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4月12日,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委员长的叶剑英到西安视察,来到阔别多年的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旧址。他抚今追昔,百感交集,在纪念馆留言簿上挥笔题诗,写到:“西安捉蒋翻危局,内战吟成抗日诗。楼屋依然人半逝,小窗风雪立多时。”诗的前两句把人们的思绪带到了1936年那不平凡的岁月。
1936年,以张学良为首的东北军和以杨虎城为首的十七路军,在西北苏区“围剿”红军屡遭失败,同时张、杨受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及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影响,与红军停止交战,并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蒋介石拒绝了张、杨的要求,调嫡系部队至豫陕边境逼迫张、杨进攻红军。12月上旬,蒋介石亲临西安督战,张、杨在多次要求联共抗日被拒绝后,于12月12日发动兵谏,在临潼华清池和西安分别扣留了蒋介石以及随蒋来陕的军政大员,逼蒋联共抗日。史称“西安事变”,亦称“双十二事变”。
西安事变发生的当天,张学良、杨虎城等18位高级将领署名发表《对时局通电》,提出八项抗日主张。同时,张学良立即致电在陕北保安的中共中央,希望听取中国共产党的意见。12月17日,应张、杨的要求,中共中央派周恩来,秦邦宪(博古)、叶剑英等组成中共代表团赴西安参加调解谈判,同时命令红军从陕甘地区南下至西安附近集中,协助东北军、西北军准备迎击亲日派的“讨伐”。
周恩来等到达西安后,向张学良明确表示中共对蒋介石的态度是:保证蒋的安全,但要声明如果南京挑起内战,则蒋的安全无保证。18日,中共中央致电国民党,进一步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五项条件:召开抗日救国代表大会; 自陕甘撤退“中央军”,援助晋绥抗日前线,承认红军和西安方面的抗日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开放人民抗日救国运动,释放一切政治犯;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大政策。中共中央的态度和主张,得到各界爱国人士和许多国民党上层人士的赞同。
12月19日,中共中央认为,西安事变的发动,存在着两种前途:一是有可能造成对于中华民族极端危险的新的大规模内战;一是仍有可能争取和平解决,从而为结束“剿共”内战,实行一致抗日创造条件。中国共产党力争避免前一“前途”而实现后一“前途”,坚决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西安事变引起的问题,反对新的内战。同时主张用一切方法联合南京的左派,争取中派,反对亲日派,以推动南京政府走向抗日。
12月23日,张学良、杨虎城同南京政府派来的代表宋子文、宋美龄进行谈判,周恩来作为中共代表也参加谈判,提出了和平解决事变的六项主张:(一)停战,撤兵至关外;(二)改组南京政府;(三)释放政治犯,保障民主权利;(四)停止“剿共”,联合红军抗日,共产党公开活动;(五)召开各党、各派、各界、各军救国会议;(六)与同情抗日国家合作。张、杨赞成六项主张。宋子文也表示基本同意并答应转达给蒋介石。同日下午,三方举行第二轮会谈。宋子文提议先组织过渡政府,三个月抗日战争开始后再改造为抗日政府。双方就过渡政府的具体人选交换了意见,原则上取得一致,但在何时放蒋问题上发生了分歧,谈判无结果。24日上午,三方举行了第三轮会谈,达成了九条协议,基本上同意张、杨在事变后发出的八条通电,也承认了中共、红军、苏区的合法地位。同日晚,周恩来在宋氏兄妹陪同下去见蒋介石,并说明了中共抗日救国的政策。蒋介石同意中共代表提出的六项主张,但要求不采取签字形式,而以他的人格担保履行这些协议。25日,蒋介石在张学良的陪同下返回南京。至此,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1934年10月,蒋介石、张学良抵陕后在西安北城门楼上视察
1936年12月13日,《西北文化报》中有关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报道(www.xing528.com)
张学良
杨虎城
西安各届群众上街游行支持张学良、杨虎城的爱国之举,呼吁联合抗日
中共代表团主要成员周恩来(右)、叶剑英(中)、博古(左)在西安
西安事变时,蒋介石在西安的住所——新城大楼东厢房
西安事变期间,彭德怀(右六)、任弼时(左四)等红军将领与十七路军部分将领在三原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从此,中国各阶级、阶层、政党、团体、派别终于结束了“兄弟阋于墙”的纷乱局面,走向共御外侮的历程。1937年1月,驻扎在延安、甘泉、富县、洛川的国民党东北军、西北军陆续南撤。1月10日,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机关一行离开保安,于13日下午到达延安,在这里度过了整整十个春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