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师的个体教育实践是推动大学教师教育能力发展的必然因素,但是个体教育实践不是一帆风顺的,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曲折前进的,在发展的道路上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复,这就是事物发展中的矛盾规律。解决事物发展中的矛盾必然离不开反思,通过对实践的反思,寻找事物之间的联系,从而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推动事物继续发展。因此,在大学教师个体教育实践出现矛盾时,需要大学教师进行教育反思,找到解决大学教育实践矛盾的方法,推动大学教师教育实践的继续发展。大学教师的教育反思是大学教师发展的持续的内部推动力。
随着中国近代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逐渐出现,传统的农业人才培养模式与现实需求之间产生了矛盾,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变革。就此,东南大学的农业教育做出了及时的应对。如20世纪20年代末邹秉文对中国农业教育问题进行了反思,他指出我国当时农业教育的弊端:“一是农业学校的课程太普通、太杂乱,不能造就专门人才。二是实习钟点太少,理论与实践脱节。三是教员担任科目太多。”[126]针对上述问题,在他领导下的东南大学农科进行了改革:要求每一教授基本上只担任他的专业课程,每周授课时数,按实际需要安排,不作硬性规定。但是教师每天必须早上八点以前到校,下午五点以后离校,授课之外,从事试验研究,通过研究取得成果,进而向农民推广。要求学生除课间实验外,还要有两个暑假进行实习——一个是一般性实习,一个是所学专业的实习,因而必须下农场或工厂[127]。如此认识和做法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国立东南大学的农科教育状况,不仅带动个体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而且也使得农科教师的专业素质有了整体提高。
因此,大学教师个体的教育实践是大学教师专业素质形成的内在基本因素,大学职能对大学教师发展产生影响,必然要通过该内在基本因素来实现,使得大学职能要求内化为教师专业素质结构中的各种素质、能力。而大学教师的教育实践不断持续发展离不开大学教师对教育的反思,通过大学教师的教育反思解决教育实践活动中出现的矛盾,从而达到新的发展。在这种否定之否定的实践、反思过程中,大学教师的教师专业素质得到发展,大学职能也得到实现。
【注释】
[1]黄启兵:《中国高校设置变迁的制度分析》,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5页。
[2]吴文俊:《高等教育制度功能的经济学分析》,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1页。
[3]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版,第137页。
[4]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661页。
[5]邓小林:《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教师聘任之研究》,四川大学专门史专业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32页。
[6]北京大学校史研究室:《北京大学史料(第一卷1898—1911)》,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60页。
[7]同上。
[8]北京大学校史研究室:《北京大学史料(第一卷1898—1911)》,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16页。
[9]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下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754页。
[10]潘懋元、刘海峰:《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高等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51页。
[11]北京大学校史研究室:《北京大学史料(第一卷1898—1911)》,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06页。
[12]同上书,第309页。
[13]北京大学校史研究室:《北京大学史料(第一卷1898—1911)》,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10页。
[14]蔡克勇:《20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体制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98页。
[15]潘懋元、刘海峰:《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高等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783—784页。
[16]宋恩荣、章咸:《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1912—1949)》,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416页。
[17]同上书,第430页。
[18]宋恩荣、章咸:《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1912—1949)》,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668—669页。
[19]孙邦正:《六十年来的中国教育》,国立编译馆1974年版,第429—430页。
[20]刘志鹏、别敦荣、张笛梅:《20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教学卷·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16—217页。
[21]宋恩荣、章咸:《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1912—1949)》,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692页。
[22]同上书,第669页。
[23]同上书,第690页。
[24]宋恩荣、章咸:《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1912—1949)》,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703—705页。
[25]同上书,第669页。
[26]郭为藩:《中华民国开国七十年之教育(上)》,广文书局1981年版,第238页。
[27]宋恩荣、章咸:《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1912—1949)》,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692页。
[28]郭为藩:《中华民国开国七十年之教育(上)》,广文书局1981年版,第238页。
[29]黄义详:《中山大学史稿(1924—1949)》,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6页。
[30]编委会:《山东大学百年史:1901—2001》,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7页。
[31]苏云峰:《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1911—1929》,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304页。
[32]张建新、董云川:《云大文化史料选编》,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6页。
[33]张宪文:《金陵大学史》,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6—97页。
[34]校史编辑室:《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史(第一卷)》,天津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50页。
[35]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教职员卷)》,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90—391页。
[36]北京大学校史研究室:《北京大学史料(第一卷1898—1911)》,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26—127页。
[37]北京大学校史研究室:《北京大学史料(第一卷1898—1911)》,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13页。
[38]同上书,第218页。
[39]潘懋元、刘海峰:《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高等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35页。
[40]北京大学校史研究室:《北京大学史料(第一卷1898—1911)》,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20页。
[41]同上书,第213页。
[42]同上书,第218页。
[43]同上书,第232页。
[44]潘懋元、刘海峰:《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高等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35页。
[45]北京大学校史研究室:《北京大学史料(第一卷1898—1911)》,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20页。
[46]同上。
[47]北京大学校史研究室:《北京大学史料(第一卷1898—1911)》,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20页。
[48]同上书,第232页。
[49]潘懋元、刘海峰:《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高等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32页。
[50]同上书,第135页。
[51]北京大学校史研究室:《北京大学史料(第一卷1898—1911)》,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61页。
[52]同上书,第232页。
[53]潘懋元、刘海峰:《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高等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35页。
[54]北京大学校史研究室:《北京大学史料(第一卷1898—1911)》,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32页。
[55]潘懋元、刘海峰:《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高等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779—780页。
[56]刘志鹏、别敦荣、张笛梅:《20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教学卷·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96页。
[57]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346页。
[58]北京大学校史研究室:《北京大学史料(第一卷1898—1911)》,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61页。
[59]同上书,第231页。
[60]北京大学校史研究室:《北京大学史料(第一卷1898—1911)》,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19页。
[61]潘懋元、刘海峰:《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高等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367页。
[62]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版,第664页。(www.xing528.com)
[63]熊明安:《中国高等教育史》,重庆出版社1983年版,第374页。
[64]王学珍、郭建荣:《北京大学史料(第二卷中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33—1334页。
[65]同上。
[66]宋恩荣、章咸:《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1912—1949)》,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421页。
[67]荀渊:《中国高等教育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第91页。
[68]宋恩荣、章咸:《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1912—1949)》,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427页。
[69]同上。
[70]潘懋元、刘海峰:《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高等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786页。
[71]宋恩荣、章咸:《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1912—1949)》,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669页。
[72]同上书,第661页。
[73]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下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75—76页。
[74]潘懋元、刘海峰:《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高等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451页。
[75]王运来:《诚真勤仁—光裕金陵——金陵大学校长陈裕光》,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11页。
[76]校史编辑室:《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史(第一卷)》,天津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61页。
[77]刘志鹏、别敦荣、张笛梅:《20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教学卷·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479页。
[78]吴定宇、陈伟华、易汉文:《中山大学校史(1924—2004)》,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0页。
[79]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教职员卷)》,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91页。
[80]四川大学校史编写组:《四川大学史稿》,四川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06页。
[81]宋恩荣、章咸:《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1912—1949)》,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430页。
[82]钱理群、严瑞芳:《我的父辈与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83页。
[83]霍益萍:《近代中国的高等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1页。
[84]霍益萍:《近代中国的高等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9页。
[85]霍益萍:《近代中国的高等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5页。
[86]刘志鹏、别敦荣、张笛梅:《20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教学卷·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55页。
[87]周川、黄旭:《百年之功:中国近代大学校长的教育家精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392页。
[88]周川、黄旭:《百年之功:中国近代大学校长的教育家精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393页。
[89]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965页。
[90]吴定宇、陈伟华、易汉文:《中山大学校史(1924—2004)》,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30页。
[91]华西校史编委会:《华西医科大学校史(1910—1985)》,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34页。
[92]霍益萍:《近代中国的高等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2页。
[93]刘志鹏、别敦荣、张笛梅:《20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教学卷·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55—56页。
[94]周川、黄旭:《百年之功:中国近代大学校长的教育家精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395页。
[95]刘志鹏、别敦荣、张笛梅:《20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教学卷·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97页。
[96]同上书,第54页。
[97]刘志鹏、别敦荣、张笛梅:《20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教学卷·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97页。
[98]鲁静、史睿:《清华旧影》,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12页。
[99]吴定宇、陈伟华、易汉文:《中山大学校史(1924—2004)》,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6—117页。
[100]张雪蓉:《以美国模式为趋向:中国大学变革研究》,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史专业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100页。
[101]张雪蓉:《以美国模式为趋向:中国大学变革研究》,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史专业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99—100页。
[102]霍益萍:《近代中国的高等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39页。
[103]周川、黄旭:《百年之功:中国近代大学校长的教育家精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499页。
[104]吴定宇、陈伟华、易汉文:《中山大学校史(1924—2004)》,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3页。
[105]私立金陵大学农学院院长室:《私立金陵大学农学院概况》,1932—1933年度第2号,第30页。
[106]吴民祥:《流动与求索:中国近代大学教师流动研究(1898—1949)》,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0—32页。
[107]同上书,第33页。
[108]高恒文:《东南大学与“学衡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0页。
[109]张雪蓉:《以美国模式为趋向:中国大学变革研究》,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史专业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34—35页。
[110]钟叔河、朱纯:《过去的大学》,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59—60页。
[111]赵瑞蕻:《离乱弦歌忆旧游:从西南联大到金色的晚秋》,文汇出版社2000年版,第13页。
[112]西南联合大学北京校友会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1937至1946年的北大、清华、南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70页。
[113]李曙白、李燕南:《西迁浙大》,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72页。
[114]单泠:《感怀浙大》,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0页。
[115]西南联合大学北京校友会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1937至1946年的北大、清华、南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页。
[116]西南联合大学北京校友会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1937至1946年的北大、清华、南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93页。
[117]钟叔河、朱纯:《过去的大学》,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176—177页。
[118]西南联合大学北京校友会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1937至1946年的北大、清华、南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48—149页。
[119]金以林:《近代中国大学研究:1895—1949》,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85—286页。
[120]钟叔河、朱纯:《过去的大学》,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236页。
[121]谢泳:《西南联大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27页。
[122]同上书,第128页。
[123]钱理群、严瑞芳:《我的父辈与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5页。
[124]鲁静、史睿:《清华旧影》,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312—313页。
[125]钟叔河、朱纯:《过去的大学》,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119页。
[126]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农学编综合卷1)》,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6年版,第63页。
[12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文史资料选辑(第30卷第88辑)》,中国文史出版社1987年版,第16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