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清同治元年《武陵县志》校注:汉武陵侯及其他藩封详细列表

清同治元年《武陵县志》校注:汉武陵侯及其他藩封详细列表

时间:2023-09-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汉武陵侯萧系,相国何孙,景帝二年封。《晋书》列传武陵王桓石康,谯国人,安帝时以讨庾仄功封。高祖创义,道济战功居多,太祖即位进封。随叔父曜归晋,屡战有功封。汉寿伯沈林子,吴兴人,高祖践祚,以佐命功封。《南史·本传》临沅县男孟龙符,平昌安邱人,为广川太守,乘胜追奔被围见害,追封。《魏书·本传》武陵男崔模太,武帝时封。《魏书·本传》武陵侯元因,章帝之后,从太祖平中原,以功封曲逆侯。世祖时徙封武陵。

清同治元年《武陵县志》校注:汉武陵侯及其他藩封详细列表

武陵侯萧系,相国何孙,景帝二年(前155)封。《史记·景帝纪》

汉寿亭侯关羽,河东解人,建安五年(200)曹操表封。详《汉书》本传。

武陵王司马澹,宣帝孙,永嘉末为石勒所害,谥庄。子喆立,亦为勒所害,谥哀。元帝以子晞嗣喆,后太兴元年(431)封,谥威。子遵嗣,官至太保。《晋书列传

武陵侯王廙,丞相导从弟,元帝姨弟也。少能属文,多所通涉,与迎大驾,封侯,拜尚书郎。卒赠侍中,骠骑将军。谥曰康。子颐之嗣。《晋书》列传

武陵侯王衍,戎从弟,为太尉尚书令。《晋书》列传

武陵王桓石康,谯国人,安帝时以讨庾仄功封。《晋书》本传

临沅王桓稚玉,安帝时封。《晋书·桓石秀传》

南北朝

武陵郡公檀道济,高平金乡人。高祖创义,道济战功居多,太祖即位进封。详《宋书》本传。

汉寿县子王镇恶,北海剧人,猛孙。随叔父曜归晋,屡战有功封。详《宋书》本传。子灵福、孙述祖、曾孙叡嗣。

汉寿伯沈林子,吴兴人,高祖践祚,以佐命功封。《宋书·沈约自序

武陵王刘骏,文帝第三子。为雍州刺史,转徐州刺史,太子劭弑文帝,骏举兵诛劭,入即大位为孝武帝。《宋书》本纪

武陵王刘智随一作刘赞,明帝第九子。《宋书》本传

武陵王萧华,太祖第五子。《南齐书·本传》

武陵王萧纪,武帝第八子。少勤学,有文才,天监十三年(514)封。《梁书

武陵王萧业。《湖广通志》《府志》

汉寿县伯蔡道恭,南阳冠军人,梁天监(502—519)初封。《南史·本传》(www.xing528.com)

临沅县男孟龙符,平昌安邱人,为广川太守,乘胜追奔被围见害,追封。《南史·孟怀玉传》

武陵王陈伯礼,世祖第九子,天嘉六年(565)封。《陈书·本传》

北魏

武陵公崔剖,清河人。子宽,宽子衡袭爵。衡子敝袭,例降为侯。《北史·崔元伯传》

武陵公尉诺,代人,明元帝(409—423)时封。《魏书·本传》

武陵男崔模太,武帝时封。《魏书·本传》

武陵侯元因,章帝之后,从太祖平中原,以功封曲逆侯。世祖时徙封武陵。《北史·本传》

武陵王元雄,昭成帝五代孙。《北史·元胄传》

武陵郡公元胄,雄子,高祖受禅,以佐命功封。《隋书·本传》

武陵郡王李伯良[1],郇王支属。《世系表》

武陵郡公李谊,韩王房属,子野嗣。《世系表》

常德军节度使、普安郡王瑗,太祖七世孙。高宗无子,选帝育禁中,赐名瑗。绍兴十二年(1142)封普安郡王,十七年改常德军节度使,三十二年立为皇太子,改名昚。乙亥,内降御札,皇太子可即皇帝位,乾道元年升鼎州为常德府。《孝宗本纪》

荣庄王祜枢,宪宗第十三子。正德(1506—1521)初尚留京邸,乞霸州信安镇田,故牧地也。部臣言永乐(1403—1424)中设立草场,蕃育马匹,以资武备。至成化(1465—1487)中,近幸始陈乞为庄后、歧寿二府,相沿莫之改正。暨孝宗皇帝留神戎务,清理还屯,不以私废公也。今荣王就国有期,所请宜勿与。三年之藩常德。祐枢状貌类高帝,居国稍骄纵。世宗诏以沅江、酉港、天心、团坪河泊税入王邸。嘉靖十八年(1539)薨。孙恭王载瑾嗣,万历二十八(1600)薨。子翊鉁嗣,四十年薨。子常溒嗣,薨。子宪王由枵嗣,薨。子慈炤嗣,张献忠入湖南,奉母妃姚氏走辰溪,不知所终[2]

【注释】

[1]李伯良:唐朝宗室郇王李祎的长子。

[2]此段底本缺失,根据《清嘉庆常德府志》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