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春恨悲秋,时间意识与表现形式

中国传统文化:春恨悲秋,时间意识与表现形式

时间:2023-09-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时的人类尚未认知到时间的单向、不可逆等特点。及至春秋,人们显然已认识到时间的单向流逝性,因而有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慨。于是,春逝花落、秋来叶枯等自然现象就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反复出现的吟咏对象。这一论断极为精练地指出了中国古人的时间意识,并点出了这种时间意识的表现形式,其中便有“春恨”与“悲秋”。

中国传统文化:春恨悲秋,时间意识与表现形式

中国古人的时间意识兴起得较早,在产生于远古时期的歌谣及神话中都有所展现:

——《击壤歌》

所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正是先民对其身处农耕文化环境中的生存状态的概括。此时的人类尚未认知到时间的单向、不可逆等特点。而在《夸父逐日》的神话里,先民已开始想要获得更多的时间,他们试图让自身与宇宙一样永恒。虽然这种奢望不可实现,但这种原始的思维方式却真实存在于上古先民心中,并对后世形成文化影响。在许多古代诗歌中,我们都能看到这种观念的出现:屈原在《离骚》中就高歌“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傅玄同样也在《九曲歌》中生出“安得长绳系白日”的念头……文人们的奇崛之辞,恰恰反映出他们内心深处存留的集体文化影像。

及至春秋,人们显然已认识到时间的单向流逝性,因而有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慨。真正将“时间”这一概念引入哲学思辨层面的,是道家学说的代表人物庄子。他将自身放置于时间的长河中并展开思索。在《秋水》中庄子说:“年不可举,时不可止。消息盈虚,终则有始。……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庄子第一次强烈地突出了时间与个人生命存在的关系。从此,时间这一概念在中国人的探究下逐渐形成深厚的文化内涵。人们开始将个体存在时间的有限性和宇宙永恒的无限性紧密联系起来,在这种对比中,展开对人生的追问。于是,春逝花落、秋来叶枯等自然现象就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反复出现的吟咏对象。刘若愚在《中国诗学》中说:“哀悼春去秋来或者老之将至的中国诗不可胜数。春天的落花、秋天的枯叶,夕阳的余晖——所有这一切无不使敏感的中国诗人联想到‘时间的飞车’,而且引起诗人们对自己青春逝去、年纪已老和死将来临的无限忧伤。”这一论断极为精练地指出了中国古人的时间意识,并点出了这种时间意识的表现形式,其中便有“春恨”与“悲秋”。

唐代的伤春佳作较多,白居易的《送春》便是一首:

三月三十日,春归日复暮。

惆怅问春风明朝应不住。

送春曲江上,眷眷东西顾。

但见扑水花,纷纷不知数。

人生似行客,两足无停步。

日日进前程,前程几多路。(www.xing528.com)

兵刀与水火,尽可违之去。

唯有老到来,人间无避处。

感时良为已,独倚池南树。

今日送春心,心如别亲故。

暮春时节,残花飘落水面,此景让诗人由春之逝去想到光阴易逝、盛年不再,进而又联想到自己政治前途的渺茫,伤感之情愈加浓厚。

如果说春天更多地象征人的青春年华,那么秋天萧瑟衰败、临近一年之终的季节特点则更容易让人联想到衰老、死亡、破败等沉重、绝望的话题。在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词人将个人生命和时代变幻、家国盛衰结合在一起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鲙,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落日余晖中,离群孤雁哀鸣阵阵,漂泊无依的辛弃疾感到凄冷和孤寂。自南归宋朝,辛弃疾便急盼施展才华、报效国家,主张北伐收复故土,但却横遭权贵猜忌和打压。政治上被排斥在外的孤独、年华流逝的无奈、时政衰朽而生的愤恨,都被眼前的清秋景象引出。同样,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在凝练、精短的语言中,将断肠游子的失落表现得深沉凄怆,被誉为“秋思之祖”,也再一次将悲秋主题推向高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