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包容能力是指中国文化有宽阔的胸怀,它能够宽容地对待外来文化,能与之和平相处,而不是采取排斥的态度。所谓融汇是指中国文化不保守,而是非常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因素。中国文化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吸收外来文化、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过程,而在这个吸收的过程中,中国文化始终没有丧失自己的民族性。
公元70年,罗马军队攻陷耶路撒冷,犹太人被迫离开圣城、圣地,从此开始了近2 000年的漂泊,但散居于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文化传统。一个地区的犹太人可能人数很少,但他们之间会坚持讲希伯来语,使用希伯来文字,信仰犹太教。北宋时期,一支犹太人来到都城汴京,并在此定居,这支犹太人至今仍有后裔生活在开封,但他们已不懂希伯来文,也不再是犹太教徒。犹太民族能保存至今是个奇迹,它表现了这个民族的坚毅,同时也是其他民族对犹太民族排斥的结果。在漫长的中世纪,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都备受歧视。在欧洲,犹太人不能与当地土著居民住在同一个社区,而是被隔离在特定的区域,并且有一道高高的隔离墙把犹太社区和当地土著居民社区分开,这道墙直到拿破仑大军横扫欧洲时才被推翻。只有中国人宽容地接纳了他们,这种宽容反而让他们放松了防范和戒备心理,在共同生活的过程中渐渐接受了中国文化。
知识链接
开封犹太人
开封犹太人来自何处?
开封犹太人的发现和在华西方传教士密不可分。1605年,传教士利玛窦无意中结识中国犹太人艾田,发现了开封的犹太社团,这一发现随即震惊了西方,成为学术研究长期的热点。(www.xing528.com)
早在北宋时期,一批来自波斯的犹太人通过丝绸之路来到首都东京,即今天的开封。据史料记载,他们曾向北宋进贡西洋布,深得皇帝欢心,于是诏其“归我中夏,遵守祖风,留遗汴梁”,也就是说,皇帝允许犹太人在中国自由居住、迁徙、就业、就学、参加科举考试、参与土地买卖,既可以保持原来的宗教信仰,也可以与汉族通婚。
不仅如此,皇帝还赐予他们17个汉人姓氏,其中主要有7个大姓:赵、艾、李、张、石、金、高,另包括源出张姓的章姓,总共八大家族。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姓氏与他们原来的犹太姓氏也有语音上的相似,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尊重了他们的个体身份,比如,“李”来自“列维(Levy)”,“石”来自“示巴(Sheba)”,“艾”来自“亚当(Adam)”,其中赵姓,则是中国宋代皇帝的赐姓。不要小看这些中文姓氏,它们极大地帮助这些犹太人融入中国社会。[7]
中国文化因其包容,所以有海纳百川的胸怀,能够吸纳其他民族文化的因素来发展自己,因而具有很强的融汇能力。中国文化的包容和融汇能力是由中国文化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决定的。所谓中国文化本身就不是单一的,其发生就是多元的,它在上古时代的发展也主要是通过文化融合实现的。中国人称自己为炎黄子孙,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是黄河中游地带的两个部落首领,曾战于河北涿鹿城东的阪泉,炎帝战败,两个部落合并。之后,黄帝又打败了以蚩尤为首领的黄河下游的九黎族部落。炎帝、黄帝和蚩尤的传说,反映了中国上古文化通过战争相互融合的事实,这一事实现已被考古发掘证明,位于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晚期有与位于今山东地区的大汶口文化交流的情况。
关于中国文化的起源,学术界有多种说法,但各种说法都否定了中国文化一元发生的观点。苏秉琦先生提出了关于古代文化的“区系类型理论”,把中国古代文化划分为六个区域:陕豫晋邻境地区、山东及邻省一部分地区、湖北和邻近地区、长江下游地区、以鄱阳湖—珠江三角洲为中轴的南方地区、以长城地带为重心的北方地区。他强调各地区的古代文化以各自的特点和途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中原给各地以影响,各地也给中原以影响”。[8]严文明先生则提出中国史前文化具有不同层次的结构,呈现出“重瓣花朵”式的向心结构,而甘青、山东、燕辽、长江中游、江浙五个第二层次的文化区围绕处于核心地带的中原文化区,并被分布在更外围的第三层次的文化区所环绕。[9]总之,中国文化在发生阶段是一个多元一体的结构,“多元”是指它在中国所在的这片广袤的东亚大陆上多点开花,“一体”则是指它自发生之初便相互交流与融合,共同构成统一的中国文化。这种多元一体的构成不仅使中国文化在内容上丰富多彩,同时也使其较其他文化更具包容性,因而降低了它对其他文化的排斥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