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炊具食器酒器,烹饪之道一览无余

中国传统文化:炊具食器酒器,烹饪之道一览无余

时间:2023-09-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蒸煮食品的炊具有釜、鼎、镬、鬲、甑等。古代其他名目的食器尚有许多,这里不再逐一介绍。后来有了带足的托盘,叫作案,案上用各种食器分盛主食、副食、酱料、酒等。商周时代的酒器名目繁多,其中盛酒器有尊、壶、区(ōu)、卮、皿、觥、瓮、瓿、彝等,饮酒器有觚、觯、角、爵、杯、舟等,盛酒器为敞口造型,用勺取酒。

中国传统文化:炊具食器酒器,烹饪之道一览无余

最早的烹就是烧、烤,陶器发明之后出现了蒸煮法。蒸煮食品的炊具有釜、鼎、镬、鬲、甑等。釜是煮食器,作用相当于今天的锅,上古的陶釜为球形,它下面的支架就是灶。鼎是加了足的釜,有三足也有四足,后曾用作食器,进而演变为祭祀的礼器,如著名的商代后母戊鼎和周代的大盂鼎(见彩图)。镬是大锅,有带足的,也有无足的,其特点是体量大,通常用来煮牲肉。鬲(图3.1)是鼎的改进版,它把原来鼎的足做成中空的,并与腹相通,增大受热面积,提高热效率。甑(图3.2)是蒸食器,最初是用来蒸制主食的,它类似今天的蒸笼,最早的甑也是陶制的,底部有孔,甑上垫竹编的箪,箪上放食物。甑通常与鬲配合使用,先把谷物在鬲中预煮一下,然后捞出,置于铺了箪的甑上,再放到鬲上蒸。鬲中是预煮过谷物的水,还有少许残留的谷物,甑中的饭蒸熟后,鬲中的水也煮成了汤,这个汤叫浆,可作饮品。《孟子·梁惠王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箪食壶浆”就是说用箪托着饭、用壶盛着浆去慰劳军队。

主食可以直接用箪来吃,孔子称赞他的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讲究的贵族则是盛在簋(图3.3)中吃,簋类似现在的大碗,有两个把手。副食用笾和豆装盛,笾是竹编的盛器,用来装干肉以及果品,豆据说本是木质的,后来有了陶制的和青铜的(见彩图)。笾、豆下边都有足,这是为了适应古人跪坐饮食的习惯。后来它们也被用于祭祀,曾子说:“笾豆之事,则有司存。”意思是,祭祀的礼节自有主管这方面事务的官员负责。古代其他名目的食器尚有许多,这里不再逐一介绍。

另外,古人是分餐,跪坐在席子上进餐,食器就放在席子上。后来有了带足的托盘,叫作案,案上用各种食器分盛主食、副食、酱料、酒等。南北朝时期,胡床等坐具引入中土,至隋唐,高足家具出现,逐渐演变为就着桌子进餐。一家人围着桌子坐更显团圆气氛,分餐也就逐渐变为了合餐。

图3.1 鬲

图3.2 甑

图3.3 簋(www.xing528.com)

韩非子·喻老》言:“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箸就是筷子。根据古代文献的记载,筷子可追溯到商代,民间传说甚至把筷子的发明归功于大禹,但实际上先秦时期人们吃饭和吃肉都是用手抓的。成书于西汉的《礼记·曲礼》说“共饭不泽手”,是说跟别人一起吃饭的时候不要揉搓手,否则别人会认为你的手不干净。又说“毋抟饭,毋放饭”,就是说不要揉搓饭团,不要把已经拿在手里的饭再放回食器中。还说“饭黍毋以箸”,就是吃黍米饭的时候不要用筷子,说明当时已有筷子,但用得不多,而且不该用的时候用了反倒是失礼的行为。另外,筷子在古代称“箸”,“筷子”一词是明以后才出现的。《红楼梦》中称箸是28次,称筷子才4次。筷子这个词完全取代箸是很近的事情。

酒在古人的社会生活中也很重要,这里顺便介绍一下酒器。商周时代的酒器名目繁多,其中盛酒器有尊(图3.4)、壶、区(ōu)、卮、皿、觥、瓮、瓿、彝等,饮酒器有觚(图3.5)、觯、角、爵(图3.6)、杯、舟等,盛酒器为敞口造型,用勺取酒。这些酒器后来演变为祭祀的礼器,不同的酒器由不同等级的贵族使用,《礼记·礼器》:“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角。”爵在古代是饮酒器的统称,作为专名的爵像鸟雀之形,深腹,三足,有流酒的槽和手持的把手。《说文解字》:“爵,礼器也。象爵之形,中有鬯酒,又持之也。”商周时的壶也是敞口的,现在带嘴儿的壶始于晚唐,俗名注子。现今出土的上古时代的酒器为陶器或青铜器,汉代出现了漆器的耳杯,也有玉器,更晚一些则以瓷器居多,造型也越来越简洁。

图3.4 尊

图3.5 觚

图3.6 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