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常科考试最初由吏部主持,吏部考功员外郎主考。唐玄宗时改在礼部举行,由礼部侍郎主持,因此也称“礼部试”。因为考试都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闱”就是考场的意思。考试地点多设在长安,中唐以后有时也会在长安、洛阳两都分别举行。
唐代科举科目虽多,但所试体例不外五种:口试、帖经、墨义、策问、诗赋。口试因无相关记载,今已不可确知,大概与今天的面试类似。帖经是选取经典作品中的一页,保留其中一行而贴住其他文字,在露出的这一行里贴住几个字由考生填写出来,大致相当于今天考试的填空题。墨义即对经典文字作出解释,类似于今天的古文翻译。策问大致相当于今天的问答题,考生针对所提有关治国方略、时务等方面的问题作出回答。诗赋是玄宗时正式被加入科考体例的,体现了唐代偏重文辞的倾向,它相当于命题作诗,诗的题目和韵脚都是规定好的。
唐代科考的惯例是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要写出好诗来,除非天赋异禀,一般要靠不断的积累和历练,所以难度更大。而帖经和墨义靠死记硬背,相对要容易一些,而且越是年轻,记忆力越好,这两项考试越是容易过关。唐人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这一说法或有夸张的成分,但也基本反映唐代科举的真实情况。白居易考中进士之后,按当时惯例参与了曲江宴游和慈恩题名活动,他在长安慈恩寺大雁塔下所题诗中有“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诗句,由此可知白居易同科的进士共计17人,可见唐代科考的难度,而这17人中最年轻的白居易已29岁了。(www.xing528.com)
考生经礼部考试合格后被录取称为及第,也称登第、登科,考不上称落第。新科进士互称同年,都是主考官的门生。唐代进士科及第被称为登龙门,同榜及第者要举行一些庆贺活动,如在长安的杏园举行探花宴,由同榜两名年少英俊的进士负责采集名花装点,称为“探花使”。唐代诗人孟郊曾在中举后写下“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诗句,春风得意因此又成为进士及第的代称,后世则成为表现人生顺境时心情的成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