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教师队伍是课程思政的主力军。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强调言传身教,身教重于言传。教师走上讲台,或者在课堂内外与学生沟通交流,其自身的学术水平、治学境界、教学投入,对学生是不是有足够的关切,对学生的学习状态是不是了如指掌,对学生的成长是不是倾心关怀,学生有着最为真切的感受,也最容易受到教师所呈现出来的师德师风的感染和影响。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院士长期坚持给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实验班的学生上课,除了讲好自己承担的课程,他还投入大量精力精心指导年轻教师备课,甚至在年轻教师上课时坐在第一排,和学生“抢”答问题。身边触手可及的学术大师以最投入的状态激发学生的学术志趣,学生看到不同年龄跨度的老师们专心做着本领域最前沿的工作,看到学长以及同学做出了有价值的工作,对自己也能以创造性的工作服务国家、改变世界充满了信心,因此而加倍努力,这正是我们所期盼的最好的成长状态。教师在课堂内外关心学生群体和个体的成长,也是课程思政的题中应有之义。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展现出来的治学精神和人生态度,对学生有着莫大的影响,是课程思政最见成效的方式。这也对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的学问品行和潜心育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纲要》指出,要推动广大教师进一步强化育人意识,找准育人角度,提升育人能力,确保课程思政建设落地落实、见功见效。要加强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建设,建立健全优质资源共享机制,支持各地各高校搭建课程思政建设交流平台,分区域、分学科专业领域开展经常性的典型经验交流、现场教学观摩、教师教学培训等活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促进优质资源在各区域、层次、类型的高校间共享共用。依托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等,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法律职业伦理、工程伦理、医学人文教育等专题培训。支持高校将课程思政纳入教师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和师德师风、教学能力专题培训等。充分发挥教研室、教学团队、课程组等基层教学组织作用,建立课程思政集体教研制度。鼓励支持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合作教学教研,鼓励支持院士、“长江学者”、“杰青”、国家级教学名师等带头开展课程思政建设。(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