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文化的含义与演变

中国传统文化:文化的含义与演变

时间:2023-09-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文化”一词的含义文化是中国古已有之的概念,但古代汉语中“文化”一词,与今天文化的概念是有一定差距的。查中国古籍,“文”和“化”最初并未连用。晋代束皙《补亡诗·由仪》称“文化内辑,武功外悠”。这里的“文化”已是一个整词,并且成为具有名词意义的概念。这一结果充分说明文化这个概念内容之丰富和外延之宽泛。

中国传统文化:文化的含义与演变

(一)“文化”一词的含义

文化是中国古已有之的概念,但古代汉语中“文化”一词,与今天文化的概念是有一定差距的。汉语中“文化”一词的现代含义是近代以来随着西学东渐而被赋予的,它是中国学者基于“文化”这个概念的传统解释,把它与西方语言,如英语中的culture对译的结果。我们学习中国文化,必须从本国的历史特点出发,要了解文化的含义,也有必要从它在汉语中最早的词义开始。

“文”与“化”两个字在甲骨文中分别写作“img”和“img”。 可以看出,“文”是象形字,像交错的纹路,其本义为“纹”。“化”是会意字,两个“人”字并列,一个正立一个倒立,其本义为“变化”。

查中国古籍,“文”和“化”最初并未连用。《周易·系辞下》:“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这里的“文”指斑纹。《尚书·序》中“由是文籍生焉”则是指文字。《论语·雍也》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里的“文”具有加工、修饰、造作的含义,如果“野”表示“自然状态”,“史”就是“人为状态”,相应的,质是人的先天素质,文是人的后天修养,两者完美结合才算得上真正的君子。

“化”的本意是变化、改变,有自然界的变化,也有人的变化。《老子》中“我无为而民自化”,指的是改变人类蒙昧状态的教化。佛教所谓“化人”“化土”,古代中国所谓“化外”,都是教化的意思。

文和化最早的连用,是在《周易·贲卦》中,“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天文指天道自然,人文指社会人伦,“文”与“化”尚未构成一个词。最早把“文”和“化”连在一起的是西汉学者刘向,他在《说苑·指武》中称:“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这里,刘向所言的“文化”还不是一个整词,“文”指“文德”,与“武力”对应,“化”指教化。晋代束皙《补亡诗·由仪》称“文化内辑,武功外悠”。梁萧统注曰:“言以文化辑和于内,用武德加于外远也。”这里的“文化”已是一个整词,并且成为具有名词意义的概念。至于它的具体内容,唐孔颖达的解释为“诗书”“礼乐”,宋程颐的解释为“礼俗”,清彭申甫的解释为“大而言之,则国家之礼乐制度;小而言之,则一身之车服,一家之宫室”。

概而言之,古汉语中文化的含义有两种理解:其一指历代统治者所施行的文治教化的总和;其二指文物典章、朝政纲纪、道德人伦和礼制风俗。总之,随着时代的发展,汉语中“文化”一词的含义与现代意义的文化有了不少相通之处。

西方语言中的文化一词来自拉丁文cultura,其原型为动词,有耕种、居住、练习、注意等含义,英文、法文中的culture一词也表示栽培、耕种的意思,后引申为对人的品德的培养、情操的陶冶,这就接近了中国古代“文化”一词“文治教化”的含义。中世纪晚期的欧洲,文化的含义逐渐偏向道德完美和心智或艺术成就。启蒙运动时期,法国启蒙思想家和德国古典哲学家把文化同人类理性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以此区别于原始民族的“不开化”和“野蛮”。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风俗论》中用“文化”来概括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认为文化是一个不断向前发展的、使人得到完善的社会生活的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的统一。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文化被看成人类精神现象——宗教、信仰、思维、心理、语言、艺术等的反映。

(二)文化的定义

近代以来,随着人类学、文化学的兴起,文化问题成为与人类命运相关的重大问题,“文化”这一概念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内涵也更加丰富。1952年,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克罗伯与克拉克洪曾对以往西方文化学研究进行了一次回顾,共搜罗到164种文化的定义。这一结果充分说明文化这个概念内容之丰富和外延之宽泛。受西方学术界影响,中国学者也曾掀起文化研究的热潮,不同学者给出的文化定义也是见仁见智、各有特色。

归纳起来,迄今所见的文化定义大致有四种类型:第一,成果论,认为一切人类创造的成果都是文化。如文化学奠基人泰勒在其《原始文化》中称:“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1]第二,能力论,即把文化解释为人类的能力。第三,精神论,即认为文化是人类的一种精神现象。第四,行为模式论,即认为文化是人类从社会中习得和传递的行为模式。 [2]不同类型的定义,分别从不同的侧面把握文化的本质,也为我们认识文化概念提供了不同的角度。

我国较权威的工具书《辞海》对文化的定义是:

从广义上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这个定义对文化作了广义和狭义的区分。广义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全部财富,强调了财富的历史性,今天的手机电脑是文化,原始人类简陋的石制工具也是文化;现代科学是文化,先秦诸子也是文化。狭义文化则是指精神财富部分,意识形态是其核心。广义文化着眼于人的创造能力,着眼于人类区别于自然的生存方式,把社会历史生活的全部都纳入文化的概念。狭义文化则专注于人的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所谓意识形态其实可分为基层和高层,基层意识形态是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是经济基础的集中表现;高层意识形态包括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等内容,与经济基础保持一定的距离,因而具有较强的独立性。

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的区别在于是否包括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其实人类文化很难将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截然分开,一切形态存在的创造物都凝聚着创造者的思想、观念、智慧和技巧。(www.xing528.com)

知识链接

钟敬文对文化含义的界定

要讨论文化的种种问题,必须先大略弄清楚什么是文化。对这个术语,许多学者只把文学、艺术、哲学、伦理、宗教等算作它的内容;有的学者定得宽泛些,包括科学、技术、语言等在内。也有的学者定得非常狭隘,只限于文艺或某些学说(如孔孟哲学、宋元理学之类)。总之,大家对于“文化”这个古老词语改变出来的新术语的含义,在理解上彼此颇为分歧。……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与其沿用某些哲学家、思想史家或文化史家等的文化概念,倒不如采用现代一般人类学者(文化人类学或社会人类学者)所使用的概念更为合适些。自然,人类学者的文化定义或范围,彼此也不是完全一样,但是大体上是相同或比较接近的,这种定义的特点就是范围广泛。凡人类(具体点说,是各民族、各部落乃至于各氏族)在经营社会生活过程中,为了生存或发展的需要,人为地创造、传承和享用的东西,大都属于文化范围。它既有物质的东西(如衣、食、住、工具及一切器物),也有精神的东西(如语言、文学、艺术、道德、哲学、宗教、风俗等),当然还有那些为取得生活物资的活动(如打猎、农耕、匠作等)和为延续人种而存在的家族结构以及其他各社会组织。[3]

(三)文化的构成

文化,从本质上来说是人类区别于自然的生存方式,这类似于中国古代学者所言的“人禽分际”。如果说人类早在茹毛饮血的时代已开启了“人猿揖别”的历程,那么随着文明的不断发展,人与自然的区别越来越大、越来越多,这是文化包罗万象、丰富多彩的原因。那么,这个内涵丰富的文化其结构是怎样的呢?关于这个问题,有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两分说,物质、制度、思想(或称文化心理)三层次说,物质、制度、习俗、思想与价值四层次说,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六大子系统说,等等。这里,我们介绍三层次说。

1.物质文化

所谓物质文化,就是指人类创造的各种器物,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物质形态的文化事物。物质文化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生存需要,直接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改造、利用的能力和深入程度,反映社会生产力的水平。它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人类为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而创制的各种产品、器物和设施,二是人类为生产劳动而创制的各种工具和工程。

2.制度文化

所谓制度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建立的各种社会组织和社会规范。人类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还创造了一个属于人类自己、服务于自己,同时也约束自己的社会环境,创造出一系列处理人与人相互关系的社会规范。人之所以能结成群体和社会,正是因为有大家共同认可与遵循的规范。这个规范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人为制定的,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家族制度、婚姻制度等;一类是约定俗成的,即风俗或民俗。民俗是自发形成、主要靠自觉遵守的社会规范,是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的行为模式。古代中国由于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还有一个超越了民俗的社会规范,即礼制。古代社会的礼制对各地民俗都有很强的制约性,一旦二者发生矛盾必须移风易俗。因而,中国虽因地域辽阔而“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却拥有统一的中国文化,形成了统一的中华民族。

3.思想文化

所谓思想文化,是指人类在长期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化育出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这是文化的核心,也称文化心理。文化心理可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两个层次。社会心理指人们的精神状态和思想面貌,是未经理论加工和艺术升华的大众心态,如人们的诉求、愿望、情绪等,它受到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制约。社会意识形态是经过加工的社会意识,它经过文化方面的专家对普遍的社会心理进行理论归纳、逻辑整理或艺术加工与完善,并形成物化的形态,如学术著作或文艺作品,再播于四海,传之后世。

文化的这三个层面是有序排列的,物质文化是最外层,制度文化是中间层,思想文化是最里层。我们对一个文化做整体认识的时候也是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在近代的中西文化碰撞中,中国人最先认识到的西方文化的优势在于其“坚船利炮”,由此开启了洋务运动甲午战争的失败使中国人认识到君主立宪制的优越,因此尝试变法维新。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学者已认识到中国人在文化心理方面与西方的不同,如中国人讲天人合一,倡导与自然和谐相处,西方人则通过认识自然来征服自然。

同时,文化的三个层面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关联的。社会规范和思想观念的形成都受到人的物质生活条件与方式的制约;各种人造器物也都反映社会规范及人们的审美观念。因此,当我们学习物质文化成果时,不仅要了解器物的形制与功用,还要注意它所承载的时代的、社会的观念;当我们学习古代思想文化成果时,也要关注造成这种观念的客观物质生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