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组织部门和教师,必须把握“00”后大学生的新特征,根据其身心特点以及思想和精神文化需求的新变化,为“00”后大学生提供适合其成长成才的教学新内容,实现思政课教学内容供给的变化与创新。
与以往大学生不同,“00”后大学生由于出生于新世纪,此时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为他们提供了物质环境,中国政治、文化、环境、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为他们的成长提供了各种较好的条件,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形成了比较开阔的视野,信息时代使他们掌握了各种信息,新世纪以来国家发展中遇到的社会问题促使他们思考社会与人生,如此等等。但另一方面,这些青年大学生绝大多数也是独生子女,由于独生子女的原因,他们身上或多或少地体现出了自我意识强,依赖性强,个人中心主义突出等等的特点。
钟歆、肖清滔在《互联网时代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一文中提出:“综合多个不同层次的调查报告可以归纳出00后大学生5个鲜明的思想特点:①价值追求更加个性。相比于80、90后,00后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物质条件优越,他们的人生规划更注重个体的情感体验和价值实现,具有强烈的个体意识。00后大学生认为集体存在的价值在于通过包容、拓展个体的特征帮助个体实现价值。②学习方式更加多样。由于00后大学生的父母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更强调示范教育、陪伴教育和情感教育,与00后大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平等、开放、互动的氛围中,这种教育模式使他们对学习有一种天然的遵从感,有自主学习的意愿。同时,社会上的培训机构、兴趣辅导班也间接推动了00后大学生学习方式的拓展和延伸,实践学习、体验学习、网络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也受到热捧。③生活方式更加网络化。00后大学生是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互联网已成为他们生活中的必需品,互联网思维天然植根于00后大学生的意识形态中,对其日常生活产生了较大影响。相比而言,00后大学生更会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但专注时间较短,需要不断刺激才能长期保持。④思考处事更加理性。由于00后大学生与网络媒介的紧密联系,使得他们在思考处世方面更加理性,虽然也存在始于颜值、陷于才艺、忠于人品的思维逻辑,但不再盲目狂热,处世方式更趋向理性。基于此,00后大学生不容易被普通宣传所诱惑,更看重背后的价值,消费观呈现出网络化、有目标性、有针对性的特点。⑤价值追求更加务实。00后大学生在人生规划中首先考虑的是自我提升,更注重当下的实际条件,较少以高大上的目标为人生理想。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00后大学生的观点比较务实,对人生发展、社会现实有清晰的认识,不仅看重个人的付出和动力,而且看重回报和收益,具有较强的现实主义思想。”[1]
吕宁、由馨媛两位老师通过对上海松江大学城的东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七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了调研后,认为“00”后大学生:有正确的理想信念,但个人理想与之脱节;有明确的价值观,但自我中心倾向明显;有较强的道德意识,但存在利己倾向;有高度的文化认同感,但文化取向更加多元。[2]
总之,近年来的研究都表明,00后大学生具有21世纪所创造的物质生活基础,有宽广的视野,信息化的生活环境、便利的交通环境,也有鲜明的个性特征。生活环境、人际交往环境等的变化,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供给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第一,加强马克思主义“三观”的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观”教育在21世纪的今天,特别是在信息化发展的今天依然显得很重要。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越是信息化发展,就越容易出现各种信息和价值观的传播,而这其中鱼龙混杂、莫衷一是,越容易混淆视听,特别需要加以引导。就世界观来说,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尽管深空探测、航空科技、海洋技术、细胞科学等技术发展迅猛,但是仍然还有许多未知领域未被揭示,一些迷信的东西打着披着宗教的外衣,贩卖各种歪理邪说,非常具有迷惑性,一些文化程度不高或者辨识力不强的人很容易被其迷惑,当今中国和世界,法轮功、全能神等邪教流行就是例证,一些大学生也身陷其中。人生观也是如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一些人容易被拜物教所俘虏,物质利益至上,金钱至上,人伦道德退化,甚至一些高学历的大学生也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技术,从事一些犯罪的活动,个人主义盛行,全无集体观念、共同利益,所幸这种中高学历的大学生是极少数。就价值观而言,就更加混乱了,一段时间以来,“精日”、“哈韩”、“精美” 等类人一再上演过分言论,民族虚无主义在这些人中盛行。基于此,特别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三观”教育,尤其是要引导青年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避免被别人带偏。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在全社会广泛传播“富强”“民主” “文明” “和谐” “自由” “平等” “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成使之成为中国社会的一种道德风尚。(www.xing528.com)
第二,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今时代仍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历经不同时期的发展,形成了“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进取文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济世情怀,“己欲立立人,己欲达达人”推己及人的道德意识,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刚正品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敬老爱幼意识,不“竭泽而渔”不“焚林而猎”的自然生态意识,如此等等,都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在当前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主要是教育其传承中国优秀文化精髓,而摈弃其不合理的一些东西;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使之成为当代中国青年大学生立身处事的重要向导。
第三,加强中国精神的教育。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在发展过程形成的宝贵财富。从古到今,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些精神是激励中国人民固结奋斗的精神武器和精神支柱。岳飞、文天祥、戚继光、冯子材、邓世昌等爱国将领受人尊敬,“五四精神”“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日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 “铁人精神” “两弹一星精神” “改革创新精神”“投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击新冠病毒精神”等等层出不穷,成为100多年来激励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强大力量。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进行中国精神的教育,将是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思想熏陶的有力有效资源。
第四,加强理想信念的教育。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 “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2014年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一百一十周年座谈会上强调:“我们共产党人锤炼党性,首要的就是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2015年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又指出:“我们共产党人的根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习近平总书记非常明确地指出了理想信念的重要内容。对于其重要性,他强调:“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一个政党的衰落,往往从理想信念的丧失或缺失开始。”那么,对于青年大学生来说,由于正处于人生中尚未成型的时期,理想信念教育显得非常重要。要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使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深入其人生信条当中,成为其人生成长的灯塔和导向器。
之所以强调进行教学内容的创新,是由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性质决定。思政课内容的教学,首先必须有思想性,但思政性内容又从哪里体现呢?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思政课内容供给时,突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思想与新理念,对于大学生来说,思想性还意味着,要启发大学生进行思辨,不能被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言论所左右,特别是要能够识别那些经过伪装的思想观点,要能够区分正确与错误的思想方式与思维习惯,不被其左右。要能够在正确的思想框架下,进行独立的思考与思想,这就要进行思维方式的教育和引导。其次要突出内容的政治性。思政课讲授教学内容的政治性,主要体现在所讲授的内容的政治正确,要有利于维护党和国家的领导和政治制度,维护社会的稳定,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近年来,一些大学教师,在课堂、微信、微博等平台上,发表了一些不利于党和国家的言论,混淆了视听,这就需要教师在讲授相关内容时,进行引导与批驳,使讲授的内容符合课程的要求。不能以已昏昏,使人昭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