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大学教师的个体教育实践,是他们自身的教育能力从无到有的重要环节,离开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也就无教育能力发展可言。可以说,每一个大学教师教育能力的发展,都是个体教育实践的产物,这是一个普遍的规律。个体教育实践之于大学教师专业发展是一种必然因素。
比如,北京大学建设早期,白雄远为推动北大体育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在教务会上提出建议:今后北大招生,须先检查体格,然后才能报名。这个建议得到了蔡校长的支持,经教务会通过后执行。当时的北大体育课只有白雄远一个人任教,一切从零开始。在白雄远的带领下,北大成立了体育会,很快添置了简单的体育器械,整修了一小块体育场,半年后就开了运动会。到了1917年年底,北京大学规定,体育为学生必修课。同时,设立体育部,北京大学的这一举措,白雄远起了很关键的作用。对全国其他大学影响很大,使青年学生从中学起就重视体育锻炼,提高了身体素质,开文体并重教育之先河[123]。
与此相应,终生任教清华大学的马约翰,积极提倡在清华普及体育教育,一方面要求普遍到每一个人,一方面要求把体育的一些基本技术加以普及[124]。此外,还编制了训练方法,如几百套的徒手操、拉力器的练法、田径球类的练法、各种矫正体格的方法、洗澡的方法,以及体能的测验方法等,并从一开始就有计划地安排,建立了制度,如检查身体、“五项运动”[125]。使得中国近代大学中,有了自己的体育训练方法和内容,填补了中国近代大学体育训练学的空白,改变了当时大学对体育课程的消极看法,对推进中国近代大学的体育教育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www.xing528.com)
可以说,大学教师的个体教育实践对大学教师发展是一个必然的环节,离开了个体的教育实践,大学教师的教育能力也就无法体现与发展。因此,大学教师个体教育实践是大学教师发展的内在因素。大学职能的变化必然要通过大学教师个体教育实践来对大学教师的专业素质产生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