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周围的少数族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北方的突厥和回纥、西南的吐蕃、南方的南诏以及东北的契丹和靺鞨。
东突厥
突厥族起源于今新疆准噶尔盆地之北,后来逐渐向东迁徙。北齐天保三年(552),首领阿史那土门正式建立了突厥汗国,自称伊利可汗,建牙在于都斤山(今蒙古杭爱山),不久成为北方最强大的游牧汗国。开皇三年(583),突厥被隋朝打败,遂分裂为东、西两部,西部的称西突厥,东部的称东突厥或蓝突厥,且因居唐朝之北,亦称北突厥。
东突厥在隋末唐初势力很大,控弦百余万,不断向南攻扰,抢劫财物,俘掠人口。唐初有人甚至向李渊建议放弃长安,迁都山南以避突厥。李世民反对这种错误主张,力主积极抵御。他即位后,于贞观三年(629)派李靖、李勣等率十余万大军分路出击,次年俘颉利可汗,东突厥灭亡。唐太宗李世民把突厥降众中的半数左右安置在西起灵武(今宁夏灵武西南),东至幽州的地区,并置羁縻府进行管辖,仍以突厥贵族为都督、将军。其余约万家入居长安,其酋长皆拜将军、中郎将,五品以上者百余人。开明的民族政策既解除了唐初的北方边患,也有利于突厥此后的发展。这件事在北方各族中产生了巨大的政治影响,因而唐太宗被各族尊称为“天可汗”。
东突厥灭后,北方最强大的民族是薛延陀和回纥。当时铁勒诸部皆受薛延陀统治,时起反抗。唐太宗乘其内部斗争剧烈的时机出兵北征,于贞观二十年灭薛延陀,以其地置燕然都护府,管辖下属的羁縻府州。
以后,东突厥降众在阿史那骨咄禄领导下又进行复国活动。突厥南迁后,骨咄禄为小部首领。在高宗时期南迁突厥一再聚众反抗而遭失败后,他招集散亡,被部众奉为颉跌利施可汗。他以其弟默啜为设,咄悉匐为叶护,将别部民分为“突利”、“达头”两区。后得单于府降户部落检校阿史德元珍,封之为阿波达干,使专统兵马。垂拱元年(685)以后,以丰州(今内蒙古临河东)一带为根据地发展势力,采用暾欲谷所献策,东击契丹,北征铁勒九姓,并占领了乌德鞬山(即于都斤山)。从此建牙于乌德鞬山,所恢复的汗国通称“后突厥”。天授二年(691)骨咄禄去世,其弟默啜继位为可汗。证圣元年(695)武则天遣使封之为“迁善可汗”。突厥族自南迁后从游牧经济转向农业经济,需要种子、农具发展生产,武则天曾应默啜可汗之请,赐谷种四万斛,杂彩五万段,农器三千件,铁四万斤,并许通婚。后突厥有时亦南扰唐边。景龙二年(708),唐朝命张仁愿在黄河以北筑三受降城以御之。以后,毗伽可汗在位时期(716~734)对唐朝又采取睦邻政策,北边两族人民在一起养畜资生,种田末作,双方互市规模相当可观,唐朝每年以帛数十万匹换取突厥马匹。突厥在和汉族交往的过程中生产力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产生了向封建制过渡的倾向,阶级斗争逐渐激化,统治集团亦斗争不已。天宝三载(744,一作四载),后突厥终为回纥所灭。
回纥
初称回纥,后改称回鹘,是铁勒的一部,散居于今色楞格河一带,臣属于突厥汗国。因不堪突厥贵族的奴役和压迫,回纥曾在隋末唐初一再进行反抗。贞观元年(627),回纥人民在其首领菩萨领导下大败东突厥,声震北方。东突厥灭亡后,回纥受薛延陀控制。当时,菩萨建牙于独乐河(今蒙古土拉河),回纥族已经由原始公社向阶级社会过渡。回纥协同唐朝击灭薛延陀以后尽据其地,唐朝在那里广置羁縻府州,并以回纥部为瀚海都督府,以其首领吐迷度为怀化大将军兼瀚海都督。龙朔(661~663)时,唐朝改燕然都护府为瀚海都护府,统领回纥及漠北之地。后突厥复国后,7世纪末8世纪初,回纥中的一部分迁往甘州(今甘肃张掖)、凉州(今甘肃武威)一带,留在碛北的,自天宝以后均为后突厥所役属。天宝三载(744)回纥联合后突厥统治下的其他各部灭后突厥,不久尽有其地。唐玄宗册封回纥骨咄禄毗伽阙为怀仁可汗。当时的回纥建牙于乌德鞬山,建立起一个势力范围东极室韦,西至金山,南控大漠的汗国(744~840)。其俨然为北方最强大的民族,铁勒诸部遂逐渐在回纥名义下融合为一族。
安史之乱时期,回纥一再派兵帮助唐朝平定叛乱。此后,回纥人留居长安者常以千计。贞元四年(788),回纥更称为回鹘。吐蕃占领陇右以后,唐朝丧失监牧之地,战马奇缺,因而不断以绢、茶易换回鹘马匹。随着陇右的丧失,唐朝和西域、中亚的交通必须假道回鹘,回鹘人遂得以从东西贸易中得到很大利益。唐朝特意在灵武通向回鹘的路途中设立了很多驿站,便利双方交往。唐朝皇帝不断以宗女和亲于周边各族,但嫁给回鹘的宁国公主、咸安公主和太和长公主三人都是皇帝的生女而非一般的宗女,可见唐朝与回鹘的政治关系特别亲密。两族间文化交流也有所发展,著名的九姓回鹘可汗碑就是用回鹘文、汉文和粟特文刻成的。摩尼教亦由中原传到回鹘,并被其定为国教。
从9世纪中叶起,回鹘内部纷争不断,又屡遭天灾,国力大为削弱。散居阿尔泰山的黠戛斯族乘机摆脱了回鹘的统治,其首领阿热自称可汗。以后回鹘连年发生战争。开成五年(840),回鹘为黠戛斯所破,被迫进行大迁徙。有的南迁近塞,有的西迁葛逻禄地区,与邻近部落建立了哈剌汗国;有的西迁西州、龟兹,称西州回鹘或高昌回鹘,即今维吾尔族的祖先;有的西迁甘州,称甘州回鹘,即今裕固族的祖先;还有一小部分迁往吐蕃地区。
两晋时,吐谷浑系鲜卑族的一支,西迁以后,逐渐控制了今青海、甘肃南部和四川西北部的氐族和羌族。4世纪时,其首领叶延正式建立了国家,都于伏俟城(今青海湖西岸布哈河口南)。隋炀帝曾一度灭吐谷浑,于其地置西海、河源、鄯善和且末四郡。隋末大乱,其首领慕容伏允乘机复其故地。
唐初,吐谷浑处唐朝与吐蕃两大势力之间,执政的慕容伏允持亲吐蕃、疏唐朝的态度,唐太宗几次征他入朝,均未达到目的。从贞观八年(634)开始,唐朝一再派兵西征。次年,李靖大败吐谷浑,伏允为左右所杀,其子慕容顺属亲唐势力,在唐朝的支持下继立,遂称臣内附。慕容顺死后,唐立其子诺曷钵为可汗、西平郡王,并以弘化公主与之和亲,资送甚厚。
唐高宗龙朔三年(663),吐谷浑为吐蕃所并,诺曷钵率众徙今宁夏。以后,唐朝于灵州置安乐州(今宁夏中宁县东南)以安置之。
西突厥与西域各族
隋唐之际,西突厥是今新疆、中亚一带的一个强大势力,天山以南诸国如高昌、焉耆、龟兹、于阗及疏勒等均受其控制。
隋唐之际,中原大乱,西突厥射匮可汗去世,其弟统叶护可汗继位。他北并疏勒,西拒波斯,控弦数十万,势力相当强大。这一情况有碍于今新疆一带的统一,而且不利于丝绸之路的畅通,所以唐朝与西突厥间终于不可避免地发生了矛盾和冲突。东突厥被灭、吐谷浑归附以后,唐太宗腾出手来,开始经营西域。高昌麴氏政权与西突厥乙毗咄陆可汗结成联盟反对唐朝,拥塞道路,妨碍东西方贸易,唐太宗派侯君集率军出征,于贞观十四年(640)攻下高昌王城(今新疆吐鲁番东南),麴智盛降。唐朝以其地置西昌州,不久改名西州,并于交河(今新疆吐鲁番西)置安西都护府,统辖高昌故地。同时于可汗浮图城(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置庭州。
以后,唐军又于贞观十八年平定了焉耆王龙突骑支之乱,二十二年平定了龟兹王诃黎布失毕之乱,唐朝遂迁安西都护府于龟兹,并于疏勒、焉耆、于阗同时设镇,合称安西四镇。当时西突厥分裂为两部,陷于内争,其属国高昌、焉耆和龟兹又先后被唐朝所灭。以后,沙钵罗可汗阿史那贺鲁虽然一度统一了两部,但不久又发生纷争。高宗为了解除西突厥对庭州等地的威胁,遂于显庆二年(657)派苏定方、萧嗣业等率军西征,大破西突厥,沙钵罗可汗奔石国被擒,西突厥至此宣告灭亡。唐以其地分置昆陵都护府统辖五咄陆部,濛池都护府统辖五弩失毕部。唐灭西突厥后,国界越葱岭,远达咸海东、南一带。高宗调露元年(679)王方翼筑碎叶城,以后一度以龟兹、疏勒、于阗与碎叶为安西四镇。为了控制西突厥广大地区,武则天又于长安二年(702)分安西都护府天山以北地区为北庭都护府,治所设在庭州。
吐蕃(www.xing528.com)
藏族的祖先在唐代建立了一个王朝,称作吐蕃。7世纪初,吐蕃的赞普(意即王)松赞干布执政,继承祖、父两代开创的基业,征服了青藏高原上的羌族诸部,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并把首都从琼结迁到逻些(今西藏拉萨),实现了青藏高原的统一。在统一全藏的过程中,依山而居的民众纷纷迁往平原,农业人口随之大增。吐蕃的王族和贵族是奴隶主,被剥削的劳动人民是奴隶和平民。当时,吐蕃已经创造了文字。
贞观八年(634),松赞干布遣使于唐,请求通婚。经过一番周折,唐太宗终于决定以宗室女文成公主和亲吐蕃。十五年,江夏王李道宗送文成公主赴吐蕃,松赞干布亲迎于河源(今青海兴海东南),并在吐蕃为公主修建了唐式宫室。文成公主带去了第一批入藏的汉人,其中有一些是手工业工匠。大批的书籍、手工业技术亦随之传入吐蕃。这次和亲揭开了汉藏两族友好交往的序幕,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唐中宗时又以宗女金城公主和亲于吐蕃的赞普弃隶蹜赞,又有一些工匠随公主入藏,龟兹乐亦传往吐蕃。后来,吐蕃还得到了精工抄写的《毛诗》、《礼记》、《左传》及《文选》等重要典籍。由于两族交往的频繁和扩大,吐蕃的马、金器、玛瑙杯和纺织品等特产也传到了唐朝。吐蕃占领河西、陇右时期的敦煌遗书中,有关于禅宗的写本,是用藏文写的,这说明禅宗已经传入藏族。
吐蕃有时对唐朝发动掠夺奴隶、财物的战争。唐朝前期吐蕃势力伸向西域,双方在那进行过长期的拉锯战,互有胜负,安西四镇数易其手,但唐朝尚能基本上对西域进行有效的控制。安史之乱爆发以后,吐蕃乘唐朝西北重兵内调的机会,一举出兵占领了河湟陇右一带,并于广德元年(763)一度攻入长安。唐代宗被迫逃往陕州,赖关中及长安城中人民奋起反抗,郭子仪率军收复长安,皇帝才得以复还京师。此后,唐朝的河陇直至北庭、安西的广大地区,几乎全部沦于吐蕃之手。陇右各族人民不堪吐蕃奴隶主贵族的奴役和压迫,曾在汉人张议潮领导下于宣宗大中二年(848)发动起义,先后恢复了沙州(今甘肃敦煌县城西)、瓜州(今甘肃安西东南)等河西的大部分地区。在这前后,秦州(今甘肃秦安西北)、原州(今宁夏固原)、安乐州等地亦摆脱了吐蕃的控制,重新归附唐朝。唐代后期,两族间虽然不断发生战争,但也一再建立盟约恢复睦邻关系,如9世纪中叶吐蕃赞普弃松德赞当政时就积极推行与唐朝和盟的政策,双方在穆宗长庆(821~824)间结盟时建立的《唐蕃会盟碑》,至今屹立在拉萨大昭寺门前。
吐蕃社会发展过程中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同奴隶制生产关系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代表奴隶主利益的王朝走向衰落。会昌元年(842;一说846年)赞普郎达玛被刺杀后,内部大乱。至60、70年代时,阶级矛盾激化,爆发了全族规模的农民、牧民、奴隶大起义。在阶级斗争的推动下,吐蕃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形成了割据局面。
南诏
7世纪以前,在今云南洱海一带有一个古老的昆明国,其主要居民是“白蛮”,即今白族的祖先。在昆明国的北方、东方和南方还有一个称作“乌蛮”的民族,即今彝族的祖先。从7世纪初至中叶,乌蛮不断移入洱海地区征服白蛮,形成了六个乌蛮的政权,称六诏,即蒙嶲诏、蒙舍诏、越析诏、赕诏、施浪诏和浪穹诏。其中蒙舍诏处最南方,亦称“南诏”,其王族为蒙氏。当地民族复杂,社会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最进步的地区是蒙舍诏,已有很发达的农业。
贞观二十三年(649)蒙舍诏的首领细奴逻建立“大蒙国”,自称“奇嘉王”。这时蒙舍诏已经进入了奴隶社会。8世纪时蒙舍诏征服各诏,建立起统一的国家,通称为南诏。不久迁都于太和城(今云南大理南太和村)。大历十四年(779)南诏又定都于羊苴咩城(今云南大理)。
南诏统一以后,唐玄宗于开元二十六年(738)册封其王皮罗阁为“云南王”。以后双方保持友好关系,皮罗阁派其孙凤迦异赴长安朝见皇帝,玄宗赐以胡部、龟兹两大乐队。不少南诏最高统治者接受过唐朝的册封。汉人郑回被俘后曾担任凤迦异、异牟寻、寻梦凑三代南诏王的清平官(相当于汉族的宰相),地位显赫。南诏夺取西爨地区(今云南中部、东部)以后,同唐朝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从8世纪中叶开始,双方不断爆发战争,南诏王阁罗凤遂归附于吐蕃,受封为“赞普钟”。后来,阁罗凤发现背唐对南诏不利,他在《南诏德化碑》中流露了对唐朝友好关系的怀念。异牟寻当政后,终于接受郑回的建议,在贞元十年(794)恢复了同唐朝的和睦关系,唐德宗遂册封异牟寻为“南诏王”。
以后双方时战时和,但经济、文化交流始终没有间断。南诏基本上模仿唐朝的官制,相当尊重儒学,其统治者不断派子弟至成都学习书算。汉族的典籍和王羲之、王献之的字帖亦传入南诏。汉人手工业者把纺织技术输入南诏后,其纺织品的质量可与唐朝相比。大理崇圣寺塔是汉族工匠恭韬、微义设计建成的。南诏人民在开发、建设祖国边疆中也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同时,南诏在和唐朝的接触中,社会生产迅速发展,产生了封建制因素,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渐趋激化。开复二年(902)郑回的后裔郑买嗣灭蒙氏政权,建立了大长和国。
契丹
契丹族是古代东胡族的一支,北魏时散居于潢水(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流域及其支流土河(今内蒙古老哈河)中、下游地区。当时该族已进入父系氏族阶段,共分八个部落。隋代,契丹族已经组成了松散的部落联盟。到匀德实可汗时,契丹族开始有了农业。以后,冶铁鼓铸和纺织业亦随之兴起。
唐代初年,契丹族首领大贺摩会归附于唐朝。贞观中,唐太宗于其地置松漠都督府,以其首领窟哥为都督,赐姓李。武则天执政以后,营州(今辽宁朝阳)都督赵文翙对契丹进行凌辱,引起松漠都督李尽忠及其妻兄孙万荣的反抗,战争断断续续达数十年之久。至开元初,唐朝始得复置松漠都督府。此后恢复了和睦关系,双方聘使不绝,经常互市。唐代后期每年有两三批契丹人来内地贸易,每批约数百人,有的在幽州就近互市,有的则前往长安。汉族与契丹族的经济文化交流有相当的发展。
到唐朝末年,契丹族已经发展到原始社会的尽头,接近奴隶社会的门槛了。
靺鞨
靺鞨在古代称肃慎,北朝时称“勿吉”,分布于粟末水(今黑龙江省的第二松花江)和黑水(今黑龙江下游)流域。6~7世纪时勿吉人逐渐发展为粟末、白山、伯咄、安居骨、拂涅、号室及黑水等七大部,其中最强大的是黑水部与处于最南端的粟末部。唐高宗时粟末靺鞨南徙营州。圣历元年(698)其首领大祚荣开始建立政权,称“震国”,奴隶制国家即正式确立。开元元年(713)唐玄宗以大祚荣所部置忽汗州,以大祚荣为都督,封渤海郡王,从此其辖区便以渤海为号。十四年,唐朝又在黑水靺鞨部所在地置黑水州。靺鞨族即满族的前身。
渤海与汉族的经济、文化交流相当发达。渤海的政治、军事制度多仿唐制。靺鞨族不但使用汉文,而且遣使求写《唐礼》、《三国志》、《晋书》等典籍。两族间聘使往还,经常互市,自鸭绿江入海至登州(今山东蓬莱)登陆,是渤海通往内地的要道。从代宗开始,唐在青州(今山东益都)专设渤海馆以接待其使臣。渤海还派遣了不少学生到长安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和技术。在渤海京城发现的瓮门显然是模仿唐制而建造的,发现的白瓷片也与唐朝制品完全相同。渤海朝贡使臣所作的诗曾受到唐朝著名诗人温庭筠的称赞。
唐代周边各族与汉族的交往空前频繁,各族间的关系进一步密切,因而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壮大又有长足的前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