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时期,由于学术研究活动的出现,教学活动中融合了学术研究的因素,大学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也因此相得益彰。大学教师的课堂讲授水平、语言表达能力、知识传递的流畅性等素质都得到了发展。
在语言表达能力上,多数教师能够清晰流畅地讲授课程,使得教授活动获得较好的效果。比如,姜立夫讲课不疾不徐、口齿清楚,听者不感吃力。这样的讲授,使得学生的收益远远不限于本课程的知识。
教学艺术也有了不断地提高。比如,胡经甫讲课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富于吸引力,他的黑板字和手绘图表均清新悦目,指导学生联系实际、生动活泼,使学生印象深刻。比如王葆仁重视平时训练,他“每讲完一堂课,都出几道非常有趣的习题。通过多种模式的习题,来培养学生的不同思维能力:有的题目是训练合成思路的,有的题目是着重考虑内外因素的,有的题目是用不同性能来区别、分离各类化合物及混合物的,有的题目是从元素分析、分子量测定以及用特征反应等来推测未知物的结构的。他在等练习题做完后,就着手上实验课,引导学生共同讨论未了解的问题,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这种教学方法收效很好。至今有些习题,他的学生还能够记得。更为独特的是,他每学期都会举行三次不预先通知的突击测验,三次测验的成绩都在80分以上者,就能得到免予大考的殊荣”[7]。(www.xing528.com)
此外,这一时期还有一些教师具备一些独特的教学能力,使得他们驾驭课堂更加自如。比如,雷海宗教学内容富于计划性、条理性。讲课不带片纸只字,但对历代人名(包括重要历史人物的生卒年代)、地名、年代以及参考书目,随手板书,从无错漏,很受学生钦敬[8]。每节课结束时,恰好讲完一个题目。下次课开始时,正好接着上次的内容来讲。把时间安排得那样准确[9]。如此之能力,很让人敬佩,也使得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还如,朱子清讲课从不拿讲稿,他一再宣称给学生讲课不仅是传授知识,更要启发学生的思维、传导学术思想。他极善于通过自己的经验和见解,引导、启发学生的思路。无独有偶,虞宏正讲课也从不照本宣科、满堂灌输。他一般是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大家兴趣,然后再展开讨论,因势利导,启发学生自己寻找问题的结论。他还常在重点、难点、疑点上下工夫,经行细致地分析和讲解,将比较深奥的问题讲得深入浅出、层次分明、准确严密,同时又妙趣横生,使学生感到听课是一种享受。他也注重学科发展新进展,经常向学生介绍一些本学科的发展动向和新的、有争议的观点,引导学生去思考、探索,增强其思维能力和掌握学习方法[10]。因此,他的这些教学方法,使得他能够自如地引导学生探究知识,使得课堂教学活动顺利地开展。
这样一来,近代大学教师使用各自独特的驾驭课堂的方法,来保障教学活动顺利地进行,并使得学生获得知识的效果大为提高。同时,他们的教学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对教学活动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