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祖国大江南北开展游击战争,开辟了十多块革命根据地。由于“左”倾教条主义和冒险主义,使党在政治上、军事上都遭受了严重损失,白区几乎损失百分之百,红军被迫先后撤出根据地,实行战略转移。正如毛泽东所说:“结果只剩了一个陕北。”
西北根据地的军民在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人的领导下,在毛泽东关于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建立根据地思想的指导下,独立自主地领导军民不断粉碎国民党军的“围剿”,使根据地不断巩固、扩大,先后建立了几十个县级苏维埃政权,成了土地革命时期全国硕果仅存的一块完整的红色区域。
刘志丹
谢子长
习仲勋
1935年2月,中共陕甘边特委、陕北特委在安定(今子长)周家崄召开联席会议,决定成立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和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统一领导陕甘边、陕北两块革命根据地和武装力量。谢子长牺牲后,刘志丹率领西北红军粉碎了数万国民党军的“围剿”,使陕甘边、陕北根据地连成一片,形成西北革命根据地。
1935年6月,西北红军粉碎了国民党军对西北革命根据地的第二次“围剿”,解放了安定、延长、延川、安塞、靖边、保安等六座县城,使陕甘边、陕北两个苏区连成一片,范围扩大到北起长城,南至淳化、耀县,西接环县,东至黄河的广大地区。1935年9月,红二十五军长征到达陕北,与红二十六军、二十七军会师。9月17日,鄂豫陕省委、西北工委与三支红军领导在永坪召开会议,决定撤销西北工委和鄂豫陕省委,成立中共陕甘晋省委,书记朱理治。三支红军合编为红十五军团,军团长徐海东,政委程子华,副军团长兼参谋长刘志丹。随后即投入西北根据地的第三次反“围剿”斗争,先后取得了劳山、榆林桥战役的胜利。(www.xing528.com)
参加直罗镇战役的红一方面军机枪连
10月19日,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西北革命根据地进入由中共中央直接领导的阶段。11月,中央红军和红十五军团配合作战,取得了直罗镇战役的胜利,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军对西北革命根据地的第三次“围剿”。同时,重新调整了西北革命根据地的行政区划,将西北革命根据地分设为陕北、陕甘两个省和神府、关中、三边三个特区。1936年5月,又在陕甘宁三省边界地区设立了陕甘宁省,由中共西北中央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统一领导。
红十五军团成立时的情景
1935年,红一军团领导人与红十五军团领导人在陕北
中共中央到陕北后,西北根据地军民以极大的革命热情支援中央机关和红一方面军,做出了重大贡献。根据地人民千方百计筹集军粮、军费,踊跃参军参战,各方动员做好战地勤务工作。节衣缩食,支援红军作战,是根据地人民群众欢迎中央红军的实际行动。陕北省苏维埃政府在中央红军刚进入根据地时就完成了970余石粮食的任务。赤源县在1935年12月26日前筹款1600元。为扩大红军,许多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苏维埃干部带头参军,父送子、妻送夫、兄弟相争参军的动人景象随处可见。富县组建了一个团,整建制编入红二十九军。直罗镇战役时,富县和中宜县苏维埃政府组织了数百副担架转送伤员和军用物资。中央红军到陕北时,已近初冬,缺衣少鞋,根据地妇女夜以继日缝衣做鞋,截至1936年3月,陕北省群众做军鞋8486双,袜子553双。延川县在4天内赶制军服3000套。一些地方妇女还组织洗衣队、缝补班,为红军伤病员服务。西北根据地地处偏僻,土瘠人贫,人民生活十分艰难困苦,突然增加万余人的用度,困难是可以想象的。根据地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和配合,保证了中央和红军的衣食用度,为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放在西北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正如毛泽东1945年4月在七大工作方针中所指出的“陕北是两点,一个是落脚点,一个是出发点”。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中共中央成立了中共陕甘宁边区委员会。1937年9月6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更名为陕甘宁边区政府。在中共中央的直接领导下,陕甘宁抗日根据地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