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十月十六日武陵县祭梁松-梁山的起源

十月十六日武陵县祭梁松-梁山的起源

时间:2023-09-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信斯言也,则武陵每十月十六日特祀汉监军梁松,谓非有功于斯土不可也。盖今之梁山,本非初定之名,其殆起于当时好事者,诡其说以事松而庙其土故。后之人遂从而神之,因曰“梁山”。夫阳山,在《礼》为山林、川泽、丘陵之类,民所以取财用者而祀,是或一道也。虽祀典之神当有著令,非草茅之士可得而妄议也。然《礼》有之曰:“两讐不同国而治。”惟执事谅之,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斯亦断国之一大端也。

十月十六日武陵县祭梁松-梁山的起源

王 俨武平

窃闻圣王之制祭祀也,曰:法施于民,以劳定国,以死勤事,能御大灾、捍大患而已。是故大之为圣贤,次之为忠臣烈士,凡苟有功德于民者,则皆在所祀也。

信斯言也,则武陵每十月十六日特祀汉监军梁松,谓非有功于斯土不可也。然考之史传,击破五溪蛮兵,斩获三千余人,则伏波将军援也,而非松也。既而假以奉诏入虏,复斩获其大将,则又司马种也,而非松也。然则伯孙[582]虽有临乡之寄,不过代援监军而已。会援既卒,其能修援之功以靖五溪之难,则固未之前闻也。《贺志》援染疾没,遂留松镇守,自是蛮夷远遁,边境安宁。诸史列传皆无此语。矧飞书之谤,怨望朝廷;缣帛之请,贻患宾客,加之谋欲谮人,为松终身之累莫大焉。观叔阳一疏,所以兴言及此者,盖深为援衔之而欲诉之上,帝以平其恶也。鼎之人曷祀之?日者备员校志间,尝因之而有得其说。(www.xing528.com)

盖今之梁山,本非初定之名,其殆起于当时好事者,诡其说以事松而庙其土故。后之人遂从而神之,因曰“梁山”。究竟,“梁”本作“阳”,亦声之转也。夫阳山,在《礼》为山林、川泽、丘陵之类,民所以取财用者而祀,是或一道也。乃以松配食,或者当时伯孙帝婿也。虽曰死狱,而其弟竦[583]权贵尚赫然在,人人亦何惮而不附会之。稽之碑勒,又皆异端怪诞之词,乃居然专庙,巍乎王号之尊,使人有见于松,无见于阳山之神,使阳山之神之祀反沦没而不讲,抑何欤?虽祀典之神当有著令,非草茅之士可得而妄议也。然而,是是非非之在人心,则有终不可泯灭者矣。

松脱有灵,则去岁夏五月至秋七月不雨,太守以下罔不瓣香朝夕虔之,可谓不失礼。胡卒焦土,使民大无禾麦,死相枕藉者无算,此则不能为民御灾捍患。虽在社稷,犹得变置,而况于松乎哉?是知松非祭鬼益明矣。若援则汉廷名臣,于中兴之功居多,故在唐时犹为专庙之祭,而朗刺史李翱尚有准制祭文可考。故今遗庙之说尚存而不没,兹者虽以名宦食报兹土,未为不可。然《礼》有之曰:“两讐不同国而治。”夫其为讐也,既不同国而治,则其为神也,亦宜不同国而栖。文渊如有知,其不歆也必矣。惟执事谅之,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斯亦断国之一大端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