃土装入活底吊桶或箩筐内,其垂直运输,由孔上口安装的支架、工字轨道、电葫芦或搭三脚架,用 10~20 kN 慢速卷扬机提升解决。若桩孔较浅时,可用木吊架或木辘轳借粗麻绳提升。土吊至地面上后用机动翻斗车或手推车运出。同时应在孔口设水平移动式活动安全盖板,当土吊桶提升到离地面约 1.8 m 时,推活动盖板关闭孔口,将手推车推至盖板上使吊桶中的土卸于车中推走,再开盖板下吊桶装土。严防土块、操作人员掉入孔内伤人。采用电葫芦提升吊桶,桩孔四周应设安全栏杆。

(4)直径大于 1.2 m 以上的桩孔开挖,应设护壁,挖一节浇一节混凝土护壁,以保孔壁稳定和操作安全,护壁高出地面不少于 200 mm。

(5)孔内严禁放炮,以防振塌土壁造成事故,或振裂护壁造成事故。

(6)人员上下可利用吊桶,但要另配滑车、粗绳或绳梯,以供停电时应急使用。

(7)随时加强对土壁涌水情况的观察,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对于地下水要采取承受挖随用吊桶(用土堵缝隙)将泥水一起吊出。若大量渗水,可在一侧挖集水坑用高扬程潜水泵排出桩孔外。

(8)多桩孔开挖时,应采用间隔挖孔方法,以减少水的渗透和防止土体滑移。

(9)已扩底的桩,要尽快浇灌桩身混凝土,不能很快浇灌的桩,应暂不扩底,以防扩大塌方。

2.人工挖孔桩的安全技术措施

(1)参加挖孔的工人,事先必须检查身体,凡患精神病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病及聋哑的人员等不能参加施工。

(2)非机电人员,不允许操作机电设备。如翻斗车、搅拌车、电焊机和电葫芦等应由专人负责操作。

(3)每天上班前及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注意检查辘轳轴、支腿、绳、挂钩、保险装置和吊桶等设备的完好程序,发现有破损的现象时,应及时修复或更换。(www.xing528.com)

(4)现场施工人员必须戴安全帽。井下人员工作时,井上配合人员不能擅离职守。孔口边1 m 范围内不得有任何杂物,堆土应离孔口边 1.5 m 以外。

(5)井孔上、下应设可靠的通话联络,如对讲机等。

(6)挖孔作业进行中,当人员下班休息时,必须盖好孔口,或设 1 200 mm 高以上的护身栏。

(7)正在开挖的井孔,每天上班工作前,应对井壁、混凝土支护,以及井中空气等进行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应采取安全措施后,方可继续施工。

(8)井底需抽水时,应在挖孔作业人员上地面以后再进行。

(9)夜间禁止挖孔作业,如遇特殊情况需要夜班作业时,必须经现场负责人同意,并必须要有领导和安全人员在现场指挥和进行安全检查与监督。

(10)井下作业人员连续工作时间,不宜超过 4 h,应勤轮换井下作业人员。

(11)照明、通风要求:

① 挖井至 4 m 以下时,需用可燃气体测定仪,检查孔内作业面是否有沼气,若发现有沼气应妥善处理后方可作业。

② 下井前,应对井孔内气体进行抽样检查,发现有毒气体含量超过允许值,应将毒气清除后,并不致再产生毒气时,方可下井工作。

③ 上班前,先用鼓风机向孔底通风,必要时应送氧气,然后再下井作业。在其他有毒物质存放区施工时,应先检查有毒物质对人体的伤害程度,再确定是否采用人工挖孔方法。

④ 井孔内设 100 W 防水带罩灯泡照明,并采用 12 V 的低电压用防水绝缘电缆引下。井上现场可用 24 V 低压照明,现场用电均应安装漏电装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