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头衣的意义及等级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头衣的意义及等级差异

时间:2023-09-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头衣,又称元衣、首服等,是古代中国对帽子的统称。在先秦文献中没有“帽”这个字,古人所谓的冠、冕、弁、巾等相当于现在帽子的几个种类,总称为头衣。古时的冠、冕、弁、巾有着明显的等级差异,冠、冕、弁是贵族所戴的头衣,而庶人是在头上裹头巾。到宋代,幞头已成为男子的主要头衣,上自皇帝,下至百官,除祭祀、隆重朝会需服冠冕之外,一般都戴幞头。

中国传统文化:头衣的意义及等级差异

头衣,又称元衣、首服等,是古代中国对帽子的统称。

在先秦文献中没有“帽”这个字,古人所谓的冠、冕、弁、巾等相当于现在帽子的几个种类,总称为头衣。古时的冠、冕、弁、巾有着明显的等级差异,冠、冕、弁是贵族所戴的头衣,而庶人是在头上裹头巾。先秦时期,冠和巾有严格的区别,“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释名·释首饰》)。贵族弟子到了20岁时举行“士冠礼”,加冠;而庶人弟子20岁成人,戴的是巾。

(一)冠

冠是贵族到一定年龄必戴的头饰,也是贵族区别于平民的标志。古时的冠与现代的帽子外观有极大的差别,不像现代的帽子把头顶全部罩住,而是用冠圈罩住梳于头顶的发髻(图2.1)。冠圈上有冠梁从前到后固定于头顶之上,冠圈上还有两根带子,叫作“缨”,可以在颔下打结,打结后垂下的部分叫“img”。冠的主要作用是固定头发,同时也是一种装饰。冠是成人的标志,因而也是贵族男子的常服,该戴冠而不戴者是“非礼”的。古人十分看重戴冠,凡入朝参拜、祭祀、参加婚礼等正式场合必须戴冠,以表示态度严肃和尊重他人,即使在平时也不能披头散发。《左传》记载,鲁哀公十五年(前480年),卫国发生内乱,孔子的弟子子路在与人格斗中被砍断了系冠的缨,他说:“君子死,冠不免。”在激烈的战斗中放下武器“结缨”,结果被人杀死。我们从其迂执的行为中可以看出冠对于“君子”的重要。《史记·汲郑列传》载,汉武帝休闲时接见亲近大臣,有时不戴冠,但每当汲黯求见则“不冠不见”,因为汲黯极其严肃认真,敢于当面批评皇帝的不礼行为。《后汉书·马援传》载,马援未做官时,“敬事寡嫂,不冠不入庐”。可见不仅是帝王将相,就连一般有教养的士人,也以不冠为不礼貌之举。

图2.1 西周人形铜车辖(洛阳庞家沟西周墓出土)

(二)冕与弁(www.xing528.com)

冕是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也是他们在参加祭典等重大活动时所戴的等级最高的礼冠。冕的上方是一长方形木板,叫作“延”,延覆在头上,延的前后各用五彩丝绳挂着一串串小玉珠,叫作“旒”,旒的多少代表官职等级的高低。先秦时,天子十二旒,诸侯九旒,上大夫七旒,下大夫五旒。汉代以后只有皇帝才能戴有旒的冕,“冕旒”成了皇帝的代称和象征,所以王维在《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中有这样的诗句:“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弁也是古时贵族所戴的比较尊贵的冠,为男子穿平常礼服时所戴。吉礼之服用冕,通常礼服用弁。弁有爵弁、皮弁两种,爵弁是没有上延的冕,颜色似雀头,所以又叫“雀弁”。皮弁用白鹿皮做成,在鹿皮的缝合处缀有一行行闪光玉石,用于田猎战伐。

(三)巾

巾也称帻、帻巾,是庶民成年后在梳于头顶的髻上包的一块布。巾的颜色一般是黑色或青色的,最早是地位低微的庶民、仆役所戴。到了秦代唯庶民服巾的传统礼制被打破,尤其是西汉以后,上至皇帝下至庶民皆可服巾。据史书记载,三国时期的袁绍诸葛亮关羽等人皆戴巾。东汉末年张角聚众起义,起义者全部头戴黄巾,成为历史上著名的“黄巾起义”。那时不同身份的人戴不同颜色的巾,文吏戴青巾,武吏戴赤巾,卑贱者戴绿巾。巾的戴法是用纱或绢包在头上,系在脑后打成耳状结,文官长耳,武官短耳。魏晋南北朝时期士大夫很崇尚束巾,并以戴巾为雅尚,此时巾的戴法发生了改变,出现了四方巾,两个巾角向前系住发髻,另两个巾角在脑后系结自然下垂,称为“幞头”。到唐代,巾的形制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将铜丝或硬的薄片夹于纱内,使原本下垂的幞脚向左右两边展开,成为硬脚幞头。到宋代,幞头已成为男子的主要头衣,上自皇帝,下至百官,除祭祀、隆重朝会需服冠冕之外,一般都戴幞头。幞头的形制,也和前代有明显的不同,官宦多用直脚,仆从、公差或身份低下的乐人多用交脚或曲脚。幞头内衬木骨,或以藤草编成巾的内里,外罩漆纱,称作“幞头帽子”。因幞头所用纱罗通常为青黑色,故也称“乌纱”,后世俗称“乌纱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