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归老桥记,邢铎兴国军,马汝舟聚乡兵,杨辅郎中,邓仑字维玉

归老桥记,邢铎兴国军,马汝舟聚乡兵,杨辅郎中,邓仑字维玉

时间:2023-09-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湖广通志》汉田疆初为武陵酋长。孙权并荆土,称疾不见。晋潘京字世长,弱冠,郡辟为主簿。《晋书》本传唐韩约本名重华。致仕归,筑归老桥,曾巩为之记。应辰作大字于石上押之。逾数日,有毙鼋浮出,患遂止。《贺志》邢铎其先郑人。与帅争疑狱,因不仕,起知兴国军。《一统志》明马汝舟元末,聚乡兵为保障。勤于其职,时论称之。《府志》杨辅永乐丁酉举人,官刑部主事,转郎中。《楚纪》邓仑字维玉。

归老桥记,邢铎兴国军,马汝舟聚乡兵,杨辅郎中,邓仑字维玉

伍 度 员[6]之子,自齐鲍氏归楚,白公胜[7]兄事之,封鲍侯。度惧祸,之武陵,家焉。今伍氏,其裔也。厥后,有《伍被传》载《汉书》。《湖广通志》

田 疆 初为武陵酋长王莽篡汉,招之,锡以铜印。疆曰;“吾汉臣,义不事他姓。”有子十人,皆雄勇。以其三子将武溪兵下屯沅东,各筑一城,烽火相望,以拒莽。《姓谱》

廖 立 字公渊。先主领荆州牧,辟为从事。年三十,擢为长沙太守。先主入蜀,诸葛亮镇荆土。孙权遣使通好于亮,因问土人皆谁相经纬者。亮曰:“庞统、廖立,楚之良材,当赞兴事业者也。”建安二十年(215),吕蒙奄袭南三郡。立脱身走,自归先主。先主不深责,以为巴郡太守。及先主为汉中王,征为侍中。后主袭位,徙长水校尉,以事废为民,徙汶山郡,率妻子耕植自守。闻亮卒,泣曰:“吾终为左袵[8]矣!”后姜维率偏师经汶山,立意气不衰,言笑自若,无怨言。卒于徙所。《蜀志·本传》

潘 濬 字承明,弱冠从宋仲子[9]受学。刘表辟为江夏从事,时沙羡[10]长贼秽不修,濬按杀之,一郡震悚。先主牧荆州,以为治中从事。及入蜀,留典州事。孙权并荆土,称疾不见。权慰劳之,拜抚军中郎将。五溪蛮畔,假节督军讨之,信赏必行,斩首获生以万计,一方以靖。吴赤乌二年(239),卒,子翥嗣。《吴志》参《江表传》

李 衡 字叔平。羊衜[11]荐之为郎。陈吕壹[12]权奸数千言,壹被诛,大见显擢,后为丹阳太守。《襄阳记》

案,《明统志》:衡常遣客于武陵龙阳洲作宅种橘,自谓“吾州里”。其妻习氏,《函史》亦作武陵人。

潘 京 字世长,弱冠,郡辟为主簿。太守赵廞[13]甚器之,问曰:“郡何以名武陵?”京曰:“鄙郡本名义陵,在辰阳县界,与夷相接,数为所攻。光武时,移东出,遂得全完,共议易号。《传》曰‘止戈为武’,《诗》曰‘高平曰陵’,于是名焉。”举秀才到洛,尚书令乐广与谈累日,叹曰:“君天才也,恨不学耳。若学,必为一代谈宗。”京感其言,遂勤学不倦。历巴邱、邵陵、泉陵令,明于政术,路不拾遗。迁桂林太守,不就,归。《晋书》本传

韩 约 本名重华。志勇决,略涉书,有史干。历两池榷盐使、虔州刺史,交阯畔,领安南都护。太和九年(835),代崔鄯为左金吾卫大将军。约繇[14]钱谷进,安南本富饶,聚资尤多,韩愈有《送约归所治序》[15]。见《艺文》《唐书

柳拱辰 其先青州[16]人,五季[17]时避地武陵,遂为邑人。举进士,通判鄂、岳州。至和二年(1055),以尚书职方员外郎永州,有惠政。尝建州学,立子厚祠堂于学东,为文记之。工书,今朝阳岩华阳岩题名犹存。致仕归,筑归老桥,曾巩为之记。《永州府志》

柳应辰 仁宗宝元元年(1038)进士,仕至尚书都官员外郎、永州通判。有诗刻浯溪[18]石上。《容斋五笔》

《湖广通志》:柳应辰知道州,夜有物引手入窗,应辰援笔押字于其手而去,明日见于州治后古槐上。虞庙前江边多巨石,其下岩穴中有水怪,人多溺死。应辰作大字于石上押之。字高三尺,广二尺,信宿[19]风雨冥晦,霹雳中巨石两折。逾数日,有毙鼋浮出,患遂止。案:今浯溪石壁上有柳拱辰押字,事与此同。《永州志》无应辰事,恐此误。

柳 平 字子仪,拱辰子。举进士,元祐(1086—1094)中知筠州[20]。江西民素健讼,及子仪守筠,政尚清简,讼渐以无。新燕居之堂,榜曰“江西道院”,以鼓舞其俗,黄庭坚为之赋。《府志》

黄庭坚《江西道院赋并序》曰:江西之俗,士大夫多秀而文,其细民险而健,以终讼为能,由是玉石俱焚,名曰珥笔之民[21]。虽有辨者,不能自解免也。惟筠为州独不嚚于讼[22],故筠州太守号为江西道院[23]。然南康、庐陵、宜春三郡,并蒙恶声。元祐八年(1093),武陵柳侯子仪守筠州之明年,乐其俗之媺[24],使为政者不勤,乃新燕居之堂,榜曰:“江西道院”,以鼓舞其国风,且为高安之父老雪耻焉。秋九月,遣使来告成于双井永思堂,于是为之赋,曰:若乃高安之城,豫章之别,虽风气之未远,亦美俗之可悦,故柳侯下车解牛而不割,未尝发硎,初不折缺,云云。又书《筠州学记》,后云:中书曾舍人作《高安学记》,所记书不工。后二十有七年,柳侯为州,政优民和,乃砻故刻而问书于予,予告之以舍弟秉雅善小篆,通六书之意。柳侯则以书言秉于紫阳而刻之。有献疑者曰:今士大夫不知古文十室而九,又安能发挥曾子之文章耶?柳侯曰:曾子之文章,岂希价于咸阳,而椎锋于稷下者哉?三代之鼎彝,其字书皆妙,盖勒之金石,垂世传后,必托于能者。吾为学古钓深者谋,不为罕见寡闻者病也,予观柳侯可为好古不流俗者矣!柳侯名平,字子仪,武陵人。

钟正甫 治平乙巳(1065)进士,与米芾善,枢密蒋之奇器之。为广东转运使,有政声。蔡京恶之,入其名党碑[25],坐谪。《贺志》

邢 铎 其先郑人。父倞,知鼎州,因家焉。铎以荫入宫,连倅五郡,后倅襄[26]。与帅争疑狱,因不仕,起知兴国军。秩满,归武陵,号复庵居士。《府志》

夏若水 至元(1264—1294)间,授温州路总管。初至郡,值岁歉,广招米艘,民赖以济。《一统志》

马汝舟 元末,聚乡兵为保障。明初,率众归附,总兵徐丞相就令知府事。汝舟开创郡治,收戢流亡,教耕稼,令俊秀读书,草昧[27]之初民获安堵[28]。《府志》

刘廷兰 洪武丙子(1396)举人,历官布政司理问,工部郎中,迁交阯按察司佥事,奉职清慎,终惠州知州。《府志》。

张以证 建文己卯(1399)举人,仕至河南布政司参议。勤于其职,时论称之。《明一统志》

何 颖 建文庚辰(1400)进士,知峨眉县。兴利除弊,邑人失牛,吏捕得盗,颖疑其冤,祷于神,果得真盗。累迁江西按察司佥事。永乐七年(1409)妖贼李法良为乱,剿平后,有司捕其余党,多株连,颖悉与辨理,人咸感戴。《通志》

翟 霖 永乐甲午(1414)举人,授湖州府通判。巨室抗赋不纳,霖持法无敢挠,怨者阴中以他事,落职归。性清介,不敢非义,祀乡贤。《府志》

杨 辅 永乐丁酉(1417)举人,官刑部主事,转郎中。谳狱[29]平允,历云南山东按察使。《楚纪》

邓 仑 字维玉。永乐甲辰(1424)进士,官兵科给事中。疏陈军务十事,曰:“选将领,练士卒,汰冗员,犒边军,去积弊,谨失机,禁侵渔,严纪律,贷贫乏,徙达官”。忤旨,出补长芦运使。建盐课利害十余事,俱允行,民赖其惠,商贾以通。终兵部侍郎。《通志》

余伯良 知青神县,洁己爱人。去久,人犹思之。《贺志》

陈文质 永乐(1403—1424)贡生,授云南安宁州同知。持身廉谨,和辑诸夷,仕至广东按察司佥事。《楚纪》

朱应祖 永乐贡生,由人材科授监察御史,迁四川按察使,以廉能称。《明一统志》

余士贤 永乐贡生,授顺天府治中,以才著擢知苏州府,综理繁剧,有政声。《楚纪》

光学 永乐贡生,知直隶兴化县。政存仁厚,厅前有鹊巢,一雏飞去,一折翅独留,光学取药傅之愈,亦飞去。后光学病,思鱼,忽有鹊衔一鳊置庭中,烹食病愈,人以为爱物之验。《府志》

何 秀 永乐(1403—1424)中以贤良知天台县,兴学校,课农桑,抚恤孤幼,士民贤之。《府志》

冯 维 字文纲。正统乙丑(1445)进士,授刑部主事,擢郎中。决狱勤慎,出为广西布政司参议,转贵州参政,皆廉平有声。《府志》

刘 璟 字时莹。成化丙戌(1466)进士,知霑化县,清苦自励,邑中奸豪揽输刍饷,多侵牟[30],璟禁戢甚严,民困以苏。擢监察御史,出按山西,宪度严明,贪吏望风[31]解绶[32],晋藩讼民夺其田,璟察其非,仍判还民。及去晋,民号泣送之。《楚纪》

杨 维 字宪维,成化壬辰(1472)进士。官行人,出知夔州府,为政简易,尝驱虎患,蜀人德之。年六十,诏赐三品服。里居时,捐田七十亩为府学田。《楚纪》

陈 策 字廷献,成化丁未(1487)进士。知宜兴县,有能声。擢监察御史,论事得大体。出按广西、贵州,持宪忠厚。甲子(1504)监试河南,以得人称。子大韶,弘治戊午(1498)举人。孙禄,嘉靖乙酉(1525)举人。《府志》

万 玺 字廷用。父殊,景泰庚午(1450)举人,河南镇平教谕,有学行。玺初随父之官,举成化戊子(1468)乡试,授汉州知州。才略明敏,招徕流亡四百余户,建桥梁,兴学校,均赋役,州大治。弟璇,字廷器,弘治庚戌(1490)进士,知芜湖县。岁荒,劝富民助赈,全活甚众。兴学育士,有政声。璇子楷、松,楷有才名,举正德庚午(1510)乡试,官萧山教谕;松字藉山,正德丙子(1516)举人,知龙游县,邑多盗,松获之辄匾其门曰“盗贼之家”,一年后,路不拾遗。擢知苏州府。松孙井,嘉靖甲子(1564)举人,知济源县。《府志》

姜 辅 字文佐,成化(1465—1487)贡生。少贫力学,县令遣子受经,或以私事干,辅谢曰:“贫,吾分也,岂能效人厚颜博锱铢利耶?”卒业太学,授琼州推官,益励初志。有海船私货被执,馈金五百,不受,置其人于理,清风懔然。祀乡贤。《府志》

杨 褫 字介福,弘治壬子(1492)解元,丙辰(1496)进士,改庶吉士,历刑、礼、兵、吏四科给事中。外藩以方士进,褫疏言羽流幻术不宜蛊惑圣心。内戚某横行,疏其不轨,武宗书其名御座。奏免常德卫孳生马匹。遇民间利病,数遗书当路,有与黄巡抚《请赈荒书》,尤切至见《艺文志》。以忤刘瑾,致仕归,构闻山精舍。偕蒋信、冀元亨讲学。瑾败,起吏科给事中,转通政使,晋太仆寺卿。祀乡贤。曾孙伯高,字龙起,万历庚子(1600)举人,知崇庆州。居官清洁,里居后喜与后辈论文博洽,不愧其家学。《一统志》参《贺志》

陈洪谟 字宗禹,弘治丙辰(1496)进士,授刑部主事,知漳州,有惠政,累官云南布政使。值习阿苗乱,与都御史何孟春平十八寨,晋副都御史。备陈张原、毛玉、裴绍忠、王思、王相、胡琼妻子流离状,请恤于朝,诸人皆以谏大礼[33]杖死者。巡抚江西,纂修《舆志》,重建滕王阁,阁后为祠,祀文文山、谢叠山,泰和罗钦顺序之。入为兵部右侍郎,兼本部尚书。乞休归,筑高吾书院,纂辑郡志。卒,赠兵部尚书,赐祭葬,祀乡贤。著有《静芳亭稿》。子一德,嘉靖乙酉(1525)举人,苏州府推官,有贤声。曾孙已闻,以荫仕至上林院右监正。从子一能,幼能诗文,年十一列诸生,嘉靖戊午(1558)举于乡,知江津县,有清操,及归,书籍外无长物。从孙思育,别有传。《府志》

罗钦顺[34]《重建滕王阁记》:都御使武陵陈公洪谟,以宏才伟望抚循江右,百废既饬,爰及[35]于兹阁之后为堂三间,以祠文文山、谢叠山二公,名曰“二忠祠”,表章忠烈。庙貌显严,高山景行,向祈斯在。盖古之君子凡有兴作,未尝不致其慎。至若维持政教之具,为天下国家之所不容已者,则往往相归相劝而为之故观。于是役之成,而君子之政可知也。

龙 炎 字廷重,正德戊辰(1508)进士,考官王鏊[36]雅重之。历知上饶、长乐,以勤慎升刑部主事。时刘瑾[37]虽诛,马永成、谷大用犹用事,每陷朝士于极刑。炎上《恤刑疏》,有云:“周穆王[38]车辙遍天下,赖晚年《吕刑》[39]之作,哀矜恻怛,犹不失为令主。”时帝数游幸,恶其言,二珰复谮之,适荣藩请傅,珰言炎武陵人,可任是职,出为荣府右长史。在任十六载,每事匡救,王貌从心拒,炎以傅王无状,致仕。著有《公余草》《小楼集》,祀乡贤。《贺志》参《龙氏家乘》

龙翔霄 字泰渠。父珣,梦擢丛桂而生,初名飞霄。王守仁过武陵,为易名。举正德己卯(1519)乡试,知阆中县。郡守纪政务宽厚,翔霄持其平,邑人歌曰:“谁谓郡膴[40],郡有纪母。谁谓邑阜,邑有龙父。”调知太和、丽江,番民以修怨构兵,所部檄翔霄亭治之,议平而解。累擢南京户部郎中,出知程番“程番”二字疑误。府、郡治犬牙,八番故习剽剠。翔霄缮关梁,讥出入,有告御者则坐,诸番并力取偿,番计穷,无敢犯谳安顺囚平反顾氏一门冤狱,出论死者七人,徒流者数十人。金石司事起,开府属翔霄悉征发,示必加兵。长官石显华惧诛,请莅治,翔霄躬临境上,系首事者,余勿问,事遂寝。代学使录六部诸生,多得人。督建黔城,恤役夫,均劳逸,士民感之,为立祠。值大计吏索千金,乃请老。其学源出守仁,不尽主其说,六书文艺俱有师法。祀乡贤。子德中,竹溪训导;德懋,青阳教谕;德化,嘉靖丙午(1546)举人,判徽州,工诗画;德孚,自有《传》。《府志》

徐 铠 正德(1506—1521)贡生,知陈留县。除苛政,修学课士,卓有政声。校童子试,得一卷,极赏之。后登第,官常德,为恤其孤孙,人两称之。《贺志》

林仲芳 字茂之,正德贡生。性谨饬,与物无竞,贯穿经史,从游者众。入监,授分宜主簿,委运京储,以劳瘁致疾,卒于官。位不称才,时人惜之。《贺志》

陈仲录 字子载,嘉靖癸未(1523)进士,知新城县。有廖氏兄弟争讼十年,仲录并械之,出入与俱。月余,悔泣伏罪,即宥之,友爱如初。葬暴骨数百棺,课最,除刑部主事,恤刑关中,多平反。仕至山东按察副使,告归,周恤邻里,构宗祠,置义田,祀乡贤。子可登,字望夫,万历丙子(1576)举人,官南诏长兴教谕,端严率士,名俊多出其门。擢巩昌府通判,督饷西宁,以议战守不合,调浔州。乞休归,载图书数箧,语家人曰:“昔贤宦此者以航海故载石,今泷舟宜轻,吾免此累矣!”晚益好书籍,手自抄校,结木奴诗社,祀乡贤。可禹,字少朗,文援笔立就,性豪侈,放情山水,豪吟雄辩,四座皆惊。陈思育题其墓曰“武陵才子”。可登孙之恪,字穉恭,万历乙卯(1615)举人,靳水教谕,迁国子监学录仕,至处州知府。《府志》

于文征 字信夫,嘉靖庚子(1540)乡荐。为虎颧虬须,躯状甚伟,官雎州知州。为政不泥时,亦不专袭古法,随事度宜,无不尽善,课最,当奖擢,以重违母养,挂冠归。《府志》

曹司贤 字前阳,嘉靖庚戌(1538)进士。知义乌县,历官四川按察副使,执法不阿。摄学使事,首录南充黄庶子辉[41],称得士。著有《思古集》。《通志》

柳东伯 字孟卿,嘉靖癸丑(1553)进士。知叶县,调慈溪,再调长洲,机敏有谋略,攘剔奸宄,人思其功。弟东作,万历(1573—1620)廪生,皆师蒋信。《长洲名宦志》

胡舜华 字宾南,嘉靖丙辰(1556)进士。知兴化县,御倭有功,有昭阳保障之舆,民铸像事之。擢南兵部郎中,转江西布政参议。奉旨籍严嵩家,略无所染。家素贫,俸入置义田赡族,无私利。祀乡贤。《通志》

毛储元 字伯善。世父凤岐,正德丙子(1516)举人,知赣县。父凤来,嘉靖壬午(1522)举人,绵州学正。储元举嘉靖乙卯(1555)乡试,初知石泉县,调延州,建城御敌,关中有“铁延州”之谣。转扬州同知,致仕归。子诩,万历甲午(1594)举人,知五河县。《府志》

唐 练 字纯之,嘉靖壬戌(1562)进士。知宝坻县,有守城功,入为工部主事。出董吕梁洪豫,筑鲤鱼山缺口,冲激渐衰,约减捍防帑金万余。改御史,出按广西,建浔江书院。土寇韦狼要等作乱,练与置使“置使”二字疑误殷正茂[42]、巡抚郭应聘[43]檄土兵,属裨将王瑞等讨之,斩首四千余级。怀远猺獞反,先招降白果大梅诸猺,复檄边帅合剿,斩其酋长,事平,赐赉有差。按:应天弹劾,不避权贵,擢副使,备兵颍州。其地接三省,为盗薮,乃悬赏格,俾得自首,时有请死者四人,逭其罪,收充健步,皆咸泣,愿缉盗自赎,颍赖以安。调徐州,以忧归。不复出,诗酒自乐,清约如寒士。《贺志》

龙德孚 字伯贞,翔霄子,嘉靖戊午(1558)举人。从蒋信受学,十上春官不第,授卫辉推官。疑狱片言立决,部使檄行。旁郡民有偕里人商者,里人私其囊,杀之,按之无左验。德孚为文祷城隍,明日其人自械于庭,人称神君。权知辉县,修复白泉书院,履亩均赋,辉人为祠以祀。转宁波同知,岁旱,露祷雩坛,设粥赈饥,全活以万计。奉檄城慈溪,起厉石于姚江,活溺者无算。去之日,沈一贯[44]为作《清吏传》。入为南户部员外郎,督淮南板闸,榷湔[45]除利孔[46],商贾为立生祠。解组归,著有《对湘楼集》。子襄,字君超,万历壬午(1582)举人,以父病焚牒,不赴公车[47],著有《檀园草》。次子膺,自有《传》。孙言,隆庆丁卯(1567)举人,南州知县。《贺志》参《行状》

陈思育 字仁甫,嘉靖乙丑(1565)进士。授检讨,充讲宫。典试应天,首录无锡顾宪成[48]。累擢中允[49]、谕德[50],典试顺天,再迁祭酒少詹事,侍读学士,纂修《会典》,擢礼部左侍郎。致仕,得赐驰驿归里,祀乡贤。子已任,荫光禄寺丞。《府志》

杨如震 字子康,嘉靖甲子举人,知剑州,有惠政。士民建二贤大夫阁,与正德(1506—1521)时李璧[51]合享。转廉州同知。巨珰冯保遣侄采珠,大府不能禁,如震拒之,触其怒,迁赵王左长史。州人泣送,立祠以祀。子为舟,隆庆庚午(1570)举人,历官成都府通判。《府志》

龙德谦 字昆海,炎孙,嘉靖甲子举人,湖州教授。归安茅坤[52]谒之,有“日临弦诵观如堵,春到宫墙花满枝”之句。知淮南县,调大田,迁平乐同知,厘剔奸弊。擢知平乐府,以勤政致疾,请终养。著有《世德编》。子宪,字君法,天启辛酉(1621)举人,知宿松县。献贼陷安庆,全家死难,宪仅以身免。寇退,收余烬,招流亡,一方倚为保障。俄榷使,监珰横行征索,仰天叹曰:“时势如此,尚何为哉?”挂冠归。《贺志》参《龙氏家乘》

姚学闵 字汝孝,隆庆辛未(1571)进士,知歙县。清代输之扰,岁减赋三千有奇,酌定粮长成规,歙人立生祠祀之。司马汪道昆[53]为之记。入为刑科给事中,多所建白,转户科时,差猺繁扰,民多流亡,学闵首奏请行一条鞭法[54],天下便之。辰、常、沅三郡漕运远阻洞庭,时有覆溺之虞。学闵奏请各卫军饷改为折色,自是永无转漕之苦。外转按察使,擢河南左布政,厘剔奸弊,为时所忌。力请致仕,诏加太长卿,归里。祀乡贤。《贺志》

案,《龙志》。嘉靖间,于文征曰“吾地惟军粮纳米,民粮尽改为折色”。则嘉靖间固有漕运也。常德卫万历九年(1581)清丈屯粮,共一万六千石零八斗六升。《贺志》:辰州卫武陵、龙阳屯粮共七千九百二十四石八斗七升,各卫奉文改折征银,是请罢漕运。在万历九年时,学闵正居谏垣,此法之行实赖其力。考《明史》一条鞭法嘉靖(1522—1566)间数行数止,至是乃□行之,迄今二百余年。辰、沅、常军粮不复起运,永为定制,则学闵之惠泽长矣!

蒋 信 字卿实,晚号道林。年十四,居丧毁瘠[55],与冀元亨善。王守仁[56]谪龙场过郡,偕元亨师焉。嘉靖初,贡入京师,复师湛若水。若水为南祭酒,门下士多分教。十一年壬辰(1532)举进士,授户部主事,转兵部员外郎,出为四川水利佥事。播州土官以贿进,却之。有道士以妖术惑人,置之法。迁贵州提学副使,建书院二,曰正学、曰文明。择士之秀者养之,示以向,使不汩于流俗。龙场有守仁祠,为置义田。湖广清浪五卫诸生乡试去省险远,多不能达,乃增贵州解额,俾附试。湖广征苗都御史某,檄信往湖北议兵饷,信闻命即日就道,不及辞御史,勘其擅离职守,削籍。归后奉恩例,冠带闲居,筑精舍于桃花冈。学徒云集,远方来者以学田廪之。信危坐其中,弦歌不辍,惟家祭始一入城,所至迎请开讲。卒年七十九[57],学者宗其教,称之曰“正学先生”。祀乡贤,邑人以之配享三闾大夫。弟俊,江浦教谕。子如川,字维东,知云南归化县,有学行,兼善诗文。如止,字善台,岁贡生。孙孟奇,字平仲,益阳教谕,以才著。曾孙铏,字巨源,善诗,能饮。年六十,城陷,骂贼死。《湖广通志·实迹录》

陈仲命 隆庆丁卯(1567)举人。历官严州府同知,治最,擢江西按察司佥事。丁艰,归。子六人缙、绅、彩、绣、绮、缄,皆登仕籍,有才名。绅,字衡阳,万历丙子(1576)举人,知增城县,考满,天下清官第二。无子,弃官归,过洞庭遇盗,正衣冠端坐,贼见其圆领以布,惊曰:“清官也!”咸罗拜而去。善草书,与董其昌亚,年八十余卒。孙俞圣,字子将,天启辛酉(1621)举人,任襄阳府教授,知邻水县。《府志》

屠以钦 字顺安,隆庆(1567—1572)间贡入南雍大司成,取冠六馆,知同官县。洁己爱民,有感恩者以金为寿,不受。修理战舰,核除旧例浮费。狱火,令囚出,火息复入,无有逃者。孙希纲,崇祯庚午(1630)举人,兵部车驾司主事,国朝起为郧阳教谕。《府志》

龙 膺 字君御,德孚子,万历庚辰(1580)进士。司理新都,有神君之号。擢礼部主事,数上书陈时政。迁国子博士,万历十年(1582)诏选宫女,上疏切谏疏见《艺文》。帝大怒,首揆申时行力救得免,谪判边州,从大司马田某督军青海。有镇海边榨松山之捷,大司马疏言:“龙膺以文士躬擐甲胄[58],与臣并立于矢石桴鼓间,锋镝之事,乃臣之事,臣所甘心,彼亦何为而涉危蹈险,一至于此!”有旨叙录,入为户部郎中。久之,出为山西按察司佥事,有上两台转《题灾异疏》见《艺文》。转甘肃参政,复持节张掖、酒泉,甫驰入境,即有暖泉之捷。逾年,又有麻山之捷,先后挞伐扩地千里,入为太常寺卿。归休沐,逃禅,疏布自甘,俸入尽散亲友。祀乡贤。著有《九芝集》。子人俨,字孝若。以明经官汉阳教谕,潜心理学,作兴士类,擢知汧阳县,有惠政。解组归,欲竟所学,晚号惕庵,茹素十五年。夏不扇,冬不炉,有康节百源之风[59]。《府志》

商 书 字文载,万历癸酉(1573)选贡,廷试第一,授丹阳训导,署丹阳县事,一介不苟,申雪祭酒姜宝之忠。转浏阳教谕,致仕归。著有《墨池集》。祀乡贤,丹阳祀名宦。《府志》

王 佐 字小虞,万历丙戌(1586)进士,授吉安府推官。政称明允,历官吏科给事中。神宗时,抗疏请建储,被放。光宗立,召为太仆寺丞,历太仆寺卿,告归。祀乡贤。《府志》

吴崇教 万历戊子(1588)举于乡,知广西容县。县多毒草,民以小隙,辄服殒命,陷其仇。崇教饬毒草致伤者,俱反坐。又令民纳毒草有根者,计轻重给赏,于朔望焚之,俗以大变。岁旱,捐俸,粜米邻郡,劝富户出粟助赈,民不知饥。《通志》

朱大统 纯笃,以孝闻。万历甲午(1594)举人,知代州,致仕,予四品服。子国昌,以选贡令浮梁。先是大统为州守,时值岁饥,捐俸赈粥,委一老吏督之,多所全活。至是国昌举子之夕,见老吏入其家而生,小名曰“代”,弱冠举于乡。《府志》

夏尚忠 初为诸生,有文誉。任本卫指挥使,始习弓弩,洞庭盗发,屡有擒获功。贵筑安宣慰杀其族弟,举兵相攻,督臣檄尚忠往谕,至则诸蛮慑服,事寝馈以金,不受。寻迁雷连参将。归,注书如诸生时。从弟尚金,万历乙卯(1615)举人,历官应天府治中,有能声。《府志》

王道成 字筠谷,万历甲午(1594)举人。知雩都县,时他府钱粮欲飞加南赣,群县不能争,道成力排其议,遂止。擢吉安同知,署吉水、安福两县,修白鹭书院[60],首拔杨以任。致仕归,捐资修北关外石桥,并倡修荣王寺石桥。《府志》

曹元龙 万历癸卯(1603)举人,知遂宁县。蔺逆之变,破蜀四十余城。遂宁逼处贼界,元龙亲督军民乘城守御,贼累攻不下。擢刑部员外郎,出为云南知府。《府志》

杨 鹤 字修龄,万历甲辰(1604)进士。知雒南县,调长安。万历四十年(1612),擢御史,疏请东宫讲学。出督两淮盐法,巡按贵州。贵州土官以百数,水西安氏最大,户口贡赋之属无籍可稽。鹤檄宣慰使安位尽著之籍,并首领目把主名、承袭原委,悉列上有司,自是薄牒始清,奸弊易核。久之,还朝。

杨镐[61]四路师败,鹤言“辽事之失,不料彼己,丧师辱国,误在经略;不谙机宜,马上催战,误在辅臣;调度不闻,束手无策,误在枢部。至尊优柔不断,又至尊自误。”当事恶其直,将假他事逐之,乃引疾去。

天启(1621—1627)初,起太仆少卿,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广宁之败,魏忠贤以鹤党护熊廷弼[62],除名。

崇祯元年(1628),召拜左佥都御史,进左副都御史。鹤上言“图治之要,在培元气。自大兵大役,加派频仍,公私交罄,小民之元气伤。自辽左黔蜀丧师失律,暴骨成丘,封疆之元气伤。自缙绅构党,彼此相倾,逆奄乘之诛锄善类,士大夫之元气伤。譬如重病初起,百脉未调,风邪易入,道在培养。”时以为名言。

先是辽左用兵,逃军惮不敢归伍,相聚剽虏。值关中频岁祲,有司不恤下。白水王二者,鸠众,黑其面,闯入澄城,杀知县张耀采。由是府谷王嘉允、汉南王大梁、阶州周大旺群贼蜂起,三边饥军应之,流氛之始也。时承平久,卒被兵,人无固志。大吏恶闻贼,曰:“此饥氓,徐自定耳!”

明年,总督武之望死。久之,廷臣莫肯往者,群推鹤。帝召见鹤,问方略。对曰:“清慎自持,抚恤将卒而已。”拜兵部右侍郎,总督陕西三边军务。至则大梁大旺王二已前诛,而继起者益众。鹤素有清望,然不知兵。其冬,京师戒严,延绥、宁夏、甘肃、固原、临洮五镇总兵官,悉以勤王行。延绥兵中道逃归,甘肃兵亦哗,惧诛,并合于贼,贼益张。王左挂等攻韩城,军中无帅,鹤命参政洪承畴御之,俘斩三百人,围解,贼走清涧。鹤连疏请诸将还镇,不果,起故将杜文焕[63]任之。二月,延安知府张辇,都司艾穆蹙贼延川,降其魁王子顺、张述圣、姬三儿。别贼王嘉允掠延安、庆阳,鹤匿不奏,而给降贼王虎、小红狼、一丈青、掠地虎、混江龙等免死牒,安置延绥、河曲间。贼淫掠如故,有司不敢问,寇患成于此矣。七月,嘉允陷黄甫、清水、木瓜,遂陷府谷,文焕击走之,贼流入山西。已抚王左挂以白汝学攻绥德州,谋内应。事觉,巡按李应期与洪承畴计诛左挂等绥德五十人皆死。十二月,贼神一元攻陷新安、宁塞等堡,宁塞文焕所居宗人多死。贼弃宁塞,陷保安。一元死,弟一魁围庆阳,陷合水。鹤闻,移驻宁州。一魁求抚,送还合水知县蒋应昌。别贼拓先龄、金翅鹏、过天星、田近庵、独头虎、上天龙等亦先后降。鹤设御座于城楼,贼跪拜,呼万岁。鹤宣圣谕,令设誓,或归伍,或归农。贼佯应之,则立赦其罪,群盗自是视总督如儿戏矣。又以一魁最强,致其婿帐中同卧起。一魁至,畀以官,处其众于宁塞。文焕闻之,叹曰:“宁塞之役,畏贼而逃;今贼伪降,杨公信之,借名城为盗资。我宗人可逼处此土乎?”遂以其族行。

鹤移驻耀州。别贼李老柴、独行狼攻陷中部。田近庵守马栏山应之,而降渠一魁之党茹成名者,尤桀骜,鹤令一魁诱杀之于耀州,其党猜惧,挟一魁以叛。御史谢三宾言:“鹤谓庆阳抚局既毕,贼散遣俱尽。中部之贼,宁自天降?”疏下,巡按御史吴甡覆奏鹤主抚误国,帝怒,逮鹤下狱,戌袁州。子嗣昌擢宣大山西总督,疏辞,言:“臣父鹤以总督蒙谴三年,臣何心复居此职?”帝优诏答之,而不赦其罪。冬,卒于戌所。嗣昌请恤,帝复鹤官,不予恤。《明史》本传

杨嗣昌 字文弱,万历庚戌(1610)进士。改杭州府学教授,迁南京国子监博士,累进户部郎中。天启(1621—1627)初,引疾归。崇祯元年(1628),起河南副使加右参政,移霸州。四年,移山海关,饬兵备。父鹤总督陕西,被逮,嗣昌三疏请代,得减死。五年夏,擢右佥都御史,巡抚永平、山海诸处。嗣昌父子不附奄,无嫌于东林[64]。侍郎迁安郭巩以逆案谪戌广西,其乡人为讼冤,嗣昌以郭氏故,闻于朝。给事中姚思孝[65]驳之,自是与东林有隙。

七年秋,拜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宣大山西军务。时中原饥,群盗蜂起。嗣昌请开金银铜锡矿,以解散其党。又六疏陈边事,帝异其才。以父忧去,又遭继母丧。九年即家起拜兵部尚书,三疏辞,不许。每对必移时,所奏无不听,曰:“恨用卿晚!”

嗣昌乃议大举平贼,请以陕西、河南、湖广、江北为四正,四巡抚分剿而专防;以延绥、山西、山东、江南、江西、四川为六隅,六巡抚分防而协剿;是谓十面之网。复以总督总理之,随贼所向专征讨。议增兵十二万,增饷二百八十万克,今年十二月至明年二月为灭贼之期。帝可其奏。

明年三月,嗣昌以灭贼逾期,疏引罪荐人自代,帝不许。命察行间功罪,议上,帝悉从之。改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仍掌兵部事。廷臣以疆事益坏,交章劾嗣昌误国罪。嗣昌亦不自安,屡疏引退,乃落职冠带视事。未几,叙功复之。及罗山败,帝大惊,特旨命嗣昌督师,赐尚方剑以便宜诛赏。九月朔,召见平台。嗣昌曰:“君言不宿于家,臣朝受命夕启行。军资甲仗,望敕所司遣发。”帝悦曰:“卿能如此,朕复何忧?”御制赠行诗一章,嗣昌跪诵拜且泣,越二日陛辞,抵襄阳,大誓三军。督理中官刘元斌,湖广巡抚方孔炤[66],总兵官左良玉[67]、陈洪范等毕会。嗣昌专剿献忠,屡败之于兴安,求抚不许。其党托天王常国安、金翅鹏、刘希原来降,献忠走入川,良玉追之。与陕西副将贺人龙[68]、李国奇夹击献忠于玛瑙山,大破之,斩馘三千六百二十,坠岩谷死者无算。其党扫地王曹威等授首,十反王杨友贤率众降。是月也,帝念嗣昌,发银万两犒师,赐斗牛衣、良马、金鞍各二。使者甫出国门,而玛瑙山之捷至。帝大悦,再发银五万、币帛千犒师,论功加太子少保。而湖广张应元、汪之凤败贼水石坝,获其军师。四川张令、方国安败之千江河,李国奇、贺人龙等败之寒溪寺、盐井,川陕湖广诸将毕集,复连败之黄墩、木瓜溪,军声大振。嗣昌入川,谓川地扼塞,诸军合而蹙之,可尽殄。而人龙以秦师自开县噪而西归,应元等败绩于夔之土地岭,献忠势复张。

十四年正月,嗣昌知贼必出川,遂统舟师下云阳,檄诸军陆行追贼,与贼战开县黄陵城,大败,将士死亡过半,马骡关防尽为贼有。贼遂下夔门,抵兴山,攻当阳。郧阳抚治袁继咸闻贼至当阳,急谋发兵。献忠令汝才与相持,而自以轻骑一日夜驰三百里,杀督师使者于道,取军符以二十八骑先驰,持军符呼“襄阳城门调兵”,守者合符而信。入之,夜半从中起,城遂陷。献忠缚襄王[69]置堂下,属之酒,曰:“吾欲断杨嗣昌头,嗣昌在远。今借王头,俾嗣昌以陷藩伏法。王努力尽此酒。”遂害之。初嗣昌以襄阳重镇,仞深沟方洫而三环之,造飞梁,设横枑,陈利兵严讥诃,非符合者不得渡。江、汉间列城数十,倚襄阳为天险,贼乃出不意而破之。嗣昌在夷陵,惊悸,请死。下至荆州之沙市,闻洛阳已于正月被陷,福王[70]遇害,益忧惧,遂不食,卒。袁继咸及河南巡抚高名衡以自裁闻,其子以病卒报,莫能明也。帝伤悼之,谕廷臣曰:“辅臣二载辛劳,一朝毕命,然功不掩过,其议罪以闻。”定国公徐允桢等请以失陷城寨律议斩。上传制曰:“故辅嗣昌奉命督剿,无守城专责,乃诈城夜袭之檄,严饬再三,地方若罔闻知。及违制陷城,专罪督抚,非通论。”乃昭雪嗣昌罪,赐祭,归其丧于武陵。后献忠陷武陵,恨嗣昌,发其七世祖墓暨嗣昌夫妇柩,断其尸,见血。其子孙获半体,改葬焉。节《明史》本传

陶汝鼐[71]《孤儿吁天录序》:“明之季,乱莫大于寇;纪事之稗野[72],亦莫渎于寇。最后武陵相公夺情孤立,独象宸鉴。然天子授钺,群工张弧,蹇蹇焉矢报国之心,以竭办贼之力,二三年暴露行间,转战千里,歼除解散之盗十数万,迨玛瑙山之役,狡脱者金山之逸丑耳。如是而终不济,则以死继之,于鞠躬尽瘁之义,亦无忝矣。亡何,毅皇愍悼其忠劬,逸贼怨椎其邱墓,而腾访不止,致小说杂记,一切失实,若试刀笔吏作甲乙。假如便欲引宰相下廷尉,俯首受恶名,得不仰天而大叫也?

公齑志矣,劳臣久质于上帝,而孝子尚讼于人间,岂得已哉!次公仲丹[73]始为《辨谤录》,专为濑园一札,矫诬无端,顷闻作者亦幡然欲焚其草。长公长苍是尝负剑,以奉尊人于帷幄者。痛此坊刻日繁,深文巧诋,不得不取证邸钞,胪列章奏,剖晰时地岁月之讹舛,与天下共质之,其于国史良秽所关匪细也。刻成已久,屡征于言,泫然不能答。

然而不肖与武陵世谊,弱受少傅公知。后见文弱先生以司农郎乞假著作《地官集》,侃然负匡济之望。丁丑(1637)再上春官,则先生墨缞縗赴召,相见大恸,谈过夜分。曰:“人臣谋国,心则何穷,而才固有量。主上但以一边付我,可必十年无事。今一旦使廿年不入长安之外吏,独坐司马堂,公卿台谏相对,如秦人视越,策力俱诎,何从措手?子当见我之摧覆矣。”然则出师阃外,幸得捐糜。至于成败利钝,非所逆观也。窃叹公为明主之所鉴任,而自负贤臣者欲摈之;为群盗之所怨,而比肩事明主者欲杀之。天不祚明,遂有此事。

武陵陨星四十年,明良有歌,惇史方作,岂余波尚未息也?但持此编吁天听,如风雷发縢而乘箕尾者,可无憾矣!案:濑园,谓严首升。

王士桢[74]《池北偶谈》:余尝谓武陵夺情事,后人论之过刻。闻之王山长岱[75]云:其父客严首升、周圣楷辈,为武陵所抑,遂腾谤书。又,以与黄石斋矛盾,故论者多少之耳。案,《曾子问》云:子夏问曰“三年之丧,金革之事无避也者,非与?”子曰“吾闻之老聃曰‘昔者,鲁公伯禽有为为之也’。”注曰:“鲁有徐戎作难,丧卒哭而征之。”《公羊传》,闵子要绖以公难,退而致位,以究私恩。《春秋》亦纪晋襄公墨绖之事。汉唐以来,遂有起复之礼。《能收斋漫录》云:“前汉翟方进丧,既葬,廿六日除服视事。后汉桓焉,以母忧行丧,逾年夺服。”宋王性之《默记》云:“本朝不独宰相,即百执事,皆起复。如杨大年、王元之、晏元献,皆未持服。陈升之亦百日起复。此盖朝廷体貌,况在兵革。”云云。已上诸公,非尽在金革,若武陵则金革之事也,顾不责彼而责此,何与?又考明初诸臣,亦多起复,至罗一峰伦谕李文达,此风始息。夺情固非美事,然南阳以一峰、武陵以石斋独受恶名,则不幸也。

陶澍《过天心湖望杨阁部墓》诗:运筹帷幄原乖术,毕命疆场匪受身。世乱始知才不易,督师死后更无人。师门忍用鞭尸报,谤口谁从死后明。梼杌[76]著教成信史,莫将首恶赦周生。(www.xing528.com)

邓显鹤《沅湘耆旧集》案:文弱受谤之由,始于不附东林。而一时同里诸人首先鼓喙,倡为异议,忍为丑诋,不遗余力,天下乃侈然和之。私家记载、里巷小说嬉笑怒骂,几于身无完肤。谤焰腾天,迄今二百年不息,则严首升一札阶之厉也。先是首升、圣楷诸人皆少傅上客,文弱蔑视之,不复以辈行相推,濑园[77]辈积愤不平。此事王山长曾亲语于新城,《池北偶谈》记之颇详,即陶序。濑园一札,矫诬无端者也。

杨山松 字长苍,嗣昌长子。以祖荫袭锦衣卫指挥,改授监纪同知。幼在军中,方略明敏,目光如电,有“小飞将”之称。嗣昌《综军实》《露章千奏》,皆出其子。嗣昌卒,哀毁几不欲生。入国朝,撰《孤儿吁天录》,雪父冤。购求祖父文集,裒[78]录成帙。吴逆之变,欲访杨氏子孙授伪职,乃遁之江南,号“忍古头陀”。顾亭林诗云:“督师公子竟头陀,诗笔峥嵘浩气多。两世心情知不遂,待谁更奋鲁阳戈?”可以想见其人。弟山梓、山槂[79]。山梓,字仲丹,以父荫中书,改转饷通判,授兵部职方司主事。有《辨谤录》。山槂,字季元,袭锦衣卫百户。流寇陷常德,山槂与两兄弟募义复仇,贼令执杨氏一人者予千金。山槂竟为伍伯所得,至城南之龙湾,渔人伍立伏委巷,突出,大呼曰:“杨氏世德,何负汝!”出白梃毙之。山槂亦拔所佩刀杀数人得脱。以孙绍贵,赠如其官。《沅湘耆旧集》《府志》参

胡永顺 字助之,万历丙辰(1616)进士,任太平推官,擢兵科给事中。时张鼐以名望入相,督臣张我肃兵噪,张鹤鸣援黔,逗留永顺,以一疏连劾之,朝野震悚。魏珰初窃柄,知其必为国患,疏诋之。帝为动容,批其疏曰“具见忠爱”,旋告归。庄烈帝立,迁礼科都给事。祀乡贤。子世安,天启(1621—1627)贡生,知养利州。《府志》

唐绍尧 字二华,天启壬戌(1622)进士。知高阳县时,魏忠贤擅权,高阳其汤沐邑,生祠极丽,日奏乐上食。绍尧下车,首禁之。又珰侄冉世魁,与叔争产相屠,绍尧籍其家资,充军饷。忠贤怒逮之。绍尧自狱中上疏,劾忠贤见《艺文志》。忠贤益怒,必欲置之死。会首揆李国力救,乃稍解。于是诬罪坐赃三万两,囹圄箠楚三年,无完肤。庄烈帝立,出绍尧狱中,擢兵部武选司郎中,出知开封府,迁分巡汝南道副使。信阳罗山间土寇盛,“二郭”“三海”者各啸聚数万人,与流贼为声援。绍尧出奇擒斩之。适当事有南阳之败,耻之,且妒其功,左迁山东盐运使。改广西平乐府,迁陕西清军驿传道副使。时关中荒遗,孤儿满道,捐俸收养所,活以万数。分守浙西道右参政,复以谤,左迁广西靖江道,擢布政使。靖江王叛,势比宸濠,绍尧率标卒三百,击擒之,粤难以平。明末,起贵州巡抚,晋户部右侍郎,以足疾告归。病革,语其子諴 、谊:“当破家勤王!”大呼“忠、孝”二字,挐定遂卒。谥文贞,祀乡贤。著有《愚园诗集》。弟思尧,字君赞。恩贡生,知彭水县,擢户部主事。绍尧遭魏珰祸,弃家随,都中人称义。弟心尧,有《传》见《忠烈》。子谊、諴 、访,谊《传》见《忠烈》。《府志》

唐 諴  字存之。少颖异,博极群书,目十行下。父绍尧以污赃罄家,无可偿。諴 时年十岁,走吴、越、闽、广,泣诉同谱,解骖代赎。壬午(1582)、癸未(1583)联捷,授中书舍人,历少詹事,乞终养。后以父遗命,募兵规复郴、沅等州,同瞿式耜守桂林,进文渊阁大学士。督五省义师,与何腾蛟相犄角。得湘潭警报,諴 倍道援之。不克,奔端州,图恢复。及辰、常连破,兄谊死,母俘入粤,胁諴 。諴 号泣数日,叹曰:“赵苞[80]何人?忍使母戕!”遂自囚赎母。主兵礼遇之,不屈。国初,释归里。胡统虞廷荐之,諴 作诗曰:“无如世相韩,此义不忍绝。初因义释来,仅为老母设。”云云。得遂志,隐秦人山。祀乡贤。《通志》

唐 访 字周之,寄籍广西。中壬午乡试第一,巡抚黄锡衮、吏部瞿式耜见其五策,叹为奇才。永明时,特疏入告,授翰林院庶吉士,知制诰,备顾问。上《六代中兴法戒》,奉命归楚,联络勋镇何腾蛟等。值父丧,知时不可为,遂痛哭,祝发,筑食苦庵以终。《通志》《沅湘耆旧集》

王大捷 字仙掌,崇祯庚辰(1640)进士,授行人,会试分校,名隽多出其门。改御史,以清操著。《府志》

莫 文 原名廷轴,服贾[81]江浙。天启(1621—1627)末,盗起,不得归,遂从军,以功累擢副将。崇祯癸未(1643),同监军道熊飞、总兵温如珍防守郡城,民以安堵。事详《纪兵》。

【注释】

[1]重华:即舜。姚姓,有虞氏,名重华,字都君,谥曰“舜”,被后世尊为帝,列入“五帝”,史称帝舜、虞舜、舜帝。

[2]簪缨:指世代作官的人家,也指古代女子发上所佩戴的簪子上的吊坠。

[3]扬历:指仕宦所经历。出自《三国志·魏志·管宁传》:“优贤扬历,垂声千载”。

[4]采兰:晋人束晳〈补亡诗·南陔〉》:“循彼南陔,言采其兰。眷恋庭闱,心不遑安。”李善注:“采兰,以自芬香也。循陔以采香草者,将以供养其父母,喻人求珍异以归。”后因以“采兰”谓供养父母之事。

[5]葩经:语本唐韩愈《进学解》:“《诗》正而葩。”后因称《诗经》为“葩经”。

[6]员:即伍子胥,前559—前484年,名员,字子胥,楚国人,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以封于申,也称申胥。其父伍奢为楚平王子建太傅,因受费无极谗害,和其长子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从楚国逃到吴国,成为吴王阖闾重臣。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协同孙武带兵攻入楚都,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吴国倚重伍子胥等人之谋,西破强楚、北败徐、鲁、齐,成为诸侯一。后吴王夫差听信太宰伯嚭谗言,称伍子胥阴谋倚托齐国反吴,伍子胥被逼自杀明志。

[7]白公胜:?—前479年,芈姓,熊氏,名胜,号白公,楚平王之孙,太子建之子。白公胜之父太子建因遭费无极陷害携家人出逃,逃到郑国时遭郑国人杀害,白公胜逃到吴国。公元前487年,楚国令尹子西将白公胜从吴国召回,封为巢邑大夫。白公胜喜好用兵,礼贤下士,一心替父报仇。公元前483年,白公胜向子西请求攻打郑国,子西同意,却迟迟不出兵。公元前481年,晋国攻打郑国,子西率军救郑并接受郑国贿赂,白公胜对此很恼怒。公元前479年,白公胜击败吴军后,以献战利品为名,乘机发动叛乱,杀死子西和子期,囚禁楚惠王,自立为楚王。不久叶公率军勤王。白公胜兵败,自缢而死。

[8]左袵:衣襟向左。指我国古代某些少数民族的服装。《书·毕命》:“四夷左衽,罔不咸赖。”《后汉书·西羌传》:“羌胡被发左袵,而与汉人杂处,习俗既异,言语不通,数为小吏黠人所见侵夺,穷恚无聊,故致反叛。”后因以“左袵”指少数民族。

[9]宋仲子:南阳章陵人,东汉末年大儒。刘表据荆州,辟为五业从事。有《周易注》十卷,《太玄经注》九卷,《法言注》十三卷。蜀谏议大夫尹默(字思潜)、魏卫将军王肃(字子雍)、学者李撰(字钦仲)、吴太常潘濬(字承明)都曾师从于他。

[10]沙羡:古县名,县治在今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金口。

[11]羊衜:?—233年,泰山南城人(今属山东平邑),曹魏的上党太守。

[12]吕壹:三国时吴国人,受孙权用为心腹,任中书典校郎,监察中央和地方州郡文书事。壹为人险狠,曾经诬陷宰相顾雍、左将军朱据等人。后因诬告事发,被斩首。

[13]赵廞:?—301年。初为西晋长安令,后以扬烈将军加折冲将军迁益州刺史。这时正逢晋室衰乱,遂产生割据巴蜀之意。300年11月,朝廷诏征赵廞为大长秋,成都之事交由耿滕代理。赵廞惧怕朝廷以贾后之姻亲连坐,据成都反晋。赵廞自称大都督、大将军、益州牧,建元太平。第二年正月,赵廞忌李庠骁勇得人心,将李庠杀掉。李特等引军攻成都,赵廞被部下所杀,太平王朝亡。

[14]繇:古同“由”。

[15]韩愈文章全名为《送水陆运使韩侍御归所治序》,见《韩昌黎全集》卷十九·序三。

[16]青州:始见《尚书·禹贡》:“海岱惟青州”,为古“九州”之一。上古为东夷之地。至夏商间,先后为爽鸠氏、季则氏、逄伯陵氏所据。周初封吕尚为齐侯,地始归于齐。历春秋战国之世,均为齐属。历史上曾称山东益都县,今称山东青州市。

[17]五季: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宋叶绍翁《南屏兴教磨崖》有:“钱塘自五季以来,无干戈之祸。”

[18]浯溪:发源于湖南双牌县阳明山的一条小溪,流经祁阳盆地后,在县城南郊2公里处的古渡口流入湘江,这里溪水两侧和湘江的南岸五峰陡峭。在浯溪的山上,布满了奇形怪状的岩石,有的像怒吼的雄狮,有的似飞跃的猛虎,有的如卧伏的老牛,有的如同搔首弄姿的小猴,景观十分奇特。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浯溪摩崖石刻就在这里。柳应辰有据可考的一生五过浯溪,有小押符、大押符、《心记》、诗、歌等题名刻石,至今仍是浯溪的重要景观。

[19]信宿:连续两夜。

[20]筠州:即今江西高安市。

[21]珥笔之民:俗话说的讼棍。珥笔,意思是诉讼、把笔插在帽子上,以便随时记录、撰述。

[22]不嚚于讼:不在打官司上面纠缠耍赖,民风淳朴忠厚。嚚,愚蠢而顽固,奸诈。

[23]道院:形容官府因为政简官闲,吏治清明,如同道士居住的清静优雅的场所。

[24]媺:古同“美”。

[25]党碑:即元祐党籍碑。北宋徽宗时蔡京专权,把元祐、元符间司马光、文彦博、苏轼、黄庭坚、秦观等三百零九人列为奸党,将姓名刻石颁布天下,后徽宗下诏毁其碑。钟正甫的名字列入碑中“文臣·余官”栏目中。

[26]倅襄:襄阳郡佐。倅,辅助,副手;或同卒。郡倅,是指郡佐,郡守的副职。

[27]草昧:蒙昧,世界未开化的时候。

[28]安堵:安定,安居。

[29]谳狱:审理诉讼,审问案情。

[30]侵牟:亦作“侵侔”,侵害掠夺。《淮南子·时则训》:“乃命水虞渔师,收水泉池泽之赋,毋或侵牟。”

[31]望风:听到风声,见到动静。

[32]解绶:指解下印绶,谓辞免官职。

[33]大礼:史称“大礼议”,是指发生在正德十六年(1521)到嘉靖三年(1524)间的一场皇统问题上的政治争论,原因是明世宗以地方藩王入主皇位,为其改换父母的问题所引起,是明朝历史第二次小宗入大宗的事件。

[34]罗钦顺:1465—1547年,字允升,号整庵,泰和人。著名哲学家。弘治六年(1493)进士,官至南京吏部尚书,后辞官,隐居乡里专心研究理学,是王阳明分庭抗礼的大学者,时称“江右大儒”。著有《困知记》《整庵存稿》《整庵续稿》。嘉靖二十六年(1547)卒于家,年八十三,赠太子太保,谥文庄。

[35]爰及:至于。

[36]王鏊:1450—1524年,字济之,学者称其为震泽先生,吴县人。明代名臣、文学家。成化十一年(1475)进士,历侍讲学士,吏部右侍郎、左侍郎、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兼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王鏊在任上尽力保护受刘瑾迫害之人,并屡次劝谏刘瑾,终因无法挽救时局而辞官归乡。此后家居十六年,终不复出。嘉靖三年去世,年七十五。追赠太傅,谥号“文恪”,世称“王文恪”。王守仁赞其为“完人”,唐寅赠联称其“海内文章第一,山中宰相无双”。

[37]刘瑾:1451—1510年,陕西兴平人,明朝宦官。本姓谈,六岁时被太监刘顺收养,改姓刘,净身入宫当了宦官。弘治十八年,明孝宗因病去世,太子顺利即位,即为明武宗。太监刘瑾、张永、谷大用、马永成、丘聚、罗祥、魏彬、高凤八名太监得到了新皇帝的宠爱,被称为“八虎”。官拜司礼监掌印太监的刘瑾被时人称为“八虎”之首。正德十年(1515),刘谨被明武宗下令以“反逆”罪凌迟处死。

[38]周穆王:约前1054—前949年,姬姓,名满。周昭王之子,西周第五位君主。在位55年,是西周在位时间最长的周王。周穆王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富于传奇色彩的帝王之一,世称“穆天子”。

[39]《吕刑》:周穆王时作,是中国流传下来最早的法典。因为是吕侯主持修订,故称之为《吕刑》。《吕刑》原本今已失传。今文《尚书》中现存《吕刑》一篇,是吕侯制定法律后遗存的官方档案文献。《吕刑》其内容共分三章合计三千条。

[40]膴:祭祀时用的大块的肉。此指祭祀教亲的法则。

[41]黄庶子辉:即黄辉,1555—1612年,字平倩,南充人,明代诗人、书法家。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为编修,与“公安派”袁宗道等人结成“蒲桃社”,饮酒谈禅。迁右春坊右中允,为皇长子讲官,后遭劾去职,归乡闲居,万历三十九年复官,又升少詹事兼侍读学士,翌年病卒。

[42]殷正茂:1513—1593年,字养实,号石汀,南直隶徽州府歙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历官兵科给事中,迁江西按察使。有军事才干,隆庆四年(1569),征诸路汉土官兵十四万人,代替李迁镇压古田僮族韦银豹、黄朝猛之乱,分兵七道进,连破数十巢。黄朝猛死,韦银豹被手下人出卖,最终被捕。以功进兵部右侍郎。隆庆五年至万历三年(1575)以南京兵部尚书兼任两广总督。万历三年,召为南京户部尚书。万历六年,致仕归乡。万历九年,又起为南京刑部尚书。万历十一年因遭弹劾,辞官回乡。万历二十年,殷正茂去世,时年八十岁。

[43]郭应聘:1520—1586年,字君宝,号华溪,福建莆田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擢广西布政使,镇压古田叛民有功,进右副都御史,巡抚广西,讨平府江叛瑶;进右都御史,总督两广。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与海瑞敦俭素,士大夫不敢侈汰。卒谥“襄靖”。

[44]沈一贯:1531—1615年,字肩吾,鄞县人。明朝万历年间内阁首辅、诗人。当时著名诗人沈明臣的从子,具有较高的诗文造诣。

[45]湔:洗掉。

[46]利孔:经济利益的来源。

[47]公车:因汉代曾用公家车马接送应举的人,后便以“公车”泛指入京应试的举人或代指代指举人进京应试。

[48]顾宪成:1550—1612年,字叔时,号泾阳,因创办东林书院而被人尊称“东林先生”。明代思想家,东林党领袖。江苏无锡人,在万历八年(1580)中进士后历任京官,授户部主事。

[49]中允:官名,汉置,太子属官,掌侍从礼仪,驳正启类,并监药及通判坊局事。

[50]谕德:官名,唐朝开始设置,秩正四品下,掌对皇太子教谕道德。

[51]李璧:?—1525年,明代官员、学者,字白夫,号琢斋。武缘人,壮族。弘治八年(1495)中举,正德十年(1515),出任四川剑州(今剑阁)知州后,筑剑阁道,倡修学校书院,增设贸易市场。正德十六年升云南临安府同知。嘉靖四年(1525)调任南京户部员外郎,病逝于赴任途中。著有《剑门新志》《名儒录》《皇明乐谱》《剑阁集》等书。

[52]茅坤:1512—1601年,明代散文家、藏书家。字顺甫,号鹿门,归安人,嘉靖十七年进士,官广西兵备佥事时,曾领兵镇压广西瑶族农民起义。茅坤文武兼长,雅好书法,提倡学习唐宋古文,反对“文必秦汉”的观点,至于作品内容,则主张必须阐发“六经”之旨。编选《唐宋八大家文钞》,对韩愈、欧阳修和苏轼尤为推崇。茅坤与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等,同被称为“唐宋派”,有《白华楼藏稿》,刻本罕见;行世者有《茅鹿门集》。

[53]汪道昆:1525—1593年,字伯玉,号南溟,又号太函。歙县西溪南松明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历官义乌知县,襄阳知府,福建按察使,福建、郧阳、湖广巡抚等职,仕终兵部左侍郎。汪道昆不仅武略超群,文韬也相当出众,为文简而有法,作诗风骨俱佳,有《太函集》120卷。汪道昆精通音律,是明代著名戏曲家,在戏曲创作方面有较高水准,所制杂剧清新俊逸、诙谐多姿,影响很大。

[54]一条鞭法:这是明代嘉靖时期确立的赋税及徭役制度,由桂萼在嘉靖十年提出,之后张居正于万历九年(1581)推广到全国。新法规定: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这样大大简化了税制,方便征收税款。同时使地方官员难于作弊,进而增加财政收入。

[55]毁瘠:亦作“毁眥”,或“毁胔”。意思是因居丧过哀而极度瘦弱。出自《荀子·礼论》。

[56]王守仁:1472—1529年,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冬,宦官刘瑾擅政,并逮捕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王守仁上疏论救,而触怒刘瑾,谪贬至贵州龙场(贵阳西北七十里,修文县治)当龙场驿栈驿丞。正德四年闰九月,王守仁谪戍期满,复官庐陵县(今江西吉安)知县。王守仁先后两次途径常德,均有记录。

[57]卒年七十九:一说蒋信卒年七十七岁(1483—1559)。

[58]躬擐甲胄:指亲自穿上铠甲和头盔。言长官坐镇军中亲自指挥。出处《左传·成公十三年》:“文公(晋文公)躬擐甲胄,跋履山川,逾越险阻,征东之诸侯。”

[59]康节百源之风:即易学家邵雍的遗风。邵雍,北宋哲学家、易学家,字尧夫,谥号“康节”,后人称百源先生。

[60]白鹭书院:位于江西吉安市内赣江江心的白鹭洲之头,由南宋吉州知军江万里创建于南宋淳祐元年(1241)。它和庐山的白鹿洞书院、铅山的鹅湖书院、南昌的豫章书院齐名,合称为古代江西四大书院。

[61]杨镐:?—1629年,字京甫,号风筠,河南商丘人,明朝末年将领。万历八年,中进士,授南昌知县。万历二十四年日本侵略朝鲜,奉命经略援朝军务。二十六年正月,明军在蔚山大败,被罢职。三十八年,复起巡抚辽东。四十七年二月,杨镐以十万余人分四路出师出击后金,四路军为山海关总兵杜松、辽东总兵李如柏、开原总兵马林和辽阳总兵刘铤,以杜松部为主力。结果大败,损军四万余人,开原和铁岭相继失守。明廷御史杨鹤交章劾奏杨镐,因此下狱,令兵部侍郎熊廷弼代任经略。崇祯二年(1629),被处决。

[62]熊廷弼:1569—1625年,字飞白,号芝冈,湖广江夏人,明末将领,万历进士,楚党。由推官擢御史,万历三十六年(1608)巡按辽东。天启元年(1621),再任辽东经略。与广宁(今辽宁北镇)巡抚王化贞不和,终致兵败溃退,广宁失守。沦为囚犯的他又不幸陷入党争,以前虽为楚党,但与东林党关系密切,且与东林六君子也关系匪浅,并传言有杨涟弹劾阉党的奏疏就出自熊廷弼之手。后为阉党所害,天启五年被杀,并传首九边。崇祯二年,熊廷弼得以归葬故里,谥“襄愍”,有《熊襄愍公集》。

[63]杜文焕:字弢武,祖籍昆山。由荫叙,历延绥游击将军,累进参将、副总兵博通文史,能吟、咏诗歌。

[64]东林:即东林党,明朝末年以江南士大夫为主的官僚政治集团。“东林党”之“党”,是朋党而不是近代政党。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顾宪成等人修复宋代杨时讲学的东林书院,与高攀龙、钱一本等讲学其中。东林讲学之际,正值明末社会矛盾日趋激化之时。东林人士借此讽议朝政、评论官吏。他们提出了廉正奉公、振兴吏治、开放言路、革除朝野积弊等进步口号,但对明末饥荒灾民的悲惨现实视而不见,对征款赈灾行为极力阻挠,同时也遭到宦官及其依附势力的激烈反对。两者因政见分歧发展演变形成明末激烈的党争局面。反对派将东林书院讲学及与之有关系或支持同情讲学的朝野人士笼统称之为“东林党”。

[65]姚思孝:明扬州府江都人,字永言,崇祯元年(1628)进士。授兵科给事中。首陈保固民心一疏,言甚剀切。又疏纠辅臣夺情,罢归。后起太仆侍卿,寻晋大理寺卿。前后上八十余疏,曾言张献忠系诈降,熊文灿不当轻信,后果如其言。

[66]方孔炤:1590—1655年,字潜夫,号仁植,安徽桐城人,明末大臣、易学家方以智之父。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1616)进士,授嘉定州知州,累官至湖广巡抚,在镇压明末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八战八捷,立下赫赫战功。著有《周易时论》。

[67]左良玉:?—1645年,字昆山,临清人。官至平贼将军、太子少保,封南宁侯。初在辽东与清军作战,曾受侯恂提拔。后在镇压农民军的战争中,不断扩大部队,日益骄横跋扈,拥兵自重。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封宁南伯。南明福王朱由嵩即位后,又晋为侯,镇守武昌。顺治二年(1645)从武昌起兵,以清君侧为名,进军南京。未几,病死于九江舟中。子左梦庚率所部降清。

[68]贺人龙:?~1642年,陕西米脂县人,万历年间武进士,初以守备官隶于延绥镇巡抚洪承畴麾下。崇祯年间,参与镇压农民起义,作战悍勇,人呼“贺疯子”。崇祯四年,隶属洪承畴、杨嗣昌与农民军作战,由都司佥事升任参将、副总兵、总兵。崇祯十五年,贺人龙跟从总督汪乔年出关击义军,至襄城不战而走,城破,乔年为贼兵所杀。崇祯大怒,密令陕西总督孙传庭杀贺人龙。五月,孙传庭大会诸将于西安,借机擒缚、斩杀贺人龙。

[69]襄王:即襄忠王朱翊铭,万历二十九年袭封,崇祯十四年(1641),张献忠陷襄阳,遇害。

[70]福王:即朱常洵,1586—1641年,亦称福恭王(另说福忠王),明神宗朱翊钧第三子,母亲郑贵妃,南明弘光帝朱由嵩之父。崇祯十四年正月二十一日李自成攻克洛阳,朱常洵被农民起义军杀死,享年五十六岁。崇祯皇帝赐谥为福恭王。

[71]陶汝鼐:1601—1683年,字仲调,湖南宁乡人。明亡削发为僧,号忍头陀。少奇慧,工诗文词翰,海内有“楚陶三绝”之誉。崇祯六年举于乡,十六年中会试副榜、官广东教谕。明亡(1644)祝发大阳山,号忍头陀。卒年八十三。陶汝鼐与杨嗣昌家世代友善,所著《荣木堂文集》第四卷收有为杨山松的《孤儿吁天录》作的序。

[72]稗野:是指稗官野史。清欧阳巨源《序》:“立体仿诸稗野,则无钩章棘句之嫌;纪事出以方言,则无佶屈聱牙之苦。”

[73]仲丹:即杨山梓,为杨嗣昌的第二个儿子,作《辨谤录》为父亲辩诬。

[74]王士祯:1634—1711年,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世称王渔洋。清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康熙四十三年(1704)官至刑部尚书,颇有政声。王士祯继钱谦益之后主盟诗坛,于朱彝尊并称“南朱北王”。诗论创“神韵”说,于后世影响深远。早年诗作清丽澄淡,中年转为苍劲。擅长各体,尤工七绝。好为笔记,有《池北偶谈》《古夫于亭杂录》《香祖笔记》等。

[75]王山长岱:即王岱,别号山长,湘潭人,三楚名儒,崇祯举人,与王渔洋(士祯)诗名并世。王岱“工诗善书画”,著述甚丰,有《了庵全集》30卷、《且园近集》4卷、《且园近诗》5卷、《湖南记异诗》等存于世。

[76]梼杌:中国春秋时楚国的史书。

[77]濑园:即严首升,其辞官归里后,筑濑园,著作有《濑园诗初集》。

[78]裒:聚集。

[79]槂:同“孙”。

[80]赵苞:东汉人,字威豪,任辽西太守,遣使迎母及妻子,途中为鲜卑劫质,载以击郡。苞不顾,即时进战,破敌,母、妻均被害。

[81]服贾:经商。《书·酒诰》:“肇牵车牛,远服贾。”孔传:“载其所有,求易所无,远行贾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