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升交通安全设施工程施工技术

提升交通安全设施工程施工技术

时间:2023-09-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材料的质量是施工前质量控制的重点,在施工前应将用于工程的反光膜、立柱钢材样品及法兰盘、地脚螺栓、连接和紧固件等在监理工程师的见证下取样送检。施工放样时应注意标志的设置位置与路面附属排水工程、通信工程、机电工程、监控设施等是否存在冲突,如果发生冲突应该立刻向监理工程师汇报,经过各方协调处理后才能进行基础施工。法兰盘地脚螺栓外露长度尺寸的误差范围为0~10 mm,要求安装垂直、牢固,避免出现移位现象。

提升交通安全设施工程施工技术

1.交通标志

交通标志的一般施工工序为:施工放样→基础开挖→基底夯实→垫层料填充→模板安装及支撑固定→钢筋安装→预埋件安装及固定→基础现浇→现场清理→护脚回填及夯实→护脚硬化→绿化恢复→标志运输→标志安装。以下为部分施工工序的具体内容。

(1)施工准备。

施工前应全面复查图纸各构件的尺寸及型号,经复核无误后方可进行施工。所有标志牌位置应提前进行现场复核,路基型标志是否满足标志基础设置要求,桥梁隧道等结构物是否有施工预埋件,门架式标志设计尺寸与施工现场是否一致,如有问题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进行变更。

在开始施工前应确保检查人员、材料、设备满足施工需求。材料的质量是施工前质量控制的重点,在施工前应将用于工程的反光膜立柱钢材样品及法兰盘、地脚螺栓、连接和紧固件等在监理工程师的见证下取样送检。用于基础施工的砂石、水泥、钢筋等材料要进行标准试验和工艺试验,经过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才能进场。标志立柱和标志板面的质量检验应参照国家和行业相关的标准和规范规定的要求进行,检查内容包括标志板面的外形尺寸、标志底板厚度、标志面的黏接质量和表面缺陷、字符的字体和尺寸、标志面反光膜等级及逆反射系数以及标志立柱的尺寸、表面缺陷及焊接质量等。

(2)施工放样。

标志基础应在路基完成后进行施工,可与路面工程施工同步进行。施工放样时应注意标志的设置位置与路面附属排水工程通信工程、机电工程、监控设施等是否存在冲突,如果发生冲突应该立刻向监理工程师汇报,经过各方协调处理后才能进行基础施工。标志设置与实际情况有出入或标志基础落在涵洞等构造物顶部时,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可在±10m范围内进行调整。标志的基础放样检查内容包括标志的纵横向定位高程

(3)基坑开挖。

基坑开挖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污染路面、破坏绿化植被。小型基础可采用人工开挖,大型基础建议采用轮式挖掘机开挖加人工修整的方式。基坑开挖的检测内容包括基坑尺寸、基底承载力、基坑夯实情况等,在检查基坑深度时注意将垫层计算在内,检查基坑的宽度、长度时应将模板的安装尺寸计算在内。基坑壁和坑底开挖后应平整垂直,基坑承载力应满足设计文件要求。双柱型标志牌的两个基础分开施工时,应先施工外侧基础。

(4)模板安装及钢筋布置检查。

模板要求密实紧固,路堤位置较大的基础建议采用钢膜加钢管的加固方式,单悬、双柱等基础还应在适当位置采用螺杆对拉(不能影响地脚螺栓位置),防止爆模。当边坡较陡时,需在适当位置设置钢索,将整个模板框体拉住,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模板向外露。钢筋主要检查其规格、尺寸、绑扎质量、保护层厚度,避免钢筋与基坑底、壁碰触,钢筋的规格应符合设计图纸说明,绑扎应牢固可靠。

(5)标志预埋件的安装及现浇基础混凝土。

法兰盘的位置决定了该标志的高程、位置与路线角度等,必须认真复核,应满足实测项目的要求。法兰盘地脚螺栓外露长度尺寸的误差范围为0~10 mm,要求安装垂直、牢固,避免出现移位现象。法兰盘固定要稳固,避免浇筑混凝土时挤压偏位。地脚螺栓的螺纹位置应采用塑料薄膜或套管保护,防止水泥浆污染,如采用透明胶带,浇筑完成后需马上除去。

混凝土的生产应按照施工配合比采用搅拌机拌和,用混凝土搅拌车运输。放料时尽量将料斗放低,如双柱标志基础离搅拌车太远或高差太大,可使用混凝土滑槽放料。放料速度要缓慢,并应不断调整放料点位,使得基础内混凝土均匀上升,避免地脚螺栓随混凝土流动而偏位。现浇时应将其按照规范要求的不大于30 cm的填充厚度进行振捣,尤其注意钢筋、模板边缘、法兰盘下等位置不要漏振。

浇筑完成后应及时对基础顶面进行收面,再一次检测法兰盘的标高、位置是否准确,并清洗法兰盘和地脚螺栓上的水泥浆液,以免影响标志牌的安装。拆除模板后,整个基础应采用塑料薄膜包裹养护。

(6)场地清理、恢复和护脚的硬化处理。

基础完工后要求清除干净现场淤泥和杂物,确保对周边工程无破坏和污染,护脚充分硬化,绿化恢复完善。

(7)标志贴膜。

标志贴膜应在工厂室内进行。

(8)标志板的运输。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建议在工地附近设置版面加工厂,避免大型标志板面在运输过程中损坏、超出国家要求的限高限宽等运输要求。标志板的运输、储存和搬运方式应按要求进行,两块标志邻接面之间应用适合的衬垫材料分隔,以免在运输、搬运过程中磨损标志板面,标志板应储存在干净、干燥的室内。

(9)标志板的安装定位。

所有交通标志都应按图纸的要求定位设置,钢筋混凝土基础待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方可安装立柱及标志板。

标志板安装时,应将矩形标志的顶边(底边)调成水平,标志板面应保持平整,不应产生变形。为减少标志板面对驾驶员的眩光,安装标志时应尽可能与道路中线垂直或成一定角度:禁令和指示标志为0~45°;指路和警告标志为0~10°;悬臂、门架或附着式悬空标志为0~10°;对于曲线路段,标志的设置角度应由车辆行进方向来确定。单柱式、双柱式的标志板内缘到土路肩边缘的距离不少于25 cm,悬臂式、门架式标志板下缘距路面净空高度不得小于5.5 m。对于设在路基边坡上或挖方段的标志,应根据标志所在位置处的实际情况调整立柱的长度。安装标志时应注意安全,禁止在高压线下进行标志安装施工。

大型标志板面需要现场拼装的,应先在现场平地清理石头、泥块等杂物,再放置薄木板,木板上铺绒布后才能放置标志板面,然后对其进行拼装。拼装时一定要将标志板面图案、文字对齐,背部加劲铝槽的螺丝孔位对齐、锁紧。对运输及安装过程中造成变形的板面,应调平或更换。

标志安装完成后,应采取有效的防盗措施:①将抱箍和抱箍底衬处焊接成一体,焊接部分应进行防腐处理;②基础顶部外露螺栓采用低标号素混凝土或砂浆进行包封。

2.交通标线

1)热熔反光型标线施工。

标线施工顺序为先主线后匝道,先普通标线后特殊标线,分段标线逐段连接,按段自检,确保全线优质完工。

2)突起路标的施工。

(1)突起路标应按图纸要求或监理工程师指示的地点设置,设置时路面面层应干燥清洁,无杂屑。

(2)在确定的点位用AB组环氧树脂黏结,做到黏胶饱满、安装端正,不斜歪,无缺损、无污染。突起路标就位后,应在其顶部施加压力,排除空气,调整就位。

(3)突起路标设置高度时,顶部不得高出路面25 mm,设置间距及其他规定应按图纸要求和监理工程师的指示进行。

(4)突起路标安装时不能堵塞标线泄水口。

(5)降雨天和路湿时不安装。

3)轮廓标施工。

(1)柱式轮廓标施工。

①柱式轮廓标应按设计文件的规定量距定位。

②混凝土基础可采用现浇或预制的方法施工,并应符合现行《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的规定,预制时应按设计文件的规定预埋连接件。

③安装柱式轮廓标时,柱体应垂直于水平面,三角形柱体的顶角平分线应垂直于公路中心线,柱体与混凝土基础之间可用螺栓连接。

(2)附着式轮廓标施工。

①附着于梁柱式护栏上的轮廓标可按立柱间距定位,附着于混凝土护栏和隧道侧墙上的轮廓标应量距定位。

②附着式轮廓标应按照放样确定的位置进行安装,反射器的安装角度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安装高度宜尽量统一,并应连接牢固。

3.防撞设施

1)缆索护栏施工。

(1)施工放样。

应根据现场桥梁、涵洞、通道、路线交叉、隧道等的分布确定控制立柱的位置,并测定控制立柱之间的间距,据此调整端部立柱、中间端部立柱、中间立柱的设置位置。调查立柱下是否存在地下管线、构造物等设施,并进行适当处理。

(2)立柱设置。

端部立柱和中间端部立柱的位置应根据设计文件的要求,将立柱、斜撑及底板焊接成牢固的三角形支架。根据最终确定的立柱位置开挖基坑、浇筑混凝土基础,达到规定高程时,应对三角形支架进行准确定位。基坑开挖、地基检验、地基处理及混凝土的浇筑应符合现行《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的规定。位于桥梁、涵洞、通道、挡土墙等构造物处的端部立柱和中间端部立柱应根据设计文件的要求进行基础预埋。

中间立柱应定位准确,纵向和横向位置与公路线形一致。位于土基中的中间立柱可采用挖埋法、钻孔法或打入法施工。立柱高程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不得损坏立柱端部;位于混凝土基础中的中间立柱,可设置在预埋的套筒内,通过灌注砂浆或混凝土固定,或通过地脚螺栓与桥梁护轮带基础相连。

(3)托架安装。

中间立柱或中间端部立柱上的托架,应按设计文件规定的托架编号和组合正确安装。

(4)缆索架设。

缆索架设应按从上向下的顺序进行,当在端部立柱和中间端部立柱的混凝土基础达到设计强度的80%以上时,缆索应支放在立柱的内侧,通过中间支架向另一端滚放。用楔子固定或注入合金的方法将一端的缆索锚固在索端锚具上。

根据索端锚具的规格,切断多余的缆索,缆索切断面应垂直整齐,不得松散,按规定的方法锚固在索端锚头上。索端锚具安装到端部立柱或中间端部立柱后,可卸除临时张拉力。缆索调整完毕后,应拧紧各中间立柱、中间端部立柱托架上的索夹螺栓。

2)波形梁护栏施工。

护栏安装首先由专人放线、记录、复核,按照两个构造物之间为一段进行放线,立柱的平纵横位置要按照图纸要求复核并计算,可采取路缘石或者路面边缘为参考,在施工过程中再根据线形要求进行细微调整。护栏板通过拼接螺栓相互拼接,并由连续螺栓固定于立柱或托架上,护栏板安装方向应逆向于行车方向。

3)混凝土护栏施工。

(1)根据现场条件确定并核对混凝土护栏的设置位置,确定控制点,检测基础承载力是否达到设计规范或设计文件的要求。

(2)当现场浇筑混凝土护栏采用固定模板法施工时,模板应采用钢模板,钢模板的厚度不应小于4 mm。浇筑混凝土前,应按设计文件的要求绑扎钢筋及预埋件,温度应维持在10~32 ℃之间。

(3)钢模板涂脱模剂后,可浇筑混凝土。采用滑动模板法施工时,滑模机的施工速度应根据混凝土配合比、旋转搅拌车、混凝土卸载速度以及成型断面的大小决定,可采用0.5~1 m/min的速度。混凝土振捣由设置在滑模机上的液压振动器完成,振动器应能根据混凝土的坍落度无级调速,一边振动一边前进。振动器的数量可根据混凝土护栏断面形状决定,配置5根左右。

(4)两处伸缩缝(沉降缝)之间的混凝土护栏必须一次浇筑完成,伸缩缝应与水平面垂直,宽度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伸缩缝内不得坐浆。混凝土初凝后,严禁振动模板,预埋钢筋不得承受外力。根据气温和混凝土强度确定拆模时间,一般可在混凝土终凝后3~5 d拆除混凝土护栏侧模,拆模时不应损坏混凝土护栏的边角,并应保持模板的完好状况。假缝可在混凝土护栏拆除模板后,按设计文件要求的间距和规格采用切割机切开,并应保证断面光滑、平整。

(5)预制混凝土护栏应采用钢模板,模板长度应根据吊装和运输条件确定,宜采用固定的规格,施工场地应平整、坚实、排水良好、交通方便。每块预制混凝土护栏必须一次浇筑完成,浇筑时要控制好振动时间,不得过振或漏振,以免出现蜂窝麻面情况,应保证好外观质量。混凝土坍落度不宜过大,一般控制在8~12 cm,以减少护栏表面气泡。拆模时间应根据气温和混凝土达到的强度而定,拆模时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70%。在起吊、运输和堆放过程中,不得损坏混凝土护栏构件的边角,如有微小损坏,应在安装就位后,采用黑、白水泥进行调色,且采用高于混凝土护栏强度的混合料进行修补。混凝土护栏的安装可采用装载机或叉车进行,在基础上放样并确定标高,通过小的楔形木块调整线形,完成后必须采用高强度砂浆或混合料进行填缝。安装时应从一端逐步向前推进,护栏的线形应与公路的平、纵线形相协调。中央分隔带混凝土护栏在超高路段应按设计文件要求处理好排水问题。

4)金属桥梁护栏施工。(www.xing528.com)

(1)桥梁护栏应在桥梁车行道板、人行道板施工完毕,跨中支架及脚手架拆除后桥跨处于独立支承的状态时才能施工。对于焊接的金属护栏,在进行防腐处理前应对所有外露焊缝做好磨光或补满的清面工作。桥梁护栏施工前应对所有预埋件的设置位置、强度、腐蚀程度进行检查,不符合要求的必须整改。

(2)立柱放样与预埋件设置应以桥梁伸缩缝附近的端部立柱作为控制立柱,并在控制立柱之间测距定位。立柱间距出现零数时,可用分配的办法使其符合横梁规定的尺寸,立柱宜等距设置。在车行道板或人行道板上应准确地设置套筒或地脚螺栓等预埋件,并采取适当措施,使预埋件在桥梁施工期间免遭损坏。

(3)伸缩缝位置。

①当伸缩缝处的纵向设计总位移小于或等于5 cm时,伸缩缝应能传递横梁60%的抗拉强度和全部设计最大弯矩;伸缩缝处连接套管的长度应大于或等于横梁宽度的3倍。

②当伸缩缝处的纵向设计位移大于5 cm时,伸缩缝应能传递横梁的全部设计最大弯矩;伸缩缝两侧应设置端部立柱,其中心间距不应大于2 m;伸缩缝处连接套管的长度应大于或等于横梁宽度的3倍。

③当伸缩缝处发生竖向、横向复杂位移时,桥梁护栏在伸缩缝处可不连续,但应在伸缩缝两端设置端部立柱,其中心间距不应大于2 m,两横梁端头的间隙不得大于伸缩缝设计位移量加2.5 cm。横梁端头不得对失控车辆构成危险。

(4)护栏安装。

①横梁和立柱的安装位置应准确。连接螺栓和拼接螺栓不宜过早拧紧,以便在安装过程中充分利用横梁和立柱法兰盘的长圆孔进行调整,使其线形流畅,不出现局部的凹凸现象。调整完毕后,必须拧紧螺栓。

②横梁、立柱等构件在安装过程中应避免损坏防腐层。安装完成后,应对被损坏的防腐层按规定的方法进行修复。

5)钢筋混凝土墙式和梁柱式桥梁护栏施工。

(1)一般要求。

①宜采用现场浇筑的方式进行施工,当采用预制件时,护栏与车行道板或人行道板间应按照设计文件的要求进行可靠连接。

②钢筋混凝土墙式、梁柱式护栏在桥面伸缩缝处应断开,其间隙不应大于桥面伸缩缝的设计位移量,钢筋混凝土梁柱式护栏在伸缩缝两端应设置端部立柱,护栏伸缩缝内清理干净后,应填满橡胶沥青胶泥等弹性、不透水的材料。

③端部翼墙应根据设计文件的要求加工模板,设置在桥梁上或路基段的端部翼墙应采用现场浇筑施工方法,并设置预埋件。

(2)施工质量要求。

①桥梁护栏的形式、设置位置、构件规格及基础连接应与设计文件相一致,线形应与桥梁相协调。

②护栏伸缩缝的宽度应与桥梁主体结构一致。

③钢构件应连接牢固,符合设计规范和设计文件的要求。防腐处理表面应光洁,焊缝处不应有毛刺、滴瘤和多余结块,防腐层应均匀。

④钢筋混凝土护栏表面不应出现裂缝、蜂窝、剥落、露筋等缺陷。

⑤桥梁护栏与路基护栏连接应设置符合设计文件要求的护栏过渡段。

6)插拔式活动护栏施工。

(1)一般要求。

①插拔式活动护栏的预埋基础应在面层施工前完成,其余部分应在路面施工后安装,且护栏应在工厂加工制作。

②插拔式活动护栏基础应根据设计文件放样,并与中央分隔带护栏端头相协调。应调查基础与地下管线是否冲突,经论证可对基础的埋设位置或高程进行适当调整。

③混凝土基础可采用现浇法施工,并应符合现行《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 50—2011)的规定,混凝土浇筑时应按设计文件的规定预埋连接件。基础施工完成后应采取措施,防止杂物落入预埋套管内。

④当基础混凝土强度达设计强度的70%以上,可将焊接成整体的插拔式活动护栏片插入预埋套管内。

⑤对有防眩和视线诱导要求的路段,应按设计文件要求安装防眩设施和轮廓标。设置反射体时,规格应为4 cm×18 cm,可由反光片或反光膜制作,反光等级应为二级以上,颜色和设置高度应与中央分隔带轮廓标保持一致。

(2)施工质量要求。

①活动护栏的形式、规格、钢构件的防腐处理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

②插拔式活动护栏的预埋套管应定位精确。

③活动护栏宜与两端护栏齐平,线形与公路保持一致。

④充填式护栏的充填材料和数量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

⑤有防眩和视线诱导要求的路段应安装相应的防眩设施和轮廓标。

4.隔离栅

(1)应根据设计文件中规定的隔离栅设置位置和实际地形、地物条件复核设计的隔离栅种类是否可行,如平原地带、地势平坦地带或城市周边可采用有框架网片类型;山地、丘陵地带可采用刺铁丝、无框架电焊网片类型等。实地踏勘确定控制立柱的位置和立柱中心线,在控制立柱之间按设计文件规定的柱距定出柱位。

(2)隔离栅遇桥梁、通道时,应在桥头锥坡或端墙处围封;遇尺寸较小、流量不大的涵洞时可直接跨越。中心线应沿公路用地范围界限以内20~50 cm处设置。

(3)应根据设计文件的规定开挖基坑,场地应进行清理,软基应进行处理。

(4)立柱应根据设计文件的规定设置在现浇混凝土基础或预制混凝土基础内。立柱的埋设应分段进行,可先埋设两端的立柱,然后拉线埋设中间立柱,控制立柱与中间立柱的平面投影应在一条直线上,柱顶应平顺。预制混凝土立柱和基础在运输及装卸时应避免折断或损坏边角。

(5)混凝土基础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时,可按下列规定安装隔离栅:

①安装无框架卷网时,应从端头立柱开始,沿纵向展开,边铺设边拉紧,挂钩时网片不得变形;

②安装有框架的片网时,网面应平整,框架整体应平顺、美观,框架与立柱应连接牢固;

③安装刺丝网时,应从端头立柱开始。刺钢丝之间应平行,绷紧后应与立柱上的铁钩牢固绑扎,横向与斜向刺钢丝相交处也应绑扎牢固。

(6)隔离栅网片安装时应注意立柱竖直度,安装完毕后,应对基础周围进行夯实处理。

5.防眩设施

在桥梁段、匝道中分带或混凝土护栏上设置防眩板时,应对预埋件的设置位置、强度和腐蚀程度进行检查,不符合要求的应进行整改。

(1)设置于混凝土护栏上的防眩板安装。

①防眩板可通过混凝土护栏顶部的预埋件及连接件安装在混凝土护栏上,未设置预埋件时,可采取后固定的施工工艺安装。

②当混凝土护栏强度低于设计强度的70%时,不得安装防眩板。

③防眩板下缘与混凝土护栏顶部的间距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

④防眩板或防眩网安装后,不得削弱混凝土护栏的原有功能。

⑤防眩板在施工过程中,不得损坏中央分隔带上的通信管道及护栏等。

⑥应按图纸要求处理好路段与桥梁上防眩板的位置和高度,外形上不得有高低不平和扭曲的现象。

⑦施工过程中不得损伤构件金属涂层,如有损伤,应及时予以修补或抽换。

(2)设置于波形梁护栏上的防眩板安装。

①防眩板可通过连接件安装在波形梁护栏上。

②防眩板安装在波形梁护栏上时,不得削弱波形梁护栏的原有功能。

③防眩板下缘与波形梁护栏顶面的间距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

④施工过程中应避免操作不当造成波形梁护栏的防腐层破损,否则应在24 h之内予以修补。

(3)独立设置立柱的防眩板或防眩网安装。

①施工前,应清理场地,协调与其他设施的关系。

②防眩板单独设置立柱时,可根据所在位置将立柱埋入土中、设置混凝土基础或固定于桥梁、通道、明涵等构造物上。设置混凝土基础,当其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时,才能在立柱上安装防眩板。

③立柱施工时,不得破坏地下管线和排水设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