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供给侧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路径创新

供给侧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路径创新

时间:2023-09-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转变为以“服务学生”为主的理念,特别要注重学生需求,主动为学生服务,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各项服务工作中去,形成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格局。高校要紧密围绕学生、关爱学生、服务学生,理解学生成长发展需求,针对个性化需求实施有差别的服务,密切关注特殊群体学生。

供给侧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路径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为学生发展服务的工作,本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把服务理念贯彻到每一项学生工作中,为学生提供便捷的服务方式和优质服务,在服务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

(一)更新服务理念,增强服务意识

更新服务理念,增强服务意识最重要的就是要改变以往学生工作的传统模式,即改变以“管理学生”为主的理念。转变为以“服务学生”为主的理念,特别要注重学生需求,主动为学生服务,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各项服务工作中去,形成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格局。这就要求新时代高校应贯彻“以学生为本”和“以服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坚持以育人为宗旨、以服务为导向,创新服务载体,挖掘服务学生的各种资源,切实推动学生工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积极构建学生成长成才的服务体系,把解决学生思想问题与实际困难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过程。高校要紧密围绕学生、关爱学生、服务学生,理解学生成长发展需求,针对个性化需求实施有差别的服务,密切关注特殊群体学生。特别是对那些学习困难、生活困难、身有疾病的、心理有问题的、择业困难的,甚至已经毕业的学生,高校均应力所能及地为学生提供服务,对学生倾注更多的责任、关心和热情,为他们解决思想困惑,在理想信念、思想品德、行为养成等方面做好引领工作,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二)创新服务内容和方式,实施全面服务(www.xing528.com)

高校要以服务为重点,创新服务模式,寓人文关怀与思想教育于长效服务中,积极推动实施全面服务。为了更好地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应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服务网络。一是构建各类大学生需求社团平台,探索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如针对困难学生可以建立“自强社”,在提供物质帮助的同时,给予他们必要的人文关怀,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人格,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针对学生心理障碍问题,可以搭建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社团,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和能力建设提供支持平台,开设心理健康咨询热线,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心理危机干预和排查,驱动学生人格健康发展。二是服务内容系统化。为构建高校全员育人工作新格局,高校各部门应统一思想,健全服务内容,完善工作体系,切实制定并落实涵盖从学生入学到就业、从培养模式到培养质量、从专业学习到社会实践、从环境改善到氛围营造等系统化的学生服务规划。三是服务方式信息化。新媒体时代高校应建立及时有效的沟通、服务模式,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设力度,构建完善学生事务工作信息系统、学生素质综合测评系统等信息化技术平台,及时快捷便利跟踪了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四是注重服务队伍职业化建设,提高服务能力。特别要注重学工系统队伍职业化建设和培训,提升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业化水平,打造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的管理团队。另外,积极探索完善学生工作一站式服务模式,畅通教育渠道,推动学生各项服务事务的顺利开展,尊重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和塑造学生,达到思政教育育人的目的。

(三)完善体制机制,强化制度保障

制度简言之系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它一般指在特定社会范围内统一的、调节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一系列习惯、道德、法律戒律、规章等的总和。制度具有指导性、规范性、约束性和程序性等特点,有了先进的工作理念,还要有好的工作体制。邓小平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的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制度保障加速学生的身心成长及人格完善。大学生的各项服务制度和思想政治制度建设就是从社会整体视野出发,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促进个人品格的完善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大学生服务工作的各项制度要立足当下、着眼根本、面向未来,取得实效。通过各项具体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如制定和落实大学生事务咨询会制度、学业指导制度、学生服务制度、就业指导制度等,不仅使大学生得到直接的指导和优质服务,保障学生顺利参与学校的各项工作,而且也使教育者增强了关心学生成长的意识,促进育人育德环境的形成。由于高校提供于大学生各项服务工作的领域很多,诸如奖助补贷、文体活动、团学服务、就业指导及宿舍管理等,均是学生服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制度设计,强化制度保障,明确各自责任,从制度层面提供学生参与的机会,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成功提供高效、快捷、方便的服务,也从内心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加强了对他人负责、对自己负责等理念教育,也促进了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